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刘春雄新营销 https://www.cmmo.cn/?8705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挖人与跳槽

热度 68已有 2442993 次阅读2012-6-13 12:40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有人挖人,就有人跳槽。挖人者,通常许之以更高的职位和薪水;跳槽者,除了眼热薪水和职位外,恐怕还有“才为人识”的兴奋。

      职业生涯以来,我一直视挖人为管理者的失败,跳槽为职业生涯的失败——特别是因为被挖而跳槽。

      为什么挖人是管理者的失败?因为内部无法培养出满足发展需要的人才,所以要从外部挖人。这是失败管理者的基本特征,即人才在别人那里,自己手下无人才。自己之所以无人才,要么是因为自己无识人的慧眼,要么是不会培养人才,埋没了人才。

      很多人认为挖人的企业或老板是重视人才的,其实完全相反。他们之所以要挖人,恰恰是因为不重视人才,所以内部才无人才。脱离内部薪酬体系的“高薪挖人”,恰恰暴露因为缺人而心急之后的剑走偏锋。

      我们常常看到,挖人者往往总在挖人。因为挖人者不仅难以培养内部人才,而且挖来之人通常也会很快流失。而且,挖人者总是感叹“挖来之人无用”。其实,不是人才无用,而是不会用、不善用。

 

      被挖而跳槽,很多人会莫名地兴奋,总算有人识才,总算有人开高薪——而且通常是脱离正常薪酬的高薪,总算有出头之日。

      一般来说,因为被挖而跳槽,薪水一般要超过原来的50%,职位至少要升半级。有人老板甚至许以薪水涨一倍,职位升一级为诱饵。这样的诱饵,确实很有诱惑力。

      其实,被挖者只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或许就会明白真相:一个人值得被挖,是因为任职的企业给了自己这样的机会;挖人的企业之所以要挖人,是因为没有给任职的员工提供这样的机会。没有给员工提供被挖的机会,以后也难心为你提供这样的机会。

      换一句话说,任职的企业让你升值了,让你值得被挖。那么,被挖之后的结局通常是什么呢?是人才的贬值。因为挖人的企业通常缺乏让员工升值的能力,所以,只能贬值。

      这正是我们常见:很少有人连续被挖。因为被挖以后一般就不值钱了。

      一个人在内部可能有连续升值的机会,但被挖之人却缺乏连续被挖的机会,这正是挖人与被挖的悲剧。

 

      挖人与跳槽,背后的关键在于正常薪酬与非正常薪酬的差异。

      被挖之人跳槽,是因为不满足于正常薪酬。一个立足于从内部培养人才的企业,是会坚持严格的内部薪酬的,不会为某人的优秀而给予特殊薪酬,除非职位有变化。同时,人才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一般不会快速升职。

      挖人,如果是正常薪酬,怎么能够挖到人呢?所以,要给予非正常薪酬。非正常薪酬不是按制度和绩效给薪酬,是脱离东西制度之外给薪酬。这样的薪酬有一个前提:即挖过来后的表现象以前的表现一样好。如果做不到,那么,原来承诺的薪酬不一定能够得到。

      没有制度保障的薪酬,是不可靠的。能够随意承诺的薪酬,也很容易随着消失。

      薪酬是能力的报酬,只要能力不断提高,薪酬的提高是早晚的事。

      能力的提高,除了自己本身的素质外,任职企业非常重要。一粒种子,长在不同的土壤里,收获是不一样的。

      对一个人的重视,到底是表现在循序渐进的培养还是诱以高薪高职?值得沉思。

 

      我并不反对跳槽。我的一个学生,跳槽到一家上市公司任总经理,事先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是同意的,因为我觉得他上任后能够主导这个企业。老板对他的要求是“改变”这家企业,他的能力做得到。这样的人跳槽后有主动权。

      多数人跳槽后并没有主动权,处于被支配地位。一个人的业绩,不仅与个人能力有关,还与支持系统有关。在一个企业表现优秀,不一定在另一个企业表现优秀。一个经常挖人的企业,通常不具备良好的系统支持。

      我认识一家上市公司,是行业龙头,也是行业的黄埔军校。各级人才都有人挖,挖人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工资涨一倍,职位升一级。每年都有大量人才流失,然后,现实却是:没有一个跳槽者的表现超出在公司的表现,公司也没有因为人才流失而人才匮乏。

      一个缺乏“造血”功能的企业,不管挖来多少人才,终究还是“贫血”。一个有“造血”功能的企业,即使经常“献血”又有何妨?

      在人大MBA上课时,一个老板问我:为什么从其它企业挖来的人才没用,很快就流失了。当时,我给了他一套说词。其实,我心里在想:如果没有培养人才的能力,挖来又何用?如果有培养人才的能力,被挖又何妨?

      可惜的是,有些很有前途的员工,正在是被挖的过程中丧失了循序渐进培养的机会。能力没有随着薪水和职位的上升而增长,才是可怕的——这正是很多被挖之人难言的苦恼。


路过

鸡蛋
8

鲜花
44

握手
1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53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37 个评论)

回复 史贤龙 2012-6-15 11:22
刘老师文意的核心是强调企业内部管理功夫的重要性,某些观点却有反对跳槽与挖角之余味。
人才流动与管理功夫是企业内外聚能的两种方式,没有管理功夫,自己的篱笆都圈不住羊,外部空降的成活率自然不会高;但一味内部提拔,就会陷入柳传志所说近亲繁殖的弊病。
回复 刘春雄 2012-6-15 11:43
史贤龙: 刘老师文意的核心是强调企业内部管理功夫的重要性,某些观点却有反对跳槽与挖角之余味。
人才流动与管理功夫是企业内外聚能的两种方式,没有管理功夫,自己的篱笆 ...
跳槽很正常,跳槽的原因很多。我反对因为挖角的诱惑而跳槽(特殊是寄望于挖人救命的企业),这类跳槽基本以失败告终。
另,人才流失不一定代表管理失败。GE就是一个不断为外界输出CEO的企业。在一个人才济济的企业,总有人以为受了委屈而不满,而跳槽。所以,那些被称为“黄埔军校”不是人才管理的失败,而是成功。
如果必须挖角,我主张必须有长期接触,相互了解。一定要注意,优秀企业的业绩与个体能力关联度不高。
如果要挖角,我倾向于找差企业挖角。因为一个在差企业表现优秀的员工,个体是杰出的。
回复 谢锡宙 2012-6-15 11:59
刘庆: 有位讲管理的老师有这样的观点:“做业务的人应该自己培养,专业的人可以从外部引进。原因是自己的业务模式外人往往无法理解,而专业领域的人自己几乎不可能培养 ...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全只是这样!比如,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多元化,跨进一个陌生的行业,放眼企业内部没有一个人懂行,企业需要收购一个企业或者招聘一位懂经营管理的老总,而不仅仅是专业人才,如李嘉诚要进入股市行业就收购了雷士礼的证券公司及其本人;又比如企业再发展大了,成为跨国企业,因政策、成本、语言、思维、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也不太可能人才完全企业内部化,而是需要人才本土化,如500强外资企业进中国,联想收购IBM,吉利收购沃尔沃等等。
    刘老师的文章立论我估计如果放在个人职业上升期及企业高速增长期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个人少跳槽或者不跳槽更为有利是成立的。
回复 高博爱翠翠 2012-6-15 13:19
也许也和土壤有关吧,种子的好坏是一方面,土壤也是另一方面。合适的种子放到合适的土壤里才能生存。也许这就是企业文化吧,有很多人可能能力够,公司也喜欢,但是适应不了公司的文化只好走人或者被挖。补充新鲜的血液是必要的,所以挖人也许没那么糟糕,要看培养和挖人在一个公司的比例吧,既不能全内部培养,也不能都靠挖人,我觉得是这样的。
回复 刘庆 2012-6-15 15:31
刘春雄: 培养人最见管理功力,所以,要对那些能够源源不断培养人才的企业致以敬意。
重视人才,到底是重视单个人才,还是重视培养人才的体系?人才重要,还是培养人才的体 ...
对于技术性非常强,培育周期较长(2-3年)的专业技术类人才,老师您用什么样的方法留住他们呢?您是管理方面的专家,对此,您能否介绍一些普适的方法?呵呵。
回复 王亮 2012-6-15 17:15
来与往,走与留,挖与跳,升与降。企业的浮躁还是个人的浮躁,也或者是社会的浮躁?当金钱主导一切,人才便成为企业主炫耀的资本和争夺的方向!没有对与错,只有值不值~!
回复 刘庆 2012-6-15 18:28
谢锡宙: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全只是这样!比如,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多元化,跨进一个陌生的行业,放眼企业内部没有一个人懂行,企业需要收购一个企业或者 ...
呵呵,刘老师曾经跟我们聊过这方面的问题:现阶段他较关心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的动态和对想创业,立业的人传授关于创业方面的知识、方法、技巧。因为这样,他目前有些文章可能对企业层面较低(创业初期的微小企业)更具有指导意义。希望谢老师您在这方面也抽时间指点指点。谢谢您!
回复 董子麟 2012-6-15 20:01
矛与盾
回复 史贤龙 2012-6-16 01:56
刘春雄: 跳槽很正常,跳槽的原因很多。我反对因为挖角的诱惑而跳槽(特殊是寄望于挖人救命的企业),这类跳槽基本以失败告终。
另,人才流失不一定代表管理失败。GE就是一 ...
最后两段是深刻洞察与精华!
我们经常说:大企业的经理人,单兵作战能力(特别是心智)并不强;小企业的经理人,往往个人能力很突出。
当然不是一概而论,但刘老师提出的用人之法,还是实用有效的。可惜大部分本土企业老板都反其道而行之,最后龙种变跳蚤、甚至“高手”出庸招。
回复 刘庆 2012-6-18 19:10
刘春雄: 跳槽很正常,跳槽的原因很多。我反对因为挖角的诱惑而跳槽(特殊是寄望于挖人救命的企业),这类跳槽基本以失败告终。
另,人才流失不一定代表管理失败。GE就是一 ...
“如果必须挖角,我主张必须有长期接触,相互了解。一定要注意,优秀企业的业绩与个体能力关联度不高。
如果要挖角,我倾向于找差企业挖角。因为一个在差企业表现优秀的员工,个体是杰出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
回复 周文佳 2012-6-19 09:44
有企业热衷挖人,喜好空降兵;也有企业从来都不挖人,所有岗位都是公司内部发掘,恰恰企业没有人才培养体系不具备造血功能,更可怕的是企业一直都在流血,然而企业依旧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销售业绩一滑再滑!
回复 亓齐 2012-6-23 10:19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回复 一朵云儿飘 2012-7-6 15:14
树挪死     人挪活     被人挖来挖去的      有的时候也感觉很爽    有一点小小的满足感   呵呵
回复 formchan 2012-7-8 23:38
自我增值
回复 邬华山 2012-7-15 16:03
有企业招聘,故有人跳槽;有企业挖人,故有人跳槽。人才的流动,企业的招贤,只要是规划之内,都无可非议,因为保持合理的人才流动率,于企业、于人才而言都是必要的。当然,被动地被挖,是最易失败的,特别是仅关注薪资,而忽略了考量自身与用人企业文化、企业类型诸多因素的匹配度等问题。
回复 刘化檩 2012-9-3 12:40
挖人,是成本与收益的权衡。内部培养速度慢,而企业发展等不及,尤其对小企业而言,发展迅速,内部人才能力不够,只能挖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时候,同样挖人,挖成熟的专业人士。但挖人的水平有高有低。高水平者,清楚自己挖人的目的,提供相应的环境,同时也关注人才的培养。而低水平的挖人者,则仅仅关注眼前,不断挖人而做事,不关注造血。应急挖人,是满足一时之需;而战略挖人,则是布局造血系统。
12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21 07:09 , Processed in 0.03477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