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荣振环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507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北京应该营销“文明”

已有 107585 次阅读2008-9-8 23:42 |个人分类:品牌建设10步通达|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最近朋友们见面聊得最多一个话题就是奥运会和奥运会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有的朋友说,单双号了,北京路况好了。
 
有的朋友则说,是啊,可是出行不方便了。
 
原来是天天开车,一个人,尽管堵,还可以听听收音机,欣赏电台节目和优美的音乐。现在变成有一天要乘坐地铁,尽管不堵,却是和所有人挤在一起,体会“社会主义大家庭的零距离。”
 
很久没坐地铁的朋友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经常有地铁里经常出现不满的声音或者“望哪挤啊”,“别挤啦”,“看着点啊”。
 
这个时候,很多人产生一种感觉,“恨人”。周围的陌生人都成了厌恶的对象。抱着这种情绪,很容易因一点摩擦就发出冲动的不文明声音,有时还会出现对骂、厮打。
 
连我的一个外国朋友曾经见识几次地铁口水战和对决战。这就说明人和人不能过于“亲密”,当大家全都挤在狭小的空间,距离没了,不仅没有美,还会升级同胞们之间的敌意,扰乱人类应该体现的文明。
 
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如地铁上不是很挤,你坐在那里,这时候上来一位老人或是孕妇。相信你肯定会义不容辞地站起来,让座。这可以叫做“文明”。这时候,很多人都会有文明的行为。
 
 
但是当地铁上挤得一塌糊涂,正如北京现在地铁高峰期一样,连找个站舒服的地方都变得很奢侈的时候,你再看到一个老人或是来小孩的进来,(你恰好在门旁,因为远处已经被人挡住了视线),这个时候,你让座就意味着损害你个人的利益。你投身于拥挤中带来的痛苦VS你做好事产生的快乐,会让你迟疑。
 
在一些人的眼中,做好事是“付出不一要回报”,但不要伤害到自己的利益。
 
这个时候,“文明”的人一下子递减。更多有座位的人采用的招法是装作没看见,佯睡、玩游戏、看书。
 
眼不见心不烦,把做好事的机会让给真正大无畏的文明人。
 
这让我想起了我经常讲到的故事。
 
 
 
街上跑一只老鼠,会出现人人喊打的局面,然而并非人人敢打,总有一些人,虽然厌恶老鼠,但也怕老鼠,见了老鼠是只敢喊打不敢真打的。(就像我们很多人倡导文明的,但往往都是有条件文明。)
 
如果街上跑一只乱咬人的疯狗,敢打的人就更少。
 
明明是一只乱咬人的狗,为什么不打呢?因为这时候人们面对的是一个比老鼠远为“强悍”的对手,许多人心里知道,若是自己单枪匹马上去和恶狗交战,未必能战而胜之,没准自己没打上狗,反倒被狗先咬一口。当然,这狗如果不停地乱咬人,勇者终会出现的,这勇者自然就是人群中的英雄。(这个英雄就如同我们在拥挤不堪的地铁上仍能够让座的文明人)
    街上如果跑着一只虎,情况又会如何呢?我猜想,不但敢打的人会降为一个十分可悲的数,就连喊打的人,也会微乎其微;如果这时候还能听见人的呼叫声,那八成也是喊救命。
 
由此我就想,人们的所谓疾恶如仇,实际上是疾小恶如仇,对于大恶,敢于“疾”的人是不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恶人总要做成首恶、国王为什么常常成了暴君的一个原因:对于大恶,人是只有屈服、臣服的份,没有(或叫缺少)反抗的力量的。
 
也就是说,从人性的理解,绝大多数人,都是疾小恶如仇,而不是真正地嫉恶如仇。
   
那么引申到文明的层面更是有附加条件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文明也是个相对的概念。
曾经一个朋友小王(目前还是大学生)在我们公司实习的时候给我们讲述这样一种经历。这位朋友以前是一个热血青年,从来上公交车或是地铁都是典型的让座一族,非常有礼貌,绝对是无条件文明一族,即使自己站在拥挤的人群中,他也会把座位让给需要帮助的人们。
 
后来,逐渐经历过若干事件,他现在已经退化成了有条件文明一族甚至漠视文明一族。
 
因为他发现,现在给人们让座变成了某些特殊人物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有些被让与者连句基本的谢谢都没有。
 
他曾经多次给带小孩的人让座,结果一次他去面试暑期实习,乘坐地铁让给一个来小孩的父亲后,孩子因为坐在地铁上不老实,将他的裤子踢脏。
 
还有一次,他把作为让给一个老人,结果老人就坐两站地就下了,也没有把座位回让给他,多次的付出并且损害自己利益让他感到一种伤感。后来更是演化成了一种厌恶感。一次和女友乘坐公交车,正和女友聊得开心之际,却总听后面一个人“清嗓子”,明显是冲着他们来的。开始没理会,后来听售票员说“哪位少坐一会,给老人让给座?”处于-全球品牌网-长期的惯性,小王马上站起身来准备给人让座,只见一个老人铁青个脸,来了一句“自己留着坐吧,没素质!”小王一听就火了,开始和老人理论起来,小王说,“我又没有义务一上车就前后左右的看,有哪个老人没有座,让座还让出错来了!”两个人越吵越凶,后来在售票员的调节下才平息。
 
从此以后,小王彻底改变了。
 
上车就拿起MP3听着音乐,打游戏,对于身边人一概漠视。在地铁上,只要见到有孕妇、小孩、老人进来马上闭眼,装作睡觉。
 
反正会有其他人让座的,已经成为他的心态。
 
原来一个挺正常的青年为什么会演化成现在的他。
 
一次和一个心理学博士就这个问题探讨了一番。他认为关键是做好事的人心里都有个底线,不求所得,但求心安。同时也或多或少有个预期:得到感谢的回馈。
 
但现在很多被施与者连句基本的谢谢都没有时,施与者不免期望没有得到满足,加之自己付出还屡遭利益受损。
 
自然就改变了先前的态度。
 
人都是喜欢激励,你的善意的微笑、感恩的道谢都是强化他认行善的动因。
 
所以,前段时间一个台湾的学生说北京缺乏文明的时候,我就在想,奥运真正的文明不是体现在赛场和一些冠冕堂皇的场合,不是我们专门为了表现而彰显的文明,而是每个市民在生活中贯彻和坚持的行为。
 
一个普通的出行,我们的表现都是北京、中国的符号和品牌印象。
 
所以,我们要纠正一种心态才能更好地营销北京的文明。
 
如果和你挤在同一个车厢里的都是你的家人你还有怨气吗?
 
如果对面站的孩子是你的,你还忍心坐下去吗?
 
人家给你让座了,你连句谢谢都说处出来,你还真好意思坐吗?
 
至少你也应该懂得付出吧。
 
不懂得付出只懂得接受的人是很可悲的。
 
曾经有个故事说,上帝答应给两个兄弟一人一种生活:老大选择付出,结果成为富甲一方、乐善好施的商人。老二选择接受,结果成了一个乞丐。
 
 
 
弱者需要关爱,但不应该试所有关爱为一种义务,要懂得感恩。
 
强者需要付出,因为总有一天你会成为弱者。你今天种下因,明天会收获果。
 
如果在国外,你见到一个同样说中国话的人无论他是新加坡的、香港的还是大陆的。你都倍感亲切,很容易就过去打声招呼。
 
然而,当我们身边挤满了陌生人,我们的文明就随着拥挤程度的递增而递减。
 
08奥运,我们给世界一个什么样的北京,什么样的中国呢?
 
我想应该是北京开始营销文明的时候。如果每个人都懂得付出微笑、关爱、赞美,即使拥挤也会其乐融融。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7 15:54 , Processed in 0.0333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