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包强盛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47704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卖黄瓜还是卖幌子

热度 6已有 95864 次阅读2010-11-9 17:40 |系统分类:市场评论|

文:包强盛

前一段时间深圳卫视播放了一档求职类的栏目——《今天告诉你》,应聘者面临的职位是关于销售。颇有点意味。     节目的主题为了考验应聘者是否具备销售能力和特质,特意的设计了一个关卡——在不正确的区域销售不正确的产品——应聘者在商场向来往的消费者销售黄瓜。

也许节目为了出效果,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类应聘者是直接向商场的消费者说明目的,其中一些一根黄瓜也没卖出去,有些消费者也只是出于同情才少量购买。另外间接的以慈善作为幌子——每销售一根黄瓜就等于向灾区捐了一元钱而数量可观。

专家点评环节出现了争议,各自有不同的意见。有人问这一关考的是考结果还是考过程?考结果数量多者胜出,销售职位的企业家给出的解释是以成交为目的。而考过程是反映应聘者职业道德的水准。不以不实的导向欺骗消费者购买产品为商业美德。是企业需要和培养的对象。

争议讨论的热点集中在销售职位人员的特质是老实好还是滑头好?大家各说风云。但最终录取的应聘者是以数量多者胜出。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如果把这个话题拿到销售圈子内来调侃,也许就没有什么好去争议的,销售是已结果为导向,以业绩为核心,不管用什么手段,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哪还存在老实与不老实。

放在了屏幕上,观众无法理解的是在商业道德面前,老实、忠厚还能不能站住脚?是不是老实的人就不适合在商业领域里游离?换句话是不是干销售的就是不老实的?在谎言面前加上善意的幌子会不会使说出的话变成营销方式的一种伎俩?那商业领域的真谛又是什么?求职者又应该以何为导向来应聘销售职位?

老实与不老实之间的较量,或者是博弈,折射出来的也许是一个深度的问题。就好比是谈男女朋友。有时候刻意的隐瞒,善意的欺骗也许就会促成两人长时间的发展交往的机会。有时候为了达到和另一半在一起的目的,甚至运用了先上车后买票的伎俩。当善意的欺骗无处不在的冲刺着我们的生活时,也许就不会出现说真话、道真理的习惯。

(《一周立波秀》似乎给出了答案,某些时候人需要学会伪装,碰到了不想碰到的人迎面而来,为了表示礼貌,也是体现各人素质,要以友好的面貌跟对方握手交谈。如果不这样做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不理智不聪明的表现。)

其实细想不管是欺骗还是善意的欺骗,出发点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善意不善意只是一种手段和伎俩。光鲜不光鲜看人们怎么去衡量。不同人眼里认知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关键是结果会不会影响社会的娱论和指责。比如说节目里以慈善作为幌子来销售黄瓜,而得来的钱没有真实的捐给慈善机构。

商业领域只要是不违背商业归则,个人认为职业道德运用得是否得当关乎的是企业的形象和信誉长远。也就是说你可以不注重职业道德,但你不可以违背商业规则。

对于节目里引发出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解决它的源头还是在于现实生活的环境,国家的政策与每一个人的自身素质,当大家都说一句谎言是对的时候,说真话的也就失去了意义,当男人都认为女人苗条是美丽的,你长胖了,那不是大家的错,而是你的错。

 

 


路过

鸡蛋

鲜花
5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曹立峰1978 2010-11-10 14:15
卖的就是概念,说白了就是幌子!
回复 包强盛 2010-11-10 15:15
    谢谢您的指导  我会加倍努力
回复 包强盛 2010-11-12 01:36
希望能够留下您的宝贵意见,我会加以改进我的写作方式。不甚感谢!
回复 cia829 2010-11-12 15:11
很多行业还没有看到监管的身影,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必然的
回复 包强盛 2010-11-12 15:17
cia829: 很多行业还没有看到监管的身影,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必然的
谢谢您的点评,是的,行业靠自律是不现实的,必须靠监管,您讲的很对!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8 07:50 , Processed in 0.03074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