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王宗南:提高食品行业集中度看未来三年

2013-3-29 11:28| 查看: 165229| 评论: 0|原作者: 王宗南

摘要: 三大“烦恼” 食品产业快速平稳增长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未来几年,中国食品产业将面临“成长的烦恼”。 一:生产成本制约盈利能力 首先,劳动力无限供给成为历史,中国的劳动力红利基本结束。 曾有机构对所有在中国 ...

三大“烦恼”

食品产业快速平稳增长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未来几年,中国食品产业将面临“成长的烦恼”。

一:生产成本制约盈利能力

首先,劳动力无限供给成为历史,中国的劳动力红利基本结束。

曾有机构对所有在中国拥有实业业务的跨国集团董事长做过问卷调查,今天在中国做生意,最大的担忧是什么?39%CEO说,最大的担心是员工工资的飙升。金融危机后,在全国范围内对最低工资实施了新一轮调整。

以我们的经验,一般食品企业的年人均工资增幅都在10%~20%之间,估计今后3~5年,每年食品企业工资上调至少也在10%左右,成为企业经营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课题。

其次,食品原料价格快速上升。从2007年爆发全球性粮食危机至今,全球的小麦、玉米、稻谷等粮食价格都已经翻番。未来一段时期,农业资源紧张、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和生产能力过剩三者共同作用,将继续推动食品原料价格的上涨。

还有一点,就是城镇化提升地租和环保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从2003年以来,国内房租价格指数上涨明显快于CPI2008年以后两者差距进一步扩大并维持在15个点左右,2011年以来两者差距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10个点以上,我们预计在未来几年,食品企业仍将持续面临高地租的成本压力和环保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

二:大众对国内食品安全缺乏信心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多种多样。有源头没管好的,有加工过程没控制好的,也有的是仓储物流环节出了问题。一部分问题是食品生产者的责任,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上下游配套跟不上。

从根本上看,是中国食品行业没有形成上下游高效协同的产业链条,没有形成在食品产业管理上的长效机制。

现在,一些大食品企业为提升食品安全质量和提振消费者信心,正在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推行全产业链战略,比如在食品安全可追溯管理中探索应用GS1国际标准。

但我们认为,要全面提高中国食品的安全质量,需要系统地转变中国食品产业的发展环境,需要采取政府监管、生产者自律和第三方独立监管等多种手段相配合,这就意味着中国食品产业进步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三:国内外多种通胀因素交织冲击

从外部看,今年9月欧洲央行、美联储、日本央行相继宣布推出或加强量化宽松政策,这可能使全球经济体再一次滑向流动性过剩。

分析主要经济体的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持续近一年的资本流出转为新一轮短期资本流入,使中国央行跟随释放流动性;二是中国经济再次面临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从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实施来看,流动性的注入与美元贬值会导致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从而使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剧。

再从国内看,明年中期国内猪肉市场供求关系可能发生反转,猪肉价格可能进入上升通道,成为推动通胀的内生力量。由此判断,未来三年国内经济发生通胀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根据以往经验,当经济处于通胀上升期时,食品企业不管是收入、利润指标,还是经济运行质量指标,比如存货周转等,都不及通胀回落时表现得好。

 

加快“创新”

唯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化解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创新”也是食品产业能否保持较快增长的关键。

目前,中国快消品市场大致呈现这样一种格局:少数跨国品牌占据利润率最高的高端市场,一些国内大企业和跨国公司共同把控利润最高的中端市场,而大量的中小企业充斥在低利润的中低端市场。

因为创新能力不足,国内大量企业只能去跟风模仿和打价格战;而价格战导致毛利空间越来越小,生产企业只好不断压缩生产成本,在使用原料上以次充好,甚至是添加违规用品。可以说,创新能力不足也是造成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一个重要诱因。

我估计,未来三至五年,是中国食品行业规范秩序和提高行业集中度的关键时期,一些没有创新能力的食品企业,很可能在成本上升和规范整治的双重压力下被淘汰出局。生存下来的企业将是那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创新”对企业而言是极具挑战的课题。企业根据所处阶段和自身能力不同,可能考虑三种途径。

产品或品类创新

这可作为大多数食品企业首选的方案。比如寻找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开发具有不同功能、不同效用的产品,规避一般领域内的市场竞争,开辟新的市场蓝海。运动饮料领域的“脉动”、消暑凉茶“王老吉”,都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但同时也要认识到,“产品创新”领先时间较短,通常在二至三年左右,很快就有模仿者进行跟随。

商业模式创新

这种创新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品牌、资源、技术或网络等要素基础,企业作为资源的组织者,通过掌控食品产业链上的关键要素,选择和组织对自己最有利的业务模式,以获取更高的商业价值。

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使企业在经营上形成一种系统能力,能够使企业保持更长时间的领先优势。

管理模式创新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基于组织内部的综合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包括打造形成强有力的组织架构、决策权、信息和激励机制等。

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大多数食品企业还将处在“产品或品类创新”阶段,而一些行业领先的食品企业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商业模式创新”。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王宗南)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6 20:57 , Processed in 0.03669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