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多元化的坚持

2013-12-27 15:33| 查看: 228919| 评论: 0|原作者: 刘春雄

摘要: 专业化可以解决企业的实力问题,但企业还有一个发展空间的问题。

篇的观点有针对性,就是本期金焕民老师的文章。貌似不同的观点,实则相同的逻辑。因为专业化的坚守与多元化的坚持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理论都有前提条件和边界条件,放之四海的真理只在哲学领域存在,讨论多元化与专业化一定要探讨前提条件。

20年前的多元化思潮,其社会环境是:1.所有行业进入门槛都很低,几乎不存在多元化壁垒,每个行业都处于最舒适的“创业期”。2.所有行业都不成熟,产业集中度很低。当行业没有爆发、规模不够大时,坚守一个行业不一定能快速发展。3.多元化不一定是一种战略,更可能是一种试探,目的不是多元化,而是“跳行”,寻找更好的行业。先做“加法”,再做“减法”,比如王石。这个时期的多元化或许并不存在,但不少企业通过所谓的多元化,成功进入空间更大的行业,甚至抛弃了创业的主业。所以,不能一概否认20年前的多元化思潮。

十多年前的专业化思潮,其社会环境是:1.很多行业进入了“井喷期”,行业快速发展容不得企业分散资源;2.产业集中程度快速提高,开启规模化淘汰;3.行业进入门槛比较高,即使有多元化之心,也无多元化之力。正是在专业化思潮之下,中国涌现了一批规模巨大的企业,部分进入世界500强。

现在环境又发生了变化,有些企业已经成为行业巨头,但规模并不大。有些企业成为行业老大后发现在跨国公司面前仍然太小。产业整合完成后,行业成熟了,成长空间反而变小了。新的环境下,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专业化与多元化的问题。

讨论多元化必须厘清一个概念,即行业的概念。原来做冰箱的开始做空调,原来做白电的开始做黑电,原来做饮料的开始做食品,这些算不算多元化?毕竟,行业有大行业和小行业之分,品类有大品类和小品类之分。往细分,每个产品类别是一个行业。往大分,所有消费品可以视作一个行业。

企业的扩张有两个方向:一是生存边界的扩张,即多元化;二是在既定生存边界内规模的扩张,即专业化。

我用下面一个比喻的方式说明企业发展的路径:

一棵小苗→一棵大树→几棵大树→一片树林→一片森林。

我们把规模不大的企业视为“一棵小苗”或“一棵小草”。如果这样的企业搞多元化,其结果只能是“一片杂草”。这是我们要坚决反对的多元化。

如果“一棵小苗”要想发展,只能做专业化,即成长为“一棵大树”,没有别的选择。这就是专业化的坚守。在此之前,没有做多元化的资格。

当企业成为“一棵大树”时,面临的选择就会出现分歧:是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还是扩张为“几棵大树”。格力、格兰仕、汇源这些企业就面临着这类问题,也在不断进行尝试。

专业化可以解决企业的实力问题,但企业还有一个发展空间的问题。比如专业化已经做到极致,空间很有限,那么企业发展还有两个选择:一是地域的扩张;二是行业的扩张,即多元化。像麦当劳、沃尔玛这样的企业一直在做地域的扩张,所以它们在相当长时间内没有多元化的问题。美国、欧洲很多企业利用国家优势,在新兴国家和其他欠发达国家进行地域扩张,很长时间内也不存在多元化的迫切愿望。

中国企业没有欧美国家企业的天然优势,向发达国家做地理延伸非常困难,所以在地理延伸和行业扩张上,通常选择了自认相对容易的多元化。我们在看到中外企业不同的选择方向时,一定要明白集体选择背后的逻辑。

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固然不错,但“参天大树”是有极限的。科学家得出结论,地球上树木高度的极限为122130米。所以,很多人不满足于只做“一棵参天大树”。比如,格兰仕就不满足于做微波炉行业的“参天大树”,一直致力于向其他家电领域进军。另外,“参天大树”的风险也非常大,因为“树大招风”。

很多企业面临这样的问题,比如家电行业中,冰箱排名第三的企业、洗衣机排名第二的企业,它们既无望成为“一棵参天大树”,也丧失了成为“几棵大树”的机会,这类企业的专业化坚守,或许结局只有两条:一是走向死亡,二是被收购。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它们有多元化的机会。但是在此之前,它们或许曾经丧失了多元化的机会。

在小家电行业,即使是行业冠军,生存的压力也非常大。像美的这样的企业几乎涉足每个小家电行业,可能会逐个把小家电冠军们击败。一家数十亿元的小家电企业,在取得行业绝对优势后,提出两个战略方向:一是围绕小家电做产业链,二是进入其他小家电行业。对此,我提出两个疑问:第一,即使小家电产业链做成功了又能如何?美的的小家电随时会对此构成威胁。第二,世界发达国家有一个家电企业只做一个品类的小家电而成功的吗?如果没有,你凭什么能够成功?所以,很多行业在产业集中过程中,“一棵大树”只能是过渡状态,必须有新的战略选项。

还有的行业已经出现一种现象:单一行业已经无法生存,因为行业内的所有对手都是“几棵大树”甚至“一片树林”。比如,肉制品行业就是如此,凡是做单一肉制品(边缘化的小品类例外)的企业都已经死亡,只有产业链能够生存。

从“几棵大树”到“一片树林”不仅仅是数量的变化,更是质的变化。从品类(行业)来说更多了,市场区域通常从国内走向区域市场,如统一、康师傅、双汇,它们是众多领域的领袖,虽然还不是遍布全球的跨国公司,但已经涉足多国(或多地)市场。

如果统一不是现在“一片树林”的格局,统一方便面在大陆就撑不下去。康师傅方便面相对统一有绝对优势,但统一方便面能够熬下来并绝地反击,正是因为统一集团是“一片树林”。

同样是遭遇重大质量问题,三鹿只是“一棵大树”,说倒就倒;双汇是“一片树林”,抗击能力就比较强。

国内家电企业中的美的、海尔、TCL都是家电业的“一片树林”,而那些活得困难的家电企业都只是“一棵大树”或“几棵大树”,一个例外可能是格力、格兰仕。但格兰仕一直致力于空调和小家电的发展,格力也在向其他家电挺进。

可口可乐、宝洁、三星,这些典型的跨国公司则是“一片森林”。宝洁有300多个品牌,几十个品类,产品线非常长。三星涉足家电和IT的几乎所有领域,产品线更长。可口可乐则涉足了几乎所有饮料领域,甚至还在向食品领域延伸。森林之所以成为森林,不仅仅是因为树木多、规模大,更在于盘根错节。在森林里,很难把一棵树的全部根系挖出来而不伤及其他树木,所以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在此,我们可以得出几个企业发展路径的结论:

1.“一棵小苗”→“一片杂草”。这样的多元化肯定是不成功的。

2.“一棵小苗”→“一棵大树”。这样的专业化是存在的,但不一定适合所有行业,特别是那些单一行业无法生存的行业。

3.“一棵小苗” →“一棵大树”→“几棵大树”→“一片大树”。这样的多元化是很多行业的必需。中国活得比较好的大企业,目前基本都进入了这种状态。

4.“一片森林”是企业发展格局的最高形式。中国目前还缺乏这样的企业,也是中国企业需要追求的。

在企业发展路径中,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一个行业取得领先优势之前,企业没有谈论多元化的资格,坚守核心,做大是必然的要求。一旦取得行业优势,探讨多元化也是必由的路径。这是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同的阶段。

正如前面所言,多元化的内涵和延伸是可以变化的。站在白电角度,做黑电是多元化。站在家电角度,增加任何家电品类都不是多元化。站在饮料角度,可口可乐没有多元化。但站在汇源果汁的角度,可口可乐是无可争议的多元化。

怎样才能形成“一片森林”的格局?有两个大致的方向:

第一,围绕产业链延伸。一旦做大主业,就可以围绕产业链进行纵向和横向延伸,形成价值链。如双汇的产业链:农业→饲料→养殖→屠宰→肉制品加工→商业。

第二,围绕品类概念升级。三星的升级方式是:彩电→家电→家电+存储器→家电+IT→泛IT(家电+IT+金融)。

从彩电角度看,进入家电行业是多元化。但从家电行业看,只是增加新品类。彩电→家电→IT,这是三星行业概念的升级。

长虹是彩电行业的龙头,人们习惯称“长虹彩电”。海尔是家电龙头,人们习惯称海尔为“海尔家电”。彩电是行业概念,家电也是行业概念,但却是行业概念的升级。长虹做冰箱可能是多元化,海尔做任何家电可能都不是多元化。

行业概念存在包含关系,家电包含彩电,这是大行业与小行业的关系。从小行业向大行业的多元化,多数成功的多元化正是这么做的。

多元化的进入方式非常关键。中国人讲多元化,经常隐含着“从零起步”的含意。其实,成熟市场的多元化,通常是资本并购的产物,比如宝洁、可口可乐。三星是少数例外。

 

(编辑:王 玉 spellingqiu@163.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刘春雄)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2

鲜花

鸡蛋
1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7 04:10 , Processed in 0.03410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