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贾同领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55951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企业管理弟子规】泛爱众(3)

已有 30852 次阅读2015-4-28 19:45 |系统分类: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 国学, 团队建设, 领导力, 执行力

文/贾同领(慧度)

《弟子规·泛爱众》是分叙的第五部分,是培养我们宽容心胸的,要学会爱人,懂得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善待他人。

这部分是交往交际、为人处事的借鉴,在企业里适合员工以及上级领导自省,重要的不是权势,而是个人的品德、才能,要学会关心爱护同事,爱护下级,以理服人。

5、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原文解释】不要献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轻视、不尊重贫穷的人。不要讨厌不如自己的老朋友,也不要贪恋有地位的新相识,要做到不喜新厌旧。
 
喜欢巴结富贵之人、轻视贫穷之人,是一些人天生的弱项,否则也不会有人感叹“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了。甚至还有人总结分析,认为“不能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令人诧异。
现在流行“圈子文化”,一些人好像发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拼命往里面挤,以为混入其中,就抬高了自己身价似的。应该说,圈子只是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如果自己能力不够,一心只想结交一些有钱人、一些大腕,弄几张合影是没有什么用的。只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微信朋友圈里晒晒,娱乐一下。与其混圈子,不如节约时间,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有了,各种机会自然会找到你。
我们惊奇的发现,现在到处是想“傍大款”的:生活中,梦想着认识更多的大款;企业里,以赚有钱人的钱为目的;结婚,也是想找个有钱人。到处也在宣传这个导向:“怎样嫁个有钱人”、“如何与富人搭讪”等“经验”分享……大款就那么傻吗?总是要有交易吧,于是只有出卖了自己的灵魂,最终家庭破裂、子无所教、亲无所养,甚至仇杀、凶杀!
缘不应该去攀,也是攀不来的,还是要“门当户对”。感觉是攀来的缘,实际上是自己能力的匹配而造成的,只有自己能给别人带来价值才能攀上这个缘,给别人带来不了价值,即使满脸堆笑,面部肌肉笑到僵硬也没有什么作用。别人也在寻找机会,他们不会去同情一个弱者。
大家开始找工作时,这样的体会就更深。想找工作时,找了半天找不到;自己工作满意,有不错的岗位,不想跳槽时,猎头有时反而会找到你。
当人没有利用价值了,就抛弃到一旁,这也是企业人很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当自己职位上升,不再是老领导的下属时,如果还在同一个企业,就要特别注意与老领导的关系,要感谢其悉心的栽培。
有一企业市场总监,悉心栽培一位她看好的下属,并提拔到主管的位置,后来又提拔到经理的岗位。这家企业后来换了总经理,这位市场总监被调离了岗位,让其看好的这位下属进行整个市场部的管理。令这位总监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这位下属也许是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也许是为了和新上任的总经理走的更近,就在新岗位就职的会议上,说了过去市场部存在的不足,讲了自己的能力和成绩,对原市场总监的成绩丝毫未提。
可谓是人走茶凉,过河拆桥。不过还要补充的是,没有过多久,总经理对新上任市场经理的评价是:能力欠缺。这位市场经理知道后很郁闷,过了不久就跳槽到其他公司去了。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就不会有一个理想的结果。
 

6、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原文解释】别人正在忙碌,没有空闲的时候,就不要去打搅。当别人心情不好、情绪不安的时候,就不要用闲言闲语去打扰。
 
现在搅扰无处不在,随处可见各种广告、推销。企业总希望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更多的人买,手机、互联网被商家津津乐道的也是如何更便利的推送广告。商业绑架了我们所有的行为,用一个关键词来总结现在的人,那就是在经济不发达的二三十年前,人们见面喜欢问“吃饭了吗”,现在的人都是“忙啥呢”。
当别人很忙时尽量避免跟他讲话,更不要找他帮忙。请别人帮忙时,要看对方有没有空闲时间。如果很忙而打扰,虽然对方有时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拒绝,但在心里已经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以平时的工作生活点滴中,要学会察言观色。这样大家自然就可以相处的很融洽,人与人交往贵在能知心,能替对方设想。
企业里,特别是身居高位的人,事情会比较多。如果没有特别要沟通和汇报的事项,就不要去过多的去打搅。汇报时,也要简述要点,言简意赅。有些人,喜欢有事没事、大事小事都往领导那里跑,目的是多跟领导接触。如果领导也是个喜欢闲聊扯淡之人,那估计有些效果;如果领导事情很多,估计不是想到先提拔你,而是想到让你能滚多远就多远。
话不在多,如果给客户、同事等打电话,接通电话后,需要询问:“你现在有空吗?”有些人打电话就聊个不停,可能对方正有客人在旁,又插不上话告诉自己,而让对方不知所措。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点点滴滴的体谅,就更容易和对方相处。
人与人沟通的目的,无非就是把自己想表达的想法和观点让对方接收到。对方能接收到多少,和对方的兴趣、情绪、环境等都有关,所以越重要的事情,就越需要对方更加投入的去听,那就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当情绪很不好时,谁也不希望别人来打扰,这时沟通也不会有什么理想的结果。
 
三国时期,魏明帝最疼爱的一个女儿死了。魏明帝十分悲痛,决定厚葬她,并且亲自去送丧。这时,大臣杨阜对明帝说:“先皇和太后去世时,你都没有去送丧,现在女儿死了却去送丧,这与礼法不合。”杨阜说得有道理,但他却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当时魏明帝正处在悲痛之时,所以,他不仅没有理会杨阜的意见,还把他赶出了朝堂。杨阜落得这样下场,完全是因为他说话不看时机的后果。
 
人在情绪不稳定时,做出的决策也是非理智的,所以重要的决策还是在当事人心情比较平静时,再进行沟通确定,这样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7、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原文解释】别人有短处,切记不要轻易就给人揭穿;别人有隐私,切记不要随便说出去,四处宣扬。
 
每个人都有自尊,谁都不愿意在别人面前丢面子。把别人的短处、隐私揭露出来,就让别人丢了面子,跟人家结怨就是必然的了。注意“不揭短”不属于包庇,如果是违法乱纪或是严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那是要公诸于众的,这里仅仅指的是短处隐私,是别人的一些性格缺陷或小毛病
揭露别人短处、拿别人隐私来说事,是不对的,即使开玩笑说也是不行的。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内心不愿被提及的往事,如果他人故意提起,温和的人也可能被激怒的,如此造成的后果谁来承担呢?
 
马加爵事件就给我们一个很深的反思。2004年,大学生马加爵杀死了四个同学,国内引起很大的震动。马加爵丧失人性,罪不可赦,当年已被判处死刑,他的问题暂且不分析,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几位同学为什么会惹来杀身之祸呢?据马加爵说,这些同学平常讥笑他、辱骂他,当很多人面说其人品差、别人生日不请他、没有女朋友等“隐私”,所以他的怨气慢慢积攒起来。如果不是几位同学瞧不起他,不揭其短,言语不那么过分刻薄,或许这样的悲剧就可以避免。
 
对于别人的短处,只要不是嘲讽的心里,而是用心的关怀,也不是不能说,只是不要当众说。有些人看到别人的毛病,故意在大众中说,这是嘲讽的心里,是恶意。如果私下里,或者遇到合适的机会,旁敲侧击的点拨,看透不说透,别人也很聪明,当理解你的用心后,还会非常感激你。
“看破不说破”、“看穿不说穿”是中国人在群体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大智慧,凡事都给别人留三分薄面。有的人因为太爱显示小聪明,尤其是太爱散布“独家小道消息”。三国中的杨修被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洞穿曹操的心机又爱显摆,最终迎来杀身之祸。任何人都有隐秘之事,当有意无意知道后假装愚钝不说穿,才是明智之举。
中国有句俗话:“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揭人短”跟“打人脸”一样是让人很没面子的一种行为。曾国藩曾说:“予人一分面子,人必予两分面子。伤人一分面子,人必损十分面子。为人处世,面子不可不慎。”此话很有道理,人要脸树要皮,给他人留份面子又何妨?
同事之间,别人的家庭私事、人脉关系、人际交往、生理缺陷、个人癖好等都属于个人隐私范畴,这些事情跟工作无关,和自己也没有什么关系。针对这样的事情,我们的态度完全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0 11:45 , Processed in 0.0285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