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9|||
探索“清晰的思考”
“清晰性”是批判性思维的一个要点。能否使自己的思维成为批判性思维的一个前提,而且是必要前提就是思维的清晰性。以往对于清晰这个概念,我们还是比较常用于形容我们的视力的感觉,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些影片的时候,通常会用“清晰度”来形容。其实在这里只是一个狭义的清晰,对于这个词汇的理解上面,我们经常忽视了它对思维的描述,而拥有清晰的思路却也是我们非常缺乏的一种品质。究竟什么才算是“清晰的思考”?如果我们的思路不清晰的话,我们如何做才有机会改善?这些就是近期思考的问题。
清晰的定性
顺手搜索了一下,才发现对于清晰的解释,基本都是各执一词。可以说是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的清晰的标准,而缺乏具体的描述。其实当这个词汇用来描述我们的思路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借用了一个反面的标准来衡量。比如:你的思维很混乱,反之我的思路就很清晰。貌似我们通过对比可以来说明清晰,但由于都是建立在对比的基础之上,使得我们经常会满足于自己的一些肤浅的看法,因为对于思考而言,思路的清晰并不能代表思路的正确,只能说我们拥有了一种比较显而易见的思路,而这种思路也容易被身边的人接受。但是对于批判性思维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我感觉,不光需要这种易于理解的思路,更重要的是,它能带领我们寻找到事情的本质,而不至于迷失方向。这样一来,我们对清晰应该有了一些新的体会。拥有清晰的思路,不仅仅是简单易懂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它所能达到的效果。或许这才是清晰的本质。
深入的探索
拿身边的一些事情来尝试做些说明。对于工作来说,有些人采取的方式是做眼前的事情,于是他只能做别人安排给他的事情,对于这样的人,他很难理解其他人为什么要给自己找那么多的事情做,一方面可能是他并不了解积累经验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能确实存在自身能力有待发掘的问题。对于这样的人,万一失业,他可能会感觉非常的迷茫,特别是那种在一个工种,或者一个行业工作了很久的人,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或者说还能做什么。或许这样的人,我们可以形容他的思路不清晰。与之相反的是,有些人有机会进入一个行业之后,每做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目的,他们可能会尝试做一些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外的事情,去刻意的积累一些经验,他们也可能会主动承担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来锻炼自己。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们基本都知道自己想要得到什么或者说想要成为什么,哪怕就是为了收入,或者仅仅为了声誉,他会努力的向自己的既定目标迈进,直到实现自己的目标之后,他又会设定更高的目标为之奋斗。我想问下身边的朋友,你们是想如同第一类人一样只顾眼前的工作呢还是像第二类人一样不断的进步呢?其实这就是思路是否清晰的实际案例。当然都只是泛指。但是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一些观点:思路的清晰是建立在目标之上的。起码你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个是最基本的问题。可是很多人偏偏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更不要说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了。对于思路清晰的第二个观点就是:对自己所思考的内容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不是人云亦云的思考,而是出自自身的一种认识。当知道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并且明白自己所思考的内容的时候,就会自然的引用一些概念来建立思想的轮廓,还要判定我们需要在什么样的学科背景下来思考这个问题,这里引发出我的第三个观点:思路的清晰是建立在一定的学科背景上的,能够用一些学科的术语所解释说明的,也是能够被别人接受的。或许这里我自己也进入了一个误区:通常我们尝试将自己的思路理清的时候,发现考虑了过多的可能性,有时甚至是夸大了一些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可能性,最终使我们的思路变的越来越复杂。但是反过来说,思维本身就是复杂的,我们注定所理解的思维都是建立在个人认识基础上的思维,无法绝对的客观,只能尽可能的相对客观。所以,只要尝试把事情说清楚,就已经是一种思考,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清晰的思考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思考是否能帮助自己找到自己认为满意的答案?就如同前面所理解的,清晰的思路是为最后的答案所服务的。或许这就是我最后一个观点:清晰的思路最终引导我们找到我们所认可的答案,也可以说是事情的本质,而且你的思路也会影响到身边的人,协助他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事情的本质。
如何锻炼清晰的思路
我们很多人都试图向身边的人证明自己的思路是清晰的,甚至不惜诋毁或者无视别人的思考。在我理解的批判性思维中,谦逊确实是一个必须要坚守的美德,只有保持一颗谦逊的心,才有更多的机会来接受来自外界的不同意见,才能有机会使我们的思路更加的清晰可见,直指核心。当然,我还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的,并不是我们没有使用批判性思维就不能拥有清晰的思路,或许就是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只要掌握了一些思维的诀窍,应该也有机会让自己看到事情的本质。只要我们拥有包括上面所说的谦逊一样的一系列美德。对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圣贤来说,他们并没有掌握批判性思维的精髓,却依然能创立自己的学派,甚至能将自己的学识流传千古,在我看来,就是其思维的清晰性与有效性为世人所见,为世人所用。比如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就是最鲜活的例子。其实对于本人来说,“知行合一”只是自己理解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包括“心学”在内的国学的博大精深,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表达清楚的。或许对照本人上面的几个观点,基于儒释道任何一家的学说,我们都有机会拥有清晰的思路。但最近的学习发现,批判性思维确实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思维方法,能够有机会让我们看清楚更多的事情的真相,并且帮助我们建立独立思考的习惯。但是话说回来,想要拥有清晰的思路,有些美德还是必须要持续的修炼的:比如上面所说的谦逊,比如勇敢,比如理智,比如设身处地,比如坚持不懈。这里我引用《批判性思维》中的一段摘抄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来进一步说明:(文中定义的是思维能力,我感觉说它是清晰的思维能力或许更恰当)
锻炼思维能力的建议:
1 利用“浪费的”时间
点评:很多时候我们感觉无所事事的时间,都被浪费掉了,比如等车的时候,坐车的时候,发呆的时候,这些时间完全可以用来思考一些我们必须要解决的事情或者是我们一直疑惑的事情。
2 一天解决一个问题
点评:就如同自己每天坚持的练笔一样,每天给自己单独的时间来思考某一个问题,并记录下来自己思考的历程,回顾的时候往往自己都会惊奇自己的思路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定要尝试将自己的思维记录下来,刚是空想的话,不太可能有太好的结果。
3 消化吸收头脑标准
点评:至今为止你的头脑中有哪些标准一直用于自己的判断与决策呢?有没有一些比较混乱的或者说模糊的概念一直困扰我们呢?如果有的话,建议每周都集中研究其中的一个标准,直到所有的标准都全部内化到自己的思维方式中为止。
4 保持记录头脑日记
点评:你有没有记录自己灵感或者自己思考的习惯?如果没有的话,那就需要刻意的培养这个习惯了。灵感都是稍纵即逝的,而思考的经历总是天马行空的,如果没有刻意的记录的话,很多的好的想法可能会与我们失之交臂。
5 实践头脑战略(略)
6 重塑你的个性。
点评:对于自身个性中自己发现的或者身边人善意指出的问题,需要正面的面对并积极的寻找改善的措施。
7 应对自我。
点评:一日三省是非常必要的。
8 重新定义你看待事物的角度。
点评:怀疑一切已经存在的事物,重新思考自己所认识的一切,你会发现,我们的思维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当我们坚信自己正确的时候,很多时候都已经坐上了偏见的独木舟,让我们无法对身边的事物作出公正的评判。我们看到的是我们想看到的,听到的是我们想听到的,导致了我们片面的思考以致得出片面的结论。重新定义还意味着我们可以尝试利用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思维方法来思考,可能以往我们认为无法接受的甚至是无法忍受的事情都可能会变得有趣起来,都可能成为我们接受新知识的起点。
9 和你的情绪取得联系。
点评:不要让情绪来影响甚至代替你的思考。这将是一个非常愚蠢的结果。
10 分析群体对你的影响。
点评:你目前所融入的群体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有没有积极的去寻找一些能帮助我们开拓思维的群体呢?还是自甘堕落呢?这个也是需要时刻警示的问题。
就此打住
其实对于批判性思维来说,以及清晰的思路来说,我都只是入门而已,但是近期的学习还是非常的有效果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浏览本人近期的练笔历程,也就是心路历程里面的相关内容发现本人思维的一些蛛丝马迹。对于人类来说,不断的探索宇宙的未解之谜,本身就是最基本的使命,至于很多人把自己的理想建立在一些物质的追求上,这个也不能说错,毕竟,生命脱离不了维持其生存的空间,对于相对短暂的人生来说,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目标的权利。昨日有一个网友就本人发布的一些思考的内容给予了批评,说我想要做一个空谈家,思想家,而忘记了“实践才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而实践只能是当下的实践,是最重要的事情,以上这些言论,我保留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抛开对错而言,想要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不要尝试用“我的观点是对的”来说明,这是没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最后我只能告诉他不要再在本人身上浪费宝贵的时间,我尊重你思考后的结论,但是不接受你的观点。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所有的观点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既然是持续变化的世界,何必坚持自己的看法呢?或许一天之后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的昨日做了那么多愚蠢的事情,说了那么多愚蠢的话,就像醉酒的人一样,在喝醉的时候从来就只是试图证明自己是清醒的。或许我现在也是酒后胡言呢,呵呵。
广东的3月也着实热了起来,但愿我的思绪不会受到这闷热的天气的影响。
小马
2011-3-1
老生常谈: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每个人懂得使用思维工具的多少不同,有的善学,有的善思,有的糊涂。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春天,有的早来、有的迟至,不必为它的早来 ...
任小东: 要形成的清晰的思考,还得要有一个“想做明白人”的心态,有一个愿意沉淀,愿意学习且是结构性的学习和实践中学习总结的历练,有一群可以探讨的朋友,有几个可以 ...
任小东: 要形成的清晰的思考,还得要有一个“想做明白人”的心态,有一个愿意沉淀,愿意学习且是结构性的学习和实践中学习总结的历练,有一群可以探讨的朋友,有几个可以 ...
彭江根: 马兄阐述得非常到位,清晰的思考,不管是在我们的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显得很重要。面对自己无法判定的时候,不妨多“换位思考”,也许自己的思路就更清晰了。受教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1-19 08:57 , Processed in 0.0361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