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荣振环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507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搜狐VS新浪,如何竞争?

已有 190135 次阅读2008-9-27 12:17 |个人分类:品牌建设10步通达|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荣振环

 

   前段时间和一编辑探讨了一个话题,搜狐怎样出奇制胜撼新浪老大的地位,如何开展竞争?

  我的观点是为什么要竞争,搜狐要是有志气就不要完全盯着新浪,不能把新浪当成标杆,这两个门户毕竟是half and half,半斤八两,完全可以在自己的核心优势和奥运资源上放大,关键是把门户再向平台进化,鼓动更多交互式的行为,整合更多资源和力量,最大化奥运资源,为用户打造多元化价值。

  借用古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句话放在这两个网站可以如下曲解:两个门户网站有各自的原则和专长,能够用户带去与众不同的体验,策略上不是同质化,而是符合用户偏好的差异化,方能在竞合中相互助跑,成为令人尊敬的企业;如果两个网站都参照对方的脚印,模仿对方的做法,天天盯着都是对手的弱点,久而久之,反而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差,因为没有差异化,反倒不能给用户带去最大的价值,也导致竞争力减弱。

  总之,核心一句话:超越竞争

  至于搜狐如何撼动新浪笔者确实不敢妄下论断,但搜狐如何收获更多用户我倒是有几点意见。因为网络公司毕竟不同于其他企业,搜狐虽然成为百年奥运历史上第一个互联网赞助商,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但是面对新浪、网易、腾讯组成的奥运联盟,其压力还是蛮大的。

  新浪长期的新闻口碑、网易的邮箱和网游、腾讯的即时通讯捆绑都会分流大量的网络用户。

  老二要撼动老大,那肯定要有非常规做法。单靠对奥运资源的捆绑,就互联网的媒体而言还不足以聚焦更多注意力。

  我认为搜狐要想突破,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平台进一步开放

  鼓励更多参与和创造,借用网民的协作营造更好的内容,在开放的状态下,吸引更多的用户。因为Web2.0时代的趋势就是鼓励消费者分享,消费者既是内容的使用者,又是内容的创造者。

  在新媒体时代,消费者对信息的注意从被动的接收逐渐转变成主动的搜索和分享,在这个平等的媒体中充分展示了网络传播“Share”的力量

  WEB2.0时代的到来,如何借用广告用户的力量,让他们产生更多到搜狐这个平台分享的欲望。激发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平台。

  我以前时常讲:体验比告知更重要,接触比曝光更有效。新媒体的崛起已经把消费者传统消费过程中的“AIDMA”法则变成了“AISAS”法则,即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Search(搜集)Action(行动)Share(分享)。在新媒体时代,消费者对信息的注意从被动的接收逐渐转变成主动的搜索和分享,在这个平等的媒体中充分展示了网络传播“Share”的力量。

  如果能够借用开放的平台做出类似网络超女、网民评奥运、网络第一目击等新颖的栏目,那么搜狐就可以以低成本的方式获取更多关注。

  2)善用整合的力量

  搜狐应该加强所有服务和用户之间的整合,使用户体验得到全面提升。搜狐奥运联盟除了为用户提供最全面、最快速的奥运体育报道之外,应该成为企业和消费者互动的桥梁。

  3)联盟合作共展宏图

  在奥运期间将会产生一种力量,就是新锐移动媒体。届时广大的观众就成了拍客和业余记者。如何能够和奥运赞助商中国移动等达成联盟,更好地服务奥运经济,更好地帮助观众、市民和游客解决一些问题。在异业联盟中发挥和壮大自己,是搜狐应该思考的关键问题。

  4)世界眼光,世界搜狐

  作为奥运赞助商,搜狐的目标应该是国际,尤其是网络媒体,本身就是距离世界最近的资源。传统的赞助商受限无法标榜全球就罢了,作为一个门户如果不能策略性地利用奥运获得世界的关注,实际上是不能有效利用奥运资源。如果在世界人民和更多国外企业心目中树立搜狐的地位,有效传承中国以及北京的形象,搜狐应该树立一个大的使命。

  总之,奥运是搜狐行销世界的一个契机,如果搜狐不能利用奥运成为世界的搜狐,网罗更多异国用户,在世界面前树立中国第一门户的形象,却只在家门口想着如何从新浪、网易、藤讯身上卡油,那么搜狐基本上也是怀揣金饭碗要饭,穿着黄马褂种地,彻底沦为奥运的打工仔,不仅不会成为第一吃螃蟹的人,还会成为一个煮熟的红螃蟹。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8 00:04 , Processed in 0.0286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