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琴琴丫 https://www.cmmo.cn/?162697 [收藏] [复制] [RSS] 欢迎来做客~! 呵呵 来后留下您的脚印哈~呵呵

日志

会做人,首先要懂得如何拉近与人的距离

热度 18已有 936219 次阅读2010-9-1 09:34 |系统分类:营销人生|

会做人,首先要懂得如何拉近与人的距离。这样不仅可以缓和气氛,让别人更早地接受你,更重要的是,还能发现对你有帮助的良师益友。

  下面这几个方面,是拉近与人之间距离的最基本的方法,无论什么时候都适用。

  1. 要懂得一些社交礼仪

  有修养的人往往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而有修养,在很多情况下是指一个人懂礼貌、守礼节。前面已经讲过,从社交礼仪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有一些年轻人,跟长辈或领导一起吃饭的时候,永远都不懂得让领导先坐下;长辈和领导跟他讲话的时候,他头也不抬,还傻傻地边笑边吃;在得到别人的帮忙后,他永远都不知道说声“谢谢”,甚至一脸不屑地扬长而去;他不会自我介绍,也不会介绍他人;碰到熟人和朋友,他永远不会主动跟人打招呼,低头就走或是装作没看见;接到电话后,永远都是问对方“喂!谁呀?”

  这样的人,别说有好人缘,恐怕连好朋友也没几个。

  小谢好不容易找到一份让人羡慕的“白领”工作,可是没想到不到三个月就被老板辞掉了。原因是他不懂得尊重老板。

  他的工作很轻松,在炎炎夏日,同事们都在高温机器下工作时,他在有空调的办公室轻松地度过。因为办公室的条件很好,所以下班后,他也喜欢呆在办公室,有时候还会叫上几个朋友一起来聊聊天,看看报纸,打打牌。老板想,反正是下班时间,小谢在办公室还可以顺便接听一些业务电话,于是就没有限制他。

  有一次下班后,老板到办公室来取东西,正碰上小谢和几个好朋友打牌。小谢看到老板突然到来,有些不知所措了。他居然埋头自顾自地看书,没有和老板打招呼,也没有向朋友介绍老板。两个朋友虽然已经停止了聊天和打牌,但坐在那里不知所措,气氛很尴尬。片刻后,朋友起身就往外走了,也没有向老板和小谢打招呼。

  不久后,小谢就被辞退了。

  如果小谢懂得大大方方地向朋友介绍老板,而不是偷偷摸摸地和朋友们一起玩,结果肯定不会如此。基本的社交礼仪看似很简单,但在生活和工作中恰恰是用得最频繁的,如果不懂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会被认为个人素质不高而不讨人喜欢。

  2. 距离只是一个微笑

  微笑是最有效、最真诚的沟通方式。能直接且快速拉近与人之间距离的是你脸上的笑容。很多人不懂得对人微笑,他们想,“我又不讨好他,干吗要对他笑?”“我又不认识他,跟他笑什么?”“我又不是傻子,有事没事笑什么?”

  如果你是个不太爱交际的人,应该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遇到不怎么熟悉的人,见对方没有做出打招呼的样子,于是自己也会默不做声地离开。就这样两个人就像陌生人一样擦肩而过了。其实,只要你主动微笑,对方也会回敬你一个微笑,进而点头、打招呼、产生好感、建立友谊,产生一种不可言状的温暖。

  与陌生人交往,微笑是你最好的名片;与朋友相处,微笑是最好的语言。没有人愿意跟一个整天板着面孔,一副苦大仇深模样的人交往,不管这种人心地是如何的善良,性格是如何的温顺,总会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可能你会说,“我没有这个习惯”,“我天生不喜欢笑。”“对不认识的人,我微笑不起来。”那么,从现在起就开始练习微笑吧,露出你那顽皮的门牙。即使是假装微笑,做作地笑,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自己真的微笑起来,最终变成一种习惯。

  3. 不要吝啬自己的美言

  所谓“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并不是爱慕虚荣的人才喜欢听一些“美言”,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赏识。真诚的、恰当的称赞是使人内心保持坚强的燃料,它使人快乐,而快乐的人比较容易相处。心理学家的研究结论指出:人最喜欢得到别人的赞美。因为只有通过别人的赞美,他才感觉得到别人对他的认可和他自身的价值。
 比如,某一天,当你换了个新发型,同事们对你投来关注的目光“你的发型真不错!”这会让你的心里美滋滋的;当你的工作出色地完成,领导拍拍你的肩膀说,“好样的!”你会得到很强的前进动力,下次会努力做得更好。而这些赞美过你的人,说明他们关注你,欣赏你,所以,你愿意跟他们相处。

  赞赏别人并不要说出多么“肉麻”的话,只要把对方的优点(每个人总有自己的优点或优势)从你口中自然地表达出来即可,不要夸大其词,阿谀奉承。

  除此之外,赞美要真诚。人是很敏感的动物,有强烈的直觉,不真诚的赞美反而会使对方感觉别扭、不舒服,甚至会让他认为你是在说反话。

  赞美要具体。赞美一个人“很漂亮”不如赞美他“眼睛很美”;夸一个人“很有能力”不如夸他“应变能力很强”,因为前者太宽泛;后者是具体的,使人感到这样的赞美是属于他的,不是敷衍了事的。

  做事情要考虑后果

  你小的时候可能玩过这样的恶作剧:有事没事按别人家的门铃,听到主人来开门的脚步声,你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逃得无影无踪。看到主人被戏耍的样子,你开心地笑了。因为是孩子,所以游戏玩得再怎么过分,大人们也不会跟你计较,最多归于你的“贪玩”和“淘气”。

  可是,20多岁的我们,已经不再是小孩子。做任何事,都不能像小时候一样想戏弄谁就戏弄谁,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犯了错误之后一笑而过,一跑了之。我们应该对所做的一切承担后果,能够清醒地分辨哪些事自己做得过火,能够清醒地提醒自己哪些事不可以做。

  人们常常用“血气方刚”和“刁蛮任性”来形容20多岁的年轻人。年轻气盛的人往往有一颗不服输的心,总以为自己就是对的,对别人的见解不屑一顾;为芝麻大的小事就大发雷霆;因为一句话不合,就怒发冲冠;受到一点小委屈就要为自己“打抱不平”,常常因为“咽不下这口气”而对人大打出手,怒火冲天,歇斯底里。

  有一天,我在一个街道拐角处看到了一场悲剧的发生。一辆桑塔纳小轿车在倒车的时候不小心,后视镜刮蹭到骑自行车的一个小伙子。小伙子被这突然的碰撞吓了一下,很不耐烦,骂道:“你有病啊?会不会开车!”

  他的话刚落音,年轻的车主马上停了车,从车上跳下来,冲向被撞的小伙子,一把揪住他的衣领,瞪大了眼睛质问他:“你说谁有病了?”

  小伙子见势不妙,开始出拳攻击,两人扭打成一团,引来不少人围观。最后骑车的小伙子被车主打倒在地,双方都受了一些皮肉伤。

  车主拉了拉衣袖,准备上车,小伙子也从地上爬了起来。就在围观的人群刚要散去的时候,突然从车上跑下来另一个壮实的年轻人,他气势汹汹地从当街店铺里抓起一个凳子,朝着刚爬起来的小伙子头部一记猛击。小伙子应声倒地,头上有血流了出来。年轻人大概是车主的弟弟,车主也被他的行为吓懵了。

  这个时候,刚才还打得痛快的年轻人,看到躺在血泊中的小伙子,顿时清醒了一大半,扔下手中的凳子躲进了车里。在围观者的劝说下,车主将小伙子送到了医院。当场有人记住了桑塔纳车牌,并打了110报案。

  后面的情况,我想应该取决于小伙子的伤势,轻则车主和年轻人赔偿数额不小的医疗费,重则年轻人要遭受牢狱之灾。

  本来是两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彼此间也没有多大的仇恨,只是发生了一点可以忽略不计的小矛盾,就忍不住大打出手,结果造成这样的悲剧。我想,那个打人的年轻人事后一定很后悔,但后悔又有什么用?既成事实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他必须为一时的冲动付出相应的代价。

  类似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在我们身边都会发生。因为和恋人分手而怀恨在心,被领导批评几句后心有不甘,一时想不开而打击报复,造成伤亡而后锒铛入狱的大有人在。

  事情发生之后,细细想来,才发现为了小小的恩怨,失去道德、胸怀和形象,甚至还要赔上自己一生的自由,实在太不值得,从而懊悔自己当初的冲动。这样的后果绝对不是清醒时的自己愿意接受的。

  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

  很多事情不过是一念之差。任性和冲动就像恶魔一样,瞬息之间侵蚀你的灵魂,控制你的举动,等你清醒过来,已经悔之晚矣。凡事冲动,是情感不够成熟的表现。容易冲动的人,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任由坏情绪在心里蔓延开来,直到这种情绪酝酿成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发泄出来后,心情才能平静下来,否则将一直耿耿于怀。

  其实,情绪是可以管理的,如果你懂得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就不至于把事态弄得很糟糕。

  当心情不好,或者情绪激动的时候,不防做个深呼吸,努力先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不冷静的时候不要做任何事情,只要度过了怒气的顶点一刻,你就能冷静地看问题了。

  比如,当无故受到别人的误解或伤害,感到委屈的时候,容易冲动的人往往怒火中烧,或舌头或拳头,先为自己“平反”了再说,结果不仅误会没解除,反倒结下了更深的仇恨;而善于管理情绪的人会先给自己倒杯水,然后冷静地与自己沟通,与对方沟通,心平气和地解决矛盾。

  接着,给自己一些时间梳理思绪。调整情绪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没有人能在瞬间无来由地让自己破涕为笑,即使做到了,其内心也必定是不平静的。不妨暂时把自己和外界隔绝开来,认真想想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而不要想着用暴力解决问题。

  最后,把眼光放长远一点,让胸襟更开阔一些。不要总是维护自己的利益,患得患失,既拿得起,也要放得下,宽容地对待周围的一切。

  当某一天,你能够成功地驾驭自己的情绪,你才会不被情绪所累,你才能活得更加的洒脱,获得心灵上真正的自由。


路过

鸡蛋
2

鲜花
13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5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回复 王亮 2010-9-2 10:28
做事先做人
回复 崇磊 2010-9-2 11:42
学而用之。
回复 王会军 2010-9-3 16:28
克己复礼,成人达己
回复 任小东 2010-9-7 08:39
好文!
回复 在途中 2010-9-7 09:03
待人要诚
回复 丁立信 2010-9-10 07:53
接近彼此的距离,就是一种亲和力,也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6 09:07 , Processed in 0.0292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