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李兴敏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51464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营销管理远东版》4.1.2 人类心智(2) 王阳明与老僧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热度 10已有 171542 次阅读2012-7-20 09:13 |个人分类:个人专著|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王阳明与高僧的故事到底说明了什么

      当时,我也是对这个故事当做普通故事来读,对这个大师的“晚节不保”感到不解,甚至遗憾,甚至是一个疑惑。后来在慢慢的时不时拿出来品味,在这思索过程中,发觉这个故事的内涵其实很大。试想,王阳明简简单单几句话,怎么能把一个修行数十载,参悟万卷佛法,悟尽诸物,一切皆空,信手拈来间全是佛性的高僧说得老泪纵横,竟致辞寺回家,重回俗世,常人看来,这完全不得其理。

       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总是在试图寻找一本书,一本能真正体现,靠近和走进王阳明的书。在学校的图书管里和互联网的世界里寻找,这个过程越到后来,我发现我很难坚持下去,找到的关于王阳明的书都很艰难晦涩,内容繁滞,内理互嵌,条缕错综,逻辑庞杂。而且很多内容被打上一些标签,便使得著者终究只纠结于其中只言片语,捻断若干须,长论洒洒。或有之,通篇沉迷,自行解答。我得承认,这些人对王阳明著作和王阳明的理解比我要精深,但请恕我妄自尊大,大言不惭,惭而不知的说,这些可能不能体现“心学”的全部或精髓。

      在学校的前三年里,我在对绝对价值的内敛收容的自恪中获得的节制的美感,也感受着这种节制的给我带来的错惜;在足球场体会着生命的张力,在图书馆走进那些先哲们智慧的世界后掩卷沉思也偶有所得。也在雪后白净的时间陷入对某种情愫的特别依恋中,对瞬间灵感以求最贴切的话语表达中,以及对自己徘徊,犹豫的某些行为方式的感到深深自责,也在内心向我自己的坚守感到无所适从。在这样的两极之间来来回回,曲曲折折的摇摇荡荡。性格和悟性上出现一些分裂,这种由“内在的紧张”导致的分裂,使得我的性格弹性逐渐被拉大,在一次一次的迷惘之中彳亍前行,偶得妙想,解开一个关节,便觉心有天地别样宽。而往往这些妙想的背后便袭来更大的迷惘,而一旦更大的迷惑袭来,个人便又进入了思辨与究理的层层迷雾中,只得继续慢慢拨寻,慢慢潜行。

      正是在这样的理性观念和浪漫主义的情绪中的两端来来回回的折腾,这种极大的跨度构成的个人生命体验,并没有在其他人身上有足够类似的历程,或者说我没有碰到类似的人,来互相表达和讨论以求互释。因此我总是在内心深处独自体会这些迷惑与解释,这可能和当初王阳明的历程有些相似,请允许我脸皮厚着这样说。在极张的外向性性格和自闭内省的性格之间徘徊,甚至一度都有些精神分裂,到最后,听着绝对悲观的世纪末的马勒之时我的内心仿佛都没有办法获得安宁。

      王阳明和高僧的这个故事一步一步的逐渐深深的萦绕进我的脑海,像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的第二乐章一样。

 

类似的故事

      再让我们回到之前的王阳明和高僧对话那里,回到那个故事中,举一个类似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例子。

      两个曾经同一宿舍关系特别好的同学,毕业后很多年没有见面。如今两人都取得不俗的事业地位,在各自所在的行业都属于资深人士,都对自己的观念和商业准则充满了自信,一个做实体经济,一个做虚拟经济。一天,两人通电话,从最近的一个经济新闻事件谈起,由于两人所处的行业不一样,运用的分析方法和得出的结论不一样。两人以前经常在宿舍里热火朝天的讨论,当然这次也不例外,但过了一会,两人都觉得双方说得都是些风马牛的关系的事,无法取得共识,像两个世纪的人一样,俱都感觉索然无味,一种陌生感袭上心头,话筒两端顿时沉寂了那么十几秒,之后,一人忆起以往的某些时刻,便对着话筒问候:“叔叔阿姨身体还好着吧?”。只此一句,双方便觉得又看到了对方熟悉的目光,回到那段难忘的岁月,感受着对方的坦荡和真切的情谊,诚挚的关怀,双方都觉得这比之前的所有问候和争谈要好。

 

长期以来灌输的观念

 

      在多数书中,我们看到过很多对历史人物的“盖棺”评价。古今中外的各个哲学家,无一例外的被划分成两大阵营,唯心主义哲学派和唯物主义哲学派;并且他们多数被这样描述:A哲学家是B世纪C国的著名哲学家,是著名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哲学家,其创作的理论在当时具有价值,是对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但由于历史局限,他的理论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总体来讲是“朴素”的。

      能够阅读到这样的描述和评价,在我们接触到的书本里,绝对算是对该学者的褒扬了。固然得承认这种描述的价值,但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描述显得空洞,没有生机,没有意义。

      先哲们研究问题大概可以分为三个。1人是什么?2,人和人之间是什么?3,人和宇宙之间是什么?

     这些问题展开来讲内容就更加的具体丰富,比如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包含了人应该是什么?人可以成为什么?人现在是什么等等?另两个问题以此逻辑类推。

      为了这三句话,多少鲜活的生命奔赴智慧的坚劫,虽千万人其往矣!这些先哲突破重重迷思险阻,呕心沥血,方得纸半张,可能只是聊聊数字,几笔勾勒天机。到最后,作为弱小个人的我们就这样干巴巴的打量着那几笔,就等同于他吗?

 

      要回答以上哲学研究的三个问题,或者是踏上寻找这几个问题的答案的路,这条路是永无止境的,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的答案永远不会完备,直到人类随着宇宙灭亡的那天集体进入坟墓也不会讲清楚,也不能彻底的明白

 

      过去,我们所有的指向都被引到了一点,我们必须要绝对追求这些理论的尽头,追求绝对理性的价值,要形成对终极理论止境的皈依,否则,人的一生是没有意义的。

      可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如此有限,况且都只是一己之勇,天赋各有所限,哪能那么容易靠近绝对真理。同时我们得为吃饭穿衣去劳动,得睡觉,这会花去很长时间,所以,对任何一代人来讲,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同时,如果人类真正的找到终极真理、终极理论的话,到那时候,便再也没有以发现新理论为个人价值实现这样的动机了,那是不是彼时的人类因为没有这种价值的追求,就显得存在就一定没有意义了呢?

      或者,将这个问题转化一下,当某一代人找到了这些终极真理,那其后的下一代人又该干什么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各仁各智。

      这些终极真理和终极理论就这么容易达到吗?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目前来讲,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是:基于形式上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内容上的回答就更加艰难了。

      能不能因为我们无法走进终极世界就否定每一代人存在的意义吗?能因为后一代有所突破就一个劲的讲述前人的缺陷吗?

      一代人不能否定另一代人的意义,同时代的人和人之间就能因为对这些价值的理解有差异而出现相互否定的情况吗?

      一直以来,我们都处在一个标准的观念之下,我们必须要追求知识,要追求绝对深度,要追求绝对“理性”。并且这种标准通过各种灌输方式,让我们相信,这些东西是我们人类活着的本质。    

      其实“追求思想”这个标准是人们活着的本质,仅仅也只是一种假设,它把这些追求的东西假设成我们生存的本质,在各代先哲和各派宗师的理念里选择相关的相近的内容来组建一个庞大的体系,并将之组成一个封闭的思想圈体,对有可能产生与之相对的或相反的东西采取否定和屏蔽的态度,并进而内化成人的本质,形成绝对价值内核,从而以此为中心,建立一大套复杂的判断人的价值的标准。

      更进一步的,在人类试图探索宇宙秘密,并与其的交互中,以及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中,多数先哲不管是对路径,还是对载体部分都进行了选择和排除,进行了一种带有某些观念的构建和分解,将之对应我们的信息(知识世界)和情感,这必然导致了其中的一些信息和情感被赋予了“非”与“是”相对的价值和色彩。

      由于这样的安排,便形成了这样的局面,由于我们将人的本质等同于某些学说之中的“绝对理论”和“绝对价值”,而且我们还处于与人和宇宙交互的末端,因为宇宙的宏大,人类属于从属地位。由于这种不对称的地位,让人类产生了巨大的紧张,随即便过滤了太多的人的天赋俱来的东西,并将这些东西视为洪水猛兽,异端学说,将它与那些未知的谬误划上了一个等号。

      人类发展中的悲剧大概就是由这样的原因造成的。因为我们对那些抽象的一念过于执着才犯了这样的错误,所以我们人类自身的冲突便是这种哲学指导的笑话。比如早期的战争,如奴隶社会的战争,如果说那时人们并没有将他人视为完整独立存在的个人,未能充分真切感知他人存在的鲜活呼吸,所以显得特别冷血的话。那么后来发生的情况又该如何解释?从斯巴达起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些战争隔着历史的长河,在两岸相望,其实没什么分别,只是在上下游而已。

      随着文明的进化,人类的战争,斗争与竞争便演变成了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冲突,也演变成信奉这些的主体之间的冲突了。

      由暴力战争冲突转入文明冲突,固然是一种进步。在历史中,这种冲突演进的历史,难道不是人们一步步意识到某些情感的可贵了吗?难道不是更加细微的,具体的走进个人本身存在了吗?

      但是,这能彻底代替和化解人类的根本冲突吗?

      而现在,这份历史的缩影恐怕还在上演。当今的利比亚和叙利亚的地方冲突,韩朝之间的冲突,大陆与台湾的冲突。隐蔽在身后的宗教与大国利益冲突便是这份异化历史的悲剧把历史上某一段特定时期形成的思想观念当做唯一正确的观念:这些人并没有意识到这观念的得到也仅仅是试错路径之一的表达

           感谢一个美丽女孩的出现,让我从这种执迷中反折回来。她灵动的赋韵,如歌的声音在我这种虑思到了某个节点的时候仿佛触到了某个熟悉角落的恻隐,进而让我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感知,这个世界或许不是那么回事。这世界本身可能有另外的解读

 

伟大的历史谬误

      如果说上面举例的这种错误是一种历史的偶然的话,对比起来,和我们前面一章说的如何处理文化相悖的员工和组织的逻辑几乎一致。过去我们的种种输入归结到一点,那就是在我们的大脑中输入既定的思想,理论,方法,然后用这些理论,思想,方法去对我们的情绪进行解构和提出要求。

     这伟大的谬误便是用思想来框定情绪。

      思想是纵深发展的,情绪是横向延绵的。

      思想是每个人在长大的过程中慢慢的一点一点积累的,而情绪则伴随每个人终身,自生下来那一刻起。

      在特定的时空里,由具体的思想来完成对情绪的评定,并以简单的二分法进行对和错的选择和排除。

      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把心学归为唯心主义,便还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论视角下的“心学”,不是王阳明先生那真正的“心学”。

      再次回到王阳明与高僧的故事中,最后高僧的离开可能是悟到了一点:人的思想应该从属于情绪,而不是情绪服从于思想。

      这不是唯心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哲学之间的分歧,这只是我们对人的价值如何确定,如何赋予每一个个人函数的原本意义的一场描述活动。也不是对人性的简单尊重和假定,就人性本善或者本恶命题来讲,也在滔滔历史长河中久澜不止,并且,形成的众多判断中多是通过行为的发生来演绎和对动机的猜测去分析人性的善恶。

      实际上,这种简单的二分法本身就是在进行有目的性的对人类行为和动机有目的性的合意化挑选,本身可能就是一种投机,一种误读。

      我们在此做的,仅仅是除去我们之前所有的假设的“傲慢和偏见”,直接的,毫无保留的,完全的面对我们本身。

      正如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的第一章中说到,有了华清池和杨贵妃的故事,我们也可以存着信心,不论经过任何意识形态之熏陶,也不论古今中外,人类共同的情绪,有如一座大水库,永不会枯竭

      人类延续的若干年来,我们的思想,理论,方法,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当中的大部分是进步的。相对来讲,情绪一直都是人类自古至今几乎没有变化的,喜,怒,哀,乐,愁,苦这些情绪一直都在每一代人,每一个人的生命中无时不刻的存在。

      这可能不是庸俗,这是一次我们真正的打量我们自身本来就存在的东西并且我们不害怕由这些东西导致犯错而去剔除掉其中一些的一次自评,真正的在平和的心态中认识这些东西。既然我们把每一个人的行为方式都当做一种人类历史走向的试错探索,承认每一个人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将这些方式赋予同等的话语权和正当性 ,我们才能让人类自身得到每一种路径走向的可能,从而避免掩耳盗铃式的错误。我想,面对我们情绪里的种种表现,也应该用这种一贯视之的态度。

      因为在任何历史时刻,人类追求物质,思想和文化,都不可能达到尽头,因此,任何过多的标榜性自己的身份或是洞见都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活着是不是为了情绪?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走进“活着是不是为了情绪”这个话题。

      似乎到目前为止,先哲们对于人活着的意义这个问题多的探索,所取得的共识可以归纳为对人类作出贡献这个点上,尤其是作出巨大的贡献。这贡献可能是推进了现有的科学,革新了现有的理论,升华了现有的思想,或是改善了民生。

      无论是对科学,理论,思想以及民生的贡献是不是为了更多的人甚至整个人类过得更好,从对象上讲,让整个人类过得更好已经是对象的全集了。从目的上讲,是不是让全部人的情绪趋于喜,乐,宁静,祥和。远离愁苦哀怒。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是不是可以推断,我们崇高的使命就是为了全人类的情绪好一些,感觉更美一些,更快乐一些。

      这里,暂时先不对情绪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对情绪的定义和描述在后面章节给出,。

      前面我们曾经论述过,对事物对象的描述方式大概有三种。第一种方法是用全部的信息完完全全的对事件进行复原;第二种方法是用梗概式的主干和框架去确定该事物的特征,并形成独特类别概念,第三种方法是用一个极简化的缩略同类事物正如现在的微故事一样,让听者去还原故事本身。前面的故事就是采用第三种形式。

      读到这里,也许还存在一些疑问。在做贡献以外,目前存在的众多理论中,还有一种答案是这样的所有的人走向理性。

      那么理性是一个什么状态呢?如果是无喜,无怒,无忧,无愁,无悲,无苦,无哀的状态,也就是很平和,很“空”的状态的话,这种状态大致对应于上述的宁静祥和,更主要的是,它本身也是一种情绪。

      如果历史先哲们的贡献,对人类本身进程具有伤害性,带来的是糟糕的情绪,那么便不符合贡献者的个人初衷和自身价值的实现的期许。如果这个贡献给人带来的情绪对人类有积极作用,并多多少少靠近喜乐一端,让人感到舒服一点,而非愁苦一方,那证明伟大的贡献者是有价值的。

      那些伟大的贡献者几乎都是这样的经历,在某一个时期,在某一个领域,突破了之前的人类智慧对事物该方面的把握。他这样做首先是为了让他自己趋于喜乐还是愁苦,我想,趋于喜乐多一些。即使是这个过程真的看起来像是趋于愁苦的“苦行”,这也必然是他响应自己内心深处的召唤,从而让这个过程具有“苦中有乐”的性质。

      如果人天生具有慧根,生下来就是“宁静祥和”的情绪,一直都是如此,一般而言。他不会对其他人传递比较焦急的情绪。如果有一个人,把所有的人都带入“宁静祥和”的情绪,让众人的情绪从其它状态过渡到“宁静祥和”状态之间的变化过程,如果没有对其他人形成具有足够的动机描述引导,以及让众人感觉到其它状态存在着潜在的某种隐患的话,众人将无法实现这些情绪的过渡。

      所以,所有的人类生命都是情绪,情绪是生命存在的最纯真,最真切的方式,是本来就在,一直都在的东西。正是为了得到某种(安逸的)情绪或是为了避免某些(不安逸的)情绪,人类才有其他的一切活动。

      无论是我们具有为人类同体命运关怀的悲悯情怀,还是为路人遭遇感到难过的恻隐之心;不论是远离家乡的思亲欲泪,还是爱慕恋人的刻骨铭心;无论是我们在足球场上挥洒汗水的淋漓酣畅,还是我们挥笔疾书的书生快意,凡此种种,都让我们感觉活得真切,活得踏实。

      我们对动机,行为,思想,观念等等思维和行为方式的选择,纵然有偶然因素和时间空降上的诸多限制,但目的也都是为了我们的情绪得到安适或者安放,只不过我们的情绪想安放的位置区间不一样,,有些人追求一生快乐,有些人追求一生宁静,有些人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到底还是在喜怒哀乐愁苦宁静这连续的区间内找到一个位置,将自己的情绪安放下来,得到安适。

      正如戴望舒,撑着油纸伞,希望逢着一个结着仇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而她将和另外的一个人去天涯海角,这时,他是该为失去这份爱恋而悲哀,还是以那个姑娘去天涯海角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呢?无论哪一种,都是他自己情绪的安适和安放。

      营销不是传递情绪是什么?天天定点的拜访客户,明知有可能无功而返还去拜访,最终的归结,不是给对方传递一种情绪和给自己一种心安的交代吗?

1

路过
1

鸡蛋
2

鲜花
3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回复 鼎胜 2012-7-21 15:46
最近我一直浮躁,勉强静下心来的时候看您的文章,有些感触!“营销不是传递情绪是什么?”这句话很深!表面上卖的的是一种产品或者服务,实际上都是销售或者创造一种心灵感受。
回复 李兴敏 2012-7-21 16:00
哈哈,谬赞。我看似说些无关紧要,其实是重新说一遍心学,也算是打出一个声音,如何进行心智和心志的历练,这可能是当代时代精神的重建。敬请继续关注。谢谢朋友。
回复 亓齐 2012-7-23 07:05
李兴敏: 哈哈,谬赞。我看似说些无关紧要,其实是重新说一遍心学,也算是打出一个声音,如何进行心智和心志的历练,这可能是当代时代精神的重建。敬请继续关注。谢谢朋友 ...
表面上卖的的是一种产品或者服务,实际上都是销售或者创造一种心灵感受。
支持!
回复 李兴敏 2012-7-23 08:33
亓齐: 表面上卖的的是一种产品或者服务,实际上都是销售或者创造一种心灵感受。
支持!
哈哈。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5 16:20 , Processed in 0.0330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