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吉宁博士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587334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价格标签可能是对价值的贬低—迈克尔·桑德尔教授访谈(第1页)

已有 28601 次阅读2016-8-28 06:09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从市场经济到市场社会

  市场经济的价值当然不可否认,但市场社会却将一切待价而沽。

  《中欧商业评论》(以下简称CBR):在我们杂志上次对你的专访中,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市场规范往往在侵蚀非市场的领域”,你对此充满忧虑,并且认为在教育、医疗和家庭生活三个方面应特别注意防止商品社会、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危害。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你认为还有哪些需要补充的领域吗?

  迈克尔·桑德尔(后称桑德尔):我想在近年来,金钱和市场几乎主导了传统上由非市场规范所调整的各个生活领域,除了我们探讨过的家庭生活、医疗、教育,还有人际关系、社会生活、法律、民主活动等等,这反映了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的一种趋向,就是从“拥有一种市场经济(having a market economy)”滑到了“成为一个市场社会(becoming a market society)”。市场经济的价值当然不可否认,但市场社会却将一切待价而沽。经济学的一个假定是市场不会腐蚀它所调节的东西,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刚才提到的这些方面,如果一切都由金钱和市场来主导,将会排挤掉那些非市场类的、可能更高的价值,我在书里提到了多处例子。

  CBR:你最喜欢的是哪个例子?

  桑德尔:是当下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付钱要孩子好好学习,考出好分数。比如读一本书给两块钱,这不是正确的鼓励方式,而近似于一种贿赂,因为这样就教给了孩子对于读书学习的错误态度,他们会觉得努力学习是为了赚钱而不是出于热爱,这就是我指的对更高价值的排挤—对现金的欲求挤掉了内在的求知欲和对优异表现的渴望。

  CBR:中国当下或许也在面临某种境地,朝着一个“一切都待价而沽”的社会迈进,反对“金钱社会”的呼声不断。根据你的理解,任何社会的这种现象是不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

  桑德尔:越来越多的生活领域被金钱主导,我不能说这是“必然”,但确实是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带来的一种普遍趋势,似乎金钱很容易越界,进入原本不属于它的场地,而且成为强势的主宰。我之所以写这本书《金钱不能买什么》,就是为了确定问题并努力提供一个对此加以思考的哲学框架。由此我们可以认真考虑,在哪些领域是金钱所不适用的,可以在其中降低它的影响,保留其他那些更重要的、非市场的价值。比如婚礼上不光是送钱给新人,而是花时间和耐心去参与、精心挑选礼物、寄托祝福,这里面蕴含着更深远的人际意义。

  CBR:我们再看商业领域,金钱可以被理解成立足经济学思维的一个典型工具,在资源配置上起作用。但即便是在商业领域的资源配置过程中,用金钱做标尺来衡量,是否也存在某种重大局限,会在哪里,有什么例子?

  桑德尔:在商业领域我们谈的是物质产品,食品、电器、宝马汽车……它们首先是产品,因此金钱的副作用不像前面所讲的医疗教育、人际关系等那么危险,但也仍然存在不公平的风险,因为有些物品是每个人都有权利平等获得的,当然不是指宝马汽车这类奢侈品,而是更基础的衣食住行。这是一个挑战,因为个人财富的不平等,市场经济本身提供不了解决方案。所以即便在物质产品层面,社会也应该找到适当方法去保证弱势群体都能获取保证基本生活的条件,而不只依靠一般意义上的市场供需法则。

  金钱与管理

  工资奖金确实很重要,但工作中最本质的内在满足感才是最高层次的激励。

  CBR:在企业的运营上,也会存在一些金钱与公正的纠结,比如很多企业都实施客户关系管理(CRM),根据价值大小区别对待客户,但由此也产生了一些学者关注的“客户关系管理迷思”,提倡管理者应认识到公平问题和其他基本营销要素同样重要;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收益管理的领域,根据客户的价格敏感度进行差异化定价,在信息越来越透明的今天也容易受到诟病。对这类现象,你怎么看?

  桑德尔:这很有趣,其实就拿飞机票来说,即便同一航班上相邻的两个座位,享受的服务也完全一样,却可能因为买票时间不同而差上一倍的价格,碰到问题获得的补偿金也相差甚远。航空公司采用这样的定价策略固然是为了最大化收益,但哪怕确实商务旅客和游客对时间灵活性要求程度不同、对价格的敏感度不一样,当乘客们彼此交流起来,知道自己付钱贵得多的人难免会感到恼怒、怨恨。再就是商家根据顾客价值不同而安排不一样的电话服务,比如打电话给银行,会有一些特殊号码专供大户使用,接通快很多;如果你是小储户,就只能等个没完,这种状况很普遍。我不是顾客关系管理领域的专家,但我能理解很多时候顾客意识到有大户可以插队靠前,而自己这种无关紧要的小客户只能被动等待,会觉得受挫、生气而在感情上跟企业疏远……我不知道这类问题的具体答案,但有研究者能够这样建议在顾客服务和差异定价中考虑公平因素以及给顾客带来的负面情感,这很有价值,很有趣。

  CBR:再来看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措施。最传统直观的方式是薪酬、奖金,但诺贝尔奖得主Daniel Kahneman曾分析盖洛普公司对4万多名美国人的调查数据,发现金钱和快乐的正相关关系在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之后就消失了。这种状况下,你认为采用怎样的多元激励方式,既有意义也有效果? 桑德尔:我认为对员工最有效的激励是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感觉有意义,相信能给公司、给顾客产生一定影响。工资奖金确实很重要,但工作中最本质的内在满足感才是最高层次的激励,这种满足感起码能发挥和金钱同等的作用—如果不是作用更大的话。你同意吗?

  CBR:我同意,不过也在想,如何能找到实际可行的解决方式。或许可以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寻找更贴合人性的驱动力,来探讨解决之道?

  桑德尔:我书里传达的意思是从伦 理、道德的视角来看,对很多社会、公共行为还有其他替代的奖励方式,金钱不应是唯一的主导。思考一下伦 理价值、行为的意义感,也正因此,有意义的工作能够鼓舞人心,但我想这不止是心理层面的激励,更在于道德与伦 理层面,如果你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助于推动公共之善、增加他人的幸福和福利,会感觉更充实,这也是我强调伦 理的价值观和态度的用意所在。

  CBR:你以前说过“追求更深层次的快乐”。我在考虑换个视角,比如心理学者认为,人类有很多驱动力如食物、性 爱、社会关系及健康等,和金钱不同,这些都是与生俱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作为基因保存下来的;而追求金钱并非人类的本能,而且有实验研究发现,对金钱的追求会损害对社会关系的追求,这也是金钱无法带来持久快乐的原因。或许从中会有一些解决问题的灵犀?

  桑德尔:哦,明白了,我个人对立足于基因的解释怀有质疑,不过这类学说也是被广泛接受的,我理解,这也可能是一种有趣的探索路径。我同意应该努力找到解决方案,不过在书里我努力提供的是一个哲学框架,确定金钱和市场会在哪些方面服务于公共之善,应该避免涉及哪些领域,并减少对更高价值的破坏性。

  不要随便放上价格标签

  金钱越界发挥主导作用越强,人们就越发相信金钱是衡量幸福的真正准绳,而且要挑战这种思维方式也就更难。

  CBR:对于事物的价值,可能金钱是一个最为直观的评价方法。然而从你的叙述中,我们发现一个关键的悖论:对一些东西(比如原本为市民免费提供的艺术演出票),如果拿金钱做杠杆来加以调配,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是对参与的机会进行了高估;但从道德层面来看,却对这一价值低估了。你怎么看?

  桑德尔:这确实是个悖论,我想解决方法就是去挑战、去重新审视我们的认识倾向—是不是用更高的金钱标价就意味着更值得?免费提供的艺术演出票,并不意味着它一文不值,只是不要停留在用金钱去衡量的标尺上,这里面是有些能够被认可的意蕴。还有许多类似体验的价值不能体现在金钱上,也正因此我们有一个词“无价”(priceless),比方说人的生命、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一件艺术珍品都可以是无价的。然而你说得对,这个悖论在于,在一个金钱发挥过多主导作用的社会里,我们容易假设一样东西的价值只能通过价格反映出来,我书里提到了许多例子。然而实际上,如果在上面挂了个价格标签,反倒对它贬低了,所以我鼓励人们对这个悖论多加思考—不是所有的价值都能用钱衡量,有时挂上价格标签,非但不能显示出真正的价值,反倒贬低了内在的品格。

  CBR:再进一步去考虑,基于金钱维度的评价往往是直观、明显的,而其他维度(如道德、品格、幸福、审美)则不那么容易衡量和把握,在标准模糊、价值混淆的情况下,采用最为直观的方式更好操作。而且一旦金钱介入,可能更容易产生“纳什均衡”的困境—最后人们都只认钱了。你对此有什么建议?

  桑德尔:是的,这是个困境,我想你描述的还是一种普遍倾向—金钱越界发挥主导作用越强,人们就越发相信金钱是衡量幸福的真正准绳,而且要挑战这种思维方式也就更难。我写这本书也是为了挑战思维方式,打破这种认为“万物的价值都在其价格”的思维惯性。

  CBR:我们再换个角度看。前段时间有个事件,长假期间高速公路对公众免费开放,这本是一项公共福利,但产生了严重的交通拥堵。行为学研究就曾对“免费”的巨大威力进行过分析,发现即便在省钱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比如一种产品从25元降到20元,另一种从20元降为免费),免费对人的吸引力也会显著增加。这也引发我们思考,即使在想要促进公共福利的动机之下,是否也应该巧妙利用金钱的作用,来使得措施更为有效?

  桑德尔:在有些地方是这样,有个著名的研究是关于“多人共用车专用车道”(car pool lane),美国很多州有一种为愿意合伙开车的人开设了快速车道,但独自驾车的人不能用这个车道,否则就会被重罚,很多人就想办法雇人拼车。不过现在你能花钱买到这个权利,许多单独开车的司机无须找人或雇人就能在多人共用车专用车道上行驶,其实从结果上来说,此举是成功的,车道上也有更多合伙开车的人了。所以有时金钱客观上确实能在积极意义上引导了善的含义,但在多数时候是有副作用的,对内在的善是一种贬低。

  CBR:还有一个问题,在一些既有商业性质又有教化功能的交叉领域,如文化传播范畴,引进某种市场机制,可能会提高效率而损害品质,你怎么看?

  桑德尔:影视制作中普遍采用“植入广告”,比如007影片系列中,邦德戴着一块昂贵的手表,很多观众就去买。不过我们应该考虑在什么情况下这种行为会降低品质。007的情况不会,因为观众大致就怀抱这样的期望,然而如果在一场歌剧中去插入情节兜售各种产品,这就形成了贬低。再比如文学创作,我讲了个故事,知名小说家Fay Weldon写了一部小说,其中提到宝格丽(Bvlgari)珠宝,她是接受珠宝集团的委托写的,为此得到一笔不公开的酬劳,一些作家对公司赞助小说的想法很愤怒,认为这种做法可能会贬低了小说创作过程中的操守,也影响了文字质量本身。所以我们还是需要认真考虑市场的一些道德局限,市场关系在哪些情况下反映了选择自由,哪些情况下却是施加了高压?并追问,是否有些东西确实不该用钱去买?这值得整个社会去深思。

  本文经《中欧商业评论》授权转载,未经许可进行转载,《中欧商业评论》将保留法律追溯权利。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5 22:01 , Processed in 0.0285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