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罗姚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10697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欲望心理学》读书摘要(二)

热度 1已有 177268 次阅读2015-10-18 09:56 |个人分类:经营管理|系统分类:营销人生

第六章    为什么大多数人喜欢群居——归属心理

作为人类,我们所默认的方式就是在一起,即使是那些珍惜时间的人也是如此。

我们需要归属。

人的个性在本质上既保存自我,又具有社会性。

比我们在对抗方面的欲望更为强烈的就是我们对结盟的欲望,后者为我们提供了联结关系的慰藉。

为什么许多人喜欢有自己的“圈子”

     归属的欲望驱使我们依恋两种群体:小圈子和集团。在两个层面的归属感既十分强烈又令人满足,但两者在情感范围上却完全不同。

     小圈子——一般包括七八个人,它是通过友谊、共同的兴趣或目的相联结的,它培养我们的信心和自尊,像毯子一样将我们安全地包裹在里面,这种待遇,只有小圈子的成员才能给我们提供。小圈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一定范围内的、更具体的、更加公共的身份感和归属感。有时,它会喧闹而富有激情。

     集团可以让成员产生对企业、组织的归属感,或者联结某一观点、理想或使命的归属感。

     我们和很多动物一样,都趋向于在小圈子中比在集团中有更好的表现。

     集团会引发战争,小圈子则只会造成小规模的剧闹。

     典型的政治、宗教、文化和种族集团都会致力于维护既定的信条。集团偏重于封闭的想法,比起小圈子,外部激进的政治变化和文化变化的种子难以被播种到其中。

     小圈子的存在仅仅是为了维持友谊、加强他们共同的价值观或见解、遵守共同的爱好或行为(比如会因相同的玩笑而发笑)、满足彼此的归属的欲望。集团中的大讨论和一些重大事件通常都会受到其规程、主题和仪式的约束——它们是激情演奏国歌的理想场所,却并不是开放思维、创造性互动的良好场所。

      典型的小圈子由58个人构成。

为什么有时球迷会做出疯狂的举动

      “仇恨”是集团行为特征中最为丑陋的一点,你可以看到许多体育球迷的傲慢和极端主义,这种现象和宗教偏执、政治派别斗争一样普遍。

     在许多情况下,归属感超越了所有的疑惑、失望和争端: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知道我忠诚于谁,我属于哪里。

为什么同一集团内会产生不同派别

      归属的欲望发挥了如此重大的作用,以至于敌对的集团很难承认彼此的分歧更多的是因为不同的性情和喜好,而非科学或“真理”。你们的信仰维系着你们,正如我们的信仰维系着我们一样。

为什么老乡在他乡相聚还喜欢说方言

      语言可以推进我们集团内部的交流,同样也是将其他人挡在我们集团之外的手段。

       语言是归属的密码。在社会中,口音和方言让我们在体系中准确地找到了位置,帮助我们认识我们集团的其他成员。

       学习任何语言,在本质上,都是有关适应文化方面的——沉浸于使用那种语言的社会背景或者群体文化中。

为什么会对开宝马车的人印象不好

      广告其实是在十分明确地在召集集团的成员或是加强现有用户的集团身份。大众市场将流行普遍看作是一个质量或价值,或者是社会接受能力的标志。

      同一个集团的人们喝同一品牌的软饮料或啤酒、开同一品牌的轿车、读相同的杂志或穿相同品牌的牛仔裤,他们对商业集团的“归属”感便是由“品牌”这个集团图腾所维系的。

为什么自杀也会有“集体”

     人民圣殿教的大多数成员都是穷人和遭到排挤的人,他们在迁移到詹姆斯敦的时候迷失了方向,除了对归属、顺从和遵从的渴望外再没有别的值得提及的欲望了。如果领袖要求他们去做某事时,他们就认为自己应该去照做,便会接受。

     我们归属的任何群体都会给我们施加压力,因为我们依恋这个群体。群体施压可以发挥良性的作用:我们可以得到群体的鼓舞和鼓励,做出更为仁慈的事情。

第七章    为什么人们总是欲求不满——贪欲心理

渴望得到更多可以让我们彼此成为竞争对手。

没有证据表明有更高的智商人比低智商的人生活得更幸福、表现出更多的仁慈或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或者更可能无私奉献而不是自私自利。

从经济的角度看,对得到更多的欲望推动者世界运转:拉动经济增长的策略总可以归结为想方设法刺激消费者渴望得到更多的欲望——比如得到更多的房子、衣服、汽车、小工具、假期等很多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我们所认为与进步和成功相关联的东西。

为什么很多人失落时会酗酒或疯狂购物

     通常,我们一直在试图弥补因其他欲望未能被满足而带来的失望,而极少有人去想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做。感到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的人们会通过偏激的行为来吸引他人的注意——过量饮酒、使劲抱怨、不断批评别人、鲁莽驾驶、拼命花钱,或者给伴侣施加很大的性压力。

为什么人们容易暴饮暴食

     吃是生活中的一大享受,当我们吃东西的时候,我们想要获得更多的这种满足感。

     递减补偿定律:当涉及吃喝的快感时,你吃得越多,你的快感增加得就越少。

为什么有些人认为有钱不花的人是笨蛋

      消费性开支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头。

      在这个社会里,花费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断地获取更多的东西被视为是正常的和合理的,那些抵制物质主义诱惑的人们,要么被认为是笨蛋,要么被认为是大笨蛋。

为什么有些人认为钱是人类价值的体现

      当问到有关钱的问题时,很少有人会承认自己相信金钱是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但人们的行为却显示,钱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人的价值。

当挣钱成为我们的最终目标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因该目标的空虚而伤怀。对得到更多金钱的欲望,就如同得到更多的权利的欲望一样,几乎是一个不可能逃脱的陷阱。

在牢记钱不是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的前提下来生活,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也会尽力去了解,是否有别的方面能更加真切地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为什么权力者和富人更容易嫉妒他人

      贪婪的物质主义是我们对得到更多的欲望的最为明显的表现,但最为丑陋的表现,是希望别人没有我们那么成功、比我们拥有的更少。

为什么人们会迷信“经济增长”

     肯尼迪和卡梅伦的论述在本质上并不是反对增长,他们所表达信息的核心就是经济的增长不能确保社会的幸福。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持续增长是经济口号,并且大多数人都在快乐地呻吟着经济增长,因为它恰好符合我们获得更多东西的欲望。

为什么媒体总是能吸引到更多眼球

      我们渴望得到更多的媒体刺激。媒体刺激简单的娱乐性让我们渴望得到更多。就媒体来说,可以让人上瘾的通常是声音和动作给人带来的愉悦或安全感,而不是节目的内容。

      通过手机来得到更多刺激的欲望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许,新的欲望知识彼此在一起的时间能更长一些,或者周围能更安静一些。

为什么有些人会“好战”

     你也许会认为战争是一种下流的和毁灭性的的罪恶。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早就该放弃它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尽管它下流、具有毁灭性,但我们的行为现实,我们是好战的物种,一直都是这样。我们对更多暴力的倾向(我不情愿将其称为“欲望”),包括对更多战争的倾向,都有勃于我们口头表达的和平和友好。

     我们对战争的欲望大多与以下因素想联系,即国家权力贪欲、经济贪欲、宗教贪欲、领土贪欲、夸大妄想、偏执、不安、文化身份和价值,以及人性中最黑暗、卑鄙的一面——我们希望将对手击垮而非与他们抗衡。

     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很难在观点对立的争论中保持冷静。我们更倾向于恶语相加或酝酿复仇的想法,或者看别人实施暴力——在大街上或在学校操场、在运动场或在荧屏上,以此来发泄自己的暴力冲动,或者通过阅读带有暴力的犯罪小说来发出我们的挑衅。

     冲突引发了我们内心中最恶的部分,冲突也总是与我们相伴。说人们都渴望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并不是玩笑。

为什么很多事都容易成“瘾”

     我们对得到更多的欲望越是过度依恋、越是执着和狭隘,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就越险恶。

为什么多数人喜欢“怀旧”

     怀旧没有什么非常复杂的方面:它就是对重新获得一些梦寐以求的快乐的欲望,这些快乐是与过去的时间和地点相联系的。当然,记忆是有选择性的,我们会尽力去拾起那些可以加强我们美好感受的事情,会让我们认为比起现在,回到那个时候生活会更容易,或者会有更多的快乐。

     怀旧并不仅仅表示想得到更多的欲望,它与控制的欲望相重叠。

     怀旧是一代又一代不断涌现的,这取决于我们队现在的安全感和对未来的信心。并非所有的年长者都喜欢现在并对未来充满激情。

     松懈了对现在的把握,就会逐渐削弱对未来的信心。

     想象我们可以仍然住在那里,我们可以得到更多,或者那里“更好”,我们就是在欺骗自己。我们之中许多人都会从妄想中寻找安慰,这会让我们忽视当下和我们现在拥有的有价值的东西。

为什么人们都想长寿

     每个人最希望得到的就是更长久的生命。

     有宗教信仰或无宗教信仰似乎并不是预测人们将如何应对死亡过程的一个可靠方式。

     虽然作为一个物种,我们显著的最为长久的欲望就是对生命的强烈欲望。

第八章    为什么权力总是充满吸引力——控制心理

在驱使我们的所有欲望中,控制的欲望最会让我们失望和沮丧。

即使你补考虑大的事件,在人类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事件可以让我们相信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方面,特别是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方面,曾在我们的控制之下,或者“让我控制自己的生活”成为一个现实的目标。

为什么人们会感觉生活“失去了控制”

     成熟是因为我们认识到了比起我们所希望的,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生活中的所有事件,特别是那些关系到其他人的事件。这种认识一旦形成,我们就需要调整,但是对控制的欲望则不会离我们而去。我们学会如何合作、协作、妥协,甚至是投降,但是我们私下去继续希望事情不是这个样子的。

     当你在一次约会中要迟到时,你无法控制交通,但是你可以控制你自己对这件事的反应。然而,我们之中很少有人在抱怨自己失去控制一些事情时会考虑到自己的自控能力。更常见的是,我们幻想控制外部事件、控制我们的环境、控制我们的工作负担、控制我们的孩子、控制社会中的扰乱者。

     我们日益增加的关注控制的想法,也许是我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所带来的一个自然结果。变化的速度越快,变化的范围越广,我们就越可能感觉到事情“超出控制”,因此作为补偿的一种形式,但我们就更会沉迷于控制的欲望。

为什么社会变化太快会让一些人感觉“恐惧”

     多数恐惧都是我们大多数人在陌生环境下感受到的压力和焦虑的极端表达形式——不论是进入一个满是陌生人的房间还是第一次做销售,或是学习如何进行网上金融交易、使用一个新的移动电话、接手新的工作,或者即将结婚。

为什么比起大事件,人们更愿意关心生活小事

     们厌恶一个看起来十分阴暗和令人畏缩的大事件,相反我们更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那些看起来更容易控制的家庭生活中的微小细节中去。

     不论我们的表现是否以强烈的物质主义、社会保守主义或是宗教原教旨主义的形式出现,潜在的动机都是相同的:都是有关控制的。

为什么人们对图书或影视剧的解读各不相同

自己解释所发生的一切也是我们脱离糟糕的不确定性的方法,我们会因为这种不确定感而失去勇气。我们挖掘自己的经历,以想出诠释所发生的一切的“含义”。

只要我们能够通过对别人的“不良行为”做出判断来保持优越感,我们就会有控制感。谦卑者抛弃了对控制的欲望,傲慢者则执着于自我掌控感。

为什么让孩子遭受磨难对其心理成熟是有帮助的

     完美论既提供又汲取着控制的欲望。

“我希望我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处于控制之下”或许是一个普遍的呼声,但这只是一个不理解生活含义的征兆。我们会多么容易忘记生活是为了生活,而不是为了完美控制……

 人际关系在本质上是不完美的,因为它们是由情感所驱使的,而非由理性因素驱使——谢天谢地它们是这样的。因为人际关系是不可预测的,最终也是不可控的,家庭、社区和机构也是如此。

积极地思考确是好事,这比消极地想问题好得多。但是我们更应赞赏现实的思考:现实的思考就是承认生活的丰富在于其“光”与“影”两个方面,在于我们能否经历和应对全部的人类情感和回应。

幸福意味着你“可以控制一切”。这与失落相对,失落可能意味着你什么都无法控制。很多人都希望只有快乐没有失落,但事实上这两者不可分,缺少任何一方都会导致情感偏离。“要快乐”意味着你一定不要失落。

在许多方面,一直乐观和一直悲观一样,都是脱离的。但是我们却倾向于乐观,因为预测“乐观的结果”似乎代表我们控制了生活。

有一点我们可以保证的就是追求完美会埋下失望的种子。

为什么越多的标语、监控会让人越不安

我们越是尽力保护自己,就约会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需要保护,我们的恐惧、不安也会增加。

最安全的公共场所就是有合理数量的人口居住的地区。那么我们需要有更多的社区生活,而不是更多的摄像头——这样我们才能重新获得对这些地点的控制感。

给孩子太多的规定,他们就会成为寻找规定漏洞专家,这对于税务律师来说更是如此。过度的管理只会产生大量新的方法来钻空子。

在给我们施加的外部控制其实和自我控制之间有一个复杂的关联,这些控制都产生于我们的价值观和自我修养。对我们越是施加更多的外部控制,我们就越感觉不需要自我控制力,这也就导致了人们的沉默以及脱离了社会和政治。

顺从与良好的道德完全是两码事。

为什么人们应该降低期望

     我们对控制的欲望是可以理解的,当其处于合理状态时完全是健康的,甚至是富有成效的。控制是效率之母,对我们生活中许多方面的管理都依赖于保持控制:账单要按时支付、预约需要遵守……因此有一点行政控制是必要的。

     为了避免落入这样的陷阱,我们需要讲注意力从控制转移到参与之中,从不健康的“完美论”转移到更为实际地接受生活的无序、不合理、不可测和失望之中,以及欢乐、满足和偶尔的小胜利之中。

     我们适应自己的处境,接受现实状况,只有这样才可以找到最好的应对办法。不现实地梦想控制,推崇对人际关系、成就、结果甚至是财产采取一种理想化的态度,这会使得很多人痛苦。

为什么获得绝对控制权的人容易趋于腐败

实验者米尔戈莱姆自己注意到了服从权威的问题,并倾向于将其解释为一些人机械地服从命令的劣根性,甚至是在命令显然是不合理的情况下还要去服从。

如果一些人处于权威的地位,他们似乎会过渡性地享受着这一地位,会傲慢或者甚至“陶醉于权力之中”,会享受对被人的控制感。而我们之中的一些人就像是被制伏了,一些人会在得到提拔时做出如此反应。

对控制的欲望有一个阴暗面:所有的权利都趋向于腐败,绝对的权利会绝对地腐败。权力腐败恰恰是因为它完全放开了我们对控制欲望的阴暗面和危险的方面。当施暴者获胜,他们对控制的欲望就会变得贪得无厌。

为什么有些人认为惩罚犯罪者可以“不择手段”

     报复意味着释放我们控制欲望的最外层原始的表现:他打了我(失去控制),所以我一定要去打他(重获控制)。因为我现在有力量获得控制权了,所以我要比他打我的力度更狠地打他。

     我们崇高的自我认识到了宽恕是一种有疗效的、对身心健康有益的过程,它确实包括放弃控制欲和抛弃自以为是。我们的阴暗的自我希望屈从与强烈的旧有的互易性定律,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报复不公正对待我们的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句话通常被误解为是一个行动。但这句话意在传达这样一个观点,即对于一个罪犯的惩罚应该是依据其罪行而做出:欠一眼,只是还一眼;欠一牙,只是还一牙。)

     所谓公正体系,应当是致力于施与人道的惩罚和尽可能为那些犯罪者创造赔偿和悔过机会的制度。

     宽恕很难,将惩罚留给法律体系来处理也很难。但是如果我们试图自己去解决事情,那么我们也会成为冒犯者。

如何控制我们的时间和生活

     带着控制欲望生活的关键就是要认识到我们所能控制的只是我们自己有限的生活。

     你的工作主要是唤起孩子们的回应,而不是给他们强加东西。你要确保你也能给他们以回应,这样互易性定律才可以积极地发挥作用。

     管理是一门艺术,它是要引发人们心中最好的方面,以便人们愿意将自己的只是和既能贡献给手头的工作。这从来不是控制的问题,而是磋商、协作、合作和偶尔的灵感。

     认识到我们不能控制别人是一方面,而真正的获益则是我们在心理上接受了我们无权这样做的事实。

第九章    为什么许多人会感到日常生活单调乏味——意外心理

     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英勇,而英勇存在于长时间的顽强坚持中,存在于人们从失望、失败或悲剧中振作起来并重新开始的能力中,存在于要成为好的家长、邻居、公民和负责任的职员的决心之中。

驱使我们行动的有时间和事务,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常规元素。但能够界定我们的,是我们如何应对不平常的扰乱和意外,正是在这些时刻,将我们展示给了别人。在行动面前,所有表达态度的语言都苍白无力:现在是时候行动了,事实总是胜于雄辩。

我的生活就是我的态度——M.K.甘地这样说。

为什么人们喜欢让自己的经历听起来更具“戏剧成分”

在策略方面,只有被受众接受的部分才算有效。

政治家可以装成神圣的样子说出他们想说的所有话,但是我们最终是否投他的票则是依据他们所做的事情,而不是他们之前说过什么。

人的成长和能力,在于应对各种意向事件。

为什么青少年容易着迷于网络游戏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科学家加里·斯马尔指出:比起诸如一个人读书或在线互动的刺激智力的活动,面对面的交流对话能够更大地刺激我们的“神经系统”。

     网络空间可以获得的快速刺激是否会让我们对诸如餐桌交谈、课程学习、书籍或演讲这样的更为快速的、刺激更小的事情变得缺乏耐心呢?我们会要求每件事都有趣吗?也许回答已经十分清楚,这也就是家长和教师都十分担心的原因。

为什么那些经历过大变动的人会显得更为稳重

     从我们刚出生开始,变化、差异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就刺激着我们的认知跨越式地发展,并影响着我们的人格发展。对于意外的一些事件——不论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我们都会比日常的事情记得更为长久。我们会更关注意外,关注不平常的事。

     为什么唠叨不如着重提醒有效的原因:不停地重复信息很快就会失去应有的刺激感,因为那其中都是一些老生常谈。

     “不确定性的节点”在塑造我们的个性方面比佛洛依德所描述的好色的因素更具影响力。他说,孩子所遇到的需要自己去解决的难题对他们的影响是最为巨大的。

     通过积极地从所处的环境中寻找新鲜的和重要的信息,随后孩子的脑部便会进一步发育。

     感情方面的安全而非环境的安全才是孩子成长中安逸感和自信心的重要源泉,担心是否要为孩子建立并维持一个稳定的环境的家长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最近的研究显示大脑比我们所认为的更具可塑性,刺激是老年人保持认知能力的一个关键。

为了保持机警灵敏,我们需要事情的发生,我们需要意外事件撞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扰乱我们的自满心理。我们需要惊喜,如果我们想要成熟、平衡的成年生活,那么我们甚至需要经历紧急事件。学会处理棘手的问题——疾病、失败、丧失亲人、解雇、灾难,这些比起我们从轻松应对简单事件中所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

为什么人们会遭遇“中年危机”

     在相对繁荣的西方社会,渴望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时那些接近中年的人最为相同的想法。

      我们一旦完成了我们想要做的事情,我们就希望能有别的事情可做——哪怕是有一点疯狂的和鲁莽的事情,当然这些事情得能让我们脱离常规,即便是能让我们安逸的常规也行。

大变动的欲望与我们希望稳定和静止的欲望相互竞争着,我们也会自动去平衡这两种情感。

一个安全和秩序的蚕茧——从我们的惯例、常规、熟悉的环境和安逸的旧有的偏见中孕育出来,很少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满足,有时甚至会产生一种自厌,表现出一种愤世嫉俗。

深层次的事实就是我们需要生活中有点“意外”,这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而得以成长。

为什么那些对未来有憧憬的人更能承受磨难

     对未来的希望、梦想、信仰和兴趣似乎都在维系着我们、驱使着我们行动。这也正是认为来世会更美好的魅力所在。

即便是自杀性爆炸者大概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期待未来的欲望的驱使——一个美好的天堂将胜过任何的尘世生活的快乐,让他们的牺牲能有所值得。

佛教徒大多支持或在当下的观点,他们关注于这里和现在,通过冥想抛出一切杂念,包括那些对未来的憧憬。

我们喜欢完全陷入期待的感觉,况且期待事情发生时的快乐也是享受的一部分。抵制期待某事发生的欲望会让我们感觉到乏味,并在事情真的发生时减弱快乐的感觉——特别是计划好与我们的爱人约会的时候。

为什么人们去花巨资购买彩票?这是因为他们期待某事的发生。为什么他们阅读“星座”?因为他妈希望有一些事情可以激起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即便不会出现神秘人物或横财,也许会解决一些长期困扰或找到一份新工作。

为什么有些人容易“出轨”

     对于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对希望某事发生的欲望有时会膨胀为希望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似乎只有通过从容不迫地将自己推向危险之路,他们才可以产生一些兴奋,让自己感受到完全的活力。而有些人利用毒品来让自己踏上一个虚幻的内心“边缘”之旅。这两种情况,目的都是通过被提高了的兴奋感来改变对生活的感知。

     结婚仪式对于各个年龄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兴奋的来源,但是对性的兴奋衍生出来的新欲望是许多人无法摆脱的,特别是恐惧自己的性能力衰退的中年男性,或者不能再容忍配偶把自己不当回事的女性。

中年人寻找性冒险有时是在双方忠诚关系的安全界限内进行的,在这一界限内他们会运用各种策略——从性感内衣或养性健身术辅导班到奇特的假期或肉毒除皱术,为的是给夫妻的性生活“增添趣味”,但也有时候,这一切通常会在充满隐伏的婚外情中进行。

营销公司了解我们对兴奋的欲望有多么强烈,他们同时也知道,对于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兴奋需要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才能带来。

为什么有的人越“减压”越感觉累

这是人类心灵最大的一个似是而非的特点:我们需要处在适宜的范围,但是我们却喜欢偶尔离开这一范围的经历。我对此的解释是:即便是在我们最为稳定和舒服的时候,也会潜伏着对某事发生的欲望。

我们有着性格差异:我们之中有一些人很自然地倾向于反省和深思,而其他人则更为外向和深思,而其他人则更为外箱和以活动为中心。如果我们都专注于寻求个人的平静,也许什么事都做不成。世界有时需要人们“焦躁不安”,寻求意想之外的事情发生。正是那种令人振奋的不确定性才能推动我们前进。

第十章    为什么人们言必提“爱”——爱的心理

爱能够放大精神,爱让我们展现出最好的一面,爱可以鼓励我们队别人表现出更大的开放,鼓舞我们做出友好的行为。爱给我们慰藉,让我们消除恐惧,并让我们提升对自己的信心。

为什么身体接触可以增加亲密感

     在任何年龄段,被爱就是爱的教育。但是,我们在儿时所学习的爱更容易塑造我们队爱的态度和我们爱的能力。

     19世纪,苏格兰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亚历山大·拜恩得出结论,温柔的、温暖的抚触是所有爱的经历之中的最基本的乐趣。他称抚触为“亲密的全部”。对于婴儿和其他物种的幼仔来说,身体的接触——依偎、怀抱、轻抚、拥抱,是情感慰藉和安全感的强大来源,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从小到大都需要充满深情的抚触。

     父母的亲密和奉献可以给我们带来困扰,特别是在我们成熟并开始认识到我们不能继续依靠别人来实现我们的需求时。我们意识到了我们在家、学校和社区里都需要按照别人的需求来做出让步和调整,这种变化对童年时期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的人来说是一个特别痛苦的变化。

为什么爱情初期的激情无法保持长久

     相思病一个明显的症状就是执着地关注我们爱的那个人,总是想起他(她),并制造机会去谈论他(她)。这一阶段是所有人一生中最为狂野的时刻,通常都会伴随着高昂的性能力和强烈的性欲。这会让我们焦躁,这一阶段需要尽可能多地与他人在一起,以减弱我们的孤独感。嫉妒往往会在这一时刻出现,这是因为伴随着强烈的付出感的是相应的脆弱感:“我无法忍受与她分开。如果别人试图把她从我这里带走可怎么办?”因对所爱之人的美貌、魅力、智慧等动人之处的夸大,这些感情都得到了加强。显然,她是如此迷人,为何其他人不能像我这样如此心醉呢?

     这里有两个陷阱,可以欺骗我们去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着浪漫的爱情:

      在初始阶段,“陷入强烈的性欲”几乎与“坠入爱河”无法区分,这是因为在两种情况下性欲都很强烈。然而,两者的区别也很明显:爱情主要是关乎我们所欣赏的人的内在价值——不论是作为伴侣还是作为朋友,而性欲则主要是有关我们对生理满足的需求。

      第二个陷阱源于我们对爱的欲望的强烈程度:我们可以满怀爱的想法坠入爱河。我们可以夸大情调的微小兴奋感,这仅仅是因为我们渴望爱情。

     我们会过度强调对方的价值,过高估计恋爱关系的持久性,并且会冲动地宣扬爱情和奉献,但当我们从这一阶段“醒过来”并失去当初驱使我们的欲望时,我们会发现这些都是空洞的。

     理性地讲,我们会反对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为我们而生的观点,但是当我们坠入爱河的时候我们往往就会这么想:他(她)就是这个人。

      是什么让爱情走向终结呢?通常,正式快速建立的性关系才夺走了其神秘的浪漫。

       因为坠入爱河是如此强烈的经历,许多人会试图维持其中的激情活力,或者通过为自己设定目标来保持婚姻中狂野的两性生活,或者通过不断地与新认识的人坠入爱河,或者通过推延爱情进入“相处”阶段的时间来实现。

     坠入爱河这个阶段很短暂,总是一闪而过。我们也许可以通过节制性欲望,或者通过保持浪漫的状态,让其看似是可以被奉为“神圣的”,来将爱情的初始激情延长,但是最终,坠入爱河后我们还必须要有地方可以着陆。

为什么离婚率如此之高

      一些情侣直接从友谊的关系进入了“相处”的阶段,略过了初始激情的阶段,这是不常见的。通向“相处”阶段的途径就是通过对初始激情的体验来认识两性关系的严肃性,认识到我们需要它才可以继续前行,认识到我们希望开始建立一个长久的、稳定的、忠诚的关系。

进入保持爱的阶段并不一定意味着婚姻会是永久性的,但是这却是爱的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注意力从初始激情的兴奋和“相处”的喜悦转移到了更为安全和持久的感觉。现在我,我们需要一种不同的爱的体验。我们不再相互探索和试探,我们愿意承诺、巩固和构建相互的信任。

并非所有的人都愿意或能够适应“相处”的阶段。许多离婚的案例都是不相容过程的终结,这些不相容经过多年的积聚,变为了不耐烦、冷落、厌恶,甚至是丢失了爱的基础。

大多数在一起很长时间的伴侣都会在彼此相处的过程中有着小插曲,但是他们的经历告诉他们负面的或敌意的感情可能只是短暂的,并且不会对两人的关系造成致命的伤害。他们会发现对爱的欲望和爱本身一样强大,它可以维系两人关系,度过怀疑或不和谐的时期。

我们仍需要爱所带来的肯定、慰藉、信心,以及爱得到接受所带来的珍贵回报,我们还需要被爱,只有被爱才能得到特定的情感安全。

除了父母,谁会“无条件爱你”

无条件的爱是一个你长大后就变得不现实的期待。然而我们仍继续将其视为一个理想——或许还带有欲望,因为我们早期的童年经历对我们产生了十分强大的影响,让我们知道这是经历中的一个值得珍惜的事物。

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会困惑于那些得不到回应却依然存在的爱——缺少互动关系会让这些爱看起来荒唐和反常。只要我们继续听到“我依然爱你”(并且相信这一点),我们就会忍受很多,原谅很多。一个精明的婚姻顾问曾经告诉我,在一个正在分裂的婚姻中,一旦一方的爱撤离,“剩下的”一方会很难坚持在婚礼上的承诺。

为什么人们不认可异性“密友”

     大多数配偶之间爱的表现,也存在于联结密友的爱之中,特别是那些将彼此认作是“最好的朋友”的人之间。即便两性关系中的初始激情,相处的爱和保持爱的阶段在发展着的友谊之中也有着类似的平行阶段,即始于承认相互吸引而发现共同的价值观和兴趣,最终演变为既定的比浪漫的爱甚至是婚姻更长久的友情。

     最好的密友之间的爱是基于对这个人的内在价值的尊重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对我们的有用性之上,即认为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我们的某些目的,比如,加强我们的声望或地位,或者有用的联系,或者是能够进行有趣的闲谈。

     男人之间的联系也许比女人之间的联系得到了更少的明确承认,但是男性结伴的形式——经常包括喝酒、运动或观看比赛,至少和女性结伴购物一样强大。

     男女之间的无性亲密的机会有了更多的道德限制,特别是自从两性革命以来,这是因为这种关系很容易招致两性行为。

为什么爱和友谊的结束总让人难以接受

     为什么会这样呢?友谊经常是一个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突发事件的一个结果,所以不足为奇。

     大多数的恋爱也没能长久——它们也不应该长久,这是因为它们大多是试验性的。

     两性关系的结束可以有很多种原因,包括一些案例中的只是荷尔蒙火花的熄灭,但是两性关系崩溃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婚姻或其他关系中都是如此),正是起初将双方栓在一起的原因的相反方面。

婚姻的结束——就像是任何情况下的爱的结束,可以被视为一个过渡的、演变的过程。我们正在从生活的一个阶段进入另外一个阶段,如果我们认识到这点,那么转变的痛苦便可以得到缓解,至少可以暂时缓解,因为爱还存在着,我们彼此对爱的欲望仍然得到了满足。

为什么有些人会对所爱的人做出疯狂举动

当我们对爱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我们会以气愤甚至是暴力来做出反应,我们会将我们的沮丧升华为宗教狂热或鲁莽的放纵,我们会退缩进蚕茧而自省,我们会在网上去寻找其他形式的爱。

有时候我们对爱的欲望十分巨大,以至于我们会用最为不可能的、不合理的或者不顾一切的方式来寻求爱。

不顾一切地宣布爱上某人都被理解为使一种袭击或冒犯。

有些人会对不再爱他的人持续骚扰,有着强烈占有欲的人无法忍受自己的配偶与除自己之外的其他人在一起,在自己无助时,甚至是在对方明确要求停止时,这个人还是会不断地打电话,不断地发送短信——这些都表明了他对爱的欲望严重地失去了方向,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会认为这种行为是“爱”。

如果爱不是相互的,那么就不是爱。得不到回报的爱是有些神经质的,如果坚持这样,那么就需要治疗。

自恋性的自爱是扭曲的对爱的欲望的又一个表现。对自己的专心欣赏实际上是一种障碍,阻碍了爱的给予和获得。手淫并非只是关乎自己——它是期待与他人性结合的表现。

当对爱的欲望被简单地等同于性爱时,爱通常都会变得黑暗,特别是因为性模糊了爱与淫欲的区别。尽管性是许多爱着的伴侣关系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爱本身超越了性的欲望。那些将对方缺乏对自己的性欲解释为不再爱自己的人,也是在愚蠢地缩小爱的意义。

性比爱要简单得多:许多人能记得自己被以各种原因劝诫不要去和自己不爱的人发生关系,但是有谁曾劝诫不要去爱呢?

什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

    对爱的欲望是我们所有的欲望之中最为深刻的一个:这是因为爱是我们情感安全、个人宁静和信心的最为丰富的来源。当无偿基于爱时,它同样还是我们对更为美好世界的最为持久的贡献。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王录强 2016-9-2 10:07
写的好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3-28 22:11 , Processed in 0.03340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