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鲁培康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738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企业营销的终极价值

热度 8已有 282155 次阅读2011-12-1 17:15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企业营销的终极价值

鲁培康

 

近年来,由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所造就的网民的强大力量,不仅彻底改变了企业以自我为中心的营销观念与做法,而且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营销活动中更加难以把握自己的主动权。面对新的营销环境,企业不仅要积极应对,更要认真思考:营销活动的终极价值是什么?如何才能使企业在更加复杂的竞争中营销制胜?

中国企业营销在近20年的时间里,从观念到实践都经历了突飞猛进。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新的观念层出不穷,新的方法不断涌现,譬如产品为王、渠道为王、价格为王、传播为王、广告为王等,都曾经在营销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综观这段精彩而短暂的历史,我们发现:无论产品为王、渠道为王,还是广告为王,都打上了特定的历史阶段与市场环境下企业竞争的生动烙印,都是营销在中国不断发展、走向成熟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的必经之路。因此,只知一味地责难中国企业营销曾经有过的种种极端做法,或者始终抓住中国市场的“二元结构化”特点而只顾眼前的行为,都足不可取。显然,市场的成熟、营销的发展自有其客观性和规律性,企业对顾客的理解,顾客对企业的认知,同样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今天,对于中国市场化进程中这些曾经一度盛行的营销举措,其历史的必然性已经毋庸赘言,其对与错也只能交给企业自己去评判。

我们都会发现,在营销过程中效果越好、见效越快的策略,往往都是难以屡试不爽、长期有效的策略。传统的营销思维,往往导致人们过分强调单一营销要素的作用,甚至善于采取种种极端做法。当然,对于这些做法我们却不能一概否定。譬如很多企业都会这样说:产品决定一切、渠道永远为王、促销屡试不爽等,这些说法有错吗?当然没有。事实上,更重要的在于你怎么做,在于你如何根据市场的竞争现状、企业的发展阶段来准确定位自己,在于你如何正确理解产品的核心内涵、构建产品的分销渠道、关注自己的竞争对手、创新企业的营销组合。就拿产品来说,科特勒先生就把产品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实际产品和外延产品,而且认为,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都是核心产品,因为它真正代表了顾客购买产品时所寻找的解决问题的核心利益。

所以,即便企业对某些核心要素近乎偏执地强调,也不足为怪,只要企业没有脱离自身实际与发展阶段,只要企业认为值得这样去做,都会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事实终将胜于雄辩,对于那些善于学习的企业,它们会用成功来改变企业的未来;而那些自以为是的企业,也终将用失败的代价改写自己的明天。而且,任何专家、权威都有可能犯“屁股决定脑袋”的错误,对于企业来说,既要对专家的观点作出理性判断,更需要正确认识自身的实际情况,真正理解营销竞争的终极价值。包括大众媒体所倡导的很多观点,企业也需要认真辨析,正像任何产品都有自己不同的目标人群和市场定位一样,媒体首先要服务的都只能是它的主流读者群。回顾一年来,正是面对现实市场和企业营销存在的普遍问题,我们才不断呼吁:企业要把握营销大势、反击市场通胀,要重视模式创新、树立声誉战略,要关注趋低消费、学会减法营销,要尝试联合营销、厘清有奖销售,要擅用文化营销、洞悉礼品营销,要避免过度营销、回归顾客为王……

今天,面对新的竞争现状,企业应从观念到实践,尽快建立“顾客为王”的战略营销思想。实际上,战略营销更重视企业的系列营销要素与统一,强调“以4C来思考,用4P去行动”,主张企业既要立足现实,又要放眼未来。因此,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强调产品为王、终端制胜都不足为怪,这正是市场发展阶段性及核心营销要素重要性的体现。毕竟,中国市场的成熟度,企业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都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特别是中国市场的独特性,更决定了企业营销的差异化,对此企业应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企业还应该清楚地看到:今天的市场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它要求我们必须回归营销的本质来思考问题。

因此,顾客为王的真正含义,就是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观念与实际做法,它与企业强调产品、渠道等核心要素的重要性并不对立。因为任何的产品为王、渠道为王,只要不能为顾客真正创造价值,都终将被市场所抛弃。因此,顾客为王才是企业营销的终极价值。


路过

鸡蛋

鲜花
7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王旭升快刀唐门 2011-12-1 18:55
顾客是不可复制的,所以顾客为王也是不可复制的
回复 张利娟331 2011-12-2 10:25
永远站在消费者角度去思考就对了.
回复 秦国伟 2011-12-2 10:49
赞成顾客为王
回复 刘平 2011-12-5 20:33
没有永远的对与错,方法、策略、乃至战略的对与错,都要与特定的历史阶段和当时的具体环境相联系。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以游击战为主,解放战争前期转向大规模的运动战,解放后期又转向硬碰硬的阵地战,为什么?世易时移罢了。早些时候,德鲁克在《公司的概念》一书中曾经质疑过通用汽车总裁斯隆的战略和管理模式,30年后通用衰退,人们很是感叹德鲁克老先生的先见,德鲁克先生于此也很是自喜;其实一个成功的做法能维持组织长达30年的强劲增长,这是一项相当了不起的成就,应该自喜的是斯隆。同样的道理,顾客为王如果于90年代初成为营销主流,那么,中国能否取得现在的成就也是应该画一个问号的。环境不同了,任何的策略都需要、都可以转换,这未必就离开了本质。或许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后,当顾客为王深入人心的时候,又会出现新的竞争因素,又会有新的XX为王,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万物本就在进化中,进化的过程或许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优,也或许会走上新的方向,出现新的物种。否则,我们哪来的进步?
回复 鲁培康 2011-12-5 22:07
刘平: 没有永远的对与错,方法、策略、乃至战略的对与错,都要与特定的历史阶段和当时的具体环境相联系。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以游击战为主,解放战争前期转向大规模的 ...
认同!这就是最基本的哲学方法论思维。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3 00:59 , Processed in 0.0294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