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杨竣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660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2010 年度苹果产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已有 45043 次阅读2010-3-20 09:49 |个人分类:产业状况|系统分类:市场评论|

从产业组织创新、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技术装备升级、市场及贸易演进、产业政策规制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判断,我国苹果产业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由以面积扩大、产量增长为特征的外延扩张型,向以质量、安全、效益提升并重为标志的内涵发展型转化;由小规模生产、分散化经营为特征的高交易成本、高运行成本型,向规模化生产及加工、区域化集中布局、一体化经营为标志的现代产业管理体系转化;由主导品种独大、加工产品单一为特征的高风险型结构,向多元化开发、国内外市场资源一体化整合为标志的市场适应型结构转化。

一、2009年苹果产业特点、问题

2009 年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面积及产量双增长。2009 年全国苹果种植面积预计达到212.70 万公顷,较2008 年增加13.5 万公顷,增加6.78%左右;苹果总产量预计达3193 万吨,比2008 年增长208 万吨,增长6.94%

2.产地价格高,果农效益好。2009 年苹果价格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1-6 月价格平稳上升;7-9 月高位攀升,10月中旬后价格回落,但高于上年同期。总体上, 2009 年苹果产地价高出上年16.50%左右,果农亩均纯收益较上年增长6.50%左右。

3.生产模式转型、技术升级加快。围绕标准果园创建,政府及产业技术体系共同努力,加快推广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苹果生产技术转型升级进入了新阶段。

4.库存显著增加。2009 年产地果价高、果库效益好,诱发果农新建果库、企业增加库存积极性,苹果库存较去年增长15%-17%,创历史新高。

5.直销系统建设加快。大型企业立足生产、储藏基地,依托合作社及骨干果农,加快创建苹果生产—储藏—市场一体化的经营管理体系,包括从产地到市场的采供网络,产地到超市和批发市场的直销系统,以及储运商、批发商、连锁商联手建立的供应链系统。

2009 年我国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果园生态恶化。果园连年生产,肥水补充不足,土壤日趋贫瘠(有机质不足1%),树体不断衰弱,“三大病害”(腐烂病、早期落叶病和轮纹病)普遍发生,果实可溶性固型物持续下降。

2.成本持续上升。物质成本、劳动力成本年均上升超过10%15%,产地价格低且区域性、季节性波动,果园整体效益不高。

3.采后处理及加工滞后。短期难以入库,预冷设施标准低,加工结构单一,采后损失率高,年直接、间接损失超过115 亿元。

二、2010年苹果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面积及产量持续增长。技术进步(育种、栽培、果园管理技术)、区域优劣势变化、运销效率提高,促进生产布局向中西部及北部转移;向劳动成本低的区域转移;向病虫害较轻的新兴产区转移。总体势态是:辽宁、河北面积保持相对稳定,山东继续减少;河南、山西面积略有增加,陕西、甘肃和宁夏增加较快。预计2010 年全国苹果面积达到224 万公顷,总产量达到3350 万吨。

2.市场约束增强。国际苹果及浓缩果汁市场依然低迷,预计2010年苹果出口略高于今年,达到110 万吨左右,2009-2010 年榨季浓缩果汁维持低价位、缓慢回升,出口量有望达到80万吨。国内市场回升较快,但缺乏稳定性, 2010 年苹果需求增长5.15%;国内果汁饮料需求增长13.00%。其他水果、鲜食瓜类和蔬菜成本低,以及其他果汁、瓜汁、蔬菜汁对苹果汁饮料的替代增强。2010 年热带水果进口增长15%以上,高端苹果进口增长10%以上,继续冲击苹果市场。因此,苹果产业面临产大于销、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

3.栽培制度改革进程加快。近年来,主产省区均开展了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实验和示范,目前采用该模式的果园面积占到苹果面积的4%左右,其中山东和陕西占到8%左右,在改变果园生态、农艺过程、集成技术应用、机械作业、果园管理等方面表现出良好前景。政府及科技界形成共识,即依托创建标准苹果园,推广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是中国苹果栽培制度变革的必选选择。

4.产业组织化程度提高。据七个主产省调查结果分析,近三年果农合作组织发展很快,截止2009 6月全国果农合作组织达到2.47 万个,果农成员31.55 万个。果农分化及规模扩大速度较快,新建果园规模化倾向更为明显。据河南、陕西、山西、甘肃四省486个样本果农调查,面积在10-15 亩的专业苹果种植户占到31.18%,大于15亩的专业苹果种植户占到9.76%。专业苹果种植户及合作组织发展,为大型企业基于苹果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储运及物流基地、目标市场,探索建设一体化的苹果营销管理系统奠定基础。

5.功能性市场建设加快。北京、山东、陕西等省区依托规模化、标准化的苹果生产及经营,加快建设电子商务系统;陕西依托浓缩果汁生产及经营,着手建设浓缩果汁远期交易系统;依托大中城市、边境城市及口岸、主产区集散及物流中心,有形市场建设加快,市场的信用保障、监测监管功能增强;物流、批发、零售环节的连锁功能增强,成为企业开发高端苹果市场的重要载体;直接与国外代理商、连锁商建立贸易关系的涉果企业增加,间接贸易、边界贸易比重下降,市场组织的国际化程度提高。

三、2010年苹果产业发展建议

1.以标准果园创建为契机,推进栽培制度创新。一是成立两个组织,即全国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推广协调领导小组和推广专家协作指导小组。二是实施三大工程,即启动优质大苗培育工程(建立5-10 个国家级大苗培育示范苗圃,主产省建立三级大苗培育苗圃,杨凌建立国家苹果苗木原种圃和采穗圃)、建立全国新模式样板示范园工程、实施新模式培训工程。三是出台四项扶持政策,即苗木补贴、架材补贴、节水灌溉设施补贴、果园机械补贴政策。

2.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强化对地方产业发展的引导。强化国家《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 年)》的指导性和约束力,克服盲目扩大面积,鼓励挖潜改造。对经过严格论证,并在面积等方面具有影响和发展前景的新型集中生产县,建议纳入优势区重点县建设计划,在创建标准果园、技术指导等方面予以支持。对盲目扩大苹果面积的行为,予以严格限制。

3.改进果园生态恶,控制加工能耗和污染,加强苹果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一是借鉴国际IFP 果品综合生产制度,建立适合两大优势区的中国IFP 果品综合生产制度。二是按照苹果生产—加工—运销—监管、果农—合作组织—涉果企业一体化思路,在两大优势区建立示范基地,启动中国IFP 果品综合生产制度试点工程。三是调动涉果企业、行业组的织积极性,扶持企业与HACCPISO 等国际认证度对接。

4.着力做好采后处理。一是支持建设产地化、低成本的分选和冷藏系统,实现由产品向商品转变、由分散生产向规模销售转变。二是支持果农合作组织参与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农资供应、体系生产管理、统一销售的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建设;加强涉果行业组织建设,采取政府支持或购买服务等方式强化其行业功能。三是继续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产地到市场的直销系统和连锁经营系统,继续做好果—超对接工作。

5.支持功能性市场建设,增强市场的价格发现及定价、风险分散、物流集散、信用保障、监测监管功能。支持主产区依托标准化的苹果生产及经营,加快建设苹果电子商务交易系统;支持陕西、山东等省建设产地苹果拍卖市场;依托大连商品交易所,支持建设浓缩果汁远期交易系统。

6.创新协作机制,整合科技资源。一是从部委层次,探索建立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间的长效协作机制,促进机构、经费、人员等全方位对接。二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要充分考虑全国主要农业产业,尤其要与区域主导产业在推广方面的需求对接;三是七个主产省的苹果生产重点县应纳入农业部基层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试点项目县序列。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曹立峰1978 2010-4-15 16:58
拜读!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6 04:27 , Processed in 0.0291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