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金焕民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1826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结束语:高手应低就

热度 34已有 722862 次阅读2010-7-28 23:03 |个人分类:营销高管修炼|系统分类:企业管理

      我博客的常客应该知道,我曾经想做个评论中国营销精英的系列,目的是清理一下他们的营销思想,供大家借鉴。
      结果却半途而废了。
      所以难以为继,主要原因是,不仅仅是绝大多数营销专家的观点,无法上升到思想高度,即使是他们曾经的见解,离目前的实践也已经很远了。如果仅仅是回顾一下他们曾经的辉煌,不仅对读者无益,对他们也是不敬。所以,就让这个努力寿终正寝了。
      专家如此,高手可能更是如此。
      高手是相对的,离开特定的环境,可能啥都不是。所以,越是高手,对环境依赖性越大。能够超越环境的高手实属凤毛麟角。
      相对的高手,必然无法发挥绝对的作用,所以,高手应学会低就。只有在低于自己能力和价值的岗位上,高手才能再造辉煌---人是在能够驾驭的环境中辉煌的,是在高于自己能力的岗位上失败的。
      根据彼得原理,人的职业生涯会终止于一个力不胜任的岗位。为了延长自己的职业周期,还是尽可能晚点到达这个位置吧。
 

路过
1

鸡蛋
6

鲜花
22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9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27 个评论)

回复 马亮亮 2010-7-29 01:09
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经得起后人的评判.世人自有公论!
回复 王玉香 2010-7-29 01:22
对金老师写文章时表现出来的高度责任感表示敬佩,这么经典的话题,想必会引发很多人自省,不管事业正如日中天、还是仍处于困惑中的职业人。高手低就,让自己在职场中游刃有余,好好工作,也不会耽误了自己享受生活的乐趣。
回复 张龙 2010-7-29 09:45
管子说:“执一不失、能君万物”,个人认为达到这种境界,能够超越环境的,才能称为高手;否则,就是“唯手熟尔”的熟手。
回复 毕金雷 2010-7-29 09:47
回复 王亮 2010-7-29 10:39
高手低就?应该是一种能力与岗位的匹配的原则。但是有几个高手愿意低就?既然一心想着高就,也就不断锤炼自己吧,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回复 刘春雄 2010-7-29 10:51
如果能以自己的能力改造他人,并让他人取得成功,不妨高就。否则,只有低就。因为高手以往的成就越高,对你的期望越高。高就会失望的。
回复 石顺 2010-7-29 13:48
呵呵!严重赞同本文全部观点和态度!
回复 石顺 2010-7-29 13:55
   刘老大造核潜艇去了,有时候还挺想他的!可惜啊!
再也没人陪我胡闹了!
回复 张仕刚 2010-7-29 15:06
张文012: 管子说:“执一不失、能君万物”,个人认为达到这种境界,能够超越环境的,才能称为高手;否则,就是“唯手熟尔”的熟手。
  
回复 孙雨 2010-7-29 19:36
1、“高手是相对的,离开特定的环境,可能啥都不是。所以,越是高手,对环境依赖性越大。能够超越环境的高手实属凤毛麟角。”
相对的高手还算什么高手?是不是因为中国缺少甚至没有高手?
2、“根据彼得原理,人的职业生涯会终止于一个力不胜任的岗位。为了延长自己的职业周期,还是尽可能晚点到达这个位置吧。”
这句话一知半解,什么是彼得原理?既然是力不胜任,那还算什么高手?真正的高手应该少有这种情况。即使有了,通过挫折锻炼出来解决的能力也未尝不可。
回复 匡大宝 2010-7-29 20:43
年轻人可不能抱有金老师的这种思想。没有往更高职位或高度去挑战的话,怎么能成长呢?我的观点正好相反。很多人被淘汰,是因为赶不上变化,就像德鲁克大师所说,忘记不了所学的。
回复 老郭 2010-7-29 22:12
支持
回复 金焕民 2010-7-29 22:52
孙雨: 1、“高手是相对的,离开特定的环境,可能啥都不是。所以,越是高手,对环境依赖性越大。能够超越环境的高手实属凤毛麟角。”
相对的高手还算什么高手?是不是因 ...
回孙雨、匡大宝:这次写了篇短文,就讲一个观点,还被你们驳了。你们“逼”着我给一篇小短文,来一个长回复。
首先,高手肯定是相对的。你没有办法给高手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它只能在比较中产生。以足球为例。32强都是高手,但它们之间仍然可以做出进一步的比较:16强,8强,4强,冠亚军。即使是西班牙得了冠军,巴西、阿根廷服气吗?它们之间去比赛,谁是冠军还没准呢。
其次,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是彼得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的分析而归纳出来的一种现象。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由此导出的彼得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每一个职工最终都将达到彼得高地,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PQ)为零。至于如何加速提升到这个高地,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上面的“拉动”,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而前者是最普遍的。
是否胜任工作与是否是高手,属于两个问题。胜任工作肯定是高手,不胜任工作未必不是高手---你胜任副总位置,结果给了个不胜任的总经理位置,这并不意味你不是高手。
回复 金焕民 2010-7-29 23:01
匡大宝734: 年轻人可不能抱有金老师的这种思想。没有往更高职位或高度去挑战的话,怎么能成长呢?我的观点正好相反。很多人被淘汰,是因为赶不上变化,就像德鲁克大师所说, ...
(续上)第三,年轻人想持续提升,必须领会彼得原理。在力所能及的岗位上,人进步最快,一旦上升到力不胜任的岗位上,不出成绩,只出问题。弄得自己没有信心,上司不再重用,同事评价一般。
年轻人更应该明白:稳定的提升,就是晋升的高速度。
人不断挑战的应该是自己的能力,而不应该是职务。高手挑战的恰恰是职务,所以失败,恰恰是力不胜任。
在一个低于自己能力的岗位上,不是荒废自己---只有在这个位置上,才能出业绩,才能获取更好的提升。
正确的晋升途径是,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稳步提升。除非是临危受命----是组织的需要,而不是自己的需要。
回复 金焕民 2010-7-29 23:18
在对层级组织的研究中,彼得还分析归纳出彼德反转原理:一个员工的胜任与否,是由层级组织中的上司判定,而不是外界人士。如果上司已到达不胜任的阶层,他或许会以制度的价值来评判部属。例如,他会注重员工是否遵守规范、仪式、表格之类的事;他将特别赞赏工作迅速、整洁有礼的员工。总之,类似上司是以输入(input)评断部属。于是对于那些把手段和目的关系弄反了、方法重于目标、文书作业重于预定的目的、缺乏独立判断的自主权、只是服从而不作决定的职业性机械行为者而言,他们会被组织认为是能胜任的工作者,因此有资格获得晋升,一直升到必须作决策的职务时,组织才会发现他们已到达不胜任的阶层。而以顾客、客户或受害者的观点来看,他们本来就是不胜任的。
大企业,都会得“大企业病”。我们津津乐道的跨国公司的规范、程序和流程,都是大企业病的温室。
这些东西都能够让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但同时也能让不平凡的人变得平凡。
回复 匡大宝 2010-7-30 08:42
   还是“雷”的好,雷出了个长回复。
回复 刘春雄 2010-7-30 09:29
大企业,都会得“大企业病”。我们津津乐道的跨国公司的规范、程序和流程,都是大企业病的温室。
这些东西都能够让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但同时也能让不平凡的人变得平凡。
多有哲理的话啊!
金老师经常出名言,只要不写长文章,就出名言。所以,博客成为他的最佳表达方式。
回复 王志国 2010-7-30 16:41
企业中的高手与体育竞争有可比性吗?体育是可以分出个第一、第二,企业中的高手也可以分出个第一、第二吗?
回复 金焕民 2010-7-30 22:42
应该会分得出来。要么直接分出座次,要么分出层次。
回复 刘建恒 2010-7-31 14:33
好一桌满汉全席。
12下一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2 07:30 , Processed in 0.0332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