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林海亮谈品牌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57303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品牌是营销的结果

已有 73869 次阅读2014-9-25 12:02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营销 不能简单在技术层面理解,
    其实是一种贯穿整个企业 经营 的哲学理念,准确地说,应该是每一个创业者日常的思维、习惯,甚至说更应该是接近于本能的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企业的经营过程就是营销。这种能力可以有高下、深浅、大小的区别,但是不能存在有没有或能不能的分别。营销对于企业不是简单的卖产品、建渠道和树形象、做品牌,营销包含这些,但远超这些。比如,可口可乐对汇源的收购,是资本运营还是营销战略?蒙牛雇“货的”而不是建车队,是日常经营还是资源整合营销?小肥羊只有三个店,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全国圈地,甚至一度置很多店开了又关、开了又关几番反复于不顾,是经营失误还是商业模式中的市场扩张战略侧重?
    这些看似点状的事实,被众多目前中国的专家学者们一眼带过,不予追究其背后的整体营销意识。其实这就是笔者一再在社会大众中宣讲的内容——营销不是开始于某个人头脑中的谋略,而是开始于行业机会和消费者心智认知的识别,开始于商业模式的建立。我们不能
    只用营销做产品,在企业经营 层面,却置营销于不顾,大谈所谓执行力、影响力和资本运营。
    所以笔者有时候说“企业能够稳定获利挺好”,有时候又说“企业在行业内,如何快速做大自身的规模,是高于一切的经营任务”。这在不同语境环境下,表面上互相矛盾的内容,揭示了笔者曾亲身经历过的事实——那就是能够稳定获利的企业,可以活得很好,但是不一定能够长大;而尝试快速长大的企业,可能短期内连利润都预支了营销费用,但一旦成功长大,就一定会收获长不大企业,所收获不了的成功果实。中国乳品行业有一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排名变化案例,那就是1996年以前的光明、三鹿、伊利,2003年前后的伊利、光明、蒙牛以及2005年以后的蒙牛、伊利、光明。这种转变一共发生过三次。变化的结果,是光明退守上海华南,三鹿在竞争失利后,又被三聚氰胺事件拖累以至破产消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年满足于稳定获利的光明、三鹿以及三元等企业,面临的长不大所带来的现
    实问题,一个因为市场战略错误带来的,或许许多年后才会有定论的问题。到2009年为止,乳品行业没有第四名。为什么?因为蒙牛/伊利(分别在200亿元以上)、光明(70亿元左右)之后的企业,规模都很小,年营业收入大于20亿元的还没有。
    所以笔者不就产品论产品,就策划论策划,就营销论营销。
    营销不仅是技术,是命脉,是企业本能,是所有市场行为的全部重点。
    营销,还是消亡。可以商量吗?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22 04:06 , Processed in 0.0274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