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刘春雄新营销 https://www.cmmo.cn/?8705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为什么总缺方法?

热度 87已有 1637734 次阅读2010-8-29 10:03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827,第一营销网在郑州举行的网友见面会,我与金焕民老师有幸参加。

      我发现,我与金老师的兴趣点与多数网友的兴趣点差异较大,我与金老师更关注环境的变化,更关注营销的方法论,而多数网友更渴求方法,问题更具体。

      有人认为这是站在高度不同,我认为只是思维方式不同。我们在基层时也是这样思考的,所以很快就进入高层。

      人不是因为进入了高层才有了高层的思维方式,而是因为有了高层的思维方式才进入高层。就如同人不是因为成了富人才像富人那样。

      见面会上,网友有两个观点很值得注意:一是别给我讲大道理,只告诉我怎么干就行了;二是不管怎么干,我要的是结果。

      第一个问题,因为金教师已经有精彩的对答,我不便在此“添足”,希望金教师在网上公开作答。

      第二个问题,营销界10多年前已经有共识。可能多数网友无缘参加上个世纪末的营销辩论,仍然认为这是个问题,其实,这已经是个有共识的问题。

      《销售与市场》杂志社的编辑们其实早已经发现了这种现象,即杂志社早已经刊登过的问题,或营销界早已经有共识的问题,仍然不断被新人们提出来,说明很多新营销人并没有认真梳理前人的经验教训,仍然只是靠自己的探索进步,而没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参加见面会后,我一直在想,参加见面会的多数网友已经是区域经理或总经理,为什么还是那么缺方法?

      记得我与金老师1995年为白象服务时,我们拿出一套方案,营销人员不认同。于是,我亲自兼任郑州北区(把郑州市划分为四个片区)办事处主任。亲自下市场操练仅仅三天时间,我就给那些做了N年销售的业务员讲解销售技巧。

      三天时间能积累多少经验?更何况在此之前,我并没有直接从事销售的经历。甚至可以说,在给白象做服务之前,我一直从事生产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没有营销经历。

      我的观点是:营销经验的积累,三天时间已经足够。

      经验的多少,与工作时间其实关联不大。有的人工作了一辈子,遇到新问题仍然没有经验。

      在三天的实战操练中,我变换了很多方法,每个方法的效果,我都会立即进行总结并改进,然后衍生出无数方法。

      高考时,很多考生陷入题海战术,靠做题的数量积累经验。我做题很少,但每做一题,我一定举一反三,变换已知条件。我的观点是:做一道题,解决一类问题,而不是做一道题,积累一点经验。

      我曾经带一家陷入困境的企业老总走访市场,三天走访,老总感叹总结的经验已经可以写一本《葵花宝典》了。而之前,他一直认为找不到做市场的有效方法。

      诸葛亮有很多锦囊妙计,而且很管用。下次遇到问题,还是需要诸葛亮的锦囊妙计。诸葛亮给部下的锦囊妙计,并没有提升部下的能力,只是解了部下的急。

      德鲁克的名著《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他的杰出之处就在于,以往人们只是讲创新的结果,而德鲁克关注的却是“创新的源泉和流程”,以前人们关注的是如何得到一个创新,而德鲁克关心的是怎样建立“创新的流水线”,以便让创新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被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所以,德鲁克找到了“创新的七个源泉”。

      卓有成效的方法从何而来?一是别人教给你,就像找别人“讨饭”一样,这碗饭吃完了,下次还得去讨;二是靠摸着石头过河,结局是少数人能够过去,多数人“掉到河里”;三是建立一套方法论,做一件事,悟透一个道理,于是,有效的方法源源不断被“生产”出来。

      “大道理”不一定能解决单个问题,但不懂“大道理”,就不能解决系列问题。

      网友见面会上,赞助“茶点”的金谷公司遇到了问题,他们的产品走通路并不顺畅,于是,准备进终端。我告诉他们,这是一条比走通路更困难的路。他们是一家小企业,目前走“特通”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涉及商业机密,在此不公开走哪类特通)。我并没有告诉他们方法,只是告诉他们一条思维方向,而金谷公司的销售经理却说他是这次参会“收获最大的人”。

      路已经走错了,方法永远不可能正确。

      做营销,我与金老师是有方法的,而且我们的方法不是靠经验积累的,是能够“凭空产生”的。因为我们更关注的是方法论。

      什么是方法论?就是成功与失败背后的道理,就是营销的规律。

      做一件事,悟透一个道理。这就是方法论。

      做事的思考模式应该是:方法→方法论→无数方法。

      从单个方法,提升出方法论,就可以从方法论衍生无数的方法。

      有了方法论,方法可以像流水线一样被源源不断“生产”出来。

      那些总是缺方法的人,其实缺的不是方法,而是方法论。

      方法论还不是大道理,只是小道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它是大道理。

      有的人干了一辈了,并不见长进,因为他不懂“大道理”。

      方法的局限,其实是思维方式的局限。

      “大道理”不一定是理论,“大道理”不一定高深,“大道理”一定是逻辑,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

      “讲道理”就是“讲逻辑”,做事情一定有符合逻辑。

      没有方法论,每个不同的问题都是新问题。

      有了方法论,多数问题都是相似的问题,都是可以归类的问题。

      不讲“大道理”,不懂方法论,就无法脱离总是缺方法的苦海。

1

路过
2

鸡蛋
7

鲜花
53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63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71 个评论)

回复 沙光 2010-9-25 14:41
简单的要方法的人,很可能会出问题!实际我们不缺方法,而是缺乏思考,特别是对各自所处的不同环境的思考!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环境不同了,同样的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千万不要机械的执行方法,否则进入了方法陷阱!
回复 金亮剑 2010-12-2 15:17
受益匪浅
回复 王狄凡 2010-12-26 08:51
方法源于实践,有应用于生活!
回复 高祝庆 2011-4-3 13:45
是缺少一种思维模式,就像是说醋是酸的而不必要去逐个分别是红醋,白醋,或是什么醋
回复 高祝庆 2011-4-3 13:46
只需要知道醋是酸的就行了
回复 高祝庆 2011-4-3 13:53
大概是这意思吧?
回复 至尊达人 2011-5-29 15:10
是啊,方法和思维才是营销的重点。营销没有技巧只有不停的去思考和总结
回复 黄贵斌 2011-6-4 14:39
饶姐
回复 陈讲运 2011-7-4 09:32
很认同,在没有认清道理的情况下,做也是很盲目,或者持有怀疑态度做,如此,做一段时间就没有信心啦!也找不到方法!
回复 巧笑倩兮 2011-8-15 20:58
毛小民: 从刘老师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往往缺的不是方法,而是缺乏寻找方法的思想和思维及行为模式
很同意毛老师的观点!我这人一直比较懒,喜欢“拿来主义”。看了各位老师的文章,开学学着去思考很多东西。真的很受用!
回复 海丰咨询 2012-3-8 18:13
方法论
1234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20 23:16 , Processed in 0.0330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