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金焕民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1826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解读4P之:4P与品牌(6)

热度 32已有 927089 次阅读2011-11-9 23:32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品牌蕴含在4P之中。也可以说,4P支撑着品牌。
      对此,在长期的营销生涯中,我们曾经提出过若干论断。
      最具争议的是——“不做品牌做销量”,“不是名牌也畅销”
      事实上,只有强大的业绩,才能托起强大的品牌。品牌的作用就是创造更好的业绩,那么,优秀的业绩也就意味着品牌价值。对众多企业来说,品牌本来是不存在的,随着业绩的提升,它慢慢形成了,并反过来促进业绩的持续提升。做业绩,就意味着做品牌。销量托起了品牌,畅销则加快了品牌成熟的步伐。
      同时,只有强大的营销力,才能托起强大的品牌。对企业来说,打造4P的过程,就是提升营销力的过程。企业有什么样的4P,就拥有什么样的营销力,有什么样的营销力,就拥有什么样的4P。
      随着传播的发展和影响力的强大,品牌与4P越来越脱节。于是,仅仅从品牌知名度,也越来越难以客观、真实地评价企业能力,但如果将视角转向企业4P,评价就接近了真理。所有企业的崛起,都能从4P中找到理由,所有品牌的衰败都能从4P中找到原因。
      最不受重视的是——“用产品破解品牌”,“用产品托起品牌”
      迄今为止,中国的家电品牌,无论是从知名度或者是从美誉度,都无法与几乎从中国市场完全退出的国际品牌,譬如松下、日立、三洋相比,但经过几代中国家电企业前赴后继的努力,目前已经成功夺回中国市场。原因几乎简单到,仅仅是我们的产品质量达到了一定水平。当产品大同小异的时候,品牌的作用就不复存在了。
      同时,由于商超的大规模崛起,消费者不再相信自己的耳朵,而是更相信自己的眼睛,再好的口碑也抵不上“亲眼目睹”,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而当中国家电产品大行其是,受到消费者欢迎,大规模进入家庭并拥有绝对市场份额时,中国的家电品牌自然产生。
      品牌的第一载体是产品。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品牌产品不但支撑着品牌,同时,其影响力也似乎越来越超越品牌。
      根据这个逻辑,我们提出了“主导产品——声誉产品——品牌产品——产品品牌——强大品牌”的品牌形成路径。试图让品牌从虚无回归现实,让评测更贴近企业的日常营销实践。
      最满意的论断是——“品牌不能当饭吃”
      面对所谓的品牌热,我们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场合推销这个观点。
      那些通过央视“标王”打造的“广告型品牌”,就不再说了,即使是国际知名品牌,如果不能在4P上有良好表现又能如何呢?我们津津乐道于国际知名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成功时,往往容易忽视更多的国际知名品牌折戟沉沙于中国市场;容易忽视许多曾经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国际知名品牌,慢慢淡出了中国市场。
      即使是仍然在中国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国际知名品牌,由于其4P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其地位也已经远不如曾经。比如摩托罗拉,在中国市场上曾经达到垄断地位,今天却仅仅是若干表现不错的企业之一,而且不再是表现最好的。
      是其品牌出现了什么问题吗?显然不是。
      同样是家电企业。那么多曾经的中国知名品牌并没有走到今天。今天的家电巨头,反倒是曾经的非知名企业或者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似的企业。尽管原因很多,但直接的原因,都与4P有关。
      4P更多地被视为战术。原因无非是人们忽略了战略最终必须通过战术发挥出来。
      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品牌对于4P的影响,往往忽略4P对于品牌的支撑甚至决定作用。
      1.产品。产品对于品牌,是最直接的支撑。不可能是因为有品牌,所以产品优秀,恰恰相反,是因为产品优秀才有了品牌。美国的汽车品牌曾经无与伦比,今天的衰败最直接的证据是产品与德国、日本相比,不够争气。
      2.价格。价格表面看是品牌的产物,但在实践中,则恰恰因为企业具有了价格推广能力,才使得企业获得了品牌称号。同样知名的品牌所以价格相关很大,原因并非品牌本身,而是企业塑造价格的能力不一样,因素在人不在物。品牌只能将企业归类,而在相应的层次里,关键仍然在于企业现实的作为,比如产品品质与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
      3.渠道。渠道是品牌的根基。做市场就是利用产品做渠道。产品、价格、渠道是4P中最稳固的组合,而促销正是为了确立和强化它们的组合。
      多数人认为企业做营销最终得到的是品牌,我则认为最终得到的是渠道。渠道出了问题,比产品出了问题,要命得多。尤其是有形产品,权力正在向商业流通领域转移,各类现代渠道以其更贴近顾客,拥有更多的话语权。现代渠道,品牌的地位本来就弱化,更不用说它们还在强势地推广自己的品牌。
      4.促销。4P所以被战术化,祸首是“促销”。
      我们对促销的理解往往狭义化,过多地使用了“销售促进”。不管是翻译问题还是传播问题,我们把对产品、价格和渠道的推广,过多地集中在对顾客的“促销”。
      也许遍观全球,没有哪个国家的企业能够比中国企业更重视促销,更善于促销。
      同时,由于商业伦理的普遍缺失,即使是那些注重推广(综合运用广告、公关、人员推销、销售促进和直接营销)的企业,也跳不出狭隘的思维。
      恶俗广告和变味的公关也不说了,历届“标王”今何在?为什么如此强势的媒体,成了企业前仆后继的打斗场所?
      促销本来是4P中最灵活、最灵气的部分,但在许多企业那里,却成为最随意、最庸俗部分。假如产品、价格和渠道是品牌建设的硬件的话,那么,促销则是软件。结论是:中国企业的“硬件”有问题,“软件”问题更突出。
                                                        (编辑:王玉spellingqiu@163.com

路过

鸡蛋
1

鲜花
27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8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回复 王旭升快刀唐门 2011-11-10 07:38
4p是本源,是市场的基因
回复 新闻工作者 2011-11-10 09:17
品牌是无形资产,产品是品牌的一个载体,并直接产生有形资产。产品推生出品牌,品牌扩大着资产。
回复 史贤龙 2011-11-10 12:28
一点商榷:品牌不能当饭吃的意思实际是,知名度不能当饭吃,或广告不能当饭吃,在概念上,这里的品牌概念是加了引号的,不是品牌的通称,而是特称。品牌不能当饭吃对于将品牌当做广告、或迷信品牌影响力、忽视产品销量与美誉度的错误倾向,具有当头棒喝的作用,语言简洁有力;但争议性也大,主要是此品牌非彼品牌,争论者的使用品牌一词的内涵各不相同,可口可乐、苹果说把品牌当饭吃,肯定是对的,丰田不把品牌当饭吃,产品就出了问题。
从根本意义上,有品牌意识的企业,才能对自己的产品(包括利益相关者、商誉等)主动地负责。唯销量是从的企业,有更大的概率变得唯利是图,如三鹿等。
回复 匡大宝 2011-11-10 19:30
上次我们的领导给我们培训的时候就谈到“促销”,他所理解的促销就是降价!我很无奈!现实中很多人也都是这么理解的。其实,促销是一种沟通,是产品与消费者的沟通、是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
我非常认同做好4P就是做好了品牌。
回复 七十二 2011-11-10 20:21
就是,现在的促销太过度的,没创意
回复 邱城 2011-11-11 09:50
史贤龙: 一点商榷:品牌不能当饭吃的意思实际是,知名度不能当饭吃,或广告不能当饭吃,在概念上,这里的品牌概念是加了引号的,不是品牌的通称,而是特称。品牌不能当饭 ...
品牌也有变质的时候
有好的必定有不好的,本身就有对立面。
回复 王效辉 2011-11-12 10:15
很深奥 虽然觉得写的很好,但是还是不能完全理解,继续修炼
回复 何承云 2011-11-13 22:27
感觉金老师把品牌和销量强硬的拉到一块pk。
回复 爱因斯坦电器 2011-11-15 00:47
4P与品牌的关系,这个其实与商业的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1、在较原始的商品时代,4P中的产品就决定了品牌内涵。2、在较成熟的商品时代,一般来讲,4P要素就影响了品牌内涵。2、在高度发达的今天,特别是在高端产品,奢侈品方面,往往,品牌就更多的影响了4P要素。在产品同等条件下,品牌成了顾客购买的决定因素。
回复 爱因斯坦电器 2011-11-15 00:59
4P与品牌的关系,类似“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一样。
1、总的来讲,4P要素决定品牌,特别是创品牌阶段,尤其如此;
2、但,品牌阶段性的创立成功后,成功的品牌又反过来促进“4P”要素的优化组合,可以促进良性循环。
回复 小风筝 2011-11-21 13:01
现在4P的含义越来丰富,已经扩展到6P。有些企业往往是最基本的4P能做好,而输在5P6P上,公共关系和政策。
回复 谭晓平(行者) 2011-11-26 22:04
4P是不是跟4C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用的时候是不是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回复 胡志芳 2012-3-21 16:02
透!!!
回复 三度修炼 2012-4-20 13:33
4P是基因,后来的4C、4R还有NP都是转基因!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30 03:11 , Processed in 0.03214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