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曾祥文营销手记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772661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白酒行业业绩路径新探索

已有 20355 次阅读2016-10-14 16:07 |个人分类:看透企业前途|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行业

                白酒行业业绩路径新探索

  2016年即将过去,白酒企业又有了哪些成长引擎、业绩通道?

            一、怎样预测未来

      未来可以预见。

      但没有“行业周期” 。

      一切“周期”都只能是事后归纳的生动化描述,不能用于预测。

     经济不是四季,冬天过后春天一定要来。模拟手机已经冬天20年了,半导体收音机已经冬天30年了,大刀长矛已经冬天200年了----它们的春天再哪里?

     经济也不是动物植物,成熟后一定死亡。

经济在变化,有趋势。推动变化、形成趋势的,是“政策法规+消费者+竞争者+替代性行业+潜在进入者+协力者+行业内外偶然出现的天才+供应商”。

这是“曾氏七力模型”的8个要素。“曾氏八力模型”是在“波特五力模型”基础上改制的“白酒行业趋势分析模型”。

以专业的工具,模型,评估这些要素,就能“坐天观井”,管中窥豹、窥一斑而知全豹。

相信“行业观察家”的类似现象附会、历史数据比附,什么拐点,什么回暖,什么严冬,就如算命大仙算命。

             消费税,多米诺八力骨牌的推手

     酝酿已久的消费税,2017年有望实施。

     消费税对“政策法规+消费者+竞争者+替代性行业+潜在进入者+协力者+行业内外偶然出现的天才+供应商”这些要素,有怎样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业绩?

        1、制度成本,这是显而易见的。

        2、消费者心智被重新塑造

        白酒价格中的税收比例更高了。消费者所支付价格中“与生产成本无关的部分”更多了。于是:

       1)不划算,少买或不买;

       2)醒悟:原来政府不鼓励这个行业,顺应?越限制越该买?

       3)小气鬼多了,我喝就更有面子了。

       故意多花钱多交税,故意浪费支付更高的溢价也许由于品牌归属,也许是有钱任性,也许是虚荣,也许是装13---

      总之,消费税提高,使部分消费者减少了购买理由,也使部分消费者增加了购买理由。

      3、竞争者

      1生产成本的权重下降

   消费税提高,稀释了“生产成本差异”的重要性:假设零售100元、甲乙企业生产成本20255元的成本优势占零售价的5%;由于税收提高,零售价成为200元,甲乙企业生产成本的5元成本的价差,价值只有2.5%了。

     “价格竞争”的威力,被化解了一部分。

 2)再次为“品牌营销”创新商机

     只有品牌溢价能力,使消费者愿意支付高于生产成本更高差价的价格。

    具有品牌力的企业如茅五,善于做品牌的企业,已有优势的相对威力”,被成倍放大!

     3行业的特定的竞争点,被强化

      白酒的本质属性是社交,是琴棋书画,是“谈笑有鸿儒”,是阖家欢乐其乐融融。

       不是口感,不是感官体验,不是酒线,不是“品质和茅台一样好”---

       消费税,强化了它的“不是生活必须品”的性质,强化了行业的特殊性。

       它不是青菜萝卜,不是材米油盐。

       这里,产品只是基础性载体,而品牌比任何元素都重要。

4、行业替代者

消费者不再受骗,所以预调鸡尾酒危机。

啤酒行业先天不足:没有塑造“独特品牌价值”、却疯狂扩张、疯狂资本运作,“市场份额--品牌特色”负相关,“品质--价格”恶性循环,终于迎来萎缩--

进口葡萄酒虽然增长,但由于进口商模式的先天缺陷,增长的红利并不属于葡萄酒进口商。进口商的危机还在继续加深。白酒酒厂与经销商,已经分到、还将继续增加自己在红酒领域的特大蛋糕。

国产葡萄酒持续下滑。张裕、长城等龙头企业,已经成为最强势的进口葡萄酒经营者。

总体而言,“替代者”层面,白酒机会大于威胁。

5、潜在进入者

      “潜在进入者”经常被人望文生义地误解。

       “潜在进入者”指的不是联想做酒、娃哈哈做酒、七匹狼做酒等业外资本介入,指的是行业“利润+进入壁垒”对业外的吸引力,业外进入后对行业的分享力。

      1)由于“口红效应”,白酒对潜在竞争者的吸引力加大

      有关部门统计2015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平均利润率12.8%,说明白酒依然是“暴利行业”。

     2016年茅台五粮液已经带动了行业的整体利润率走高。

“消费税”能提升人们对高价的妥协度,有利于行业利润的进一步提高。

经济整体不景气,而白酒是如此高利润,理论上说,潜在进入者应该很多。

(2)资本的质量,使白酒不必担心潜在进入者进来分享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资本的质量非常低。

     它们能做的,无外乎政府工程,房地产,矿产,再就是科技企业--编项目+骗补贴,再就是传销,击鼓传花,总之就是投机倒把、坑蒙拐骗。总之是依赖“资本+关系”。

做酒,真的理念不合,白酒依赖“价值+匹配”。

所以,酒类对营销水平的要求,对品牌塑造能力的要求,远远高于电脑、营养快线~酒类对“前置性投入”的需求,“外行”很难理解~

15年前何足奇先生写的《当资本遇上白酒》,分析的业外资本的先天缺陷,对今天、今后,依然有用,我抄录它的结尾:

 “当资本遇到白酒,除了给白酒行业增加了兴奋剂,增添了很多炒作的题材,对白酒行业的影响是微乎其微。有人倒下了,又有人顶上去。顶上去的外来资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大张旗鼓地炒作,于是便宜了那些做白酒广告的媒体,便宜了那些从各行各业转行来的所谓职业经理人。而白酒的大腕们在偷偷地笑——资本啊,你是如此可爱,我们的品牌可以象原子核裂变一样地繁衍,拿学费来吧,资本!

最近的联想,娃哈哈,是不是找到了古老的镜子?

   再重复下何足奇文章的结尾:拿学费来吧,资本!

6、协力者

近年兴起的白酒行业“协力者” ,主要有电商、招商公司、定制酒服务平台等。

我这里只谈电商。

   1 电商的问题

白酒电商是“最倒霉电商”。进入白酒行业后,都是连续亏损。

照我看来,如果不改变模式,连盈利的希望也没有。

电商误以为由于白酒行业落后,所以特别抵制电商

     我的观点恰恰相反:因为白酒行业有“聚光灯”(名酒--价格标杆群),电商的自身缺陷在白酒行业必然特别突出,所以特别困难。

     白酒是营销水平最高的行业,“价值~价格”标杆已被飞天茅台、普五、老窖特曲等“承载企业品牌+成为消费者购物参照”的“战略单品分段把守,不能容忍“拉虎皮做大旗”。

    而中国绝大多数行业,都还处于“无序竞争+投机倒把+鱼目混珠”阶段,行业没有标杆,电商不过加大混乱不会被名企抵制、“清理门户”

      试想,如果“可乐”是一个行业,两乐能容忍电商透支品牌的价格战?除白酒外,“宝洁”“苹果”这些“行业标杆性品牌”怎样对待电商,是不是很像茅五只不过这些行业没有白酒发达的梯级标杆?为什么“英雄所见略同”?

1电商必须升级

引流不是营销,刷屏的假引流更不是。补贴引流也是假的。

  补贴能换来眼球,换不来价值。没有价值,补贴引流只是春药。

马家军的激素业绩,以运动员的健康为代价。补贴的激素业绩,以“品牌商受伤+社会屌丝化+金融投机化+社会购买力整体下降+税源减少”为代价。

“引流+转化”也不是营销,而仅仅是促销消耗战、价格战、传销、变相传销等极其低级的做法的铺垫。

电商必须学习基础的营销:

营销在“引流”之前:

营销引来的流根本就不存在“转化问题”!

只要存在“转化率低”,就说明你不是营销,要么是流量弄虚作假,要么是补贴引来假流,总之是没有“消费者细分+真实价值传播”的引流,是“没有市场细分+没有核心能力”的引流--

只要存在以补贴“培养消费引流”,就说明你不是营销,不过是徒劳无功的折腾:

趋利避害,是人类天性,从来没有固化的消费习惯,有的仅仅是“趋利避害的计算”;所以,补贴肯定增加销售,却不可能让吸引来的顾客从此永远地机械地接受某商家:当补贴取消,消费者利益降低,消费者自然立即重新选择。

你以为消费者是猪,分不清实物与敲打饭盆的声音的区别?

你放心,消费者知道比质比价:实物变了,消费者立即重新选择,不被子虚乌有的“消费习惯”束缚

品牌,只有品牌,以及支撑品牌的战略、核心能力、企业价值,才是“引流”的正道。

    电商必须有自己的市场细分,品牌定位,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联想。

   并以自身品牌,掩护赚钱而不好卖”的销售。

   好卖而不赚钱成熟品牌,要在有助于强化品牌联想的前提下,实现“常态销售”,不能依赖11之类促销。

重复关键词:品牌+常规销售。

2)学会与电商“共舞”

“白酒行业落后”的电商抱怨相对应,是90%以上的弱势白酒企业,抱怨“电商是骗子”。名酒企业如茅台、五粮液、郎酒、洋河,多次发起抵制行动。

新食品“思享荟”第二期原文照录:

白酒行业的电商平台很多,包括一些声名远播的,但实际上都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电商,或者说所谓新模式,只不过是换个了地方。标榜“创新”、靠“增值服务”赢取消费者的电商平台日子并不好过,宣传推广、各类活动、管理人员、二次包装、物流、平台维护等等,每一样都是高成本。综合运营成本并不比传统经销渠道低。

而他们存在的或者叫还能生存的原因在于,酒行业产能过剩,大家都在找出路、求销量,尤其是很多没有名气、销售网络有欠缺的中小企业,与其等死不如尝试。

《思享荟》的意思是说:

电商没有运营成本的优势,没有为价值网络创造价值的能力。

电商目前还能生存,是由于行业大量企业没有营销能力、不愿意做营销、幻想有人来“采购”。

营销能力匮乏的酒厂的“幻觉+意淫”使电商暂时有所作为。

其实,这批营销能力匮乏的酒厂已经发现,它们的产品在电商那里,连点击率都极其少!

那么,电商有没有价值?怎样利用电商的价值?

电商当然有价值!

我们做五粮液的“系列酒”,一直与酒仙网合作非常愉快。

我们发明的合作新模式促成全兴与酒仙网的合作,双方都非常满意。

我们认为,电商在“升级”之前,可以为成熟品牌处理尾货;可以成为弱势品牌的IMC组合之一。

弱势品牌无须抱怨:

“不会游泳,换游泳池还是呛水”,电商只是游泳池。

弱势品牌不会游泳,在终端营销、团购定制等游泳池呛水,把责任推给这些游泳池,幻想电商这个泳池会成功。

 于是,一辈子疲于换泳池,始终不肯学、或学不会游泳。

如此心态,哪有资格骂电商?

7、特殊人才

   技术人才,营销新模式的发明人,都是现有白酒格局的促进者。

  下一轮,还将出现什么魔星、什么救星?

8、供应商

      八力模型中的“供应商”,指“供应商议价能力”,就是他们的集中度、行业门槛(技术、设施、规模等)、替代成本等。

  供应链的总趋势,是对白酒非常有利。粮食充足,包材技术进步、廉价而效果好--

 消费税推手发力,多米诺骨牌倒向何方?

      1、高端酒--高价竞争

      90年代末的那次税收提高,强化白酒“非生活必需品”特性,打掉汾酒西凤等“老八大”,差点淹没洋河沙河沱牌,成就了茅台五粮液,水井坊国窖1573

    本轮消费税提高,当然又会打掉一批,成就一批。

    消费税提高,在成本上增加了高价竞争的必要性在消费心理上创新了高价竞争的可能性。

   由于“新常态”依旧,使国窖1573模式、茅台水立方模式、茅台镇赖茅模式、皇台模式……一切政府采购拉动“价差~贿赂”驱动,都变得更加不可能。

可能的,只有“品牌驱动”模式,如水井坊模式苹果手机模式,LV定制模式----

尤其是弱势品牌:消费税将放大你们的成本劣势;进入高端是唯一的可能。

当然,丢掉幻想:高端人群不是冤大头,富人也不愿意受骗。怎样为高端人群创造价值,并传播你的价值?

我们一直在努力。

2、高端光瓶酒

   光瓶酒价格将没有上限。

   这是我最近的一个发现。全兴酒业,最近连续发力“高端光瓶酒”,不错的开局,证明了我的判断。

   按照“曾氏八力模型”分析,理由如下:

  1)消费者:白酒的权重降低,使白酒的承载减少,外盒的必要性下降

     喝酒,即使超高端酒,也不再值得大张旗鼓。

     浅层级的装13,才需要豪华外盒。

     中层级的装13,已经是“不说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不用珍贵材质证明这酒多贵、不用城堡古刹说你喝这酒就有文化,只说“温一壶月光下酒”。

最高层级的装13,直接用矿泉水瓶。你看LV的“高端会员定制”,连商标都没有。但是,一针一线,无处不显示它是“某级别人士以上才有定制资格”的符号。

消费者如此变化,使“高端光瓶酒”必然“一骑绝尘”。

   2)协力者:移动终端,二维码,使信息获取便利,使消费者不通过“外盒的指路牌”也能找到“价值”,不再依赖外盒。

   想知道今天宴会主人提供的酒,是什么价格?口碑怎样?带上手机就行。

   想知道这酒的业绩怎样?老板道德怎样?品质管理能力、技术能力怎样?产品的珍稀性怎样?带上手机就行。

   3)竞争者:长期以来,许多“没有实力+短期行为+急功近利”的酒厂,豪华包装+廉价,“教训”了消费者:会飞的不一定是天使,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

 包装,不再是质量的保证---消费者知道了你知道它,知道了你的“套路”。

  3、中低端酒更难过

   1酒厂:直接生产成本提高+营销成本高。

     中低端酒品质本身就同质化,口感差异化程度低,消费者识别能力差,中低端酒的豪饮方式进一步淡化差异;所以,销量依赖“知名度”--也就是依赖广告促销传播,且提醒不间断---前置性投入巨大。

    假货的跟进速度,快于高端酒,且防范难度超过高端。

    如果连高端酒都经营不好,在中低端市场更加没有能力。

   2)消费者:消费税是“生物性消费行为”“负激励”

       而低端酒主要就是生物性消费行为”。

   3)政策环境:房地产去产能等等政策,加速乡村空心化,消费者数量减少;

 4)协力者

    媒体不懂装懂地指责“酒精勾兑”,以及其他问题,矛头主要指向低端酒企业。

5)竞争者

   2016年的中秋节促销,就可以看出,高端酒“领涨”,至少有可能是“价格--品质”的良性循环。

  而中低端酒是“拼爹(跌)”,一定是“价格--品质”的恶性循环。

 白酒上市公司2016年的业绩对比发现,依赖中低端的,都很难看。如金种子2016年利润同比下滑接近70%,而茅台、五粮液、水井坊、舍得---高端品牌整体增长!

       四、消费税推倒“八力”多米诺骨牌,谁受益

税收新政来了,这次

酒业:我看好高端,看好“高端定制”,看好“高端光瓶”。中低端则难度加大。

供应商:我担心粮食供应商的利润进一步降低;包材业务进一步萎缩。

协力者:我希望电商能升级盈利模式。你并不先进,恐吓传统企业只能盈利一时,老虎总会明白驴子的真实实力的。

   作者曾祥文,营销专家,侧重于“冷小新”酒类企业(冷门品类、小酒厂、新品牌)。科特勒集团高级顾问,中国营销学会副秘书长。目前服务的酒类企业有如意情集团黄秋葵酒、四川全兴酒业等。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7 05:42 , Processed in 0.02948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