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杨竣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660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陕西果业的深度修炼

已有 155047 次阅读2011-1-22 21:35 |个人分类:产业状况|系统分类:招商加盟

陕西是水果生产大省,水果产业是陕西三农一个支柱产业,是关系到全省的一个重中之重的产业,陕西水果产业直接关系到我省的发展,其作用不可忽视,果业是陕西省重要的传统高效特色产业,竞争优势强,综合效益好。以苹果、猕猴桃桃、梨、葡萄四大树种为主的水果总产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首位,出口额占全国的40%左右。因此,作为水果产业的一名参与者,有必要对陕西水果产业升级的问题做个分析和透视。
  
截至2009年陕西果园面积达到1517万亩,园林水果产量连续两年突破1000万吨,达到1150.4万吨,占全国水果总产的1/10,成为中国水果生产第二大省。其中苹果面积和产量为847.4万亩和805.2万吨, ,分别比上年增长6.4%8.0%,占全国苹果总产的1/3和世界总产量的1/8,实现了苹果面积、产量、品质全国第一的目标。梨面积和产量分别为77.4万亩和63.0万吨,分别比上年减少1.1%26.3%;柑橘面积和产量分别为43.3万亩和30.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2.5%29.8%。猕猴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7.5万亩,产量5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8.6%43.0%,居中国第一,占到世界的1/3左右,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秦岭北麓猕猴桃集中产区。水果产业实现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不断优化,目前陕西省已建成了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产业带、秦岭北麓猕猴桃产业带、秦岭南坡浅山柑橘产业带、黄河沿岸红枣产业带、大中城市近郊时令水果产业带等,品种的多元化、系列化和国际化格局也已初步形成。红富士、粉红女士、嘎拉、玉华早富等优良苹果品种占到了90%以上,从7月份到11,每个月都有一个主打品种上市。海沃德猕猴桃、红提葡萄等也已成为主要栽培品种。桃、杏、李、樱桃等时令水果种类不断增加,形成了多元化的品种格局。到2015年陕西水果产业发展目标:全省水果面积恢复到120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到2000万吨,其中苹果600万亩以上,产量1100万吨以上;外省销售量和出口量达到总产量的75%以上;水果产业年产值达到8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00元。干果面积发展到760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果园200万亩,良种化率达到70%以上,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85%以上;干果产量达到100万吨,产值150亿元。

随着全省果业生产环境的不断优化,果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日趋提高,果业收入已经成为果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据测算,2009年我省农民人均果业收入为488元,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为14.2%。而在32个果业监测县中,超过三分之一县的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超过50%,其中洛川县的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高达85%;白水、礼泉、旬邑、淳化、长武、宜川等县的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在65%左右,其他果业主产县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也保持在2050%之间。去年全省果业增加值预计达到140亿元,基地县农户人均苹果纯收入将达到2400元以上,分别比上年增长15.7%20%。洛川、旬邑、印台、宝塔、宜川等基地县果农人均收入达到5000多元,占纯收入的75%以上。渭北黄土高原正在由穷变富。提前实现我省果业发展十一五末果农人均纯收入的预期目标。果业的快速发展,对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大作用。    

从产业组织创新、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技术装备升级、市场及贸易演进、产业政策规制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判断,陕西水果产业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由以面积扩大、产量增长为特征的外延扩张型,向以质量、安全、效益提升并重为标志的内涵发展型转化;由小规模生产、分散化经营为特征的高交易成本、高运行成本型,向规模化生产及加工、区域化集中布局、一体化经营为标志的现代产业管理体系转化;由主导品种独大、加工产品单一为特征的高风险型结构,向多元化开发、国内外市场资源一体化整合为标志的市场适应型结构转化。建议陕西水果产业将围绕“三个发挥、六个构建”来打造陕西水果产业新型现代农业模式来整合行业资源提升水果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和“十二五”的跨越。

 

发挥行业主管机构在现代农业产业模式中的引导作用

陕西各级政府要把果业振兴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突破口。研究制定果业振兴实施规划和具体措施,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发展改革部门牵头、农业、林业等部门参加的果业振兴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果业振兴的重大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合作,密切配合,确保果业振兴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陕西省委、省政府充分利用渭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审时度势于2000年作出了《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2001年成立省、市、县三级果业综合管理部门。自此,省果业管理局指导全省适时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产业化经营,大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使陕西果业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2002年农业部把陕西确定为中国苹果优势产业带之一,进行重点建设。接着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陕西苹果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随后陕西苹果又加入欧瑞金组织,成为国际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去年陕西苹果通过中国欧盟国际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互认。

陕西各级政府强化对地方产业发展的引导。强化国家《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 年)》的指导性和约束力,克服盲目扩大面积,鼓励挖潜改造。对经过严格论证,并在面积等方面具有影响和发展前景的新型集中生产县,建议纳入优势区重点县建设计划,在创建标准果园、技术指导等方面予以支持。对盲目扩大苹果面积的行为,予以严格限制。陕西果业很快就跻身于全国果业大省行列,并在世界果业格局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以苹果为主的果业,现已成为陕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发挥龙头企业在现代农业产业模式中的核心作用

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关键,陕西省水果产业多年来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
   
陕西华圣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魁先生在一次报告会上如事说:“龙头企业为促进果农提高种植水平,提高优质果率起着推动作用。龙头企业为推动农民种植技术提高,投入大量的经济财力和人员、技术力量,以经济补贴、科技培训、技术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农民提高认识和种植水平。并且将市场信息传递给农民,提高农民商品意识,引导农户科学种植,生产高品质水果;龙头企业将分散的小农生产凝聚在一起,提高核心竞争力。龙头企业能带动较大范围的生产基地和农户,形成较大的市场供给能力;同时龙头企业生产和市场的规模优势,能够帮助农民提高产品竞争力,进而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龙头企业帮助农民将更多存量果品转换为高价值商品。龙头企业具备一定硬件设施,产后处理能力强,相对于普通果商和农民,能够实现周年供货,减少果农集中抛售果品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帮助农民将更多的存量果品变为高价值商品。另外目前龙头企业与果农之间的买断交易模式,消除了市场后期波动给果农带来的风险;在龙头企业的推动下,农民组织形式初步形成,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龙头企业在农民中组建协会、扶持大农户发展,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善,协会和大农户都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集约化经营的发展,带动了更为广泛的农民的进步;在龙头企业的努力下,陕西水果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树立品牌。龙头企业按国际市场要求办事,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将陕西苹果推广到更多国际市场,促进了陕西水果良好市场形象和品牌的树立。”
 
陕西水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核心作用,坚决做大做强重点龙头企业。只有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迅速做大做强,才能带动陕西水果产业快速发展,才能使陕西水果产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发挥专业合作社在现代农业产业模式中的推动作用

陕西政府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协会健康有序发展,引导专业合作社和协会实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经济利益紧密型经济实体。将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现代商业信息通过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组织嫁接传到千家万户,让农民参与新技术革新,改变传统的务作方法和原始的销售行为,把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起来,使陕西优质苹果进入国际物流配送的供应链中,提高陕西果业的国际竞争力。

支持果农合作组织参与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农资供应、体系生产管理、统一销售的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建设;加强涉果行业组织建设,采取政府支持或购买服务等方式强化其行业功能。

培育壮大果业合作组织,尽量吸收龙头企业参与,走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各级政府在税收政策上给予必要的照顾,在金融援助上给予必要倾斜,在经营活动上给予必要补充,在业务培训中给予必要支持,尤其对组织开展的公益性活动给予资金支持,使得合作组织能持续地在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给果农切实的支持,促进产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专业苹果种植户及合作组织发展,为大型企业基于苹果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储运及物流基地、目标市场,探索建设一体化的水果产业管理系统奠定基础。
构建新型现代农业政策性扶持产业体系

龙头企业受收购资金限制,难以做大。依照目前企业与果农间的交易模式,果品保鲜流通企业每年需要几亿元的苹果收购资金,而且是2个月的收购季节集中使用。如此巨额的流动资金需求,单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根本无法解决,必须依靠政策支持。洛川的苹果产业发展已经获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在未来的产业化升级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如何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成为突出难题。目前果农种植环节的资金需求不是很大,靠自身的积累基本上就能满足。下一阶段果农发展深加工的愿望强烈,需求的资金可能要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怎样寻找承贷主体,满足果农的需求是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但是目前国家出台的扶持政策,特别是果品收购扶持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落实。原因在于:如果从商业银行贷款,龙头企业需要的收购资金数额往往远远大于银行的授信额度,企业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贷款抵押或担保。可以说,洛川的苹果产业发展已经获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在未来的产业化升级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如何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成为突出难题。目前果农种植环节的资金需求不是很大,靠自身的积累基本上就能满足。人行洛川县支行行长杜新富认为:下一阶段果农发展深加工的愿望强烈,需求的资金可能要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怎样寻找承贷主体,满足果农的需求是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同时,在支持苹果冷库、果袋生产等县域小企业发展上,由于缺乏有效的房产证、土地使用证等做抵押,也存在银行投入难的问题,急需拓宽担保物的范围。应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对果品贮藏和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陕西洛川县从2007年开始试点农业政策性保险,但是业务进展缓慢,在农业生产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怎样在赔付上保障农民的利益、防范自然风险也是洛川苹果产业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洛川县苹果保险的做法是,每投保一亩苹果保险费80元,政府承担40元,农民承担40元,保险金额2000元。但是由于投保和承保双方在保险利益、灾害认定上存在偏差,果农投保的积极性并不高。据了解,2010年春季冻灾、风灾、雹灾造成洛川苹果成灾面积11.65万亩,其中绝收面积达3.39万亩,预计直接经济损失3.52亿元,但实际投保面积只有1.42万亩,收缴保费仅56.84万元。政策性苹果保险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尴尬,制约了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的积极性。洛川果农盼望的是苹果保险能够商业化,让农民自己主动到保险公司缴纳,同时享受政府补贴,以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赔付率。应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建立适合不同果品品种的保险制度。

陕西政府正在积极争取国家良种苗木繁育、标准果园创建、新一轮菜篮子工程、造林工程等项目投资。要适当增加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等项目资金对果业的投入,重点支持果园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立覆盖主产区和大型批发市场的果品产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加强采集点、信息通道、网络中心和检测检验站等建设。各级地方资金要重点支持果业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以及病虫害防治、质量检测等项目建设。对密植园改造和良种苗木推广给予补助。实行名牌创建奖励政策,对获得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给予适当奖励。应进一步加大和鼓励水果产业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

构建新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产业体系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中国农业进入新阶段,陕西苹果开始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优化,标准化生产快速推进,产业化配套不断完善。
     
陕西省水果产业在科技种植体系发展方面:九五期间,《渭北苹果生产基地手册》出台、《陕西苹果优果工程周年管理历》下发、四大技术的推广,以及数十个有关苹果种植、病虫害、运输、包装等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渭北优质苹果生产栽培区域及其栽培技术基本形成,果园由常规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 2004年,陕西省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渭北绿色果品基地建设的意见》,提出努力实现果业绿色化、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并建设成为全国最大最强的绿色果品基地。目前陕西省正在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国家优势农产品重点项目陕西省苹果研究中心和陕西省苹果改良中心建设。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将继续依托科研院校、技术推广单位实施果业培训计划,加强对基地县干部、果农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督体系,加强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按照市场准入要求,逐步建立果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倡导和推行信用卡二维码的使用,保证果品质量信誉。首先探索建立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间的长效协作机制,促进机构、经费、人员等全方位对接。二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要充分考虑全国主要农业产业,尤其要与区域主导产业在推广方面的需求对接;三是主产县的苹果生产重点县应纳入基层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试点项目县序列。搞好果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加大品种引进力度,重点支持科研推广单位、良种繁育场进行新品种培育,适时适量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及无毒种苗,扩大资源储备,搞好筛选和示范推广,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果树种质资源保存中心。为加快有机果品基地建设,制定了《陕西省生态果园示范村建设苹果技术规程》,对全省生态果园建设提出了技术标准和具体要求。同时,对生态果园示范村建设情况进行及时督查指导,有力地促进了我省有机果业建设步伐。目前,全省103个生态果园示范村和2个生态果园示范乡建设顺利,多数生态果园已经挂设了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粘虫板、诱虫带、性诱芯等,种植了三叶草,果、畜、沼、窖、草五配套技术和灯、板、带、芯等无害化防治技术已在示范村逐步推广普及。目前全省建设经欧盟认证和国内与欧盟互认的有机果园11.5万亩,年产有机果品15万吨,大大增强了国际市场竞争力。完善果业良种苗木繁育体系,重点建设3处省级良种苗木繁育场和10处县级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力争2015年优质苗木生产供应能力达到2000万株以上。在改变果园生态、农艺过程、集成技术应用、机械作业、果园管理等方面表现出良好前景。政府及科技界形成共识,即依托创建标准苹果园,推广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是陕西水果栽培制度变革的必选选择。加大科技创新、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农民培训等力度,完善服务网络,充实基层果业专业人员,重点建立健全乡、村两级社会化服务组织,强化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创新推广机制,以标准化示范园为平台、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以信息网络为渠道,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

陕西省从事水果产业的人员素质提升方面:一是苹果种植者一般居住在偏僻乡间,与外界接触沟通机会相对比较少,思想受传统作务技术影响较大,不易接触新事物;另外,种植者文化层次不高,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苹果种植者以初中以下学历为主,约占种植者80%,其中初中占30%,文盲或半文盲占劳动力50%。而高中及以上学历占20%,在从事苹果种植的群体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15%。而且现在农村专设的果农培训机构几乎为零,果农的信息技术主要来源于媒体;二是果业技术培训人才短缺,果树技术、信息来源单一。同时,办公资金不足,设施简陋缺乏基本办公自动化条件,技术、信息来源主要靠省、市的文件传达。亦缺少出国参观学习的机会,接受再培训机会太少,直接导致专业技术前瞻性技术信息缺乏。另外,从事苹果产业人员后继人才较少。各县的果业技术部门,受国家大中专学生从2000年不分配工作因素影响,基本上没有人员的补充。苹果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此,苹果产业人力资源发展存在后劲不足,同时缺乏果业方面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陕西省水果产业在农业信息化发展方面,虽然在过去10年加快发展速度,但是在应用,开发研究方面仍是严重滞后。系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商品化应用软件少。所以末能形成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实现对苹果的生产,加工,储运,流通与市场配送,信息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整体进行监控。而产业内企业及各级政府未能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更合理地配置农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苹果的质量。而政府对水果产业在信息化宏观指导,调控和直接投入的力度减少。目前虽然在产业内建立了陕西省果品信息网站,但网上的生产、供求信息较少,而且是会员才能登陆;各苹果基地县几乎没有专业的果品信息网站。另外,过去一直注重生产环节,而忽视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人财物投入严重不足。对市场研究太少,信息不灵,对产品销路、消费者口味习惯、国际市场变化趋势等知之甚少。重视农业信息技术之应用及加强与苹果生产及市场销售体系的连接,省政府应大力扶持苹果产业内龙头企业、科研中心和地方技术站推行及应用农业信息技术。同时,陕西苹果产业要加快农业信息化包括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化,农作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确化,管理信息化和服务网络化贯穿了产前、产中、产后。如产前主要为生产规划和准备生产资料,产中主要体现在种植,产后主要体现在加工,流通和农副产品销售方面。理信息化方面,无论是前期的资源配置和优化、中期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上,部可以因为管理的高效和准确,而带来标准生产和规范管理。还可利用服务网络,让市场和销售也变得可以预见,使陕西苹果品牌的认知度和销售渠道得到广泛的拓宽。
  
 作为全球最大的苹果、猕猴桃种植主产地之一,水果产业不但成为陕西水果产区的经济支柱,更是中国水果产业出口创汇的重点板块。然而,目前陕西果业尚存在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制约着陕西果业更快进军国际的步伐,也影响到整个水果产业的综合收益。专家指出,水果产业同其他产业一样,必须依靠科技力量提升整体产业水平。

构建新型现代农业机械装备产业体系

目前陕西省苹果产业在传统的种植和物流运作方式下,产业内的种植户和企业各自经营物流,没有形成经济规模,造成种植和采购成本高、人员和运力利用率低。而发展现代协同物流通过集中采购,集中运输,集中储存,集中管理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可以有效地令产业内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极大地提高种植滴灌等设施和仓库等物流设备和设施的利用率,从而减少企业物流支出,提高经济效益。特别在一些交通不便但苹果资源丰富的边远山区,地区,增加公路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条件。又例如在各苹果主产地及集散中心,培植一批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水果仓储中心或水果配送中心等。加快建设苹果产业供应链内各个环节在产前,产中,产后,消费等领域物流设施。支持建设产地化、低成本的分选和冷藏系统,实现由产品向商品转变、由分散生产向规模销售转变。

重点建设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促进陕西苹果流通现代化。另外,通过产业内企业的产业化与资本化及采后处理,远输和贮藏于一体,除配有采后处理,分级和包装的机械外还应配备冷藏运输,气调库等设备来加强苹果采后保鲜能力,调节及延长陕西苹果之销售时间及开拓更广宽的市场。加大对果品贮藏保鲜和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强科研攻关与技术创新,尽快配置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及品牌的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增强市场竞争力与提高果品品质和附件值,进而推动产业升级。
构建新型现代农业品牌建设性产业体系

  陕西苹果地方品牌太多,除了极少数企业外,大部分企业果实质量参差不齐,也没有建立创造品牌、维护品牌生命的基地管理体系,严重影响陕西苹果开拓国际市场。政府应着力扶持代表着优秀的质量标准和市场认知度的品牌作为陕西苹果的产业象征,代替陕西苹果地理标志产品走向世界,打造环保、质高安全的陕西苹果产业,使陕西优质苹果进入国际物流配送的供应链中,从而拓宽果农的增收渠道。
   
实现品牌带动龙头,龙头带动产业,产业带动果农,最终实现争全国第一、创世界名牌、建果业强省的目标,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用产业的繁荣带动新农村的发展和繁荣的目标。比如一些农业产业化企业,有的只有原生态初级产品,只能以原料的形态低价出售;有的不知道如何才能让产品增值,不知什么产品才是市场需要的;还有的重硬件投入,轻思想方法,结果设备到位了,市场也饱和了;更有无数的水果品种,无数的特色食品,无数的地方特产群龙无首,处在无品牌状态,高质低价状态。这些领域竞争不充分,品牌不集中,蕴含着巨大的战略机会。 已经有许多企业开始行动了,如“洛川苹果”、华圣果业的“华圣”牌苹果、延安果业的“宝塔山”牌苹果、咸阳果业“绿琪”牌有机苹果、北山果业的“狼果”牌苹果、陕西猕猴桃实业集团的“陕西猕猴桃”牌猕猴桃等终端消费品牌产品,悄然畅销,其现在开始建设水果产业基地,进军全国市场。

陕西省近几年虽然培育出一些果品龙头企业,但从总体上讲,龙头企业占市场分额小、数量少,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对产业的带动能力不够,没有与果农形成合作共同体,未能发挥对苹果产业的影响力。在苹果生产的标准化方面与先进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与国际标准及市场接轨性差。另外,企业品牌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具有国际市场竞争的品牌,无法立足国际市场。虽然省内部分苹果生产地也注册了一些品牌,但果实质量参差不齐,被盗用和假冒的情况也十分严重,不能用品牌效应来增加苹果附加值。同时也没有建立创造品牌、维护品牌生命的基地管理体系。地方品牌相互恶性竞争,很难打出一个国际品牌形象。
  
美国用红星苹果在全球水果舞台上塑造了一个高档品牌美国蛇果,其内在品质远远不如陕西红富士,然而,旬邑的北山果业在香港媒体打出了美国有蛇果,中国有狼果这样的宣传广告。以陕西优质红富士内在优秀的品质和酸甜爽脆的口感加上注册中国狼果的品牌,赢得了香港消费者的认可。陕西省原省长陈德铭将一盒中国狼果礼品苹果和安塞剪纸作为陕西省礼品送给特首董建华,使中国狼果在香港得到了认知。由此给人们留下了很多思考,陕西苹果品牌太多,相互竞争,何时能塑造一个国际品牌形象,何时能建立维护品牌生命的基地管理体系?尽管陕西苹果地域品牌保护在运行,但那只是产品的地域保护,水果作为商品,其品牌价值也许被忽视,或许我们都在思路上走入一个误区……值得果业管理者、果业企业及政府去思考……

洛川非常重视苹果品牌建设,在注册了洛川商标后,果农的效益大为增加。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工作。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生产经营大户等创立自己的品牌。到2015年,陕西力争培育7-8个国内知名品牌、3-4个国际品牌。品牌是一种强有力的武器,它能够彻底改变顾客行为,并支配整个世界的格局,鲜苹果出口企业只有树立起强大的自主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长久保住自己的份额。在金融危机时期越是出口形势不好,品牌就越发显得重要,当然越是有品牌的企业抵抗出口波动能力越强,如果没有自主品牌,就只能成为转嫁风险和损失的对象。

最好的启示:只要做强自己的品牌,就可以占领目标市场。只要做强品牌水果,就可以带动陕西水果占领国内市场,走向高端和国际市场。客观分析,陕西果业,具有品质优势,而不具备价格优势,要将品质优势转化为价格优势,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大品牌。水果行业是中国下一个大品牌的集中诞生地,这里蕴含成就伟大企业和企业家的战略机遇!!!每一位有胆识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家,都不放过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的。现在正是进入厨房餐桌食品市场做品牌的最佳机遇期,厨房餐桌食品品牌集结号已经吹响!

构建新型现代农业食品安全保障性产业体系

陕西省苹果产业应把握好本身的天然地理资源优势,加强在环保理念上的应用,宣传及推广产业内的农户、协会、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协力营造陕西苹果产业是重视环保,从生产过程到销售环节都兼顾环保概念,以此来争取客户和消费者的感知和心理价值,利用绿色果品生产基地生产食品安全的有机苹果及以环保概念作产业的价值创新。增强竞争力,提高盈利空间。
  
近年,食品安全、卫生、农残等问题是各国十分关注的大事,生产无公害食品是市场的需求,也是加入WTO后,我国食品生产的大势所趋。要生产、加工无公害食品就要从选择与建设无公害种植基地或绿色食品基地抓起。在基地种植全过程包括农资投入品都必须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要做到不仅有IS09001质量认证,更要实施GAPHACCP质量安全体系的标准实施和监控。另外,透过统一规范的行业及国家标准和国际市场主要苹果进口国的检验检疫质量要求标准接轨,大力在陕西苹果产业推广应用,才能生产出高质、达标安全的果品,确保能通过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和满足食品安全标准要求。近年一些发达国家如加拿大、美国和欧盟的农业品经营者提出把果蔬从农场到餐桌的概念。这概念有二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在整合从生产到消费者的供应链流程中,尽量减少果蔬的损耗,加强果蔬的保鲜程度,及有效减低成本,令消费者能用更低的价钱购买质量高的果蔬。所以陕西省苹果产业应大力加强与国内外的大型超市连锁集团的联系,争取双方联盟,共同创造将陕西苹果从农场到餐桌的概念具体实施出来,为人类提供安全洁净水果。
  
目前陕西省苹果产业在2004年己建设绿色果品基地240万亩,居全国第一。另外一些龙头企业近几年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和出口果园注册认证,目前注册认证出口果园面积近30万亩,新申报绿色果品基地105万亩,由北山果业承担国家农业部948重大项目陕西苹果引进示范国际通行GAPHACCP,建立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技术体系。这些建设足以使陕西苹果产业在天然资源和绿色食品生产量上占有优势。如华圣集团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认证、EUREP GAP欧洲农业操作规范体系认证、TNC英国大型超市综合农场管理计划体系认证、BRC英国及欧洲零售商安全认证等,从而带动陕西水果质量管理上了一个大台阶。增强竞争力,提高盈利空间。

  果品安全问题是水果产业发展的生命线。今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尤其是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和广元蛆桔事件,给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食品安全对产业的发展是致命的。在洛川苹果进奥运的争取过程中,苹果送到成都去检测,35项检测指标34项未检出。因此,抓好质量安全管理,重点是要抓好安全检测管理体系建设,按照农业部在《洛川苹果产业发展规划》评审会上提出的新要求,按照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室的目标,建成了洛川苹果质量安全检测中心、16个乡级安全检测管理站,在30个村级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建立了安全检测室,县、乡、村三级安全检测体系初步形成。今后,要把推行果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标识使用制度和扩大检测覆盖面作为重点,切实抓好检测认证试点工作,充分发挥检测对市场、企业、品牌、基地的带动作用,利用检测手段保护好洛川苹果这一品牌及食品安全。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督体系,加强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按照市场准入要求,逐步建立果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倡导和推行信用卡二维码的使用,保证果品质量信誉和食品安全的管理。
构建新型现代农业公益性服务产业体系

陕西省着力实施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基层农业公益性服务硬件、软件建设,建起了一个全域性无缝覆盖的新型现代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为该市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陕西果业插上了快速发展的翅膀。

从硬件方面看,以市级为服务中心,县级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为骨干,综合配套、便捷高效,农业综合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软件方面,强化了基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综合职能,建设起了一套贴近农民实际需求的服务机制,让服务人员和技术人员沉下去,走进基层,服务一线,加上农民专合组织、农业企业、专业技术协会、种养大户和农业科研机构的广泛参与,形成了分工协作、功能完善、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基层农业服务新格局。

新型现代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的建成和运行,实现了农业综合服务保障能力的大跨越,推进了现代农业良种化、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的转变,对促进该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按照三化、五有、五统一的要求来进行建设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有办公场所、有设施设备、有专业队伍、有工作经费、有规章制度,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貌、统一标识、统一配置设备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公益性服务新机制,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着力构建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行为社会化、服务形式多样化的新型农村公益性服务体系,为三农工作保驾护航。

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构建农民培训、人才培养、农技推广和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功能的发挥,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校的技术合作,农业科技水平全面提升。农业设施栽培、组织培养等一批高新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快速、广泛应用,为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检测服务。建立了市、乡(镇)、村(社区)三级信息服务网络,尽快改变服务机构、服务人员与服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各基层站设置本乡(镇)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窗口、利用配备的设备,建立与市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中心相配套的信息服务网络。同时,充分调动联通、移动、电信等营运商的积极性,在各村(社区)设立农村信息服务点,实现农村信息无缝覆盖。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消除城乡之间信息占有和利用的差别,建立城乡之间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使有限的农业资源得以优化配置,有助于推动传统农业的升级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建立农业信息网络平台,搭建政府与农民沟通的桥梁,使农民及时、方便地获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也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反映问题的说话渠道。

充分发挥完整的农技推广体系作用,高效推广农业科技。经过努力, 都江堰市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农业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农服务中心和基层服务站是农业技术通往乡村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的集散地桥梁;为农服务中心和基层服务站工作人员是把科学技术传递到千家万户的火炬手。果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传统农业以稻、麦、油等作物栽培、病虫防治、土壤肥料和畜禽防疫等技术服务为主,侧重于生产环节。现代农业服务则逐步向市场需求导向下的技术、信息服务转变,涉及产前、产中、产后,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包括市场信息、技术指导、种苗肥药、生产标准、商标注册、保鲜贮运、加工营销和科研教育等各个方面,服务手段更趋多样,服务针对性更强,服务效率更高。

在迈向国际市场的进程中,陕西水果产业一直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基本方针,先后在莫斯科、曼谷、迪拜、布鲁塞尔、开普敦、雅加达参加或举办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营销、陕西果品推介和贸易等活动。陕西果品出口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年平均创汇递增率在50%以上,产品远销东盟、欧盟、阿盟、北美、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
年来,陕西苹果产业已实现历史性跨越,一步步走向王者之巅。以苹果为主的陕西果业已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要产业。要增强陕西省水果的产业升级,有效的途径是发展水果产业化经营,亦是陕西水果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带动力量,调整和优化水果产业结构的过程是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的集聚过程,透过产业化经营,一方面促进陕西水果产业链形成一体化经营,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产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及优化人力资源和培训果业技术人员以加快苹果产业科技进步,提高苹果质量,增加陕西苹果产业链之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才能巩固和加强产业的换代升级。

   
天时、地利、人和决定了陕西苹果在全国乃至世界苹果产业界的霸主地位。与世界其它主要水果生产区相比,陕西拥有大规模的种植生产基地、丰富的水果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较低的生产成本,从而造就了其巨大的生产潜力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就陕西水果果产业未来国际化发展之路,陕西省果业局局长王振兴说:“要从技术创新、人员培训、对外合作交流等三方面加强。不断完善苹果生产技术体系,依靠技术创新,促进陕西苹果产业升级,加快进军国际市场”。

 

作者简介:杨竣,西安人。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猕猴桃分会理事长,资深农产品品牌战略专家、营销管理专家、项目策划专家。曾服务于华圣果业、赣南果业、北京亿事达集团、陕西昌盛集团、远东果品等著名现代农业公司。其潜心钻研中国果业产业化铸造工程,并专注农产品流通领域、品牌建设、农业项目的研究和运作,是中国水果产业从理念到动作创新策略理论创始人和实践专家。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3 21:20 , Processed in 0.0302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