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熊兴平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93479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是农业选择了家庭,而不是家庭选择了农业——企业种地?不过是中国的乌托邦!

热度 2已有 57806 次阅读2013-6-6 16:16 |个人分类:熊兴平原创|系统分类:营销人生| 种植业, 公司农场, 家庭农场, 企业种地, 乌托邦

 

 

熊兴平《企业种地,是中国的乌托邦》一文已发表于201212月《营销界·农资与市场》营销版第12期总第414期“农资思想库”栏目(第54——55页)。

 

该文原来标题为《是农业选择了家庭,而不是家庭选择了农业——企业种地?不过是中国的乌托邦!》,原文发表时,杂志编辑对标题及内容进行了修改,部分内容有所删改。

 

 分享熊兴平原创(http://user.qzone.qq.com/379421189 )的日志:是农业选择了家庭,而不是家庭选择了农业——企业种地?不过是中国的乌托邦!,http://user.qzone.qq.com/379421189/blog/1366099634

 

 

是农业选择了家庭,而不是家庭选择了农业

      ——企业种地?不过是中国的乌托邦!

 

       ⊙熊兴平

 

 

1、农资人,要敢于亮出自己的不同声音。

 

我一直是《农资与市场》的忠实读者。201210月《农资与市场》营销版总第408期刊登了鄢和平老师的《裂变模式中的新机遇》,我看完之后,有话要说。事实上,在这篇文章之前,鄢和平老师还分期发表了三篇文章(《未来中国,谁来种地》、《企业种地,改变三农》和《一张难得的农民证》)。其主要观点可归纳为:集约化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家庭种地,没多大收益,没有出路,更无前途;企业种地,破解难题,改变三农,增收又增产。

 

这种观点,在农资界大有市场,并且非常流行,例如很多农资营销人都在谈论土地流转之后对农资市场的影响,并商讨营销对策及应对措施,大有在喊“狼来了”之架势。

 

我不想抬杠,但不得不说,我不同意上述观点。我的观点很简单:集约化不是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若家庭经营种植业没有出路,企业种地更是没希望;种植业选择家庭,是历史必然,也是经济学上的最优选择。

 

 

2、集约化不是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

 

1990年以来,因为家庭经营种植业,陷入经济困境:种田不赚钱或亏本,于是乎,官方、媒体、农业人和局外人披挂上阵,纷纷亮剑:家庭经营种植业,要淘汰啦,土地要流转啊,要集中到少数农场主或企业主手中,要学美国搞大农场,企业化种植,规模化经营,要标准化,要机械化。这些药剂处方,很时髦,很流行,但是不对路。

 

其一、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都没有实现土地的集约化。1949年之前,中国土地都是私有制,可自由买卖或转让,却没实现集约化经营,大地主之家都实行租佃制,找不到企业化经营的影子,但这与种植业是否机械化无关。

 

其二、即使实现机械化和标准化的美国农场,90%的农场还是以家庭经营为主。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农场中,家庭农场约占80%,合伙农场约占10%,公司农场约占10%。而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也以家庭为依托的,类似于中国的农业合作组织,在生产上彼此独立,在销售上联合协作,好像行业商会性质。

 

其三、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农业经营也以家庭为主体,企业种地也不多见。日韩两国的高粮价、高信息化和高科技化,也无法实现企业种地。日韩农业,同样遭遇中国三农的类似困境,即农村劳动力的不足和农业人口流失之困扰。

 

其四、即使在新疆、内蒙和东北三省等耕地面积相对丰富的省份,企业集约化种地也不是主流,更多还是家庭种地,各种专业化组织或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播种、施肥、喷药、除草和收割的社会分工,有偿服务,合理收费。

 

其五、种植规模化与自然生命化之间矛盾。土地的规模化种植,只考虑了经济效益问题,却没考虑农业自然化和生命化的种植特征的本质约束。农业种植,是一种自然化生产,农作物是一种有机生命,时空环境气候多重因素限制了企业边界,规模化经营难有用武之地。

 

 

3、种植业,更适合于家庭经营,而不是企业经营。

 

企业种地,看上去很美,但可操作性不大。因为企业种地,在无形中,比家庭额外增加了三项成本——土地租赁、人工雇佣和监督管理成本,且规模效率也不显著。家庭种地,无地租,无须监督,无需管理,且做事效率高。为自己种地,花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此即家庭经营之优势。为别人种地,花钱不计成本,做事不讲效益,还需监督考核,此即企业种地之劣势。懂点经济学的人都明白,家族企业是草根创业中性价比最高、成本费用最低的原始选择。

 

企业种地,雇佣工人普遍存在懒散、怠工和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除了增加监督管理费用之外,还需付出土地租赁或流转成本。

 

目前土地制度之下,最好的次优选择是:“家庭种植+企业收购”模式。企业提供标准和要求,家庭自行种植,自负盈亏,实现局部区域内的专业化种植,双方按照契约价格交易,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类似订单农业的半家庭半企业模式。这才是富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4、种植业选择了家庭经营,绝非偶然。

 

   黑格尔讲过,凡是存在的都具有某种合理性。古今中外的种植业,几乎都是家庭模式,企业种地几乎都是半途而废。此乃经济效率使然,非主观愿望所能扭转的。不是家庭选择了种植业(家庭还可选择小手工业、民间工艺品及特色产业等小作坊领域),而是种植业选择了家庭。

 

家庭经营土地,成为种植业的主要组织形态。家庭农场,是种植业组织的最佳选择。公司经营农业,其优势更多侧重于农产品深加工、流通营销及品牌打造等非种植环节,及单家独户所不能及之领域。家庭所擅长的,企业最好不要参与竞争,否则就犯了“以己之短攻人之所长”之大忌。

 

5、未来的生态农业,就是对传统小农经济的改造和升级。

 

有意思的巧合是,该期《农资与市场》卷首语惠永生的《下一个金矿,创意农业》,与鄢和平的《裂变模式中的新机遇》,在未来农业的发展思路上,双方观点刚好互相“打架”,这也许是编辑和读者所没有注意到的吧!当阅读比较这两篇文章时,我莞尔一笑。惠永生在《下一个金矿,创意农业》结尾中说:“在工业化对健康与环境的危害日趋明显的情况下,农村走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只能对农村自然环境与人文文化带来新一轮的破坏。中国农业需要发展,而农村的工业化,又是一个死胡同……”这,正合我意,欣然认同。

 

近五年来,我一直在试图跳出农资看农业,跳出三农看农业,跳出中国看农业,得出的结论之一就是:凡是以工业化思路来搞种植业的,几乎都是外行。种植业,科技含量不低于太空科技,但还需要改造和升级;种植业,是三维甚至多维的超立体结构,涉及到天地人日月星,比工业制造和网络技术复杂得多,非人类所能掌控;家庭经营种植业,才是世界种植业之主流;企业化的中大型农场,根本不适合于中国农耕文化。

 

种植业的价值,在种植业之外。种植业对经济、政治、精神、文化乃至信仰,都具有潜移默化之作用及渗透熏陶之影响。种植业之有形价值,如食品保障、原料供应、安定就业、生态保护和观光旅游等,已被实用主义者所承认,但其无形价值——身心平衡和文化传承功能,还未被广大都市人所发掘。超越传统农业,升级小农经济,发展生态种植,是当今家庭经营种植业之重担。/熊兴平   讨论邮箱:xxingping@sina.com

 

http://user.qzone.qq.com/379421189/blog/1366099634

 


路过

鸡蛋

鲜花
1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刘春雄 2013-6-20 01:13
家庭农场,这是比较合理的选择。商业资本进入农业,至少对大田作物行不通。国家对商业资本进入农业也有警惕,但地方政府好像比较积极。
回复 熊兴平 2013-6-20 09:28
刘春雄: 家庭农场,这是比较合理的选择。商业资本进入农业,至少对大田作物行不通。国家对商业资本进入农业也有警惕,但地方政府好像比较积极。
确实如此。


在中国,农耕还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命态度。
在米国,农耕只是一个产业,一种盈利行业,一种职业生涯。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4 10:13 , Processed in 0.03267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