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马小雨-资深策划师 https://www.cmmo.cn/?81786 [收藏] [复制] [RSS] 从来处来,观世间千姿百态;由去处去,笑人生一梦入怀.

日志

【策划师札记】健康行业中小企业发展迷思——评陈智军:那一本会销书

热度 2已有 201088 次阅读2011-11-21 16:13 |个人分类:策划师札记|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我很少写书评,尤其是行业同仁的著作。过去几年来,有不少的广告、策划界朋友出书邀请我写过序,当然了邀请写书评的也有,只不过我都没答应,主动为某一本书写书评这还是头一遭。不写书评非是我清高,而是因为写书评并不容易,立论要高屋建瓴、观点则准确到位,不能过分赞扬也不能过分挑刺,大前提是你得能与作者站在同一个高度,并读懂了作者的书。

 

我与陈老师智军兄

 

        我和陈老师智军兄并不认识,这所谓的“不认识”是说我们没有见过面、没有通过电话,相互也只限于“知道”这个层面,或许是我有些不成熟的观点曾经被陈老师读到过,而陈老师的很多文章我也拜读过,仅限于此。

 

        主动写这个书评,事先也没有和陈老师沟通过,突然发出来难免会让别人感觉有些“狐狸心理”。为什么捧陈老师这个“热灶”?一方面在于策划人的惺惺相惜,另一方面则是对健康行业学术界,尤其是会销学术界苍白的感叹:说到底,我们这个行业敢于著书立说的人还是太少了。如果,也能如其他行业那样拥有丰富的理论著作与专业书籍,那么我想会议营销当前的发展就不会如此困难,很多的会销同仁也能少走一些弯路,摆脱市场困境也就指日可待了。

 

与读书学习有关的三个境界

 

        读书、学习要有技巧,这是上学的时候老师们每天在耳边念叨的。同样一本书,有些人能从其中汲取养分和精华,而有些人则读完了还是懵懵懂懂,亦如陈老师这本书,赞扬有之、否定也有之。抛开人性阴暗问题不谈,鉴于不同读者的角度和层次,我以为读书学习要有三个境界:

 

       学的境界:刚入行的新人,对行业内任何事情都是新鲜的,他们就像是一块海绵,不停的吸收、吸收再吸收,不管好赖,不重质量,以求尽快丰富起来。对与本行业有关无关的知识、经验,统统接受,这就是学的境界。

 

       悟的境界:学的多了,知识丰富了,经验增长了,这个时候借助“外物”提升已经很慢了,学习读书则更多的在于“体悟”,即:借助别人的观点启发自己。由“学”到“悟”亦如鲤鱼跳龙门,是境界,也是视野、层次的提升。

 

       证的境界:读书也好、聊天也罢,不同观点的交锋和探索,重要的并不在于分辨对错,而在于反求诸己。心中确定一个观点后,借助别人的意见来求证,这就是证的境界:证实、求证、确认,使决策更加严谨。

 

几类人应该如何看

 

        一线销售经理及以下人员,应该着重全书的下半部分,比如“6个文本”、“卖货的帖子”、“活动主持稿”、“大健康讲本”,同时包含上部的“实战十五招”这几篇无论是实用性还是延伸性都很强,稍作针对性调整即可运用在日常工作中。同时,特别提示入行新人应该着重学习“外一篇:论文”对全面了解行业、理性认识会销有很好的帮助。

 

        平台总监至营销副总级人员,建议不仅着重下半部分,同时重点参考上部“员工去留”、“学习宋山木”以及“会销哭与笑”,这几篇有立论、有分析、有案例,观点新颖。

 

        操盘手、老板等类型的人,应着重“会销批判”系列,有助于对行业现状的把握。

 

        总体来说,《听》这本书上部的部分内容大多发表过,而下部的很多文章的实用性很强,可以作为案头书使用,对于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大部分都可以找到答案。

 

六评《听会销》

 

              国庆后收到了书到今天通读了一遍,同时对其中感兴趣的章节文章又仔细研读了几次,感觉获益匪浅。当中有些观点对我启发很大,而有些观点则又印证了我的一些经验。对于这本书,我有三点正面评价:

 

       一评: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通读全书,讲道理深入浅出,说案例生动具体,读来更让人觉得易懂、易理解。同时兼顾实用性、实战操作。

 

       二评:日常参考适用性广。人资、招聘、攻单、讲课、策划、营销、会务等等,涉及行业的方方面面,日常参考案头必备。

 

       三评:观点提炼启发性大。你可以通过“一个销量翻了三倍的主持稿”这篇文章中提炼出“新产品上市启动如何借助大会与公共媒体的互动,达到树立品牌提高美誉度的目的”;也可以在“一个完整的模式流程及话术”中找到“新产品策划如何挖掘产品历史背景并运用到讲课中”等等,诸如此类的启发性观点很多。

 

        一分为二的来看待这本书,其中不免也有些瑕疵之处,另述三点:

 

       四评:有著书无立说,遗憾。从“著书立说”的角度来看,这里有个“互为因果”的关系节点,即:著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立说”,而立说的最好方法就是“著书”。但是陈老师这本书,从全书结构、编排、立论等角度考量,只完成了“著书”这一部分,而无明确“立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五评:有呼应无编辑,可惜。全书分上下两部,以表发时间为主线,但上下两部中诸多观点有相互印证之处,如:上部的“岁末年头咋抓员工去留”、“向宋山木学”这两篇如果配合下部的“人力资源计划”及“培训大纲”,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针对性解决“会销企业人资困境”的综合性手段,岂不更完善?

 

       六评:有排版无校对,该拍。书中在文章断句、标点符号等运用过程中,稍显急躁且并不细致,比如第2页上数第2行:“认可天年的这个开始这一年”这句中“开始”后应句号。类似这样的瑕疵在书中还有很多,再版时应仔细校对,出现这种不该出现的问题,板子要拍在责编的屁股上。

 

那一本会销书

 

        会销这个行业,无论是参考书籍还是理论书籍都太少了。我记得入行扫盲的时候读得是蜥蜴团队的《会议营销—撕开同质化市场的利器》,那本书可以定义为入门级读物。直到今天这么多年过去了,市场在发展、会销在进步,可是敢于著书立说的人除了陈老师智军兄,还没有出现。

 

        是这些民间的高人、大师没有能力写书吗?不是,可能是他们不屑、懒惰亦或其他。其实,在我看来这里更深层次的窠臼是对理论、立论的排斥与反感。我们这个行业,没有理论指导所以大部分人都像是“李云龙”,泥腿子出身,做市场身经百战就逐渐形成了“以术看道”,斥一些理论为“狗皮膏药”,所以不断的追求“术”的极致,而放弃甚至是漠视“道”的参悟,以至于才有了今天的困境与乱象。

 

        如果说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有“相轻相贱”的毛病,那么中国健康行业则更多的是“武人相屑”,以业绩论高低、以销售定成败。如果这个行业真是这样的话,那么离覆灭也就不远了。要知道,即便强如李云龙,他的跟前还得站着一个有理论水平的赵刚,相辅相成才能走的更远。科特勒为什么受到全世界营销人的敬仰,这个问题就说明了一切。

 

        传承断档、理论缺失将会成为阻碍行业继续发展的困扰。

 

        敢于著书立说,在我们这个行业就相当于把自己放在了靶子上,接受全行业懂行的、不懂行的人用放大镜或批判、或赞扬,所以陈老师智军兄的勇气值得赞扬;其次,在会销学术界如此苍白之时,每一本行业书籍的问世,对全行业所有从业人员来说都是一种福利;最后,任何一本行业书籍都是行业的宝贵资料,是作者对行业贡献的最佳注解。作为从业人员,我们应该支持、肯定,同时更应该鼓励更多的人著书、立说。

 

        以此来看,陈老师智军兄所作之事,善莫大焉。

 

        另:

 

        附对一副以谢陈老师智军兄赠《医药江湖》:

 

        上联:几载坎坷路,炒作铸英豪,何人如智军,剑指会销波涛?青锋随手出鞘,试问谁能与君漫步云霄?

 

       下联:今朝同一笑,天地任逍遥,阅罢听会销,再创市场高潮!日月揽入胸怀,敢问后世来者谁能比高!

 

        横批:智讲会销

 

              20111013   北京


路过

鸡蛋

鲜花
1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王亮 2011-11-22 09:03
好书、好文、好朋友;明理、明事、明未来!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4 19:03 , Processed in 0.0352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