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王如昌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2933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中国企业的第二次突破 王如昌

热度 3已有 91247 次阅读2010-9-25 17:47 |个人分类:创业人|系统分类:市场评论|

金融危机加速出口贸易环境恶化,迫使早已备感压力的出口代工型企业谋求快速转型、转向。自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推出的若干刺激消费措施和扶持企业发展政策,皆是政府在为企业乃至产业经济应对危机"造市",寻找转型发展出路。出口大省广东于最近在全国大规模启动“广货北上”行动,亦将“内销转型”的浪潮推向更高点。

 

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不管在转还是不转的问题上有多大的分歧,有一点共识似乎这些代工企业,并没有分歧过。那就是搬厂止损。厂房、用工成本的增加,逼着一部分代工老板不得不将工厂试着转向珠三角之外,其中包括成本更低的中国中西部省份和东南亚各地,这条产业转移路无可回避。这就像从欧美到东亚,从日、韩、港台到珠三角。于是,1980年,人工成本低廉,招商引资条件优厚,使珠三角成为发达经济体实现低端产业链转移的最佳对象。

 

  但时至今日,这种代工模式日渐式微,这种经济模式面临着转型的阵痛,代工链条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史上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毕竟,中国也仅仅是全球代工利益链上的一环,一个历史阶段。迁厂成了“止损”最关键的一招,富士康内迁郑州,似乎用的也是这一招,但是,这却也是最无奈的一招。

 

    阵痛之后,转型才是曙光!以下这几个问题,对于代工企业来说,似乎更需要时刻自问。

1.转型的风险有多高?

尽然话说船大难调头,但是初创企业的转型却有可能意味着“速死”。初创期企业本身根基不稳定,相应的团队建设也不到位,盲目转型可能让企业遭遇"速死"的风险。尽管这种转型是典型的迎合政策和市场导向而进行的,但在经济低谷期,初创企业转型的成功率并不高。

大型代工企业和出口企业,把握产品品质的能力更强,也有更充足的能力进行转型,但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本身就根基不稳定,相应的团队建设也不到位,任何盲目的转型都可能让企业遭遇“速死”的风险。

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风险同样存在。但是,不转型最终的结局无异于无期徒刑。

 

2.如何突破天花板?

金融危机让本来就压力重重的出口贸易加速恶化,但没有走到最后一步,代工企业不愿意放弃现有业务,转向国内市场。这似乎成了行业的“共识”。但是,事实上,相对于内销而言,外销更加容易操作,少去很多经营麻烦,且资金回笼更快。心态的突破,才有思维的突破,创新与品牌,才是最后的方向。

 

    3、人才才是最难突破的瓶颈?

从“加工车间”到品牌经营的转变,企业的运营增加了若干环节,这些环节缺少人才支撑,企业即使短期转型成功,也走不远。

另外一方面,对于习惯于做外单的企业来说,做内销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失误的代价却是巨大的。在国内做品牌的企业青睐于聘请外脑的时候,代工企业,更需要在这一课上下足功夫。从主要依赖出口代工到试水运营高端品牌,借助外脑提供品牌化管理运营诊断与辅导服务,这正是众多代工企业出口转内销打造品牌之路所尝试的模式。他们在尝试转型实施品牌战略中,顺利翻开了“二次创业”的新篇章。


路过

鸡蛋

鲜花
3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7 19:38 , Processed in 0.0291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