销售与市场网

从四到五:大品牌的最后100万箱

2013-2-25 10:52| 查看: 91521| 评论: 0|原作者: 博闻

摘要: 自推进“卷烟上水平”以来,在强大的产业共识与政策推力下,重点品牌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和活力。短短三年时间,“532”、“461”品牌发展目标即以超时间进度、超目标设定的步伐快速前进,曾经遥不可及的大品牌梦想已经 ...

自推进“卷烟上水平”以来,在强大的产业共识与政策推力下,重点品牌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和活力。短短三年时间,“532”、“461”品牌发展目标即以超时间进度、超目标设定的步伐快速前进,曾经遥不可及的大品牌梦想已经近在咫尺。继2011年突破300万箱之后,“双喜•红双喜”2012年商业销量一举突破400万箱,引领中式卷烟品牌昂首迈入四百万箱时代。与此同时,“红塔山”、“白沙”的销量超过300万箱,“云烟”大幅超过200万箱并逼近300万箱,“黄山”达到200万箱以上,还有11个品牌超过100万箱。与2009年相比,中国烟草的400万箱、300万箱品牌从无到有,200万箱品牌从弱到强,百万箱品牌从少到多。

单就数据的外在呈现而言,重点品牌的进步与成长固然值得充分肯定,规模的持续扩张也以“大”的形式推动了重点品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但我们往往只是看到了水面上的冰山一角,对于更大的隐藏风险认识不够。就目前的状态而言,光鲜数据的另一面是增长乏力、增速放缓、增量趋少,比如“双喜•红双喜”今年的增幅只有3%多一点,增量也只有13多万箱,即便考虑到高增长基数的因素,这种增速的放缓、减弱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更严重一点来加以看待,从400万箱到500万箱,这最后的100万箱或许在短期内还是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及”,最后100万箱的路程还需要“见山走半天”。

对于当前重点品牌存在的这些问题和表现出来的这些苗头,大致归结为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规模品牌的持续性发展,另一个是高端品牌的规模化发展。前一个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破解400万箱、300万箱大品牌增长乏力的难题,高质量地如期实现500万箱品牌发展目标。后面一个问题的核心是在达到百万箱规模之后,如何保持高端品牌的价值感、影响力和市场口碑。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第一个问题,如何推进规模品牌的持续发展?我们试图从三个维度来寻找答案。

其一,新一轮品牌整合如何整?总结回顾重点品牌最近几年的发展历程,品牌整合是一个作用十分明显的重要增长驱动,“532”、“461”品牌发展目标的提出与确立,以目标倒逼进程的方式,极大地促进了资源配置的又一轮优化整合。这一轮资源配置的优化,最终以更高层次、更大力度、更大范围的品牌整合加以呈现。以最近两年发展势头极好的“黄金叶”为例,这个被公认为“黄鹤楼”之后最大黑马的“后起之秀”,2009年的销量不过区区6万多箱,甚至没有进入当期20+10重点骨干品牌目录。随着河南中烟启动“黄金叶”品牌“251”发展目标之后,企业内部的计划资源、品牌资源、市场资源迅速集中到“黄金叶”,通过对“帝豪”、“红旗渠”的快速整合,“黄金叶”一跃成为重点品牌中的佼佼者,2013年销量将会一举突破200万箱。

上一轮品牌整合虽然帮助重点品牌在较短时间实现了规模扩张,品牌集中度也因此大幅提升,但很显然,以“贴牌式”为主要操作手法的整合方式,其作用和价值更多体现在了量的叠加,而并非质的蜕变,1+1的效果只能说是等于或略大于2。同时由于原来产品的风格特色、主体特征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整合产品与主品牌之间不过是“貌合神离”。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看到哪家企业对整合产品进行“二次动作”,整合产品仍然是“贴牌式”的整合产品。考虑到总量增长有限、增量不断趋紧的客观实际,重点品牌要突破发展瓶颈、破解增长难题,新一轮的品牌整合势在必行,资源配置还需要进一步的整合优化,其难点在于跨主体的利益调整,换而言之,整合只是形式和方法,关键还是资源配置与利益调整的路径选择。

其二,新一轮结构提升如何提?2011年,全国卷烟单箱批发均价达到了2.3万元,相当于94元左右的条批发均价,100元以上的条零售均价。和2009年相比,单箱批发均价增加了0.7万元,条批发均价、条零售均价分别增加了30元。但是,相当一部分重点品牌,特别是规模主导型的大品牌没有跟上结构提升的步伐,更不要说分享到市场成长的成果。以“红塔山”为例,2009年销量213万箱,销售收入368亿元,单箱批发均价为1.7万元,还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箱1000元。2012年,“红塔山”销量突破300万箱,销售收入达到520亿元,单箱批发均价呢?仅仅增加了400块钱。这意味着,“红塔山”的产品结构在过去几年几乎没有增长,同时还低于了全国平均水平0.6万元。类似于“红塔山”这样的情况还不在少数,大品牌的结构突破可谓是“年年喊突破、年年突不破”。

更进一步地分析,目前大品牌的增长问题,归结起来是还是结构问题,与其说是增长乏力,倒不如讲实结构提升困难。在严格的价格管制下,怎么样维持品牌的价值感是摆在大品牌面前的主要矛盾。仍以“红塔山”为例,3年前的“红塔山(软经典1956)”大致还能够相当于今天的“红塔山(经典100)”,今天呢?不过是几年前的“红梅(硬)”罢了,“红塔山”的品牌价值感在3年时间事实上已经塌陷了。不能靠提价来维系品牌的价值感,这无疑加大了结构提升的难度系数,提供给我们的操作空间大致有三:一是品牌形象的维护,不能被价格左右价值,但一定能用价值影响价格;二是风格特色的打造,产品不一定出类拔萃,但一定要与众不同;三是持之以恒的耐性,培育高结构产品要有系统的思维和有效的执行,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其三,新一轮工商协同如何协?工商分离以后,打破了地方封锁的篱笆,基本形成了全国统一大市场,“两个跨越”的提出,加快了重点品牌走出省内的步伐,省际间交易比重的不断提高实证了公平市场环境的逐渐形成。同时,工商企业围绕培育品牌这一核心要务,在信息共享、客户服务、消费引导等环节积极探索,初步构建起符合行业发展实际、满足品牌成长需要的工商协同营销体系。这套体系的进步表现在了几个方面,一是角色更加清晰,工商企业的职能定位、角色分工更加明确,各司其责、协同发力的思想落到了实处;二是责任更加明确,特别是商业企业培育品牌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有了显著提升;三是协同更加有效,培育品牌成为工商协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商企业有劲一起使、劲往一处使。

但随着重点品牌发展进入到攻坚阶段,从增量分享进入到了存量争夺,工商关系、工商协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要培育好“532”大品牌,实现从400万箱到500万箱的最后一跃,新一轮的工商协同必须坚持好几个原则:一是坚持营造公平环境,要把营造公平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克服各种非市场、不公平因素,真正为大品牌发展创造良好氛围;二是坚持市场导向,把按订单组织货源落到实处,更加尊重市场真实需求,更加尊重消费者选择,把选择权和决定权交还给市场;三是提高协同水平,171号文件的出台,“六严禁+一严控”的要求,为工商协同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工商企业要加快建立面向市场的规范的工商零互动的营销体系,这也是工商协同的更高境界、更高水平。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博闻)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6 20:03 , Processed in 0.04416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