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123869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7817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医药文案快速成长之心法

已有 74523 次阅读2005-6-4 13:04 |个人分类:原创_医药文案之快刀|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写在前面的话

各位比我更新的新人,相信大家进入行业的时候,看过不少关于“如何创作文案”的文章,受益匪浅吧?但实际,当那群人快速成长为策划人,管理人的时候,已经再也落回不到新人的高度,与新人促膝而谈了。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努力学习其他行业的文案也无异于隔靴搔痒。我是一个仅仅只有两个月文案经历的新人(够新吧),在今天,我想站在新人的角度写一些关于医药文案快速成长的心得,等俺也老了,风干了下酒。

当你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提笔写下的第一篇东西,是不是被创作总监斥为:文学味道太浓,简直是一篇小说。那么文学青年如何快速成长为一个广告人呢。与你分享三句口诀。

看:纵览天下软文,哪边风景独好

严格的说,现在很多报纸上的软文不能称其为软文,只能称其为文字广告,为了方便,在这里暂且称其为软文。我在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把公司所有的报纸收罗在一起,看。看文学作品与软文的区别。遇到同一个行业产品的软文,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哪个好,哪个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3T团队有一个成文的规定就是把报纸上的广告剪裁下来,分不同疾病类装订成册,不光能让新人学习,等到自己遇到类似产品的时候,大可以方便的找出其软肋,致命一击。

另外,把同一种产品的系列软文也单独拿出来,装订成册,从中可以让新人学习整版、半版、通栏的异同。到有量的积累的时候,可以不必浪费大量时间,天天裁减报纸,仅仅几套系列软文都可以让你学到不少东西,哪边风景独好,就看哪边的。

到后期,当你领悟医药文案的八股之后,再看别人软文,你可以思考,自己的产品,用哪几种元素更有力度,产品的哪种资源,表达出来更出采。请注意,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元素的运用应该是不同的,不是每篇文章都必须凑够8个元素,要学会自己创新嘛,创新不是创造,创造是大师们的事,我们只需要负责把旧的元素打乱,重新组合而已。

 

医药文案之八股(不知道谁写的,转一下)

“病、破、速、稳、验、妥、便、火”

1,病:“中国人只注重疾病、不注重健康”在目前形势下是不争的现实,无论是药品,还是保健品,消费者都是用来“治病”的。为了满足我们的“上帝”,当然首先是引起其注意。于是便有“某某研究机构发现某某疾病的机理”、“某某疾病容易导致何等的危害”,将疾病偶有的并发症拿出来吓唬消费者等等,不一而足;

2,破:看轻疾病原有治疗技术、产品的效果;大谈自身产品在生产、配方、技术等方面获得重大突破,以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治疗效果的信心;

3,速:产品使用后,见效迅速。如“三天见效”、“十天减肥5斤”等;

4,稳:产品作用时间久,不反复、不反弹、甚至是彻底治愈、断根等;

5,验:产品使用后功效显著,大举范例加以说明,甚至是动用明星代言;

6,妥:说明产品是如何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不形成交*感染;无依赖性等;

7,便:一是使用方便,如“一天一片”,“口服”;二是促销信息,告之消费者如何“占尽便宜”;

8,火:限制一次购买量;预定;某某市场断货;某某市场人头攒涌并配图片等;

浅见,供参考;由于时间短,没有充分举列说明,文字也没有修饰,见谅。

 

仿:真假孙悟空,一山更比一山高

 先说说3T团队,遇到好的软文,会让新人结合自己手头的产品模仿一篇。仿其实是很有学问的。有可能你仿造出来的东西,就是一种更厉害的模式,更厉害的创新,甚至创造。仿的过程是一个新人快速领悟软文写作感觉的过程。我的观点是,仿造别人的东西,如果没有比原品更出彩的地方,还不如不仿。就象市面上假产品一样,你比我好,我就仿你的,咱啥比不过你,价格总比你便宜吧。

        软文也是一样,仿别人的,不要死板的一个字一个字的搞下来,只变个产品名。象有些语句,你可以仔细琢磨,换个说法,怎样才能更狠,更说到老百姓心窝里去。如果你有自己的写作风格,那就恭喜,仿别人的东西更是如虎添翼,得心应手啊,笔者深有体会。仿出来后,甚至觉得原品都垃圾了。

        同时,你要挖出自己产品的亮点了。如果不知道亮点是什么,去问创作总监吧。如果知道自己挖掘亮点了,甚至有些亮点表达在文字上,能比产品本身表达得更出彩。找一亮个两点,放大,声音放大。在仿的基础上,就厉害了。

        仿别人的东西就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望远,如果看得还不如被踩的人远的话,不如滚下来,被别人踩。

 

                           

写:老总,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写的阶段是你个人语言风格,思路形成的阶段。这个阶段,我想对各位正在培养新人的老总说几句。

看看3T团队,邵老总亲自指导新人写作。每天一篇心得。所谓心得就是每天在报纸上看见的好的文案,裁减下来,写下心得,然后,老总每天晚上熬夜熬到2点钟,都会对每篇心得做出批示。在新人写作的时候,每篇也是老总亲自修改,建议。这对新人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在这里,特别感谢邵千华先生对全体新人软文的指导。

也许有人觉得不太可行,有创作总监呢。我想说的是,创作总监其实压力很大,一方面要顶住创作速度和质量的压力,一方面要全面负责指导新人,那么他会倾向于二者中的哪个?创作总监只是班长,他只负责告诉你今天什么作业,什么时候完成,一些小问题上可以对你有些指导,但绝不会让你抄袭。老总才是班主任。

佛曰,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如果身为老总的你能顶住这些压力的话,新人快速成长起来之后,对公司的忠诚度是很高的。当然,前提是你必须要有软文创作水平。如果还是想把这个任务交给创作总监的话,要不合适的给点补贴,要不就减轻创作速度的压力。

扯远了。创作的阶段是个人语言风格,思路形成的阶段。其实软文写作也是一种策划。笔者曾经在写作的过程中,冒出了许多对产品策划的想法,只因为是小喽罗,又不够成熟,没说出来而已。在这个阶段,记住,完成后,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抠字眼,报纸上的每个字都是用人民币砸出来的,你不心疼会有人心疼。

创作的阶段把握好了,能为成长为策划人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新人们赶快向老总求教啊。

 笔者刚进公司两个月,已经干跟老员工同样重要的任务了,并且马上开始学习专题片的撰写。我相信,这不仅是公司对我的信任,更是我的实力所在。但你真相信我有那么厉害吗?其实在进公司前,从在媒体发表文章的第一天开始,我已经有六年的写作经历了。加上自己市场营销专业的背景,一年的实战经验,医药文案对我来说,不过是接触到一种新的写作体裁而已,我的意思是,功夫在诗外。

当然,过了这个阶段,我,包括你们,已经能够算个文案了,但文字还需要精炼,思考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大家好好向前辈们求教吧。

如果你觉得这篇东西太长,那么记住一句话吧:多看,多想,多交流,多练笔。两个月,你也能快速成长。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5-23 14:44 , Processed in 0.05526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