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李兴敏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51464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营销管理远东版》人类心智(3)4.2 情绪 思想和信息

热度 10已有 253272 次阅读2012-7-23 09:39 |个人分类:个人专著|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4.2 情绪,思想和信息

      为什么,有的时候,你的说话,别人听不懂?

      可是他表达出来的意思和你想说的意思几乎是一致的,可是两个人还争得面红耳赤!

 

      情绪,思想和信息,是我们常言道的沟通之三要素。是现代沟通理论中每个人和其余人之间传递的东西按三种属性进行解析和归类得到的集合,是对沟通进行归类化研究后进行的取得极大共识的理论成果。

      在沟通理论中,过去我们一直都是把情绪放到最末端,把思想放到了最中心的位置。以对思想的绝对尊崇之指导原则来进行信息的组织,以及对情绪的挑选,如果我们把思想理解成绝对独立存在的东西,那么它就是知识世界,至少某些派别的哲学家是这样认为的。

      我们通过接收到的信息,试图在我们脑海中还原和建立一个既定的印象,并且期望这个印象就是最大的体现讲话的那个人所讲的。

      所以?这个过程必须理智,不能掺杂随意化的感情因素,于是,我们需要进入这样“理性”的状态,以便能在我们脑海里完全建立起来那独立的概括。这个过程,便是让我们的主观世界通过客观世界到达知识世界。

      即使把情绪放在末端考虑,也可以看到以下的现象。肢体“语言”传递的分量也不少,某些理论甚至认为肢体语言占据了70%的比重,此一;良好的氛围才能确保思想在传递过程中的“消失”,此二;有时候,情绪传递到位了,在默契的地方,话都可以不用说了,此三。

 

一,一种简单的拓扑逻辑看待情绪,思想,人,世界

 

      我们固然保持着对大自然和宏宏宇宙的敬畏,正如我们把个人都当成独特函数一样了,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我们怎能不保持敬畏?

      但,这时候,若是仔细分析这之间的逻辑,会发现一个看似很有趣却又不是很有趣的现象。在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之间,按照一种简易的拓扑原则展开或者是按照数学上命题及其三种衍生命题形式来试图寻找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时,可能更加的便于讲述和理清这个问题,如下。

 

1,人,自然界,意义。

 

      第一种情况。人死了,自然界灭亡了。世界没有意义了,或者是我们感受不到意义了,这种我们现在感受不到的并且以后也感受不到的意义我们也约定为没有意义。

      第二种情况。人死了,自然界还在。对人类确实没有意义了。

      第三种情况。人活着,自然界灭亡了。这种情况好像根本没有可能性,人会随着自然界灭亡的,所以是没有意义的。

      第四种情况。人活着,自然界活着,有意义。

 

      所以,人是人和自然界这个组合里决定是否有意义的因素。如果没有人的存在,人类所言所感的这个世界的价值何在?

 

2,人,情绪,思想。

 

      在人的内部的诸因素里,我们运用同样的逻辑和分析手法,来看看到底在情绪和思想之间,谁该居于核心位置?

      第一种情况。人活着,没有情绪,没有思想。这种情况下的人大概是植物人。

      第二种情况。人活着,没有情绪,但有思想。这种情况简直无法想象,能想象的极限处最多将其形象化为“铁血人物”。

      第三种情况。人活着,有情绪,有思想。此时,较为完整的人的形象出现了。

      第四种情况。人活着,有情绪,没有思想。这种情况最好的体现之一就是刚刚出生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限生机,这是最形象的。

 

      可见,情绪才是我们存在的方式,它首先是人类固有的一种感觉,从渺无苍茫的混沌到清晰的的天地开鸿之间,从我们抬头看见蓝天白云的清澈明净到静夜思卿的悱恻寂寥之间,从辽阔霜天的北国深冬到青翠雨滴的南国初春之间,它都让我们的呼吸鲜活,自然,顺畅,让我们的生命真切,温润,挚得。正如上述内容中例举到的刚出生的小孩一样,即使这个人一点思想没有,那么这份原始的真挚的情绪依然是十分可贵的。如果还有印象的话,大家可能会记得,那时候的初中语文课本有一篇课文叫《还乡梦自序》,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狐死首丘,兽犹如此,人何以堪?”。

      我们不敢想象一个人没有情绪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而在他没有情绪的时候还有思想的样子更是无法想象。而那时,如果他还有思想,那么他的这份思想该是如何的冰冷,空洞,苍白,无味。

      每一次,当你走进某种思想,并从中得到温暖,实在,鲜活,趣味的时候,那么首先一定是最终也一定是你的情绪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安适。

      同样的一本书,为何在不同的时候读起来会感觉很不一样,只因为在两个时间片段上,阅者无法进入某种情绪,或者进入某种情绪的深浅层次不一样,一旦远离了那种情绪,便在心里感觉那种思想也会显得索然无味。

      所以,情绪才是人类始终如一,一直相随的东西,是人的自然存在的,一直连续的,无法分割的东西,是人存在的自然伴随,是自然属性。这里说的自然属性,不是说他是较为低级的属性,而是强调这种属性是自然的,不是牵强的,是不可分离的,不是可有可无的。

 

二,历史纵向的观察

 

       从历史长河来看,人类固然在渐进,但情绪感知区间几乎是不变的,一直在稳定的延续,而思想却一直是变化的,并且思想大致是呈进步性变化的。

      如果我们从思想的高低深浅这个角度来判定人的纯粹性的话,在时间纵向对比上,今人可能会比古人思想深刻一些,能因此来判定今人更“纯粹”而鄙视古人吗? 若按照这个标准,当代人至少会觉得古人在某些甚至很多方面格格不入,要是李白是当代人,他那些行为和诗歌未必会受到他在今天已取得的尊崇,这两种状况不能同日而语。

      可见,如果单一的按照思想的高低这个标准来判断人的纯粹性的话,会导致一些问题。同时我们还得注意到,尽管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活在当下,但我们更大的命题和任务不在于回顾过去和立于现在,而在于面向未来。

      这样的话,我们终得面对未来的时间,面对后人。若将现在的“按照思想的高低”这个标准放到一千年以后的那时候,再来评价现在的我们,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或者用反推法来要求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采取怎么样的态度,怎么样的方式,按此逻辑,我们一定会顿时不知所措。

      按既存时间的横向比较,在每一个确定的时代里。当时存在的众人总会在思想深度上显得参差不齐,既有普通的百姓,也也有靠近圣哲的精英。难道我们就该用一个深度的标准来衡量这些所谓较浅的人是“不纯粹的人”?岂不笑话!

      因此,单独的,仅仅用思想来衡量和标榜人类纯粹性是一个不太合意的标准,不合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思想本身可能确实有高下之分,甚至有对错之分,一旦人们对思想形成了绝对的迷恋和信奉,将会造成极大的人类自身“困扰”。人类对思想的迷恋之破坏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体现,给人类造成极大的阴影,这难道还不值得好好总结一下吗?而回顾近三十年之前的十年的历史,文化大革命从某种角度来说也还不是对某种思想过于迷恋造成的吗?

              第二,事实上,思想的进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如果过于执着于思想的极速更新,若是一心想直接到达最终的归结,而否定多元而一的情绪的正当性,将会增加过多的社会焦虑和不可避免的产生结果功利主义,这些焦虑和结果功利主义就反过来组成了一个社会的情绪和氛围。诸如眼下的现在。

             第三,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层次肯定是不一样的,用思想作为衡量人类是否纯粹,将会出现基于某种观念标准而形成对某人对旁人的“歧视”,并进而构成一个个社会封闭圈子,直至利益圈子,延缓社会整体进步。

      第四,用思想作为衡量人是否纯粹的标准,将会使人陷入巨大的思想选择的困惑,因为各种思想间具有不一致的现象甚至是冲突。实际上,一旦选择了某种具体的思想,而同时人们又不承认各种情绪的正当性,承认人们正在进行各种情绪的体验的话,将会在一些制高点上把某些本来具有洞见性的思想包装、泛化甚至是异化成“社会化工具”,从而不可避免的发生误读,乃至造成一个时代的悲剧。

      正如程朱理学宣杨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其本来话语大意是要让我们在自然规律指导下,人性向善,人和人、人和外界和谐相处,这本是一件有价值的事,但当时统治者将其绝对化便造成了它的生硬。而且这思想本身确实存在对个人秘私空间的忽略,在此背景下,个人的感官体验下的浪漫主义的,诗人化的气质和大贤具有的“立地而天的悲悯”精神一类的情感必将被划为异类,这是比较残忍的事情。

         第五,思想是某段时间,某个空间里的具体事物,是人类探索试错的时空具体的反映,它更多的是一种关于如何思考和思考何如的方式,是众多可能与可行的方式之一,在各位主体进行沟通时,多数情况下,正是由于思想的差别导致思想的排斥,进而产生了情绪上的排斥。实际上,思想是情绪的反映,是更靠近求同存异中“异”的部分,而情绪是“同”的部分,似乎应该构成衡量人类的普适性标准。

 

三:正视情绪的存在,人类进步的一种还原

 

           因此,我们今天有必要还原这个命题,还原人本身。

      人活着的一切都是为了情绪的安适和安放,情绪的安适和安放是人类所有行为的动机和出发点,也是归宿。

      情绪的安适和安放是一种非常美好的状态,它将人导向内心的安宁,无愧,宁静,欢乐,向上。当然,在每个人每个时刻无意识的对情绪的具体选择上,因为我们对每个个体的独特性的尊重,同时没有用思想来限定情绪的边沿,因此,这是对人的还原,因为,我们让自己,也给自己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情绪自然,这样我们便可以体验不同的美。这种美既来自“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喟叹;也来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塞外慷慨激昂的气概;既能感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隔世凄绝,也能感受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又送王君去。。。”的今生永隔;既能走进“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慷慨大度,也能靠近“踏破贺兰山阕”的豪迈气概;既能体会“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苦衷难隐,也能尝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孤独缠绵。

       正是我们没有对情绪过多的害怕和畏惧,做过多的框定。我们才会有这样的机会走进不同的世界。一如刚刚才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颗水草,为你放歌,连离别都是今夜的笙箫,此刻便在雨巷里逢着一个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刚刚才在桥上看风景,也装饰了别人的梦,此刻就来到沙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即使你在心里发誓绝不做攀援的凌霄花,而在通往未来的路上你会呵护他永如四月天一样的芬芳。

      不管是在古代的大漠孤烟直的边塞,还是在那明媚阳光的名山大川,不管是凭栏临问,还是浊酒自赏,当我们“去掉”自己所有的束缚来试图和这些前人们神交时,只有在情绪相通,互感互知的地方,才能最多最深最真的读懂字里行间的意思而读懂了那些意思,难道不是懂了其中的思想了吗

      这种情况下,我们方能感知古人形象的完整,感知他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真切生动的人,否则,他就只是一个抽象的空洞的符号。

      在这个意义上说,情绪和思想本来就是一回事。基于君子般高贵的自律,很多人将自己的情绪确定在一个较为稳固的区域内,并以此为起点,试图不在情绪上影响到对方,于是,种种交往演变成了对思想的尊崇,对人类灵魂的反思和构建,众多先哲便是沿着这条路走过。

      对思想的绝对尊崇本是没有错的,但是要找到一条可行的方法。首先,这些先哲的这条人生道路就是对自己心灵召唤的皈依,对自己情绪安放和安适的从属。同时,不试图影响其他人,本身就是对其他人情绪和个体完整性,正当性的承认和尊重的体现,而目的恰恰是避免让对方陷入不安适之中。

 

四,情绪的位置与历史紧张时刻

  1,情绪的位置

       接下来我们试图构建一个图,搭建一个框架,以确定情绪的位置,向过往的先哲致敬!并让我们有一个总体感知。对我们自身而言,这是一种寻找,以便让我们能真正走进这些先哲的内心,能有幸的感触到他们鲜活的思想,以及这背后那些动人的阅历和他们深刻的生命。

      这是一份极大的尊重,而不是形而上的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在我们将他们还原的同时,也是我们向未来的世界作出一种“乞讨”,这份乞讨不为别的,只是试图让后来人真正走进我们的内心,在把握我们此生无法逃避的历史和空间的局限,那样的话,我们此生的话语,后人才能较为完整的听得懂。若此我们纵然身在九泉,也能为有隔世而笑。

                                                               4.2.1

        在回答人是什么,人和人之间是什么,人和宇宙是什么这三个问题的浩荡历史长河中,众多先哲的光辉思想和深邃思考大概可以在四个板块内确定坐标,分别是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实践论。这些先哲们总是在思考如何通过一条有效的道路去真正认识我们的世界,又如何通过较为优化的得体的方式处理我们和世界的关系。

       如上图示,传统哲学大概可以这样描述,我们用捕捉到的信息刻画客观世界,这些信息也会形成观念,观念的综合就是我们的世界观,形成观念的这个认识和认定的过程及其方法的反映,人们已经取得共识,叫认识论。而形成了的思想在另外一个维度的体现就是它将作用于外部世界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并对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进而完成我们与外部事件的实践性交互。

      由外部输入个体形成如图左面所示,大致对应个人函数输入,与这个过程类似的相反的输出,大致对应个人函数输出。

      由于我们的思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是认识论中形成的主要内容,并在作为主体构成的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相互作用中基本处于支配地位,所以,在我们的过往认识中,思想是绝对处于中心地位,起支配作用。

      将我们的情绪还原在它本来应该在的位置,在我们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外界时候,我们为了获得情绪的安适,首先会志在思想上取得突破,然后在认识和实践中来试错探索,进行不断的不满足和不断的探寻,这一系列行为组成的循环的最初动机和最终目的,原始初衷都是为了情绪的安放安适,因此,这个过程都是情绪安放的过程。

 

2,历史的“紧张”时刻与哲学的演进

      哲学史上尤其是哲学的巨大进步时期必然是“紧张”时期,一如春秋战国纷争时期,魏晋南北朝纷争时期,两宋时长期的南北东西多政权割据格局时期,正是这些紧张时期的迫切,让人类在通往自由的路上迈出了很大的一步。在这四个板块中,尽管各个流派,各个时间段的先哲所思之具体内容不一,但其作为人类探索的路径试错之一,都显得极其珍贵。而除了体会这些路径的殊途同归以外,我们可以尝试着在情绪的安适是目的的这个角度来解读,可能会更靠近这段历史一些,也能让我们更加真实的走近和走进先哲的内心。

      不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兴起,佛道开始盛行,抑或是自盛唐之后经五代十国到两宋时期以致国家的长期分裂,这个过程产生了程朱理学,还是明清之间的心学,乃至近代因西方入侵而寻求走向繁荣富强为始的新文化运动,甚至包括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前夜的启蒙运动,都是在那个确定的时代里,个人与外界,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思考中出现了内在的“紧张”,这种“紧张”造成了情绪上的顿时不安适,便促使先哲们去寻找新的方式,新的方法,新的观念来解释当时的困惑,并尽可能的给时局的未来走向提供一种选择。先哲们的这条自释皈思之路,一则让自己远离那份紧张,并寻求通过自己的成果实现免除更多人的紧张。于此,这个过程乃是重新让自己和这一代人获得安适的过程。

      所以,从人类的情绪为基点,对过去我们所有的人类创造的最终归属做一个自然的,不带先入假设的,水到渠成的解释,可能会合理一些。这种合理性最大的体现便是我们能通过对情绪的充分尊重和充分感知,将能还原思想的本来面目,能得到对思想的最大幅度的理解。思想作为一个随着历史发展而变迁的事物,是每一个时期每一代人甚至每一个人寻求情绪安适的智慧创造,同时,在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更是直接的将自己和外界联系起来。这两种行为,构成了精彩的人类世界。

      换句话说,思想及其指导下的行为是我们情绪通往安适和安放的自然反应,在这条路上,我们因为缺乏对这条道路本身的认识,而迷雾了一段时间,当今众多的哲思者太过于执着于某些具体的思想,而以此来衡量人的纯粹性,将人划分成许多类别,最后反而导致自身内在紧张和社会紧张。

      传统哲学大抵如此,以思想来进行选择性,排它性的情绪匹配,把某些可能导致自己不相容的思想及其有自然联系的情绪诉至“异端邪说”,并具开官方意识形态,如程朱理学。本来,程朱理学作为一种自省的,内敛的,高贵的节制自己欲望的思想和行为,无论是我们通过努力修到这样一个结果,最终具备了这样一种伟大人格,抑或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始终秉承这份谦恭,这份自知,都是一种极致的美。会让人产生一种如高大山川般的伟岸掠过仰望者的脊背的颤粟的力量,诸如前文提到的勃拉姆斯的交响曲。

      同样,我们也能在旁人看似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孤芳自赏的纯粹个人感情泄露中,感觉到其人活着的真切,活着的诉实,活着的纯粹,比如苏东坡《江城子》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明月夜,短松冈”。再如柴可夫斯基那部传世的经典第六交响曲《悲怆》,那种试图将压抑在胸间的悲伤、哀愁、伤痛、思念和苦楚一点一点的隔离开,撕裂出来,轻漫漫的飘在空中,飘在冬日夜晚的空中,飘在西伯利亚冬夜的空中,浸氲在漫天飞洒的雪花里,一条条似有似无的灯光从路边的小房子的窗子中微微暗暗的映入长空,映着这些雪花,映着这些哀愁,在牵挂弥漫的一望无际的被雪覆盖的整个田地里,这些试图越过长空的灯光,能否在这世间的另外一个角落里点燃一支微弱的烛光?

      情绪惟宽,思想方远!

1

路过

鸡蛋
2

鲜花
5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回复 鼎胜 2012-7-23 15:54
很深!独创!别的地方没有看到类似的文章!!!
回复 李兴敏 2012-7-23 16:09
鼎胜: 很深!独创!别的地方没有看到类似的文章!!!
谢谢兄台。
回复 刘庆 2012-7-23 17:02
兄台的文章要慢慢的看。呵呵
回复 李兴敏 2012-7-23 17:19
刘庆: 兄台的文章要慢慢的看。呵呵
刘兄还是一如既往的谦逊,哈哈,可是我岂敢占用你的宝贵时间呢。
回复 史贤龙 2012-7-23 23:56
推荐一本新书《思考,快与慢》,或会对你思考有帮助。
回复 李兴敏 2012-7-24 13:26
史贤龙: 推荐一本新书《思考,快与慢》,或会对你思考有帮助。
好的,十分感谢史老师于人,于文的帮助和关注。
回复 刘政 2012-7-24 15:06
晕,兄弟您这时博士论文、哲学著作啊。情绪、思想确是好命题,好角度。
回复 李兴敏 2012-7-24 15:09
刘政: 晕,兄弟您这时博士论文、哲学著作啊。情绪、思想确是好命题,好角度。
哪里,刘兄一直以来都是第一营销网的逍遥高手,今日得兄台指点,十分荣幸。
回复 田友龙 2012-7-30 09:23
兴敏同志,用社会化问题解决市化问题,把营销提到社会学高度了。
回复 李兴敏 2012-7-30 09:32
田友龙: 兴敏同志,用社会化问题解决市化问题,把营销提到社会学高度了。
友龙兄抬爱!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5 09:25 , Processed in 0.0321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