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中国企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2016-7-14 11:35| 查看: 121338| 评论: 0|原作者: 金焕民

摘要: 中国企业今天的困难,即使没有新经济的冲击,也会如期到来。互联网不是中国企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反倒是解决中国企业问题的机会。


      一段时间以来,我写了不少抨击电商的文章,于是,就有了“保守”或“质疑电商前景”的名号。读者不会有错,这是我的问题。
      下面,我通过案例“以小见大”,把我一个时期以来对实体经济和电商的看法,结合案例归纳一下,试着让大家明白我在说什么。

案例1:有关“竞争僵局”的论断

      2004年,我作为《销售与市场》杂志的高级研究员,以自己的文章为主,推出了《打破竞争僵局》的封面专题和系列文章。
      核心论点是,由于共同的学习和模仿进程,越来越多的行业进入整体性同质化,其结果是产生“竞争的僵局”。竞争僵局导致的后果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没有赢家,只有遍体鳞伤的幸存者。我分析了成因、走向和解决问题的框架。说实话,那个专题和系列问题没有产生共鸣,除了我的文章,几乎没有跟进文章。看待这个问题必须有经济周期、行业周期和市场周期的理论基础,否则,就有可能不知所云。
      等中国经济开始下行和中国企业普遍出现困难时,我就后悔了,当时应该把文章投向经济类媒体。后来我用营销视角写了几篇看待中国经济的文章,并在《经济参考报》理论版发表,它们几乎无一例外被新华网、人民网、强国论坛和若干省市政府网转发,同时也被不止一家中文核心期刊全文转载。
不见得每个人都关心宏观问题,但如果不能从宏观上弄清楚,今天的大中企业很难找到出路。尽管我们也都知道研究企业方向和战略时(制订年度计划也是一个战略课题),必须弄清宏观国民经济环境和中观行业环境,中国企业第一次遭遇这个坎:之前基本上不需要或者不是特别需要弄清这些问题。但即便是各类营销专家,能够关心和弄清这个问题的又有多少?
      我仍然在持续研究竞争僵局这个问题,所写文章也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因为从逻辑上,目前中国经济仍然是整体上处于竞争僵局之中。万众创新、“互联网+”、供给侧改革针对的也是竞争僵局。
      比如,我说(许多人也这么说),有特色且品质过硬的产品,是企业走出困境的关键之一,但如何做到呢?给出的措施又是老生常谈。一次与刘春雄老师闲谈,他讲到了一些观点。我说,你赶紧把这些写成系列文章,这就是典型的供给学派原理。中国目前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但对于如何建立专业的供给侧体系却没有下文。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建立了供给侧的物质基础,但在管理、完善和创新供给侧方面,远远没有达到先进和专业的境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才是研究的焦点。由于研究这个太费劲,所以很少有人愿意涉及。
      如果能够从这个视角去看我的文章和观点,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一些。

案例2:众弟子的命运

      大概是从2004年前后,我开始对还来找我求教的众弟子耳提面命。我警告他们,如果不从野战型(靠经验)走向参谋型(靠专业),那么职业生涯就可能会终止。原因就是各行各业会走向竞争僵局,未来的高管需要全新的思维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专业”将会真正成为职业的基础——你不一定非要做出骄人业绩,但从专业上一定要有做出成绩的可能,而如果不专业,就一定没有这个可能。我带出的这批高管事实上对宏观经济环境,甚至行业走势并不关心,遑论了解。他们也会做行业五力分析、SWOT分析,但那都是三脚猫的把戏:他们根本不知道其专业程序,根本就没有充足的、翔实的信息支撑,根本就没有能力从分析中发现新东西,只不过是用这些工具为自己的认识披件专业的外衣。
      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听进去了,他们目前还在高管的位置上,并且做出了新成绩。但他们中的多数已经脱离了高管位置,只是还被曾经的下属称作“某总”。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成功地与老板一起让服务的企业寿终正寝。
      而我自己从那个时候起,也脱离了曾经的职业,进大学教书了。但这个转型也很不成功,在大学里格格不入,没有弄出什么名堂,但我总算没有死在原来的职业上。我为什么没有立足于原有职业去寻找破解竞争僵局的微观方法?一方面,我认为多数企业一定会死,根本救不了,也不值得救;另一方面,如果逆势而为,必然会跟企业从老板到员工产生激烈冲突。一个从思想上、行为上和体系上的系统变革,根本就不是咨询人员应该干和能够干的事。再者,我也没有本事解决那些问题。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我经常说的话是:我也不知道如何让企业走出困境,但我知道哪些举措不足以让企业走出困境。
       知不足而后进。认识自己的不足,比改进更为困难。
      上面两个案例说明了宏观看待问题的价值与作用。面对周期性问题和环境,宏观或者全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

案例3:某食品公司

      某食品公司曾经是一个“小家碧玉”型的食品加工企业,有稳定的市场和稳定的利润。随着行业整合,事实上该企业已经成为“过剩产能”——由于缺乏研发能力,产品没有特色,既有市场呈现萎缩状态。公司负责人多次向我咨询,我的意见很明确,要么转产,要么关门,死守目前的行业没有出路。
      后来我们建设了“创客园”。公司负责人似乎看到了希望,积极要求入园。我问他,你想解决什么问题?如果你找不到新的项目,别说是互联网,就是上帝也帮不上你什么忙。
      一个企业,你的产品得有特色,并且品质过关,这样才能正常经营。如果市场足够大,余下的只是一个市场营销问题。如果你的意志足够坚强,总能找到人,找到办法打开市场。
      产品有特色且品质过关,需要研发支持,需要装备和工艺支持,需要管理支持,需要人力资源支持。当然,还需要资金支持。想赚钱就得有本钱。没有钱的老板,就如落地的凤凰,不如鸡。
      在今天,有了上述这些基础才可谈发展,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都很现实,否则,别说互联网,就是上帝来了,能够救得了它吗?
      中国各行各业都存在着大批诸如此类的公司:产品没有特色且质量平平;没有研发能力;技术、工艺和装备与行业领导者相距甚远;企业人力资源水平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由于没有完成资本积累,经营资金捉襟见肘。
      那么,这些企业应该优先解决的就是这些。
      如果它们不去努力解决上述问题,凭什么去“+互联网”?互联网又如何“+”它们?
      在与一些大中企业交往中,我发现它们的领导人都很迷茫:
      市场这样低迷,这个“新常态”就是未来的常态吗?
      研发是很重要,但如何以研发立足?
      互联网正在影响而且未来会更深刻地影响行业与市场,该如何应对?搞了多年企业,怎么忽然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这又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又是“互联网+”,又是供给侧改革,企业的方向在哪里?
      不把这些弄清楚,在企业生存本来就困难的前提下,这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很可能就会陷入瞎折腾的境地。
      在一个经济周期向另外一个经济周期过渡的时候,企业和行业面临的是综合变革,此时的舆论导向和问题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坐井观天不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不好,它需要企业有宏观视野。我们经常讲战略,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或者大致清晰的战略,企业是很难活命的。
      中国企业今天的困难,即使没有新经济的冲击,那也是会如期到来的。我们在2004年前后就预见了今天(竞争僵局)。互联网不是中国企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反倒是解决中国企业问题的机会,但仅仅依靠互联网也是解决不了中国企业的固有问题的。这个需要想清楚。
      互联网解决不了问题,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紧抓互联网。抓住互联网未必能够解决问题,但忽略互联网一定很难综合性解决问题。这个也是需要想清楚的。

案例4:某服装批发个体户

      服装类的电子商务做得最为红火。我的一个做服装业的晚辈却天天守着自己的店面,对如何启动电子商务不闻不问。尽管我是电子商务盲,但也确信他的产品很适合网上经营。
      我还专门替他咨询了刘春雄老师,刘老师也给予了肯定回答。我让他到我们的创客园开个小微公司开展电子商务,说了几个月了,这小子仍然无动于衷。
      我只能说,你小子就在那里惨淡经营并等着关门吧!
      毫无疑问,我那个晚辈想着上网卖产品,需要学习和改变的东西很多,但再多、再难也应去努力。因为那代表着他这类业务的发展方向,他那种经营模式已经逐步不再为市场所容。年纪轻轻不学新东西,不接受新东西,那就只能静等淘汰。

案例5:我管理的两家公司

      我管理的两个公司,一个是近6个亿资产的房地产公司(库存房产和地产各3个来亿),一个是近3个亿资金回收极其困难的小额贷款公司。
      通过接手管理这两家公司,我终于深刻理解了隔行如隔山和隔行不隔理之间的辩证法。反正我现在是玩不转。我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供给侧改革和市场营销的十八般武艺思考了一遍,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
      剩下的就只有一招了:转型。
      想转就容易吗?总得把库存消化点,总得把钱追回来,总得等个时机!这个时候如果简单地变卖资产,立马就得倾家荡产。
      所有善后工作依然得依靠那些传统手段。而即便是那些传统手段,由于隔行如隔山,我和我的同事也还没有真正掌握。
      这个时候谁跟我提互联网思维,我就跟谁急:好好去给我把传统思维弄明白,再给我谈互联网思维。
      但我把刘老师请来了,用我那在整个中西部地区县级市场上都算一流的写字楼,建立了创客园。这个创客园从创意到开业,在县级市场中都是一流的。
      如果它能够一直是一流的,那么我那些难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因此我十分关心如何确保把创客园办好,办出特色,做成样板,而且最好是中西部地区的样板,因为这关系到我管理的两个公司的生死存亡。同时,我们也准备设立一些创业项目。
      互联网虽然不能直接解决我管理的两个公司的问题,但为我们转型提供了可能,为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
      看看,我不但在积极参与新经济,而且对它寄予厚望!(作者来自郑州轻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金焕民)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1

鲜花

鸡蛋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7 02:59 , Processed in 0.03602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