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鲁培康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8738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境界管理:打通中西的管理模式

热度 6已有 281167 次阅读2011-10-27 14:11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境界是决定企业家远见、胸襟、胆识及企业前途命运的关键要素,将西方管理科学与中国管理哲学有机结合的境界管理模式,将帮助企业家提升境界,让企业具备大格局。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当。面对新的历史背景,如何在继承中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坚持改革开放的创新意识,如何更好地将西方管理科学与中国管理哲学有机结合,创造全球化时代新的管理思想与方法,理应成为学界与企业界关心的重要问题。
“国学热”与中国式管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大批企业通过借鉴和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科学与丰富经验,使企业管理水平得以迅速提高。近年来我国理论界,特别是企业界盛行一种观点,认为国外的东西拿到国内往往水土不服,并且西方管理科学已经问题很多,而中国管理哲学才是中国企业的“真经”。因此,企业界出现了空前的“国学热”,围绕“中国式管理”的各种观点甚嚣尘上。包括认为西方管理科学已经过时,中国管理哲学将大行其道,中国式管理将取代西方式管理而成为21世纪的全球管理学等,这些观点都极具蛊惑性。
毫无疑义,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从科学的层面来说,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方法和手段;从艺术的层面来说,管理是一门沟通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心灵的艺术,也是一门人事的艺术、权变的艺术。
中国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管理科学重在管事,而中国管理哲学重在管人。因此,中国人的道德信条是先做人后做事,其管理思维是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自然,做好人是做好事的前提,这无可置疑。但是,从现代企业管理与市场运营的角度来说,做任何事都需要讲求效率,都需要考虑顾客的满意和企业的赢利。顾客的满意在于企业为顾客所创造的价值,这也是企业实现赢利的条件。现代企业竞争要求企业必须充分考虑效率与成本的辩证关系,不讲求效率、不计算成本的做法,与市场经济的本质及企业的经营理念是相违背的。
那么,提高劳动效率,节约成本靠什么,仅靠思想修养、道德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管理科学、管理工具的帮助,而这些恰恰是中国管理思想中最缺乏的。因此,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管人的哲学”要实现它的现代价值转化,必须与“管事的科学”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国古老哲学的魅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市场经济价值。毕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的超凡脱俗只属于陶渊明,现代人大多很难去实践陶渊明式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也就很难领略此番审美愉悦。
如果要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称为“中国式管理”并非不妥,尽管在全球化背景下这样的称谓需要慎重。但关键的问题并不在名字和口号本身,而在于它包含的思想和方法,更在于它的市场价值和实际效果。
在全球化无所不在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将传统文化中那些治理国家、社会的优秀思想、经营智慧加以科学分析与合理阐释,并将之有效地运用到现代社会,特别是运用到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这不仅是思想文化界,也是企业管理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转化
管理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方法,而管理模式则是对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的高度概括。管理模式的形成是企业在管理上成熟的标志,先进的管理模式代表着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最高成就。企业只有认真学习,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管理创新。一方面,中国具有沧桑厚重的民族历史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明,其中积淀了丰富的管理智慧。另一方面,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在市场经济与企业管理方面积累了成败得失的丰富经验。
中国灿烂的历史文明能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哪些丰富营养?换句话说,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转化?
一般认为,中国的管理思想主要集中于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剧烈变动,政治上的动荡纷争进而导致思想上的百家争鸣,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诸子百家蜂起,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文化盛世。
可以说,先秦各学派对中国社会发展、对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是后来任何一个学派和任何一种思想都无法比拟的。在很大意义上,中国先秦时期的传统思想既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国哲学的精华,也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精神信仰的根脉,其丰富的管理智慧与人生思考对于现代人的影响具有历久弥新之感。
中国诸子百家中,与管理思想、管理方法较为密切的是儒、道、法、兵、墨五家,若能本着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精神对这五家的哲学思想进行科学研究与合理取舍,对我们今天的企业经营管理既能提供方法论意义的战略思想,又能提供实践价值的战术方法。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具有很强的两面性,其优点和不足都非常突出。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发掘传统文化的市场价值,需要我们科学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两面性。作为农耕生产力状况下的文明形态,中国古代文化的很多思想与今天的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的。但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譬如儒家文化中那些积极的思想对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锤炼个人的意志品质,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团队精神,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墨家文化中那些积极的,与儒家文化不同的,甚至是相对立的观点,恰恰对我们今天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竞争与经济伦理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道家文化积极的一面在于,可以从世界观及方法论的高度给予人们很多人生启示,对于弱化激烈的市场竞争,缓解企业家过于紧张和疲惫的身心,都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法家之道更多地侧重于制度的建立、方法的完善、技术的实施,推崇法治,反对人治,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说,中国文化最缺乏的恰恰是法家文化的传承,进而导致国人以及企业十分缺乏制度意识与法治精神。
兵家之道产生于中国历史上频繁的战争,既善于对作战双方的战略思考,又善于对作战双方的战术探究。尽管我们不能简单地在兵战与商战之间画等号,但现代企业竞争对市场环境及竞争对手的了解,对企业战略的设计、市场的布局、谋略的实施、顾客价值的交付等,与兵战有着许多共通之处。研究兵家之道,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品牌谋略都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所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只有做到科学取舍、辩证分析,才可能对人们的身心、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过分夸大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把儒家文化奉为至高无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信条,甚至认为中国管理哲学可以取代西方管理科学,这样的观点是不切实际的。所谓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因而21世纪的管理学就是中国哲学,这样的观点表面看来是在维护中国传统文化,是国粹派,是民族主义,实际上这样的观点恰恰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引入死胡同,从而也必然把中国企业在管理思想上引入一个新的误区。
不论西方文化还是中国文化,其在世界文明史或者管理思想史上的卓越地位和生命力,是靠自身与其他文明的竞争与较量而存在和延续的。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以洋枪洋炮敲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但任何一种外来文明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过中华文明的坚强根基。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看到,近代外国科学技术的传入大大改进了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在与外来文明的较量中,强大的包容性使中华文明内涵更加丰富,从而也更具有生命力。
一些人借用西方哲学界、管理学界长期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神秘兴趣的支离破碎的观点,来佐证中国管理思想及中国式管理的号召力,认为中国管理哲学必将取代西方管理科学,甚至认为21世纪中国文化必将拯救世界,从而将中国描绘为未来世界的新霸主和全球领袖。这些观点不仅存在片面夸大中国文化的硬伤,不仅缺乏严谨的科学精神,更是对传统文化及中国发展模式的一种自欺欺人的“捧杀”。
打通中西的管理模式
境界是企业家的哲学思想在商业理念与运营实践中的体现,它是决定企业家远见、胸襟、胆识及企业前途命运的关键要素。企业家的个人修养与思想境界不同,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品位层次也就不一样,可以说,境界以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在相当的程度上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反作用力。境界管理试图从中西哲学丰富博大的管理思想出发,将西方管理科学与中国管理哲学相结合来探讨企业的管理模式。
境界管理不只是针对某个层次,或者某一规模的企业主,而是针对各类企业主,无论他们处于何种行业、阶段,对自身的境界与能力修炼都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正如勇者之心不可少,圣者之心不可无,对于人生境界的修炼及事业目标的追求,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要真正修成正果,决定成败的要素与条件恰恰就是企业主的思想境界与心灵境界。因此,境界管理首先强调的就是企业主对于西方式的企业家精神及中国化的人生哲学、人生价值的努力追求与不断超越。但是,仅有个人修炼仍是不够的,市场竞争不只是企业家之间,或者企业高层管理团队之间个人修为的竞争,它还需要一系列的市场竞争能力与组织运营体系来支撑,而这些恰恰是西方管理科学的重要职能,也是中国管理哲学的核心要义。因此,把中国管理哲学与西方管理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打通、融为一体,寻找中西管理在科学思想、实践方法上的共性特征与普遍规律,就是境界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及根本目标。
毫无疑问,企业家有高境界,企业才会有大格局,企业有大格局,才会有大结局。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向中国市场的纵深推进,一方面,中国企业界越来越认识到学习西方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越来越认识到,中国的企业管理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的确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管理模式。随着整个管理界人性化思想的复兴以及“以人为本”的观念得到重视,中国企业界越来越认识到,在学习西方科学管理模式的同时,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向中国先秦的圣贤们请教,成了企业管理思想的重要来源。在企业发展到达一定阶段之后,面对企业如何保持良性发展及如何突破管理瓶颈等问题,中国的许多企业家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向后转身。
作为一种打通中西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境界管理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及人文特征。近年来管理境界备受关注,把企业管理分为若干境界的说法很多。某种思想与方法被称为“管理”的重要特征,在于这种思想、手段本身所包含的管理要素与管理方法。管理境界可视为企业所能达到的管理层级,笔者则把境界管理视为企业管理的一种创新模式,之所以称为境界管理,就在于这一范式所包含的管理要素与方法。当企业把自己的经营目标确立为健康企业、名牌企业、长寿企业、标杆企业、卓越企业之后,相应地,企业主就要分别对应地进行经营管理要素的修炼。而创业家、企业家、事业家、慈善家、思想家,以及勇者、智者、仁者、贤者、圣者都是以企业的要素形态而存在的,这也是企业及企业家进行能力修炼及身心修炼的五对经营管理要素。
那么,境界管理的路径、方法何在?
中西融合,即将西方管理科学与中国管理哲学进行创新融合就是战略路径,而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将科学管理与法家之道、品牌管理与兵家之道、文化管理与儒家之道、声誉管理与墨家之道、伦理管理与道家之道的相互结合、相互打通,各取所长、共同使用就是管理方法。因此,境界管理是全球化视野下企业管理的一种创新范式,是新型的企业经营哲学,它包含了一套中西结合的管理理念与实践方法。
(作者专著《境界管理:五重境界管理模式》即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经管出版)
(编辑:王文正  wwz83@163.com
(本文已发表于《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1年第11期)

路过

鸡蛋

鲜花
5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兰枝勇 2011-10-27 17:28
好好学习
回复 张柱 2011-10-28 10:04
支持中西结合,古为今用,西为中用,打造中国管理新模式
回复 鲁培康 2011-10-28 22:29
张柱: 支持中西结合,古为今用,西为中用,打造中国管理新模式
感谢你的理解和支持。虽然大家都很喜欢把自己的做法贴上“中国式”的标签,实际上,对于做事来说,要讲效率,你用得更多的还是西方的东西,只是你不承认而已。不可将一些企业急功近利的中国式聪明当做中国式智慧,甚至当做中国式管理。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否定中国企业的创造能力及经营智慧。不管叫什么名字,科学性、有效性才是管理发挥长效的前提条件。
德鲁克先生曾有过一次误判,我不知道大师一生是否还有过其他的误判,反正这次误判让大师很伤心,但我们惟愿他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息,因为这不是他的错。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曾预测说,再过几年,“中国式管理”之类的书必将在欧洲市场上风靡,就像七八十年代曾经风行的“日本式管理”那样。这可能是大师最悲伤的一次预测了,如今十五六过去了,不要说欧洲市场上中国式管理书籍的风靡,甚至连一本有影响的都没有。单纯中国化的管理思维与方法,在竞争进入全球化之后将会路子更窄。我想大师一定是认为中国企业家也一样拥有美国式、日本式的企业家精神,其实他从根本上可能误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责任自然不在他呀!事实上,中国还远没有形成市场经济及企业家精神的丰厚土壤,而且责任大多也不在企业家。再过30年,大师的预言是否真能实现,我意不必急于下结论。但有一点我却坚信:中西结合必是至高之道。李泽厚先生在90年后旅居美国,常常巡回欧洲讲学,也常回家看看,20年的中西来回穿梭使他深有感慨,在接受英媒专访时他曾经说过:西方要真正了解中国还要100年。这应是长期以来的欧洲中心论所导致的结果。假如李先生的结论成立,那将令多少人扫兴啊!但是,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大师的误判,我们却深深理解了。
回复 王旭升快刀唐门 2011-11-6 22:37
中国的太极思维模式,西方人还是没懂
回复 鲁培康 2011-11-8 17:30
王旭升快刀唐门: 中国的太极思维模式,西方人还是没懂
的确啊,文化的差异制约了他们对中国很多问题的洞彻。但由文化差异导致的误判,只是原因之一。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3 07:57 , Processed in 0.02926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