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
羊毛出在羊身上,李财因此对于中标后的施工,能混就混,经常偷工减料,比如装修用量最多的5夹板,几乎很少按标准采用的:1级板偷偷换成3级板,或干脆半夜加工,趁没人监督时,直接换3夹板。
李财干着昧心事,心理倒也很平衡:遇到钱易这种人,不做点手脚,赚点钱,又怎么能送得起大礼呢?
李财装修的工程出了这么多问题,如何还能生存到现在呢?原来他有个原则:一旦要发生暴露他劣质工程的重大事件,他就会全力去打补丁,这方面花多少钱都可以。
有一次,KFD美国总部的大员,心血来潮要视察李财多年前装修的一个店,他得知消息后,提前通宵加班把这家店有问题,没问题的地方几乎全翻新了一遍,结果总部的老外对着崭新的装修惊讶不已:“中国的装修太牛了,几年了还象新的一样,比美国的装修还棒!”
这次湖州新店的装修,李财是事在必得,而且准备趁着秦刚新来乍到,可能不熟悉业务,大赚一笔。通过与秦刚的几次接触,李财认为秦刚书生气十足,是个嫩头,想怎么玩,就可以怎么玩。
于是,李财在秦刚面前云里雾里的大造声势,让人听后就只知道一件事:钱易是我大哥,总部大员是我洋干爹,你小子识趣的话,对你前途绝对有好处,否则,老子一不高兴,就掐了你炒茶叶。
换了常人,听了李财的话,再加上看到李财之前惊人的中标工程数,一般都会被李财的气势压倒。绝对不敢挡路,只有俯首垂耳,巴结的份,可他低估了秦刚。
但凡正直善良的人,好象都有些倔驴脾气,秦刚也不例外。不过秦刚有个特点:虽然坚持只做正确的事,但很注意方式方法,而且总能找出好办法,最后做成正确的事。
秦刚认为:经过前期了解,李财明显不是一条好狗,应该一脚踢出KFD大门,能踢多远就踢多远。不过硬是不让李财干,目前情况下,自己是很难办到的,老板钱易这关就过不了。钱易肯定和李财有一腿,所以就算把李财偷工减料证据(比如:那只女员工的断跟鞋),在会议上列举出来,也一定会被钱易压下来,没什么效果。只有让李财犯下钱易也无法掩盖的致命错误,才有可能淘汰掉他。
经过思考,秦刚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诱导李财自己把他这套“靠送请拿项目”的不正当伎俩公之于众,从而可以让大家都看透他的嘴脸,同时让钱易也无话可说。
但李财是个老江湖,人精,不是灰太狼,怎么可能不发现他的意图,自己乖乖的跳进坑里去呢 ?
秦刚决定采用“瞒天过海”之计,为此,他要先稳住李财。
接下来的日子,秦刚故意表现出了李财希望看到的自己形象:贪婪巴结无原则:
每次李财宴请,他都乐颠颠而去,美滋滋啃着李财给的骨头,说着李财能听得懂的俏皮话 。。。。
直到钱易出国休假,去东南亚旅游。
钱易最近确实感到很累,李财给他带来了太多麻烦,让他很是费神,所以当他太太提出要去东南亚旅游时,他一口答应,更何况还可以让李财赞助些路费。
钱易走后,秦刚觉得机会来了。
有一次趁着李财过来玩,先故意让他看到那只断跟鞋(李财知道这事),告诉他:“现在下面的人对你的工程质量意见很大啊”。又打开电脑,给李财看了好几份基层店投诉李财工程质量的邮件,然后对他说:“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迟早会出事的,你最好想个办法摆平。比如象钱经理这种出国旅游,很多人就很羡慕,你能不能出钱赞助一个国内旅游,让这些人也过过瘾,今后也就不再抱怨了。”
李财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夸秦刚会动脑筋,为自己着想,很爽气的同意了。
秦刚拟了个名单,除了自己部门外,还有很多分店的店经理(李财工程的受害者),一共20多位,包了辆车,凑了个双休日,一起去放松了一下。
这次大家玩得很高兴,回来后,这件事很快杭州地区都知道了。
没几天,上海总公司,甚至美国总部也知道这件事了。
KFD公司有明文规定:禁止供应商送请拿项目。
这件事成了KFD(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供应商送请公开事件。既然是公开事件,就必须一查到底,对大家(特别是没一起去的人)有个交代。
因为钱易休假不在,为此总部特地派人来杭州调查。
一查,就发现了李财很多的工程质量问题。
李财很快就因此被KFD剔除了供应商资质。
李财急了,钱易一回国,就去找他帮忙。
钱易一回来,就知道了这件事,正暗自庆幸没被卷进去左右为难,估摸着是太太泰国烧香显得灵。
一见李财来找他,就埋怨他做这事前,为什么不和他先通个电话商量一下,事情到这种地步,他也爱慕能助了。
李财彻底栽了!
不过直到最后,李财也没看透秦刚建议的真实意图,只是痛恨自没脑子,李财认为:
要是当初自己觉得赞助旅游这件事不是很妥当,就一定会先和钱易沟通一下,听听他的意见。
可当初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象中了邪,根本就没怀疑过这件事会有问题!
精明的李财为什么会在这件事上突然大脑短路,发生选择性失明?
这是因为秦刚巧妙的使用了瞒天过海之计的精髓,让李财只看到这件事好处,而忽视它的致命威胁。
我们来剥剥笋壳,看看李财为什么会发生大脑短路。
【剥笋壳】:
就算没有遇到秦刚,象李财这种惟利是图,不择手段,损他利己的奸商,也迟早会栽在其他有正义感的小白领手上,这是注定要发生的事,是李财这类奸商为恶不为善的必然命运!
不过这次秦刚确实做的也很漂亮,充分体现了瞒天过海这计策的精髓。
秦刚为什么如此轻松成功?让我们来一层层剖析:
剥笋壳1:秦刚建议李财“赞助这么多人去旅游”这件事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回答1:诱导李财自己把他这套“靠送请拿项目”的不正当伎俩公之于众,从而可以让大家都看透他的嘴脸,最终剔除李财的供应商资质
剥笋壳2:李财为什么觉得“赞助这么多人去旅游”这件事没有任何不妥,从而产生怀疑?
回答2:因为秦刚针对人们“常见则不疑”的关键心理,采用“瞒天过海”之计,巧妙的让李财亲见(Personal)了一个他常见的东西:赞助旅游。从而让李财忽视了秦刚在这个常见东西(赞助旅游)里隐藏的真实意图(公开揭露李财的送请诡计),最后导致了李财的作茧自缚。
剥笋壳3:为什么秦刚的“瞒天过海”计策实施的如此顺利?
回答3:因为秦刚牢牢扣住了该计策的两个设计(Plan)准则:
设计(Plan)准则1.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注释:真实的意图要隐藏在公开显露的事物里,不能与显露的事物相排斥。)
这个准则强调:熟悉行为的“新出现”设计(Plan)要自然,不能与预期意图相排斥。简称:“自然”准则。
秦刚案例里:“赞助KFD这么多人旅游”对于李财而言是“新出现的常见行为”,为了让它的“新出现”比较合情合理,秦刚就设计(Plan):让李财先见到断跟鞋,接着再看到好几份基层店投诉李财工程质量的邮件,最后再提“赞助旅游”,就比较顺理成章了。
设计(Plan)准则2.太阳,太阴
(注释:在特别暴露的形式中,往往藏着特别隐晦的意图。)
这个准则强调:熟悉行为的“新出现”设计(Plan)越眩,越能转移目标对象注意力,从而隐藏特别的预期意图。简称:“转移”准则。这条准则主要针对一些隐藏比较困难,很难做到自然,比较特别的预期行为。
秦刚案例里:秦刚为了避免老江湖李财在活动过程中,因冷静产生疑虑而补救,特地组织了20多位分店经理,把李财工程的受害者全部囊括。如此兴师动众,一来:让李财感到特别有面子,投资回报率又惊人(相比钱易的东南亚旅游赞助),二来,这么多熟人要应酬,也够李财忙乎的,这些既吸引了李财的注意力,又冲淡了他的警惕性,保证了计策的实施成功。
剥笋壳4:“瞒天过海”这条计策实施过程中,该如何巩固(Plus),确保最后成功?
回答4:计策的成功,很多时候不是简单的进行一次设计(Plan)就OK了。更多的时候,要使用多次设计(Plan),采取不同的设计(Plan)准则,甚至循环使用,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回味豆】:
通过剥笋壳的梳理,我们就可以很容易解析出“瞒天过海”这条计策的“P4”:
● 知心(Probe):自认为准备周到的,意志就容易松弛懈怠;经常见到的,就往往不去怀疑它。
● 亲见(Personal):经常见到的“东西”
● 设计(Plan):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 巩固(Plus):“新常”经常出现了,自然变成“熟常”,但要注意“新常”每次出现的设计(Plan) 。
在使用“瞒天过海”这条计策时,对目标对象的心理把握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有可能,就尽量首选把“真实意图行为”化身成目标对象熟视无睹的常见行为——这是目标对象心理防御最松懈,最不容易起疑的行为类型之一。
如果首选情况条件不具备,就需要把“真实意图行为”设计(Plan)成目标对象见怪不怪的行为——只有见怪不怪了,才能让目标对象的心理防御完全松懈下来,从而不产生任何对应的防御行为。
如何设计(Plan)见怪不怪?
则只要遵循“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这两条设计准则就可以实现。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5-7 11:17 , Processed in 0.0391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