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李兴敏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51464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营销管理远东版》人类心智(5) 4.4.1 知行合一之一

热度 7已有 1028551 次阅读2012-7-31 08:04 |个人分类:个人专著|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4.4     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本节属于扩展章节,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继续论述情绪,将论述到情绪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完成对人们心理的深层次洞悉;二是谈一谈我们可以以一种怎么样的精神来面对营销,面对困难。

      虽然本章具有某种哲学意味,其实可看做是是消费者心理学的一种全新解读,这种解读,不是仅仅从现象上进行描述,而是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的一种方式。

      同时科特勒也曾说过,营销本质上是一种哲学,一种理解、满足和服务于顾客的哲学。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会做一些延伸,这份延伸本身是情绪的自然内涵,但是在心学的语境下,我们将自然的得出当代企业家精神的一部分,是基于中国式智慧的解读。

      在对市场营销的逐渐深入理解的进程中,市场营销这门实践性学科必须具备本身的包容性,必须基于对社会的理解,对个体行为的理解,才能更加的富有效率,才能实现有的放矢,才能实现真正的“创造顾客”。

     从方法上讲,这不是一种变革,而是一种自然出现的渐进状态,在每一次渐进的时候,营销组织,营销人员,营销实施相关主体必须回到起点,回到一个基本命题:什么是顾客?顾客的行为是如何产生的。

      本节主要内容是描述心学的两大基石,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当然了,这也是本章的最后一节,是本书第一部分的一个结尾,也是本书和远东营销智慧的基石。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心学的核心内容。“知行合一”这个词也在广泛的场合被屡次提及,用于修补“知”和“行”之间的脱节,并在很大程度上进而内化成一种向上的,奋进的出世态度,一种行为准则。

 

市场营销是以“实践”的业绩作为评价标准的

 

      毫无疑问,市场营销是以形成结果的最终绩效来检验和判定过程绩效的,良好的结果可以也可能会让管理者忽略掉营销过程中出现的瑕疵、隐患和问题,而不至于将其尖锐的提出来,并斥问与之相应的相关人员,并追究其管理责任。虽然公司在发展的良好时期(上升期)有更好的变革条件,但此时的变革将被理解成一种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管理改进,所以,公司一般不会听到哀歌。

      与之相反的是,一旦公司业绩陷入低谷,或是遁入了困境,除了某些部门的相关人员会因此承担营业责任以外,企业还得面对相关人员的评价和判断。无论是在市场的外部,还是组织内部,都会听到唱衰的声音,听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听到来自于各方的怀疑。

      这些批评和怀疑大多都集中并指向相关决策层和执行层没有进行“知行合一”。即它们误读了形势、做了错误的决策、未能从实际出发、政策与现实脱节,并最终导致了公司陷入了困境。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影响一件事物的各个子版块和确定的外部环境需要相互匹配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换言之,要想获得绩效的持续高水准,这时候,行为主体需要找到各个板块的边沿,确定其内涵,并厘清其发生作用的前提,最终使多者相互配合,进行检验,也就是“实践检验真理”。

     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对营销和管理的“知行合一”做一个较为完整的“动机”评价,即企业之所以要“知行合一”的原因是必须面对外界生存压力或组织的经济压力。

      这样,算是基本完成关于经济组织的知和行的基础的廓清,但是,这个基础并不是我们一切活动的最终归宿,人类的行为并不一切总是以经济为主,于是如何处理知和行?这便是一个需要将之放在更大的平台上考虑的问题。

 

并非单一的经济性指引

 

      从最终指引上来讲,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一直都包含两点,就是上一节所述的,从消极情绪/糟糕情绪到宁静的安适,以及从宁静到积极情绪的安适。

      如果在本文的阅读环境中,这样的词汇将显得拗口或是其它,那么换个说法,也许将更能通俗易懂,只是在论述进一步层次之问题时,还需要将其转换回来。

     人类的所有行为,在“想要干什么”这样的指引上,可以归结为两点:

            A,为了避免某种后顾之忧(的结果)走入宁静;

            B,为了满足自身进一步探求的渴望从宁静走向开拓。

      管理或者经济行为中,大多数是可以归结为第一条的,即为了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避免亏损及破产。哪怕是提倡创新并且做出了一些创新的企业也不例外,这些创新多是用于避免上述悲剧性后果。

      做出开拓需要个人的不断试错,这时候,行为主体的价值评判标准将不是“从这个行为的终点得到什么结果和好处”,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什么新的发现,哪怕是这个过程当中充满着迷惑,苦闷,这些人依旧前往,并试图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寻求“苦中作乐”的思维源泉,在顿悟的黎明之光中释然。

      人类前行,两者交织。

      所以,本处的论述将在更大的背景中来展开,当然,是做一种通俗的解读。

      于是,关于“知行合一”,下面将从四方面进行论述,1,知行合一与认识实践论的关系;2,知行合一的路径内涵过程中的包容性突破;3,绝知此事要躬行;4,生生不息。

 

1        知行合一与认识实践论的关系

 

      提起“知行合一”,要对照在我们现有的认知板块中相近的只是构成的话,那么,“知”和“行”大概可以对应“认识”与“实践”。要是这样理解的话,就会立刻在我们脑海浮现那句经典的话: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由此来看,我们要想搞好实践,首先必须要提高认识,而提高认识,首先又必须要搞好实践,那我们到底该先做什么呢,是先做实践还是先提高认识?要是这样严肃的纠缠下去,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便会陷入一个循环的逻辑圈子,拔不出来。

      就像电视剧《士兵突击》里,许三多说的那句让许多人迷惑的话“好好活就是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旁人貌似不解,但许三多的生活有意义没有?有,这份意义是最完整的意义,完整在于这份意义只属于许三多,不属于别人,哪怕一点点。

      一语提及要害,原来所谓的循环,是自设的逻辑陷阱,两者本为一体。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事是这样的,在第一营销网的论坛上,网友“王旭升快刀唐门”曾经说过这样一个命题。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我现在很迷惑,到底是先有共产主义的物质还是现有共产主义的意识?

      马克思的脑海里存在了共产主义的意识了,由他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其它著作中能够反映这一点。但是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好像不是共产主义社会,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然了,王兄也如是说。这样看来,好像不是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物质里存在的个体先哲马克思先生能创造出共产主义意识,这样说来,好像那个命题不存在。

      为了做这个修补,我们做了两种努力。第一,马克思根据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理论,结合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他支出,人类必将进入共产主义,并集中反映为上述几句。

      其实,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批判性的接受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同时,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以巴黎公社为首的世界各地的共产主义运动,也是这个理论指导实践的成功性体现。

 

      所以,在我们未能进入,不便庸俗生硬的理解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不能用形而上的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待事物(这句话被泛用了),包括经典与教条本身,没必要牵强的绝对化,而最终又遮遮掩掩。

      认识与实践不可能总是同时突破,总是有一个是走在前面的。两者总是在彼此交相呼应的过程中形成历史的,必然的统一,在否定之否定的方式中实现螺旋式的渐进和上升。

      这是自然的现象,也是最本真的规律,所谓最本真的规律,就是不需要后面的科学家去明确的做一个严格的假设就能得到的规律。

     可是,我们该如何解释很多时候的认识和实践脱节的这个疑问呢?

      回到我们之前的命题中,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要想提高认识,就必须进行实践。这句话本来是这个意思,前人通过实践得出认识,这份认识作为人类的经验(科学理论便属于此内涵,是规范经验),在后人学习的时候,也是以个体进行“复盘”式的参与了历史的实践,而后,用这个认识来指导他的实践,得到新的认识,长此循环。通俗一点就是用前面的实践去指导后面的实践。一切都是实践的过程。

       同样我们也可以说,认识指导实践,实践决定意识,要想优化实践,就必须升华我们的认识。通俗一点讲,也就是用前面的认识去探索后面的认识。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干脆承认二者的相对独立性呢?承认两者的独立性,是指的是两者总是有一个先突破,有一个后续跟进。

      换一个方向看的话,二者本来就是一回事,心学认为,知就是行,是意念的行。两者既然本为一体,那么我们跟定了其中一个,是不是就跟定了另一个?答案是肯定的,正如我们要寻找一个健康的人,我们找到了他的右腿难道还找不到他的左腿?

      在这个意义上,知行合一和认识实践论是一致的,其它的内容请参照政治教科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实事求是,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统一),此处不再赘述。

 

2,知行合一的路径内涵意义在于包容性突破中逐渐找到原来内涵因素的意义

     

      在3.5节中,我们讨论了“劳动力产品品牌资本标准”五个层次的竞争关系以及当前竞争环境的特征。论述到目前的经济情况是标准驱动资本,资本驱动品牌,品牌驱动产品,产品驱动劳动力(人),这本是历史的异化,我们从劳动力层次的竞争逐渐走到今天,大家都觉得应该树立品牌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对于产品的认识和实践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换句话说,我们连产品的基本属性都没有研究清楚,当然,也正是没有研究清楚,那么,在品牌竞争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厘定产品这个内核的内涵。

      在前文中,也曾论述到营销观念五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它既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其实也是市场营销经济主体的动机性选择,当用这个历史来对照和观测我国营销的进程和现状之时,可以从中发现很多行为从属盲目性动机,进而导致市场一片混战。

      在我们没有到达生产观念指导下生产的极致生产效益力的时候,我们便转向了产品观念,当我们还没有制造出在某个静止时空点上登峰造极的产品的时候,我们又迷恋于推销观念,当推销观念陷入低等同质化或者说是新的工具即营销观念被创造出来的时候,我们又投向了营销观念的怀抱,直到现在,随着中国移动推出莫须有的“4G手机时代”概念,中国的营销在一片贫乏的喧哗声中仿佛进入了4.0时代。

      生产观念指导的生产极致效益的根本(运营体系)和相应的资源配置规律都没有被掌握,我们便投机性的一个猛子扎入产品观念里,当时,不仅仅是这个产品概念具有吸引力,还在于进入产品概念里可以取得额外大的边际收益,企业可以更轻松一些,可以减少很多暂时的困难,而将一些问题暂时掩埋,这便是我投机的最大动机。

      表面上看是我们对产品的认识和实践都有了新的提高,实际上是我们对生产观念的认识和实践都没有到达原本我们可以到达的位置,这是一种猴子掰包谷式的放弃

      浅尝辄止往往造成更大的问题和隐患,尽管在任何时刻,问题都无法避免。

      沿着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这样的演化或是进化路径,实际上是后者对前者的包容性突破,并且后者的立足是以前者的极致为基础,如果我们没有将前者内涵厘清,将会出现很大的麻烦,因为在新的外延扩大后,既增加了新的环节,同时也增加了新的相关群体需求满足这样的任务。

      比如,由生产观念进入产品观念。是不是由原来的“我能造什么我就造什么”到“我要造一个最好的产品”这样的观念转变?若连“我能造什么”都没有完全把握,那么,我们到底能不能进行“我要造一个最好的产品这样的承诺”呢?

      之后,销售员们拿着这些随着时间慢慢进化的产品去推销,可本来推销观念的前提是品质优良的产品。而我们的推销员,多数拿着的是劣质产品,由于我们拿着的是劣质产品,便让“推销”这两个字戴上了某种灰色的帽子,犹如烫手山芋,消费者谈起来唯恐避之不急。再到后来,当营销的主流声音都进入营销和社会营销观念了,我们还在为“三聚氰胺事件”这样的产品大事件付出沉重的代价。

      其实,知行合一不是简单的知道和做到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当我们“行”往前一步,获得的最大的收获和意义不是新增加的我们的“行”带来的边际效益,而是我们置身在一个新的背景里,在更大的平台内,在更广阔的背景和宇宙万物中“知”原来事物的意义,把握原来那个“知”的内核和边界。

      正如我们上面的论述,在我们沿着劳动力产品品牌资本标准这样的竞争路劲前进时,我们能够也必须要还原之前的那个标准的意义。

      再如2003年的非典事件,可以说是一场由果子狸食用引起的较大范围更深危害的食品中毒事件,如果我们不是中毒了,那我们会还原果子狸不应当作为常用食物这样的内核吗?

      做品牌,先要做好产品,这是内核!

      所以,有时候,我们看上去是“知道”了某些事,其实并没有真正知道该事,我们需呀做的,乃是进一步的探知更大的环境,在这个更大的环境中逐渐明晰之前的“知道”,尽管这个过程会带着一些否定原来观念的可能,但是也恰恰是这种“否定”,让我们获得了包容性突破。


路过

鸡蛋
1

鲜花
3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鼎胜 2012-7-31 09:39
我赞同“知行合一”,文章对我来说写得还是太深了点。
回复 田友龙 2012-8-9 00:39
营销的知与行结合,是要分岗位与层次的,特别是中国市,有些职位,有些行业,无所谓知,只要胆子大,就搞定了.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 02:42 , Processed in 0.0298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