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鲁培康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738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袁岳的感慨:管理境界与境界管理

热度 25已有 676777 次阅读2011-10-25 12:27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说明:

袁岳先生是商、学、媒三栖人,一贯以独立观点著称,也是业界不可多得的思想者。前段时间,本人就《境界管理》一书请他指正,袁岳研读此书,深有感慨,日前撰文回我,权且为序。今提前刊载,以飨读者,见仁见智,且当一家之言。究竟本书如何,待出版之后,相信读者自有判断。

 

管理境界与境界管理

袁岳

     如果我是一个生意人,一个创业者,什么是我的管理呢?首先是我遇到了某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我以前没遇到过,对我来说,这就是不确定性。有人会尝试看看书,找找有没人说过类似东西是怎么做的?也可能有人想去找找老师,看看见识多广的老师有啥说法?或者去找个咨询专家,花点钱请他们提个解决的意见。但是,这些都不是最有可能来做的事情,最有可能的是以下三种:一是拍脑袋试试看能想到的方法是不是可以?二是找自己平时说得上话的好朋友说说,而且大半是因为苦恼而被朋友问出来的。三是让下面人去解决,告诉他们给他们工资就是为了让他们来做事情的。极大的可能是,问题解决了一些,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或者问题没解决,你认了,甚至导致公司破产,你也得认了,重新来过;或者问题其实没那么复杂,只要大胆去尝试,车到山前总有路。大多数的生意人,他们的管理模式是在这样的尝试与模式中锻炼与凝聚起来的,他们没有所谓的理论体系,没有所谓的模式与要素,也没有所谓的管理素质。他们是在学中干,干中学,哈佛商学院宁愿把这叫做“实践智慧”(Practical wisdom)而不是“管理理论”,有人甚至极端地说,管理并没有什么理论。

    这种说法也许太极端,因为人类的理论就是来自于对于自己行为与思维的总结与反思,只要能进行总结反思与抽象,就有可能产生理论。所以如科特勒有营销管理的理论,特劳特有定位的理论,德鲁克有综合组织管理理论。刚刚去世也享有大家尊敬的乔布斯,有人总结他的管理特色的时候,提出了十点:1. 追求完美;2.器重专家;3.敢于残忍;4.避免焦点小组;5.不断研究学习;6.极简主义;7.守住你的秘密;8.保持小的团队;9多奖励、少惩罚;10.极端的原型概念。当然另外的一些人提到了他的生死信念、理想主义等信仰层面的要素。类似的还有对于韦尔奇、福特、松下等等企业管理家与领导人的管理特色的总结。能总结,就能从中间找到某项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可学习或者可模仿的管理规律。科学哲学告诉我们,科学是啥呢?是内涵可定义、机制可解释、表现可测量、结果可重复的事项,从任何方面来说,不少管理理论符合科学的基本定义。但是我们所知道的大部分管理理论更像对于某种管理事实与经验的历史总结,而不是对于管理前瞻性的、革命性的预期与指示,相比较而言,管理更像解决以前问题的旧经验的体系化而不是能够对付未来不确定性的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在的管理还远不是最令人兴奋的科学或者理念体系,这也是管理学家经常被管理家冷嘲热讽的原因。

很多生意人最多叫做一个企业主,而不能称为企业家。是的,可以有这样的区分。如果让我来分别两者的区别,前者就是遇到问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生意人;而后者则有相对系统的想法与体系,而且有相对稳定与机制化的管理资源获得渠道。鲁培康先生在《境界管理》一书中用科学、品牌、文化、声誉、伦理这五个要素来构建所谓境界管理,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分析架构。本书强调,管理境界可视为企业所能达到的管理层级,境界管理则是内含了一套管理要素与方法的管理模式。如果我用这个架构,那么我就可以看到乔布斯就基本上是健全的,也可以归为管理境界高的;王石也可以得到不错的认可;但中国的其他首富级别的企业家的管理境界却未必都是很好的。而鲁培康先生最为客观的一个做法是提出了境界管理的分阶段论:“立身境界、立信境界、立命境界、立德境界、立道境界是企业境界管理的五个阶段与五种模式,五种管理依次递进、不断提升,构成境界管理的又一理论模型。”分阶段论,符合企业前进的基本节奏,也符合很多生意人管理提升的基本经验。

我在基本判断与分析上非常赞同鲁先生的模式,尤其是关于中西管理文化的平衡问题。关于中西管理特色,素有争议,但以理论界之争为多,而在面对管理实际问题的时候,一个行动者可能就是需要在尽可能多的选择中进行选择,坦率地说,国学理论在面对当代问题、西方管理面对中国现实,都没有提供充分的与完全适用的解决方案,因此在为实际管理行为提供营养与解决选择思考方面,中西管理素材越多越好,根本没到彼此排斥的时候。

如果我一定要对于鲁培康先生的管理理论提点补充意见,那主要是两点:对于方法论要格外高举,尽管鲁先生的五重境界管理模式,本身也包含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但是对于中国管理学界普遍轻视与忽略甚至误导学生轻视管理工具、技能与方法论的倾向,我觉得有必要特别将方法论或者工具体系作为境界管理的一个关键要素。无工具无管理,这也是管理与一般哲学、社会学或者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本质区别。其二是特别提醒读者关于五重境界的依此提升问题,是的,存在有渐次提升的经验案例与现象,但是正如鲁先生特别注明的那样,存在着另外一种更有超然性的管理境界:有人创业阶段就已怀使命,很讲究信用,很讲究道与德,恰恰是那样的模式超越了这种渐次提升的简单时序模式,而获得不同寻常的发展。我自己的经验也是,管理也是一种秉赋,不能以发展为理由容忍自己不当甚至不法的原始积累,当DNA植入,在这个基础上立的身就算未来有争取立道立德的机会,也许依然可做出大公司,但其境界很难脱出赎罪层次。当然,境界管理之说,见仁见智,鲁先生之作开启一个可供思考的开阔话题,其功不小。

 


路过
1

鸡蛋
1

鲜花
16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8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30 个评论)

回复 兰枝勇 2011-10-25 13:14
抢沙发
回复 任小东 2011-10-25 16:12
境界管理的底蕴是哪些?底蕴是知行合一,是实事求是。境界诚如鲁先生的5个方面,方法论我理解为谋略和策略。窃以为,境界管理是需要在底蕴,境界,策略三者之间找到那个点的。
回复 张柱 2011-10-25 16:27
管理人的境界需要在实践中修炼,而首先管理人需要有成就这种境界的想法和霸气
回复 王文正956 2011-10-25 16:32
中国多数企业家均靠“实践智慧”,不过有一点大家都不质疑:企业家境界决定企业格局,最终决定企业结局。靠“中国式管理”成长起来的多数中国企业家,似乎可以从这一中西结合的管理模型中获得一些灵感和感悟。
回复 魏长永 2011-10-25 16:59
刀剑斧钺般的西式管理工具,能够运用自如者固然少之又少,所谓修为,舍得,中庸类的中式管理思想,用来管理现代企业,也是捉襟见肘。期盼鲁先生新作能够开辟先河,达致另一种境界。
回复 杨星维 2011-10-25 21:28
我没发言权,但我自己通过自己努力做出来的,才是硬道理。一切大道理都是浮云
回复 鲁培康 2011-10-25 22:54
任小东: 境界管理的底蕴是哪些?底蕴是知行合一,是实事求是。境界诚如鲁先生的5个方面,方法论我理解为谋略和策略。窃以为,境界管理是需要在底蕴,境界,策略三者之间找 ...
简单地说,方法论是对工具的抽象。要彻底搞清楚这个问题,几乎得从笛卡尔、斯宾诺莎、培根那里去找。自然、社会、人文科学都各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论,对于管理学来说,实践方法论更加重要。科学的方法论不仅能指导正确地制造工具,还能指导有效地使用工具。谋略、策略包含方法论的价值。
回复 鲁培康 2011-10-25 22:55
张柱: 管理人的境界需要在实践中修炼,而首先管理人需要有成就这种境界的想法和霸气
所言极是呀,说得俗点,钱是思想创造的,精神和物质本是辩证统一的。
回复 鲁培康 2011-10-25 22:57
王文正956: 中国多数企业家均靠“实践智慧”,不过有一点大家都不质疑:企业家境界决定企业格局,最终决定企业结局。靠“中国式管理”成长起来的多数中国企业家,似乎可以从 ...
任何一种管理重要的不在于怎么叫,而在于它内含的思想及方法是否真正有效。
回复 鲁培康 2011-10-25 23:06
杨星维: 我没发言权,但我自己通过自己努力做出来的,才是硬道理。一切大道理都是浮云
只是努力尝试而已。管理理论都是对实践的抽象和概括,对于中西结合,中国很多企业都在这样做,只是学界缺乏深入的总结。过往的著作往往容易走极端,当然,对于企业来说,要把两者结合起来,简单、有效,并非易事。中国人喜欢把管人和管事分开,管人靠艺术,管事靠科学。事实上,这就是中西结合的产物,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回复 鲁培康 2011-10-25 23:08
杨星维: 我没发言权,但我自己通过自己努力做出来的,才是硬道理。一切大道理都是浮云
理论顶天,实践立地。
回复 马国宇 2011-10-26 13:56
回复 邬蓉蓉 2011-10-27 10:04
我没发言权,但我自己通过自己努力做出来的,才是硬道理。一切大道理都是浮云
回复 兰枝勇 2011-10-27 10:22
魏长永: 刀剑斧钺般的西式管理工具,能够运用自如者固然少之又少,所谓修为,舍得,中庸类的中式管理思想,用来管理现代企业,也是捉襟见肘。期盼鲁先生新作能够开辟先河 ...
  
回复 兰枝勇 2011-10-27 10:22
魏长永: 刀剑斧钺般的西式管理工具,能够运用自如者固然少之又少,所谓修为,舍得,中庸类的中式管理思想,用来管理现代企业,也是捉襟见肘。期盼鲁先生新作能够开辟先河 ...
  
回复 兰枝勇 2011-10-27 10:44
  
回复 杨星维 2011-10-28 20:08
鲁培康: 理论顶天,实践立地。
鲁老师,您好!
您的意思是,即要有理论又要实践,才能做到顶天立地吗?
确实哦,但是说是这样说,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但再怎么样我也决不做理论的巨人,实践的矮子
回复 鲁培康 2011-10-28 21:33
杨星维: 鲁老师,您好!
您的意思是,即要有理论又要实践,才能做到顶天立地吗?
确实哦,但是说是这样说,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但再怎么样我也决不做理论的巨人 ...
哈哈,大概你是曲解这句话了!我的意思是,头顶理论还要脚踏实地,理论和实践要统一。顶天立地的意思我没有想到过,至于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仅你我,大概有正常思维的人都是不想做的。换个说法,既要行万里路,也要读万卷书。如此而已!
回复 杨星维 2011-10-28 22:46
鲁培康: 哈哈,大概你是曲解这句话了!我的意思是,头顶理论还要脚踏实地,理论和实践要统一。顶天立地的意思我没有想到过,至于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仅你我,大概有 ...
鲁老师:
       说老实话哈。其实很多人都说自己不想成为什么什么、、、、不想只顾理论,或者实践(埋头苦干)。但是恰恰相反,很多人成为了“理论的巨人,实践的矮子”这种人当老师不错,但是要创业或者成就一番事业,一个字“难”。而另外一种就是,不讲方法,不断的行动,不断的行动、、、、最后苦了,却没有结果。当然也有为数不多的人成功了,也许这就是很多企业喜欢吃苦的人原因吧。
        我个人觉得,当带有方法(理论)不断的执行,不断的行动,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改正,那么成功的希望几率就会大大增加。我也是这样做的。
        我是一个20多岁的毛头小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希望你能指出哈,先在这谢谢了。
回复 鲁培康 2011-10-29 09:29
杨星维: 鲁老师:
       说老实话哈。其实很多人都说自己不想成为什么什么、、、、不想只顾理论,或者实践(埋头苦干)。但是恰恰相反,很多人成为了“理论的巨人,实践 ...
别多心,都说沟通创造价值嘛!欢迎交流。
12下一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20 23:33 , Processed in 0.0349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