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田友龙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23495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第四章小老板赚钱六大不良心态一 只想以巧赚钱

热度 19已有 346001 次阅读2011-7-11 00:53 |个人分类:小老板系列连载|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引子: 资本是逐利的,利润最大化是老板的天职,做企业不赚钱,一切都白搭。小老板资金单薄,实力脆弱,在经营中经不起折磨,他们必须为生存而战,赚钱对于他们来说已无退路,别无选择!也许是曾经太穷,也许是生存的压力与无奈,面对金钱小老板总是很浮燥,他们赚钱方式太少,想钱方式却太多,很多时候想别人的钱太多! 

神六上天的传说

神六上天,举国欢庆。外国专家很困惑,他对中国专家说“你们中国人真让人整不明白,卫星上天这种世界顶级科技可以做得很好,镙丝钉这种简单活,你们为什么干不好?”。中国专家回答很有技巧“我们中国人眼中没有难事,只要认真什么事都做得好,只是做镙丝钉这种没技术含量的活,我们一般不认真罢了!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专家的急智让人佩服,更赖人寻味,引人深思。开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市场风起云,一不小心我们就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可是中国没有诞生世界级卓越企业,也没打造出一个全球领先的品牌,我们赚的不是搬运费就是导游钱!为什么?因为我们太聪明,做事不认真。最聪明的人是谁?小老板,多数老板都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他们没有实力制定游规则,也没有能力改变消费者,更没有影响力左右社会购买力,聪明的小老板选择游击战----出奇兵,以巧取胜!

巧是文化的产物

商业行为受文化影响,更是文化支配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不太主张实干,轻视苦干,推崇巧干,最高境界就是四两拨千斤!即使两军对垒,拼绝对实力,我们也不主张千军万马决战沙场,杀敌一千必自损八百,代价太大,体现不出为将者的艺术与智慧。为将之道在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差一点也要把战争搞成艺术,还带点哲学---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最差是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夫----勇冠三军,杀人如麻!巧在商业上体现更简单更直接甚至有点粗暴-----生意人精明点,巧妇能做无米之炊。中国商人真能做无米之炊,而且有三招:其一借梯登天,其二借船出海,最高级的是借鸡下蛋。

市场经济三十年,开革与开放是主旋律。经济建设有三个基本点---市场换技术,市场换管理,市场换资金。我们搞技术不会,搞管理又太累,搞品牌又太贵。由于落后得太多,我们又必须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借力打力,以市场为交换条件,拜师学艺,再借别人的钱来做自己的生意,最终师夷长技以制夷,徒弟打败师傅。

师承洋师傅的企业很快就在市场中突脱而出了,一此先知先觉才发现做企业其实用不那苦那么累,偷师洋人就是成功捷径,第一、首先方向错不了,其二、手法上很先进,其三、基本没有市场风险。他们毫不犹豫地抄袭洋鬼子,一不留心赚的钵满盆满。国人历来信奉榜样的力量,先驱的顺成为发家致富的楷模。最后中国形成一道独特风景,大企业巧学习欧美,小老板巧仿大企业。

巧是聪明人思维

中国企业是人法而不是法制的,少数人随意领导多数人,能人是企业的基石。能人第一要素就是聪明。要在市场竞争业中胜出,做老板必须是聪明人。中国市场太大太复杂变化太快,不确定因素太多,中国企业历史基本上就是一本战斗史,搞斗争聪明是入场券。商业本来就是聪明人的世界,某世界五百强员工手册中就有一条----聪明点,但要大智若愚(大智若愚是聪明另一种表现)!某西南富豪说得更直接,做诚实而精明的生意人。

聪明二字人人会写,一般人还真难理解其真义,厚重的历史沉淀对聪明的定义是智慧及乎妖的,标准有三条:第一,动口不动手,运帱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第二、善出奇谋,出奇制胜,要么以弱胜强,要么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三、精于权谋,劳心都制人,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能忽悠别人为自己所用。

小老板是聪明人,成功使他们自我膨胀,让为老子天下第一,他们把实实在在做事,老老实做人不放在眼里。另一方由做大做强的梦想太迫切,他们必须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可是没做大做强的资源和实力,必须行动巧一点,由于中国消费者不成熟,很容易被忽悠,很多小老板不忽悠白不忽悠,把消费者包中钱掏出来再说。

巧是被迫无奈的选择

    企业家冯伦有一句名言----伟大是熬出来的!财大气粗的冯先生站着说话腰不痛,更是饱汉不知饿汉饥。熬是一种理想的假说,听起来很美,绝对不能用来指导小老板经营与实践。熬是很贵的,需要漫长的时间等待。小老板知道今天很殊酷,明天更殊酷,后天很美好,很多人死明天晚上。不是他们主动放弃,实在是他们熬不到后天,通常在明天晚上他们就弹尽粮绝,光荣牺牲了。

小老板创业,活下去是第一法则。活命不能靠创新---创新多数小老板不会,而且创新太贵,小老板承担得这个成本;活命不能相信战略-----战略太远大,小老板必须活在当下,今天用什么去赚钱,明天用什么去赚钱;活命更不能依赖做管理---管理是治本,建立在缓的基础上,活命却是急,用管理救小老板多数是医治成功,病人死亡。那么小老板的战如何打?其一,只管结果不管过程,不管花招毛招阴招,有结果就是好招;第二必须巧,出奇不意,出奇制胜,必须花小钱办大事;第三,快,必须立竿见影,吹糠见米。

小老板的忽悠大法

 近年来中国市场的主旋律是“渠道为王,决胜胜终端”。精明小老板发现终端是一个种稀资源,终端对未成之事总是求全责备,将成之事总是委曲求全,有很高的进入门槛。一个品牌推广方式能精准打动消费者心,就能形成强大终动销售力,终端障碍就不功自破。中国消费者是不成熟的,容易忽悠的,于是小老板做生意,想的做的都如何忽悠消费者掏腰包。他们忽水平是炉火纯青,即使赵本山也自愧不如。

高科技速把头带:

科技保品质,国人做企业,技术一直就不是强项!如果一个企业在科技上领先,不仅能获得市场竞争力,还能获得媒体关注,政策的支技,甚至资本的睛睐,可谓一箭多雕。精明的小老板深知其中的奥妙,中国企业出现一道怪现象-----越是小公司技术水平与技术十分了得,一个小厂生技术比臂世界五百强,那只是小儿科;当纳米技术在实验室都只是种概念时,一家生产技术员都没两名小厂就可以把它商品化,当糖尿病还属于世界性难题的时候,一个搞模仿的小公司,已经研发出治愈糖尿病的新药了……于是中国消费者用全球最贵的成本获得最差的体验,于是迫不得已,他们转向相对诚信的洋国子,被迫崇洋,不得已迷外。

假洋鬼子人人爱:

中国消费者崇洋迷外,第一老外总意味着更好的品质,第二,意味着身体的象征。当然老外也代表着较高的价格。小老板精准地把握消费者脉博,发现这是一个金矿,于是想方设法拌老外:其一,取一个外国名,写两句外国人看不懂的中式英语(说明书),染了头发装老外;其二、在海外注册一商标,其实就一空壳,一切与国外无关,硬要说自己是外国血统,正崇老外;其三、明明是国产品,偏要说运用外国技术与原料,海外寻宗问祖装老外。假洋鬼子流行,高兴的真洋鬼子。假洋鬼子成功,就在为真洋鬼做传播,市场是洋鬼子的天下;假洋鬼子失败,就是真洋鬼子做证明,中国人玩不转市场,无论如何假洋鬼子都成不了赢家。

名牌产品处处在

品牌是消费的,由消费者说了算!可是消费者是分散的,是没有组织的,你无法听到他们的声音,必须由机构来表达消费者民意。由于市场不透明,信息不对称,于是机构与小老板都看到机会,加上不良媒体的炒作,最后中国市场,品牌是机评出来的,甚至是花钱买的,(据说中国有全球最多的评选机构),于是中国市场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名牌!很多时候这个所谓的名牌最多也就是一个有名字的标牌。中国品牌光怪陆离,一个在很多地方都看不到踪影的产品,可以是消费者喜爱品牌;一个技术员也没有一个的工厂,也可搞出国家标准重点推广产品……名牌不是吹出来的,名牌建立在消费者的感知之上。也许有的时候,你可以骗所有的人;所有的时候,你可以骗有些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时候骗所有人。消费者一但发现自己受骗,会毫不犹豫地离开你,基于“好话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习惯,到时你的命运可就不太妙。

产品畅销国内外:

在中国做营销人,你必须要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太多企业一不留心就创造速度传奇与业绩神话,不仅国内表现上卓越,国外更惊艳,动不动就惊欧美超日韩。让你以为老革命遇到新问题,甚至觉得自己OUT了。可多数时候是吹出来的,只做两个区域市,就粉饰成全国领先,有一瓶产品被亲朋好友旅游时带到国外,就大声宣布进军全球市场。为什么如此高调宣布,原因很简单,国内市场不成熟,品质要求低,欧美市场成熟,品质要求高,借欧美为品牌背书。可是他们忘了消费者思维方式,他们对产品畅销的认定方式伸手可见,触手可得,否则他们就会认你在吹牛,一但给你贴上王婆卖瓜的标签,永远难获得他们的信任。

概念炒到云天外:

中国消费者善变,而且喜新厌旧。小老板与顾客贴得很近,能感知顾客的心理,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满足需求。搞新产品需要创新,可是搞创新是个技术活,小老板不会,搞创新很贵,小老板也不愿意做。不过小老板知中国消费者不成熟,加上信息不对称,很容易被传播左右,可是中国人做包装概念来忽悠消费者,炒概念,小老板个个是高手,把者厘说成生态水晶技术,把竹碳说成光触媒………从此中国市场就很热闹,永远不缺故事,概念满天飞,口水战流行。面对众多的概念,消费者无法选择,他们有化繁就简的能力,他们认为一个好产品就能用简单的话就能说明白,,只有正真的大品牌才能把话说简单,于是小品牌就样把市场份额拱手送给大品牌。

成功之道傻一点

国人多聪明,聪明人很多时候其实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国人做企业在于取决,为了走捷径,大企业眼睛盯的欧美,小企业心观注大企业,唯独心中没消费者。多数聪明人不知道中国消费者全球最善良,只要你对他好一点,他不仅会毫不犹豫地掏腰包,还会对你歌功颂德!想一想海尔吧,洗机坏了本属质量问题,海尔对消费者好一点,很快上门维修,不让消费者等的心急,洗衣机坏了,大家还要为海尔说好话,最后是服务支撑品牌,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就这样诞生了。

市场制胜之道只有没那复杂,只有一条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立,而这才是立业之本,基业常青之道!

中国企业之所以没成功,不是你不够聪明,而我们缺乏傻劲-------认认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出好产品!


路过
1

鸡蛋
1

鲜花
11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3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回复 孙曙光 2011-7-11 16:35
欢迎田老师开始连载新的一章
回复 邹文峰 2011-7-12 10:51
没有捷径,熟能生巧
回复 田友龙 2011-7-12 23:45
邹文峰: 没有捷径,熟能生巧
有一句话叫产品同质化,其实根本就是我们的借口与自欺欺人,很少有人实实在在做产品的。
回复 田友龙 2011-7-12 23:46
sun: 欢迎田老师开始连载新的一章
新一章,风格一如即往,用心说话,请各位批评与指导。
回复 宋新平 2011-7-16 16:17
小老板一无自己的产品(全是跟随产品),二无经销商(以经营自己产品为主的经销商),三无营销团队(执行力较强的),四五雄厚资金,因此,以巧取胜是唯一可行的战略性战术方法!
回复 郑跃东 2011-7-17 16:47
田老师真是小老板研究的专家,对小老板的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佩服!
田老师分析得很深刻,以巧取胜虽然是小老板的一种不良心态,但同时也是他们的一种被迫无奈的选择。
回复 博阁定制家具 2011-7-18 20:34
向田老师致敬!受益匪浅。
回复 何承云 2011-7-18 22:10
分析的透彻,不过没有分析国内的情况,我感觉小老板还是看政策行事的。
回复 田友龙 2011-7-21 15:52
宋新平: 小老板一无自己的产品(全是跟随产品),二无经销商(以经营自己产品为主的经销商),三无营销团队(执行力较强的),四五雄厚资金,因此,以巧取胜是唯一可行的 ...
先巧后必实,出奇制胜永远只能是游分击对,阵地战,功坚战才是强大的表现。
回复 田友龙 2011-7-21 15:53
郑跃东: 田老师真是小老板研究的专家,对小老板的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佩服!
田老师分析得很深刻,以巧取胜虽然是小老板的一种不良心态,但同时也是他们的一种被迫无奈的 ...
巧应当是一种技,而不是投机,可我是们小老板巧,投机成份太大。
回复 田友龙 2011-7-21 15:53
博阁定制家具: 向田老师致敬!受益匪浅。
谢谢,心理话而已。
回复 田友龙 2011-7-21 15:54
何承云: 分析的透彻,不过没有分析国内的情况,我感觉小老板还是看政策行事的。
看政策,那可能要再等三十年,政策才会向小老板倾斜。
回复 何承云 2011-7-21 19:18
田友龙: 看政策,那可能要再等三十年,政策才会向小老板倾斜。
小老板就是看到政策是这样的,才只想以巧赢利呀,现在好多企业都是一种浮躁的心态,都想着一锹挖个金娃娃。
回复 田友龙 2011-7-26 00:37
巧赢只能做为非常规手段下的非常规做法,但是不能永远非常规下去。
回复 邹文峰 2011-11-14 15:21
史贤龙老师文章分析的好,都在打造模式,资本运作。哪有人关注产品、造百年品牌。
回复 田友龙 2011-11-16 21:59
邹文峰: 史贤龙老师文章分析的好,都在打造模式,资本运作。哪有人关注产品、造百年品牌。
其实也在关心产品,只是关心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4 22:20 , Processed in 0.0359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