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曾祥文营销手记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772661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高价竞争——险峰原来是坦途

已有 22606 次阅读2016-10-11 20:41 |个人分类:高价商品营销|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

高价竞争——险峰原来是坦途

                                                        /曾祥文

行业已经有了高垄断的领袖品牌,怎样对付它?产品成本就比竞争对手高,怎么办?渠道成本越来越高,做促销找死、不做促销等死,怎么办?产品核心技术被对手控制,关键原料被竞争对手控制,能否打败竞争对手?

其实一切强势品牌都是某种竞争模式的受益者,都是另外一些模式下的纸老虎;一切四无品牌(无资金、无质量成本、无权力背景、无知名度),都有可能成功。

踏上成功的道路,固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找到成功路口却不难,因为路口写着这样的路标:比强势品牌更高的价格。

价格变了,资源结构就变了,就有了很多种类的可能。

屡试不爽的实践

《松下幸之助经营管理全集》一书使我受益匪浅的是松下的“厚利多销”理念、思路、模式。他坚持销售高价电池、高价灯泡,坚决拒绝客户的低价诱惑、抗拒同行的低价竞争,一路走来,始终以高价打败低价!

2000年,我做广东佛山的“松川企业公司”的咨询。当时,公司产品价格比温州、青岛两地同行高出20%左右,业务员都颇感吃力。我先涨价100%,同类产品比青岛、温州产品高出1倍;然后,以涨价获得的利益空间支持企业的技术前移、服务提升,实施“差异化营销”战略;把顾客定位聚焦于广东(东莞、汕头)、成都、上海、天津四个食品企业密集区。

在黄松董事长、业务团队和技术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企业业绩连续翻番。两年后,上海青浦、天津、彭州等工厂建立,上述四大食品强区的客户基本被锁定,“行业龙头老大”的地位根深蒂固,兴奋于低价战的青岛、温州同行,沦落为“拾遗补阙型”企业。这是我经历的第一次“涨价营销”,也是我的“摆脱赤贫之仗”。

服务松川公司期间,巧遇刚刚组建中的广东水井坊团队,与姜杰、周鹏等领导人一见如故,“高价营销”理念互相启发,于是成就了我们在白酒行业长达8年的合作,经历了水井坊(比当时最贵的酒五粮液几乎贵1倍)、沙河王(把几十元1件变成80元1瓶)、五粮液红太阳(高出五粮液几乎1倍)、品之味(中档酒最贵)等一些列品牌。

十多年的“只做贵的、不做对的”,我们不断深化着对“高价营销”的认识。

厚利多销才是正道

1、常规价格,活到老、累到老,迎合市场,以销定产,随波逐流,投机倒把,擦边球,假冒伪劣,表面上赚钱容易,实际上江湖险恶。

1)消费者永不忠诚

常规价、低价,消费者是比照行业标杆产品来购买跟进产品,跟进产品只有参照价值,不是生活元素,留不下特别的印象。永远没有品牌认知、品牌忠诚。

2)竞争者不断加码

强势品牌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如规模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知名度高、降低了渠道成本。为了防止跟进者,领导品牌不断降低价格、提高分量,不断刷新行业的“盈亏平衡点”。如果采用“更低价格”或常规价格,利润率总是低于行业领导者,每年赚的一点薄利还必须用于追加生产投入、扩大规模,因为行业的盈亏平衡点前移了。

几年、几十年下来,利润都用在了机器、厂房的增加,甚至还可能新增了银行贷款;继续前进——意味着永远没有现金收入;急流勇退——则工厂低价处理给行业领导者、或设备当作废铁卖,刚好偿还贷款。无数跟进者,如果不仿冒、不弄虚作假,大概就只能被“调戏”一辈子。

3)改进运营策略的不可能性

在低价、低利润的条件下,企业能选择的运营策略非常有限。通常就是模仿行业领袖而强化暴力营销战术,如终端覆盖、终端拦截、终端促销或加大经销商利润的贿赂营销。自身经营技术始终停留在较低水平。

2、高价竞争,居高临下、高屋建瓴,庖丁解牛、轻松地肢解强势品牌

相对无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精神可嘉智慧可叹的企业,另一些企业却轻松地厚利多销。他们总是以高价、高端,切下行业领袖品牌的最重要市场,行业领袖被迫委曲求全。穿越短短的“山穷水尽疑无路”之后,立即就是“羽扇纶巾谈笑间取得成功”。

3、厚利多销,是企业家的责任

企业家是驱动市场的,是整合资源的。这是企业家的责任。

1)渠道责任:什么是“客户利益最大化”

“让利”给经销商、零售商或终端营业员之类人员,贿赂渠道,刺激渠道,企图调动渠道的积极性、推卸品牌责任,渠道伙伴一定有人运用厂家的让利来打价格战,高价很快演变成混乱价、溃败价。渠道商表面得到的“让利”,不过是虚拟利润、短暂利润。

品牌运营商以高价获得更大资源空间后,创新资源配置,传递出品牌特殊价值,使品牌成为消费者认可高价的名牌,渠道伙伴才有合理回报。凡是给渠道伙伴长远、丰厚利益的品牌,都是价格高于同类产品、给经销商的价差小于同类产品的。

2)消费者责任:“让利”是喜新害旧,厚利是保护既有消费者

中途降价使已经购买的消费者产生“受骗上当”感觉,使没买的观望(买涨不买落)。

3)员工责任

员工工作辛苦,企业应拒绝让利。欧美坚决禁止“血汗工厂”,反对牺牲员工利益的“廉价劳动力优势、低成本竞争”。

4、一失足成千古恨、回首已是百年身

有人说,可以先低价、赚容易赚的薄利,以后再高价、做品牌。我认为低价是不归路。一旦让利给经销商(最终一定传导到消费者),就等于堵死了品牌成功的通途。

高价战略——消费者价值

常规的价格,消费者满意;低价,消费者惊喜;高价呢,不是欺骗消费者。没有人愿意做冤大头,富人也不例外。穷人消费者已经不好骗,何况富人。高价,是让消费者“喜出望外”,“没想到、真没想到、居然如此”的惊喜。

1、价廉物美

从消费者满意到消费者喜出望外,基础当然是“价廉物美”。

无数企业陷入价格战、促销战、消耗战,就是因为没有悟透“价廉物美”这四个字中的两个字:

价:是消费者的总体支付(cost),不是价格(price);

物:浅层次理解是提供物(offering);深入理解,则是提供物能够给出的利益,也就是购买者能获得的总价值(value);不是物品(goods)。

看看科特勒的原文,就知道“价廉物美”的准确含义了:

高价营销的成功,是“价廉物美”的最高境界:

大幅度降低消费者总支出(cost增加消费者总价值(value),是把消费者带到一个新世界、让消费者看到一个新境界。

2、降低消费者总支出不一定是降价;降价的方法太简单、太没创意;降价还使买过的后悔,使没买的观望。完全可以涨价,只要涨幅小于消费者总支出的下降幅度,消费者的总体支出仍然的下降的。

1)改进产品,降低消费者总成本

价格高出单品的价格之和,但节省劳动力成本。这样产品价格提高、收入增加,直接货币支出增加、但劳动力支出减少。总体成本下降。

2)增加技术服务,解除顾客后顾之忧,降低消费者总成本

膨化食品生产出来后,必须立即包装,否则,有可能受潮,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任何包装机械都有可能出现故障,包装机出现故障,维修时间长短对于膨化食品企业,意义的重要性可能超过机械的价值本身。

3、创新价值,提高消费者总利益

1)输出“人员形象”利益,创造“情感”价值

上海、广州等地的一些高端消费人群,已经接受了进口葡萄酒的“侍酒”服务:高价的优质葡萄酒,专业的侍酒师。消费者宴请客人时,侍酒师的出现,增加了请客者的个人品牌价值;侍酒师对葡萄酒的专业化操作,提升了产品的价值、饮酒者的价值。消费者愿意为此买单。

2)把“用具”变为“工具”,改换价格更高的价值尺度

产品本身的用途值多少钱,人人心中有杆秤。产品用途改变,消费者就会有新的评价标准,心中的价格衡量器,也就升华了。

3)把“用具”变为“道具”,再次抬高价格妥协度

宴请上级领导,不清楚领导对酒的偏好;但如果你拿出五粮液,领导即使不喝白酒,也不可能怪罪你。800元买个“个人品牌形象的安全”,是不是很划算?

同样的酒水,宴会上喝5000元的拉菲,客户感到了压力,这100万的单就非签不可了;如果只喝300元的“本地土特产名酒”,虽然也不丢份,但客户觉得不过是普通的接待,礼尚往来而已。这单,就可签可不签了。

4)把“用具”变为“玩具”——没用的才可以是最贵的

没用的东西,可以一文不值,也可以是“无价之宝”。最贵的葡萄酒,不是最好喝的葡萄酒,而是一些错过了最佳饮用期限、储藏时间达到30年甚至50年以上的、已经不能喝的酒

高价策略整合市场资源

1、“整合市场资源”的策略是企业最重要的策略

生产技术不是第一生产力;因为生产技术的价值在“高价产品”中所占的比例,10%以下通常只有1%。整合市场资源的“经营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学技术(主要指整合市场资源的技术)才站得住脚。

德国人虽然掌握了啤酒的核心技术,美国一家AB公司业绩就远远超过德国全国啤酒的总和;四川许多中小白酒厂有质量优势、成本优势,这不能阻止洋河蓝色经典购买四川酒再远远超越四川酒厂。

2、高价,为整合资源提供经济基础

整合资源除了理念、目标、技术、策略、方法,还需要一定的价格空间来支撑。高价企业的成功,基于对高价的价值的正确理解:高价不一定马上表现为更高的“直接利润”;高价即使暂时减少了销售额、减少了总利润,也可能非常值得,因为,高价放大了整合资源“运作空间”。这个空间运用得当,就能支撑更多的资源整合技巧,取得最多的竞争优势。

3、重新评估外部市场资源的价值

高定价,就意味着现有渠道成员的重新评估。水井坊横空出世,首战广州。业务员拿着产品拜访酒楼,得到最多的回答是:“神经病!五粮液才200多,你一个小厂,怎么卖400多?”

当品牌特有的利益开始被消费者接受时,经销商、酒楼还是兴奋于价格,业务员返回的“客户意见”,经常能够看到这条:“某经销商老板说,如果降价到五粮液、茅台的价格,愿意打款100万”。背后偶尔还能看到愚蠢的业务员的建议:“我们的成本不会高过五粮液、茅台吧?按照五粮液、茅台的价格销售,不会吃亏吧?”

总之,当你订出高价格,你就得准备自己做品牌推广,自己培养消费者的“价值感觉”,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为高价买单。

4、优化外部市场资源的结构,压缩“销售伙伴”的利润,扩大“营销伙伴”的空间

销售伙伴(经销商、零售商)的利益,与品牌的竞争力成反比。营销伙伴(承担消费者教育的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品牌传播公司等)的支出, 才是品牌成功的关键。

水井坊在广东的成功,就有赖于压缩“销售环节”开支(拒绝随波逐流的“进场费”),增加营销环节投入(给终端一系列差异化的利益,如智能化公关,培训营销、酒道演示等)。

最近一系列进口葡萄酒的成功,我认为,也与“专卖店+团购”的新模式有关。新模式增加了营销,削减了销售。

5、调整内部市场资源(人力资源)的权重

这个问题值得专文展开,这里只能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华东有个政府支持的白酒厂,资金雄厚,市场庞大,一直做低端酒。整个企业的文化是看不惯“喝喝酒、吹吹牛、数数钱”的公关先生、社交靓女。迫于政府的要求、市场的诱惑,几次冲击高端,都失败了。高端产品的人才价值观与低端产品的企业文化相差悬殊。不能改变文化,什么人才进去都是送死!

等死,死国可乎?

不起事是死路,起事有可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目前的市场竞争状况:低价平庸迎合市场,从此就踏上客户同质化、产品同质化、渠道同质化、运作模式化、团队模式化的消耗战歧途,已没多大意义。

高价不能保证成功因为前面还有很多细节要做;但只须穿过一条黑漆漆的隧道,就能进入“柳暗花明”。

这条隧道有多长?大约相当于“从水井坊到五粮液”。

那年,深圳桂兴酒业公司接管水井坊华南6省市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湖南、江西),我和广东省广告公司创意总监丁邦清同台表演节目。丁同学唱的是进行曲,他介绍了他的“高尚生活元素”定位的含义,介绍他为什么能让台湾作家林清玄把他的诗句“温一壶月光下酒”免费送给水井坊使用。他认为水井坊是中国的奢侈品牌,“五粮液可以穿着拖鞋在路边摊子喝,水井坊则必须在奢华的气氛中享用”。

我们可以指责五粮液的品牌技术粗糙、没有促销品、假货控制能力不强等但消费者的忠诚度难以动摇。水井坊呢,我们刻意建立高尚生活、奢华的元素的联想。为什么我们这么小心谨慎、孜孜不倦,而五粮液可以率性而为?它怎么敢,为什么敢?这是因为五粮液已经穿过了隧道,水井坊还没有!

但是水井坊的高价路已经选对了而且已经穿过了那条隧道;刚开始的两年,我们不顾同行幸灾乐祸的期盼经销商的冷漠,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没有镁光灯,穿过隧道之后,虽然离五粮液“自转轨道”还有一段距离,但已经是柳暗花明!

这种付出不过是阵痛、短痛,再就是一路高歌;总比低价企业一辈子的江湖生涯强!

高价——是企业踏上高的成长捷径,是企业成功的选择。

 

作者简介:曾祥文,科特勒咨询集团高级顾问,“渠道与价值网络”专家。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7 18:43 , Processed in 0.0537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