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杨竣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660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香蕉也要品牌化

已有 50277 次阅读2009-1-31 16:58 |个人分类:品牌推广|系统分类:公关传播

“香蕉含有类似SARS病毒”、“香蕉致癌”等一系列的无稽之谈重创了海南的支柱产业。原来3元每公斤到现在3分钱每斤的创历史最低价,却无人问津。香蕉是丰收了,可蕉民一点也乐不起来了,有的用成熟的香蕉用来喂猪,有的干脆让其烂在蕉园里。

     徐闻县被誉为“中国香蕉产业第一县”,全县种植26万亩反季节香蕉,产量50多万吨。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徐闻县香蕉业已损失近3亿元。何以让香蕉市场如些不堪一击,损失如此惨痛呢?

     其一、诸多媒体不科学、不真实的报道所致。2006年10月18日,一则“香蕉被加工化学剂催熟”的报道出现在媒体上,在报道中,作者把香蕉生产过程中正常的生理催熟环节人为地演绎为:存在安全隐患的化学加工过程。
  2007年3月13日,广州《信息时报》推出广州香蕉感染“蕉癌”的重头报道,把香蕉生产中一种叫“巴拿马”的病害比喻成蕉癌。
  2007年3月20日,广州日报曝光了12种常吃的“毒”水果,香蕉也赫然列入其中。
  2007年3月31日,一则“香蕉用氨水或二氧化硫催熟”的报道更是违背事实。

然而这些谣言并不是左右香蕉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市场营销手段上。

    其二、香蕉缺乏科学的市场营销。香蕉作为海南省的支柱产业,香蕉没有完全发挥自己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做成香蕉的品牌化,其营销手段也处于粗放阶段。仍然还是停留在简单的等销(等待销售)阶段。这些蕉农们每到香蕉成熟后,都是等待收购商上门收购或是到附近的收购点上推销。完全没有自己完整的营销体系,市场的发言权完全操纵在这些收购商的手中。而做为蕉农们充其量也就做了一个廉价的香蕉“加工场”。随着香蕉市场的供大于求,香蕉的产供销链条脱节。很自然的出现了香蕉超低价卖不出去的尴尬局面。

    纵观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牛奶有伊利和蒙牛,方便面有康师傅和统一,还有今麦郎,饮料有可口可乐、娃哈哈、汇源等。饮料中又分保健饮料、功能性饮料、碳酸饮料、乳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果汁饮料又根据水果的不同分有多种饮料,有山楂汁饮料、鲜橙汁饮料、猕猴桃汁果肉饮料、苹果、菠萝……

    再看水果行业,基本还是处于一种“无牌经营”阶段。提到水果行业却几乎没有人能提出水果行业的老大和老二分别是谁。说起香蕉和菠萝大家都知道是南方产的,却不知道具体是南方某地生产的味道更好,苹果树和梨树还有枣树北方农村随处可见,但具体什么地方产出的更地道,味道更纯正我们也不知道。所以说,海南徐闻县香蕉业因为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发挥出其身的优势让市场了解它,让消费者认识它。危机抵御风险能力十分弱。

     根据地域优势、水果自身优势建立水果自身的品牌。然后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强产品附价值。然后专门设立专门的营销机构打响品牌,有计划有谋略的产品推广来开拓市场。这些不仅让果农的产品价值有所提高,也增强了产品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所以说水果不只能靠产量提高赢利,它与工业产品也一样,也要和工业品一样向品牌要效益。(赵岳云)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3 06:29 , Processed in 0.0281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