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杨竣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660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国产水果差距在哪?

已有 38178 次阅读2009-1-18 20:47 |个人分类:市场状况|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红提子、火龙果、红毛丹、布朗、山竹、尤力克……这些看上去生僻的字眼,人们虽说不上耳熟能详,但几乎都知道这些洋水果的“大名”。 

  走进北京某超市的水果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大型的水果价位表,一边是进口水果价,一边是国产水果价,对比鲜明的是进口水果的价位要比国产水果高出好多,高的则为40—60元一公斤,低的也在10元以上,而国产水果90%以上都在10元以下。 

  进口水果,尤其是价位偏高的都被存放在冷藏的货柜里,在保鲜膜的保护下更显得新鲜可口,购者如云;而国产水果则被胡乱地堆积在框架中,东倒西歪的国产水果看上去似乎营养不良,乏人问津。 

  北京市大钟寺批发市场的一位个体老板对笔者说:“尽管洋水果比国产水果价高,但销路却比国产水果好,而且销售进口水果比国产水果利润也高出很多,批发商们都愿做洋水果生意。” 

  一位专业人士对笔者说:“洋水果在国内走俏,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水果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观念已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水果不仅要求味正,还得形靓。因而包装精美、外观奇特、品质优良的国外水果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如美国的红提子,其味并无特色甚至不如国产的新鲜葡萄,但由于它很适合馈赠亲友,因而具有不小的市场。” 

  目前我国居民在食品开支中约2%—3%用于购买水果。据推算,到2010年我国鲜水果的消费总量按年人均购买能力计算,将会有3000万吨水果通过其它销售途径加以利用,因此今后果品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入世”后,随着水果关税的降低,国外水果届时将会蜂拥而入,但真正令人担忧的却不在此。他们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洋水果没涌入,而洋牌子涌入了。国外水果商可能借机杀入中国,给国产水果“冠名权”,凭借自己的品牌和先进的管理抢占中国市场。 

  目前我国水果生产中存在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优质水果比例不高,品牌意识不强,并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品牌。国内比较知名的天津鸭梨、陕西白水红富士、石硖龙眼等牌子都是以地区来命名,这都是些大而统的牌子,而且被盗用和假冒的情况十分严重,导致水果品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 

  这种现象最易导致的恶果就是一旦某类水果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品种销售。国产蛇果垮掉就很发人深思,中国果业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当然,形成自己的品牌并不单单是起个好名,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产业化的体系来维护自己的品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比较完善。首先是每年坚持品种改良,避免品质退化。其次是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对产品进行严格的分选,维护品牌形象。

    如美国新奇士,进入市场的个头儿都一般大,每个180克—200克之间,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全部淘汰,且酸甜适度,颜色、皮的厚度都有量化指标。再次是以销定产,避免烂市。市场是个多元体,不同地域,不同消费人群,不同时间都会形成不同的消费需要。最后是把生产和营销结合起来,水果在电视上做广告已不再是新鲜的事。在美国,农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已实现高度产业化,农产品大做广告只是营销手段的一种。

    如美国柑橘两个月前进入中国市场时的做法,给我国果品市场以巨大的冲击。对此,北京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经理助理柳文斌说:“美国柑橘给中国农产品经营者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营销课。” 

  我国是一个水果大国,品种齐全,果类繁多,目前我国果树种植面积达847万公顷,产量达5000万吨,占世界水果产量的11%—12%,如何利用这些优势,树立我们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在国际水果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我国果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9 17:54 , Processed in 0.02740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