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叶茂中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519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叶茂中谈营销——跨域的机会

热度 2已有 53623 次阅读2013-12-27 16:38 |个人分类:文章专辑|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叶茂中, 营销

我们在帮企业做诊断的时候,常常强调机会的重要性,机会能助推品牌在同等条件下更快速成长。无奈被称之为“机会”的这个玩意,有几种不可操控性:它既不可被创造,也具有时效性。

 

但是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时尚杂志常常是一线城市杂志摊上的热卖货。无论是欧美系、日系、还是本土代表,营收一靠发行,二靠广告主的广告和活动,并且主要是靠后者。

 

 

欧美系杂志,如《Cosmopolitan时尚》、《Vogue》等,它长成的模样,能让你可以把整本时装杂志都理解为广告。它看起来不是一个独立产品,更像是依附在时尚工业上的寄生产品,它的衣食父母上游是时尚产品,下游是富裕的消费者。而广告主,比如Gucci发布一个广告,通常是同一时间、所有杂志都刊登同一个广告,其他品牌当然也是这样。于是你可以发现,这些个欧美杂志的父亲相同、母亲也相同,生出来的孩子比较像:几乎所有欧美系时尚杂志的排版方式是,杂志的前面部分除了目录全是广告。

 

 

 

 

 

同时,这种以“图”来“快”阅读的欧美杂志,普遍存在于发廊,咖啡馆,饭店,银行,公司甚至售楼处的公共杂志架,从读者数量上来算,市场占有率远远不止销售率反映出来的数据。欧美杂志,大可以靠广告收入逍遥存活。

 

 

日系时尚杂志,如《瑞丽》、《昕薇》则侧重实用性。就像欧美杂志通过目标受众、免费派送的范围、广告商等等建立起影响力,日系的杂志则是从意识层面对读者进行影响。直白点说,欧美杂志看看图片就好了,日系杂志却在做内容上面(如美容、美体、服装搭配等几个重要内容)有更有针对性的深耕。这样的定位,让日系杂志的个人买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所以日系杂志能做到发行量、销售率远高于欧美系杂志。

 

 

 

 

 

在这两个派系大佬的压迫下,有人尝试翻身了。

 

 

 

 

 

定位“潮”人的时尚杂志。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有一部分年轻人受日本和香港等地街头潮流文化影响,开始尝试个性鲜明的穿衣风格。“潮”杂志的目标只是想为那些追求新潮穿着及用品的年轻人提供关于潮流的资讯,并以此获得广告收入。

 

 

 

 

 

“潮”志的定位确实是能切出一块市场蛋糕。但小众、后入、没有那些奢侈的广告主可以仰仗,单纯靠广告赚钱,会让“潮”类杂志很难端住饭碗。

 

 

但“潮”有“潮”的新机会。

 

 

 

 

 

不同于那些贴满大牌的时尚杂志,潮类杂志的个性化导致在分享一个个创意新潮物件的同时,很快面对的一个新问题是:眼馋的读者哪里去买?

 

 

这也许会让你联想到“美丽说”“蘑菇街”的“导购”商业模式。从用户层面,读者去“美丽说”这样的网站逛街看潮汛,逛完了点开推荐链接,我就能买得到。而从网站运营角度,不必自建物流,也不用操心供应链,却能以极其轻盈的身姿在笨重的电商模式下游刃有余。

 

 

 

 

这也可能成为时尚纸媒体的一个机会。网购横行的年代,作为一本杂志也许不该仅仅想到的是做一个电子版杂志。

 

 

当你将讯息传递到消费者面前,货品在哪儿?好比,企业做完了高空广告,终端在哪儿?没终端,你使尽解数暴露在用户眼前也白搭。很多潮品由于是设计师品牌,没有聚集地的属性恰恰不同于那些成熟的大牌有体面的各种大小的终端。消费者们太难摸到他们了!

 

 

 

 

 

YOHO有货就是YOHO潮流志的团队,在投石问路的状况下,顺应了“需要有个平台买到潮牌”的机会发展起来的。

 

 

 

 

 

YOHO在移到电子平台的时候,也许并想过最终他演变成的是一个潮牌的网店。在纯粹做纸媒3年后,YOHO积累了不少潮流品牌的广告客户,这些品牌在完成了前期的市场推广后本身就在寻找在中国市场展开销售的机会。他们同YOHO杂志本身一样,没足够的实力没足够的了解贸然进军潮牌实体销售。但他们愿意聚集在一起,在一个潮平台上,最直接的面向直接目标消费者售卖自己的产品。

 

 

 

 

 

对于这些长期阅读《YOHO!潮流志》,或是聚集在YOHO社区网站上的消费者来说,如果这个自己每天用来获取最新潮流资讯的媒体品牌开始做产品销售,他们会对这个也叫YOHO的电商产生天然的信任,至少会去尝试在那里购买那些原本难以买到的潮牌商品。相比于直接起步的电商网站需要通过市场推广大海捞针般地抓住用户,YOHO的电商业务可以在起步时就直接从原有的媒体品牌导入一大批顾客。

 

 

 

 

 

年轻潮人获取信息和购买产品的渠道从来就是多元化的。看准用户需求+用户喜好的购买方式,YOHOYOHO注册网站原先的导航栏上加入了一个叫做“YOHO!有货”的入口,正式推出了今天的潮牌B2C购物网站。

 

 

 

 

 

 

2011年年中的一次用户调查中,通过《YOHO!潮流志》知道“YOHO!有货”的消费者比例高达40%。从杂志传统的盈利到另辟蹊径,这是一次成功的切入,并帮助YOHO获得了后续发展的资本。尽管长期来看,YOHO!有货想把潮牌电商干的漂亮,还需要遵守电子商务网站的游戏规则,才能持续壮大,包括用户体验、包括物流、服务等等。

 

 

 

 

 

我们并不一味去推崇杂志们跨领域的去探寻机会,但你或许可能千篇一律的总结,一旦这是个确实存在的纸媒解决不了的市场机会,这或许就是另一个商业增长点。

 

 

 

 

 

让人称道的是,YOHO在后来的发展中,除了对《YOHO!潮流志》以“Play and Learn”的思路进行改版,并在今年3月推出了女刊。它坚持了纸媒的灵魂,不断的让线下发挥关键引导作用,而在线上进一步扩大销售力。

 

 

 

 

 

所有人都清楚的一点事,这是所有纸媒的冬天,连位列美国三大报之一的《华盛顿邮报》,也落得被收购的命运,剩下的事就是掰掰指头算还剩多少日子而已,至少贝索斯的预计是2020年。

 

 

 

 

 

何去何从?纸媒的在线化和载体的多样化是必然的,而是不是可以再走的远一点?至少YOHO给了我们一点启示。传统媒体的一大优势就是专业性,而专业性也就意味着口碑,意味着意见领袖的身份,当然,也就意味着促成购买的可能。

 

  

以上文章转载至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官网:www.yemaozhong.com


路过

鸡蛋
1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老王的营销观号 2020-6-27 18:32
商业的不停变迁,也曾带来洛阳纸贵之时,当其功能被电子产品逐渐取代时,纸虽廉价,但所承载的内容本身才是价值增长的核心所在(除开造纸厂)。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就是企业革自己命的结果。这需要企业先人一步的商业嗅觉,能正确判断产品生命周期并作出预判的意识,和不恋过往的勇气。广义上,一切存在即合理,而那被取代了的事与物,最起码还有其历史价值。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7 11:39 , Processed in 0.0288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