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当年的小学课本上,有这样一篇故事:《三个小板凳》。
爱因斯坦小时候的一次手工课上,老师检查大家的手工作品,发现小爱因斯坦的作品是一只很粗糙的小板凳。于是拿起来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看见过世界上有比这个更粗糙的小板凳?"全班哄堂大笑。笑声中有一个异样的声音:"有的!"众人将目光投向小爱因斯坦,但见他从抽屉中取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其中一只说:"这是我做的第一只小板凳",又指着另一只的说:"这是我做的第二只小板凳"。最后,他举起刚才为大家所讥笑的小板凳说:"这是我的第三只小板凳,尽管它也很粗糙,但是比我前两次做的好多了。"
我始终不理解这个故事的“寓意”在哪里——诚实?坚持?勇敢?似乎都不是。直到我上了大学,在大学英语《精读》教材上,又有一篇文章谈到爱因斯坦,那篇文章叫《教授和“悠悠”》(“悠悠”是一种玩具,类似中国的“空竹”。)其中谈到一个小情节,终于使我豁然开朗。
文中说道,有一次爱因斯坦教授被一只潜水鸟玩具所吸引,这只上了发条就会在水里游泳的小玩具很有意思,它还能不时地把头潜入水中,然后再浮出来。爱因斯坦对这个玩具的机械动力装置很感兴趣,在脑子里设想这只潜水鸟的运动机制,想出一个,很快又推翻了,再想出一个,又很快推翻了。如是者三,旁边的一个小朋友建议这位获诺贝尔物理家的大学科学家:把这个玩具拆开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爱因斯坦断然拒绝。
于是,我终于明白了,爱因斯坦从根本上是一个理论物理学家,他从小就极端排斥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他不愿意、也不擅长“动手”,这就是《三个小板凳》这则故事的全部寓意——爱因斯坦注定不是个好木匠。爱因斯坦的价值在于他那个举世无双的大脑。
(关于爱因斯坦的“两面神”思维,见我的以前的博文《从“精装版营销”到“简装版营销”——《蓝海战略》》)
同样是大科学家的爱迪生却截然相反。
爱迪生小时候的著名故事是他孵鸡蛋的故事。小爱迪生看到母鸡卧在鸡蛋上就能孵出小鸡来,于是,他决定自己试一试。爱迪生从家里拿来几个鸡蛋,在邻居家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他先搭好一个窝,在下边铺上柔软的茅草,再把鸡蛋摆好,然后就蹲坐在上边。天快黑下了,还不见爱迪生回家,家里的人都非常着急,于是到处去找他。找来找去,才在邻居的后院找到了爱迪生。只见他坐在一个草窝上一动也不动——他在孵鸡蛋呢。
爱迪生的特点在于“动手”,他不去思考:“人的体温没有鸡的体温高,这样孵是孵不出来的”,而是先直接去实践,再看结果,难怪后来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试验了两千多种材料,从马尾到朋友的胡子他都拿来试验过,直到1999次失败之后才找到钨丝。
一个动脑,一个动手;一个理论,一个实践,但是两“爱”却都是名垂青史的大科学家。
下面说说两“爱”和我的关系,呵呵。
我的名字是刘悦坦,老爸最初的本意是希望我有朝一日“超越爱因斯坦”,后来为了含蓄和谦虚,改为“喜悦的悦”。呵呵,尽管与爱因斯坦有天壤之别,但是我和他还是有一点相似之处:不是指名字,而是指研究方式——我们都不是实践派的。他搞理论物理,我搞广告教育,他天马行空,我纸上谈兵。
爱迪生和我的名字没有任何关系,他的研究方式也和我截然不同,他是实践派。但是我总有一天会学习爱迪生,不是孵鸡蛋,而是搞实战。
我的路线就是要从“爱因斯坦”到“爱迪生”。先纸上谈兵——我会争取最近几年在广告营销理论方面尽量有点建树,把“爱因斯坦”做到极致,然后再做“爱迪生”——投笔从商。
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但做不成小板凳;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但孵不出鸡蛋,其实,只要结合了爱因斯坦和爱迪生各自的长处就能想到和也能做到:若要得到“小鸡”,不是自己孵鸡蛋,也不是让母鸡孵鸡蛋,而是要采取“相对”的策略:让“电灯”孵鸡蛋。
相关链接:爱迪生的心理素质
如果我踢足球,我可以以贝利为榜样;
如果我打篮球,我可以以乔丹为榜样;
如果我拉小提琴,我可以以帕格尼尼为榜样;
如果我画画儿,我可以以毕加索为榜样;
如果我想赚钱,我可以以比尔·盖茨为榜样;
现在,我想要心理素质好,我该以谁为榜样?
是啊,这是个问题,在心理上,我们常说这个人心理素质好,那个人有问题。虽然我们制定了许多心理健康的标准,但我们一直没能推出一个正面的榜样,告诉大家,看,心理素质好就象他那样!
要说别的领域还没榜样咱还可不着急,但现在是别的领域有了,可咱心理领域却没有,这可说不过去了。就算不说心理健康对人多重要,推出个榜样可给人以目标和力量,那也得找个榜样给人立那儿看看,让人起码觉得心理健康的人是现实存在的。我思来想去,到想到一个人选,在这里提出来,算是“抛砖引玉”吧。
我想提名的人选就是大发明家爱迪生。
爱迪生可不了得,给人类带来快乐的电视机、立体声收音机,以及白炽灯、电影、录音机等等,都受惠于爱迪生的发明。在他的一生中,共有1300项发明获得了成功(失败的发明超过这个数字的十倍)。
你会说了,爱迪生成为发明家的榜样我没异议,但怎么能成心理健康的榜样呢?那我要反问你,爱迪生又怎么成为了大发明家了呢?而据我看,爱迪生成为大发明家,智商的贡献在其次,情商的贡献是主导。
不信,让我们给爱迪生做个心理素质测试,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我给爱迪生他老人家选的是抗挫折力测试,了解一下他对挫折的心理反应:
测试情景:1914年12月的一个夜晚,爱迪生的实验工厂惨遭火灾,价值百万美元的仪器和珍贵资料毁于一旦。
爱迪生的反应:他乐观地说:“我们所有的错误也葬身火海了,这岂不是坏事中的好事。现在我们可以一张白纸,随意作画了。”
不夸大挫折的危害,看到问题的积极和可利用的一面,是心理素质好的典型特征。心理素质好的人,要善于运用积极性的思维方式,从不利的事件中看出有利的因素来。
爱迪生的这个反应可不是惟一的而是一贯的。爱迪生试制电瓶时,有人问他:“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败,为什么还要继续?”他回答:“我没有失败;现在我知道了五万种不成功的方法!”
还有,爱迪生的童年生活非常困苦,常在火车上兜售糖果、点心和报纸。有一次,在火车上卖报时,一个火车管理员粗暴地打坏了爱迪生的耳朵,从此,爱迪生成了聋子。以后,爱迪生常说:“我真得感谢那位先生,在这个嘈杂的世界上,是他使我清静下来,不必堵着耳朵去搞实验了。
因此爱默生说:心理健全的尺度是到处能看到光明的秉性。爱迪生就有这样的秉性。
这里还要透露一个信息,爱迪生的成功和好的心理素质,是和他有个伟大的母亲紧密相连的。
儿童时期的爱迪生可没有被人们称为“天才”或“神童”,反而,被人们评价为头脑迟钝的低能儿。
爱迪生仅仅在公立学校上过三个月的学就被开除了,其理由是“智力低下”。一次,老师带着爱迪生到一位十分有名的医生那里就医去了。医生看着爱迪生歪着的头,说道:“似乎是大脑发炎了”。
然而,爱迪生的母亲坚信自己的孩子决不会是个傻瓜,她坚信不疑地对爱迪生进行着耐心、细致的教育。在他9岁时,母亲给他买了一本物理方面的书,并对他说:“你肯定要比别人聪明,这一点我是确信不疑的,所以你要仔细研读这本书”。爱迪生得到了母亲的鼓励,如痴如呆地读了起来。正是以此为契机,爱迪生跨进了科学的大门。
爱因斯坦用脑子走路,爱迪生用脚走路。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5-7 11:07 , Processed in 0.0354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