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郎要嫁李宇春,娶妻当属小沈阳
已有 36578 次阅读2009-6-1 17:19
|
自混沌初开后,以浩浩长江为界,南北大地风格迥异,自成一派。北人骑马,南人乘舟,南人食米,北人吃粮。南有武当,北有少林,南拳北腿,打遍天下,谁也不
服谁。北方有巍巍长城,有草原上的雄鹰,大漠孤烟,苍凉中透出说不尽的悲壮。南有寒山寺悠扬的钟声,二十四桥明月夜,江枫渔火到客船。漫步杨柳遮掩的苏堤
下,吹过的是阵阵温柔的风。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北方多豪士,南方出佳人。嘶哑的秦腔,从黄土高坡刮起,叹九曲黄河天下几十几道湾。
黄梅时节雨纷纷,婉约的江南小调,诉说几多儿女情长哀哀切切向东流。浓烈的高梁酒,代表着北方汉子的炽热奔放情怀。一坛郁香的女儿红,又隐含了多少江南美
女的款款深情。
妹送哥哥走西口,泪呀哗哗流。不管是南人还是北人,英雄爱美女,美女敬英雄,乌龟碰石板,王八瞪绿豆。爱江山,更爱美女,唱不断的千古风流。也不管是优美,还是壮美,美始终流淌在人的心底里,让人祈盼,让人追求,为美而歌唱,为美奋斗。
晴天一声霹雳,老子闪亮登场。采天地之精华,聚日月之灵气,二十一世纪的大地,又孕育出了百年难得的一对宝贝,横空出世了二位绝代才子佳人。南方出了大美女,大号李宇春。北方出了小帅哥,小名小沈阳。南有一春,北有一阳,南春北阳,各领风骚,笑傲江湖,是为佳话。
李
家有女初长成,铜雀深处锁阿春。阿春是锁不住的,一米七四的个头,38码的大脚,从小就不爱红装爱绿装,立志要走过巴山蜀水,便下襄阳向洛阳。2005年
的第一场雪后,阿春一展超级女声的歌喉,在诸多百病媚态的林妹妹地包围当中脱颖而出,从此燃起了自己的一把火,映红了大江南北,并成功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
封面,冲出了亚洲,走向了世界。阿春的这一成就,就象中国体育圈阴盛阳衰的现状一样,并继续续写了不朽的神话。正如铿锵玫瑰的怒放,让阳萎的中国男足抬不
起头一样。
不得不承认,阿春虽然生就了一幅女儿身,却有一颗坚强的男儿心。看惯了杨柳细腰,听惯了秋月春风,后宫佳丽三千人,日子久
了也会渐生厌倦之心。阿春的精气神一崭露头角,标新立异的个性化男孩子风格,富有磁性的雄浑低沉嗓音,就让广大评委与观众眼前一亮,找到了一种久违的阳刚
之美,就是帕瓦罗蒂也从此不在话下。谁说世上只有芙蓉姐姐?李妹妹的出现给持有这种论调人予以当头棒喝。阿春自称小葱,小葱的味道是辛椒的,吃起来与萝卜
白菜的平淡是大不一样的。阿春的走红,同时也证明了一个道理,什么叫作鹤立鸡群。
在心底里,我希望阿春能唱出代表心声的二首歌,第一首是“我不是黄蓉”,最后是“谁说女儿不如男”。在俺的眼里,阿春堪比当代花木兰,下辈子一定做女人,嫁郎就嫁李宇春。
“
生子当如孙仲谋”,阿瞒大叔当年感叹出了这句话。我一直很奇怪,其实曹大叔自己的儿子也很争气,别的不说,就是曹植小弟血泣同发的七步诗,到现在还广为传
颂。可大叔他为什么却偏偏眼气人家的儿子呢?这是有悖于儿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的常理的。想到这儿,就突然生出一个怪念头,如果拥有一个小沈阳式
的儿子,曹大叔心里又会作何感想呢?是吹胡子瞪眼睛,还是喜上眉梢呢?
标志性的苏格兰裙装,标志性的一声狼“嚎”,标志性的
一首“我爱大海”,让小沈阳成了当今演艺界不折不扣的新科状元,并成为了五一劳动模范。小沈阳一夜成名后,就大展拳脚,在全国各地举行如火如荼的巡回演
出。在我们当地的演出当中,天公不作美,适逢大雨。第二天报纸报导说,虽然下了雨,演出场面依然火爆,能容纳近万人的体育场内,还是坐满了六成观众。而前
提是这是一场纯商业演出,并不赠票。不过对这说法,有人却斥之一鼻,幸亏不赠票,要不然就会演化为向各单位摊票,让人白花钱,让人浪费心情。
实事求是,小沈阳的模仿秀相当相当棒。但除此外,就是以女人味的自虐自戏,以地方方言的风趣来取胜了。过了这三板斧,好象就没出其它套路了。严禁在演出现场镜头拍摄,是不是担心千篇一律化呢?还是有江郎才尽之嫌呢?
不知道,依小沈阳的表演风格,做梦时是不是也想成为第二个梅兰芳呢?活活!
不管怎么说,小沈阳也是从最底层的二人转堆里摸打滚爬出来的,能达到现在这个地步,也实属不易。二人转可能俗了点,但在俗的同时,也毕竟给大家带来了笑声。有的时候,化繁至简,大俗就是大雅,是最大的艺术。
李
宇春不太了解,但她当年也是海选出来的。以小沈阳、李宇春代表的草根文化,取得了功走向了大雅之堂,这也是一种进步。二人的成功,均出自于自己的逆向个性
化,建立在观众一度审美疲劳的基础之上。有一种大胆的设想,如果经揖合,让二人联袂登台演出,在优劣互补的情况下,看点会不会更多?轰动效果会不会更突出
呢?
只是担心,艺术无止境,真正的艺术是需要深厚的底蕴的,而真正的大师往往是寂寞的。流行快餐与流行细胞,一时间能博得刺激性的快感,可一阵风刮过后,会象屁一样随风四散。
来自: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4&treeView=1&view=2&id=92126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