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始稷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93284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河洛品牌烙印】如何做出差异(上)

已有 53516 次阅读2013-11-15 08:23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河洛品牌烙印法, 易经营销, 品牌策划, 品牌营销

 

  河洛品牌烙印法拆解之六                                

 

网上流传:“当下最流行三大病症:拖延症、强迫症、选择困难症,直白点说就是懒、贱、穷。”配合:“得屌丝者得天下”的观念,近两年崛地而起的品牌大都是得意于此。

 追究起来,这是早已存在的观念了。

先从选择困难症上来说,是因为产品同质化,才难以做出选择。因为你的差异不够突出,瞬间决策的理由不充分。解决的不二法门就是“差异“,品牌营销亘古不变的道理。

 

但差异这个概念很模糊,什么样的尺度算是差异?同样价格、容量、口感的可口和百事是差异?参数略有不同的佳能和尼康是差异?一乘一驾的奔驰和宝马是差异?设计极近的路易威登和古驰是差异?亦药亦妆的薇姿和雅诗兰黛是差异?如此种种,看似难以界定,实际都有规律可循。始稷本文仅以这些年积累下的一点品牌营销经验,拆解道若极“河洛品牌烙印法”之差异点。

 

不同的领域,强势品牌之间的差异有不同的尺度。要知道差异突出不突出,首先需要一把尺子来量化。对于一个新品牌,或者是一个老品牌的新产品,不管是以一个追随者、模仿者还是挑战者、独行者的身份来打市场,自己觉得有差异不行,必须让消费者觉得你有差异才行,不是自己拍脑门、开会研究、在PPT上建立差异,而是在消费者内心建立差异,给消费者一把尺子去衡量。

 

6个附着点

始稷用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方式,把差异分为6个附着点:

经度:视觉的差异、材料(技术)的差异、功能的差异;

纬度:增益的差异、人群的差异、属性的差异。

任何消费品,都有这6种差异附着点。每一种差异都可以是突破竞争的核心卖点,不同的品类,有一样突出的核心差异就足以。把经度上的三个差异串联起来,就是“河洛品牌烙印法“中的差异点、信任点、价值点、识别点。即:你有什么不一样?凭什么信任你?对消费者有什么价值?怎么能让人在同类中一眼认出你并记住?这是在消费者心理的反射环。

另外,很多标榜所谓价格上的差异,实则价格根本不是差异。因为绝大多数消费者以价格决策型的,不同价位之间的产品本来不存在可比性。让消费者对比是我们的营销策略,制造性价比的策略,下边会有提到。

6种差异的附着点是因环境而异。譬如,以手机为例:

诺基亚8250的蓝色背光是当时就是视觉差异;8850的金属外壳就是材料差异;后来的夏新潜龙A6的绿色背光+和炫铃音就是功能差异;送魔声的HTC就是增益的差异;女性手机就是人群的差异,介于平板和手机之间的就是属性的差异。

 

附着点错位

为什么8250的蓝色背光是视觉差异,到夏新A6就不足以单独构成差异?

因为在8250时期,手机普遍是暖光,蓝光在当时就是非常大的附着点,能引发消费着关注,但是到夏新A6,背光变一种颜色已经不新鲜了,所以不是核心的差异。

发散一下:洋河出了蓝色经典就足以形成视觉差异,而其他品牌再推出绿色经典、金色经典之类就不足以算做差异了。

再譬如:所谓民族女装、韩版女装已经都有强势品牌了,再从这个附着点上入手,都不是差异了。要么再细分,要么变换一个附着点。当然变换一个附着点,并不意味着放弃这两种风格,而是放弃这两种核心差异的诉求。举一反三,以此类推,暂不赘述。

 

永恒性价比

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和同品类高端领导者使用性的差异比附,以中低端的价格销售。同时也满足了所谓性价比。达到道若极品牌法则:买的起、用的上、不丢人。

譬如:“红星蓝瓶二锅头,超越经典有点柔!”直接指向蓝色经典的两大差异。

这种高比低销的方式,是所谓社会化营销最好用的方式,比谄媚和装腔都有用。

再譬如小米,“米粉”拿其与iPhone对比,去和iPhone比参数,从而产生了品牌上的等同的感,而价格只是一半不到,并且同样难买,买到了至少可以炫耀运气好或关系硬。性价比就此产生了。当然小米重点在于渠道上的差异,还有MIUI等方面的差异。

这种比附并不是要干掉比附的对象,实际上是建立与比附对象同等的价值感,然后与同价位竞争者之间形成差异。

譬如,红星蓝瓶的竞争者是牛栏山、京都之类,而绝非蓝色经典。没有人在价格相差数十倍的蓝瓶二锅头和蓝色经典之间犯难。关键在于找对比附的对象。

这种营销,在《易经》里就是比卦:“六四,外比之,贞吉。”处在品类老大之下,向外去比。但是一定要找准比附的对象,否则就是“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找错对象的案例多不胜属。最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找自己的直接竞争者为标尺。

譬如,淘宝C店卖家冲冠的时代,通常用“向柠檬绿茶等学习”之类的关键词来优化,打擦边球,这种优化首先要确立和对象之间的价格差异大吗?如果不大,这个对象就错了,因为离的太近,只有点三下鼠标的距离。举一反三,不要和品类TOP10去比。譬如你做韩版女装,至少要去和SZ去比,而不是直接和韩都去比。

 

落地之问

和胖子比个头、和大个比唱歌、和歌手比游泳……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倒没有这么简单。非寡头垄断的行当,并不是说把上边的对手弄下来,你就上去了。所以,用这把尺子和对手比差异只是过程,不是真正的目的

再进一步说:你把老二拽下来,你是老二,而不是老大。不同行业所需的差异不同,不同时代、不同市场、不同人群的痛点都不一样。所以,至少还要去衡量一个问题:

诉求的差异化离现实生活有多远

如果需求离生活太远,那就是需求不接地气,差异不是为了远离竞争对手,而是为了贴近消费者

暂不赘述,下文续写6种差异附着点。

道若极品牌策划@始稷
www.daoruoji.com
010-52405789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3 02:07 , Processed in 0.0274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