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刘春雄新营销 https://www.cmmo.cn/?8705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全域连接,打通三度空间,陆军变空军

已有 70512 次阅读2018-1-16 06:58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施炜老师选了个好词汇作新书的标题:《连接》。
这是一个时代的词汇,施老师占先了。正如施炜老师与包政老师当初提出深度分销一样。
以我的体会,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能力,表现为连接能力。
 1.
在需求与供给之间,有一道鸿沟,即「商业能力」。
商业能力,决定了价值创造能否有效地传递给需求方,也决定了需求能否反馈给价值创造者。
无论创造什么价值,没有商业能力变现,价值就是空的。
传统时代,商业能力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直指人心的品牌能力;二是渠道能力。
这两种能力,就是以前所说的品牌驱动和渠道驱动。实际上,两者也相互影响、渗透。
品牌能力,过去是利用 “大喇叭” 喊一喊,比如在央视做广告。这种说法,虽然专家会找出各种毛病,但事实做法基本如此。
这种做法,现在也不灵了。很多老板说,现在有钱,但不知道投向何方。
“大喇叭” 一喊,一呼百应。这种时代过去了。
渠道能力,表现为把分散的渠道、终端组织起来。深度分销,就是这种能力的中式表现。
然而,深度分销,现在已经难以为继了。
 2.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能力,如何表现出来?
马云的商业能力,表现为平台能力。平台掌握了流量,流量就是平台的商业能力。
但是,平台只是价值传递者,不是价值创造者。
品牌商的商业能力如何表现呢?难道要成为平台的附庸吗?
品牌商只有掌握了流量创造能力,才能与平台共赢。现在的 B2C,典型的是流量分配,品牌商依附于平台商。
这种现象如果长此以往,将是价值创造的灾难。
 3.
在掌控流量上,也有个别企业异军突起,掌握了话语权。
这种现象,现在还经常发生,比如,某个品牌,突然获得了大众关注。
可惜,我目前还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可以复制。
如果一种现象是无法复制的,只能等待奇迹,这种小概率的成功,不是我与施老师所研究的。
成功的方法很多,一种是奇迹,另一种是规律。
奇迹是话题,很激动人心。规律化的成功,可能有人会演绎为奇迹,但背后是规律。
有规律,就可以复制。
先解决成功的认知论问题,再解决方法论问题。至于具体方法,那是变化多端的。
 4.
施炜老师提出的 “三度空间” 的概念,我认为就解决了互联网时代连接的规律。
互联网时代不同于传统,就是能够做到关系、认知、交易的一体化,施老师称之为 “三位一体”。
这不同于传统商业,传统商业是间接连接。比如,通过大众媒体与消费者发生关系,通过渠道与消费者发生关系。
互联网时代,给了企业与用户发生亲密连接的机会,在三度空间发生连接,即现场、社群、网络空间。
现场,施老师有时也用终端这个词。此处的终端,不能理解为传统的渠道终端(零售)。我与粉丝营销专家丁丁老师在与施老师做直播分享时,更倾向于用现场这个概念。
在深度沟通中,现场仍然无法替代。但是,现场的效率又很低。
 5.
比现场效率高的沟通方式是社群。
有人说,社群是半熟人的天下。这话没错。
社群扩大了社交半径,可以视为能否进入现场的筛选工具。
有人把社群商业化,比如微商,我不反对,但也不参与。
原因在于:社群商业化,某种程度也相当于拉仇恨。
我认为,在施老师的三度空间里,社群是传播的 “放大器”,没有这个放大器,从现场进入网络空间,成功的概率不大。
 6.
1 月 10 日,施炜老师丁丁老师,还有我,共同做了一次《连接》剖书会的直接,围观者超过 300 万人。
我认为,这就是一次打通三度空间的尝试。
因为我们三人在传统线下有一定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也延伸到社群。
在直播前,我们就动员了超过百群进行图文直播。图文直接能影响多少人呢?人数有限,不过数万人。
但是,当百群图文直播与视频直播结合,影响力一下子就放大了。
再加上直播平台本身的流量,突然出现了超过 300 万的流量。
施炜老师和我,过去 30 年的教育生涯,可能都没有 300 万的听众,通过三度空间打通,一次就做到了。
不得不佩服,打通三度空间的威力。
 7.
在三度空间里,最核心的是社群,社群是连接的放大器。
但是,有的社群是死的,没有放大价值。
前不久,复旦大学一位美女老师的视频火了,她提出的观点是:朋友无用论。
以功利的观点交朋友,朋友就无用。这句话也适用社群。
社群作为连接放大器,它的价值不在交易本身,而在商业传递。
社群要能够作为商业传递和放大作用,社群本身要有价值。
社群怎么呢?有三种方式:社群价值、情感和参与(嵌入)。
发起社群的目的是什么,就决定了它的价值。比如,我的社群,就是相对高端的同道探讨营销,那么,所有的话题就围绕这个价值。有价值,才有一致性。
传递价值,需要人以群分。传递情感,引起共鸣。如果价值与情感结合,就有活跃度。
参与,施炜老师说得更深入,嵌入,则是群友深度发生关系的方式。
我与施炜老师都是相对强调价值感,相对理性。尽管如此,我们的社群却是相对稳定的,有一致性,有协同性的。
这,也是百个社群能够在网络空间放大的原因。
 8.  
一种能力,如果不以组织化的方式实现,只是口号,那么,就等于没说。
现在强调连接能力,如果组织方式仍然是传统的,比如市场部做传播,销售部做分销,那么,如何才能发生连接呢?或者说,所有的连接都是现场,没有打通三空间。
以我的观察,凡是落实新营销的企业,都在组织上做出了做法。
组织是保障功能得以实现的工具。
既然要打通三度空间,那么,就要有相应的组织,相应的岗位,相应的职责,相应的 KPI。
过去的陆军(销售部),就要既是陆军,也是空军。既做线下,也做线上。
过去的空军(市场部),可能不仅要做大众传播,也要做社群传播、网络网络传播。(转载来源|微信公众号:“刘老师论坛”,发表于2018-1-16)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6 19:54 , Processed in 0.0301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