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鲁培康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738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李颖生的点评:让更多企业实践验证境界管理

热度 7已有 232267 次阅读2011-10-31 13:00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说明:

李颖生先生是公认的财经传媒界领军人、管理专家、企业家,他创办并领导《销售与市场》不断壮大,17年挺立市场潮头而雄风不减。其间,他目睹了无数企业的兴衰,深感管理问题的重要。我就《境界管理》一书向他请教,李社长欣然为我作序,现予刊登以飨读者,亦当作我的更大鞭策。

就此机会,我要郑重地向一直关心和支持我的广大读者朋友深深致谢!去年以来,个别不法之徒通过精心策划,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性,对我蓄意暗算,盗用他人名义在网络发帖对我进行侮辱诽谤,以此为由头制造恶意关键词,利用广大读者的好奇心和点击量,致使恶意关键词长期存留在网络,既误导了读者的判断,又破坏了我的名誉及杂志的形象。关于该事件的经过及事实真相,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已在第一营销网首页及《销售与市场》杂志第10期上、中、下三刊作了公开声明,希望有正义感、有良知的读者朋友们及早识破不法之徒的卑劣行为,不要继续助纣为虐,正是你们对这个关键词的好奇和点击而被坏人反复利用。我相信,待有关网络数据全部恢复之后,这个不法之徒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将更加努力,一如既往带领编辑部办好每一期杂志,以回报全国广大读者的支持和厚爱!

 

李颖生的点评:让更多企业实践验证境界管理

李颖生

一直以来,出于工作的需要,对企业问题的研究,对企业家们的观察,可以说是我们这些专业财经媒体人的职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在市场运作上创造了许多独特的管理手段与方法,也正是凭借自己在本土市场竞争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从而有效地阻击了跨国公司的快速扩张。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全球化竞争格局在中国市场的纵深推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国企业自身的弱点也逐渐显露。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便是,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正在变得中国化、本土化,它们所依靠的并不完全是资本的力量,在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中,很多企业日渐强大。站在市场的前端,我们亲眼目睹了众多中国企业的兴衰浮沉以致轰然倒下,究其缘由,大多皆因管理失范、竞争不力。

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化时代的管理挑战?其做强、做大的战略思维与竞争方法何在?显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专家们往往很容易站在自己的立场为企业开药方。《境界管理》这本书主张将西方管理科学与中国管理哲学相互接合、相互打通,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从作者的分析可以看出,境界管理既包含了鲜明的中国哲学思想,又融会了西方现代管理的科学方法。今天,境界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概念,很多人也常常把它挂在嘴边,甚至把它看得玄而又玄。本书以打通中西管理的思维来挖掘管理的新内涵,意在为企业构建新的管理工具和竞争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失为一本研究管理模式的好书,是一本试图打通西方管理科学与中国管理哲学的开山之作。

市场经济是从西方开始的,管理学也是西方发明的,对中国企业来说,学习是为了强大,强大是为了超越。中国30年的成就证明,改革开放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唯一出路。华为、海尔、联想、格力、美的、格兰仕等一大批中国知名企业的发展史充分证明,企业的成功,一方面在于把握机遇、勇闯市场,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与此同时,创业家、企业家们的努力切不可忽视,如果他们没有超凡的胆识,没有干大事的胸襟和气魄,没有相对健全的知识体系作支撑,就很难走到今天,所以说企业的强大首先来自于企业家思想的强大。因此,探讨企业实践、企业经营业绩与企业家精神生态的内在联系,研究企业家境界修炼、企业能力修炼的提升路径及方法,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与理论探索价值。在我看来,《境界管理》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兼俱。作者的研究不是重复原有的管理理论,也没有局限于个人经验,而是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下,努力架构自己的研究模型,并依此构建了关于境界管理的目标、要素及系统的方法手段。如今,市场上的管理图书可以说汗牛充栋,总体来看,这些书要么难逃教科书式的套路,大道理满篇而隔市场过远,因此很多著作常常被企业家们讥讽为“正确的废话”。要么过于形而下,一味追求急功近利之术,只重眼前不顾长远。换句话说,不少管理著作要么多是对既有管理理论的重复,创新不足;要么多是对经验事实的堆积,高度不够。相比而言,《境界管理》为兼顾两者做了很大努力,它既能立足于市场指导企业实践与应用,又能上升到理论进行抽象概括与归纳,因此,它提出的理念、方法既强调实践性,又注重前瞻性。讲企业管理的书,既要来自于市场,又不能只是照搬市场经验,既要有利于企业提升,又要有利于企业落地。包括市场上讲国学与企业经营的书,很多书之所以抓不住企业的根本需要,在我看来,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历史文化研究者与企业管理的专业隔阂。而本书作者在中国文学、哲学和西方管理学方面的专业素养,使他必定能够兼收并蓄。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几经市场历练后再度学习提升,因而,研究撰写此书可谓水到渠成。

二是客观性与科学性共举。我最大的感受是,现在图书市场上,名人传记满天飞,拿企业家、名人当标签,胡乱拼凑的书比比皆是。这本书研究的是企业家的思想境界、心灵境界与企业的能力境界、竞争境界的关系。一本把人的境界修炼作为研究出发点的书,却不刻意渲染个人,对人物的评价,对企业的解析都力求点到为止。在书中,人物只是为了证明作者的研究结论而精心采集的目标样本,而且高度提炼,很少有人物传记、案例分析的色彩,更不拿名人名家当噱头。作者认为,对人物的研究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尤其要注重企业经营业绩与企业家精神生态的现实问题,力求研究的客观性,避免以偏赅全。如果用书中的研究模型来分析,海尔、联想、华为、阿里巴巴等众多中国知名企业的成功,实际上都是打通中西管理、融会科学及哲学的成功。作者对管理问题的关注,对现实市场的评价,既敢于发表鲜明观点,又不哗众取宠,体现了一名财经媒体人的敏感视野、公共立场与专业笔触。对社会文化思潮的透视,对中西管理方法的分析,对中西管理文明的探讨,都体现了管理研究的科学精神。

当然,如果要指出书中的不足,从执行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对境界管理的细节问题尚缺乏深入研究和具体论述,这大概是受篇幅及文体的限制,使作者无法深入展开。毕竟,本书是从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转化而来,它的重要价值在于为企业提供打通中西管理的战略思维、实现路径与系统方法,对于更加具体的执行问题,正好为作者继续这项研究留下了更大的空间。实际上,不仅执行细节,包括测量、评估等,都是有待于作者继续努力的更大课题。但是,任何管理理论的提出,包括它的科学性、有效性,唯有经过市场的反复检验才能被证明,因为市场才是一切管理理论的试金石。因此,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自己的实践来验证境界管理。

希望培康再接再厉,取得更多收获。谨为序。

 


路过

鸡蛋

鲜花
5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回复 史贤龙 2011-10-31 14:23
躲在暗处,诽谤他人名誉,而且是诽谤思想者,只有心理阴暗的小人才会有此下作之行。思想、观点的争论或来源考证,可以明着来,不要发暗箭。向鲁培康先生表示声援。反对暗中诋毁的行径。
回复 史贤龙 2011-10-31 14:29
境界,是中国文化特别是艺术的概念。西方管理学,乃至文化艺术界,对此概念都不是很感冒。将境界概念引入管理学,此书并非第一个,但鲁培康先生建立的境界管理五段论,是一次冒险的创新尝试。我们需要在通读此书后,进行探讨。但此书在“中国管理思想”的道路上树立一个路标,则可无疑。期待此书出版,一睹全貌。
回复 鲁培康 2011-10-31 21:55
史贤龙: 躲在暗处,诽谤他人名誉,而且是诽谤思想者,只有心理阴暗的小人才会有此下作之行。思想、观点的争论或来源考证,可以明着来,不要发暗箭。向鲁培康先生表示声援 ...
谢谢了!我一贯认为学术问题应该完全可以公开探讨,见仁见智相互商榷乃至大加争鸣,只要不是蓄意攻击对方,都值得称道,思想观点本就应该经得起相互讨论和质疑。包括之前第一营销网曾经有过的一些讨论,我觉得就很好,正是在这些讨论中,人们可以发现思想的火花。对于我所遭遇的卑鄙小人,我深知他是不会懂什么学术讨论的,甚至从未写过一篇称得上营销的文章。我们都不必提他了,免得败了兴致还污秽了网络。过往的很多历史都证明,一个自以为聪明绝顶的小人,即使机关算尽却总有报应的一天。
回复 鲁培康 2011-10-31 21:58
史贤龙: 境界,是中国文化特别是艺术的概念。西方管理学,乃至文化艺术界,对此概念都不是很感冒。将境界概念引入管理学,此书并非第一个,但鲁培康先生建立的境界管理五 ...
我期待学界的质疑,更期待来自实战界的诘问。这不是我最好的书,只是我研究和实践管理的开弓之作。
回复 兰枝勇 2011-11-1 14:44
不敢言语,只求学习!
回复 鲁培康 2011-11-2 11:52
兰枝勇: 不敢言语,只求学习!
你太谦虚了!
回复 王旭升快刀唐门 2011-11-8 18:10
静态的管理体系与动态的市场和人员,要达到平衡,真的很难,但这是严峻的现实,中国很企业成于营销,败于管理
回复 鲁培康 2011-11-8 22:00
王旭升快刀唐门: 静态的管理体系与动态的市场和人员,要达到平衡,真的很难,但这是严峻的现实,中国很企业成于营销,败于管理
此言精辟啊!
回复 秦国伟 2011-11-29 10:52
这几个月较忙,声明早已看到,一直没时间回复,但不吐不快,杂志17年,我阅读的15年可以这样说任何小人在营销的历史长河中都会被碾的粉碎,无数的象我一样的忠实读者可以说是《销售与市场》杂志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轨迹,我们捍卫杂志的荣誉会象对自己的生命一样,永远支持您和您带领的团队.忘记(它们和它们所做的事)----(不配用人称)免的败兴.
回复 鲁培康 2011-12-3 21:14
秦国伟: 这几个月较忙,声明早已看到,一直没时间回复,但不吐不快,杂志17年,我阅读的15年可以这样说任何小人在营销的历史长河中都会被碾的粉碎,无数的象我一样的忠实读者可 ...
深深感谢你的支持!又一位难能可贵的忠实读者,更是难得的性情中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3 01:34 , Processed in 0.0310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