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刘春雄新营销 https://www.cmmo.cn/?8705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告别“高手”系列

热度 21已有 313066 次阅读2010-7-29 14:23 |系统分类:企业管理|

 

      “高手”系列在第一营销网上的PK已经整整一个月了,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说实话,这一个月的PK,并不过瘾,远不如我与金老师平时的现场PK。可能是受PK方式的限制,也可能与我们不敢使用攻击性语言有关。

 

      与金老师掐架,是我与他交往的主流方式,也是我们做专业研究的主要方式之一。

      甚至可以说,除了专业PK,我们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我俩在《销售与市场》杂志社任职时,开会时必定掐架。反正大家已经认为我俩不掐架不正常,掐架才正常。

      好在我们掐架归掐架,纯属专业争论,合作归合作,不影响我们之间的个人关系。

      我的家就在金老师所在大学的侧对面,从我家到金老师的办公室只需要几分钟时间。所以,他的办公室就成为我们掐架的地方。

      我与金老师PK,一般会关上门。因为我俩的嗓门都特别大。经常有朋友和学生害怕我们打起来了,谁知吵完俩人笑眯眯回家了,然后分头写自己的文章。

      我们俩PK,特别爱抢对方的话头,往往一方还没说完,另一方就已经理解了,并马上就新的想法,所以就截住对方的话头。

      网友中,娆尧见识过我俩掐架,但那次并不激烈。

      我们PK有个共识:就是不寻求共识,只要能启发灵感就行。

      我们的很多观点,包括选题,都是掐架时激发的灵感。

 

      我与金老师的性格差别很大,许多人认为我们成为绝配是个奇迹。

      我们的经历完全相反,但殊途同归。金老师是从企业到大学,我则是从大学到企业。

      我们的专业不同。金老师是武汉大学宏观经济专业,我则是武汉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和生产管理专业。一个宏观,一个微观,可以相斥,可以互补。

 

      因为我到企业任职,所以,我们现场PK的机会少了。顺便说一句,我任现职,纯粹是受金老师等朋友之害,被他们所逼。

      现场PK的机会少了,多少有点缺憾。

      刚好第一营销网改版,邀请我写博客,于是有了与金老师在网上PK的机会。

      金老师的观点,总体上我很欣赏,但总会有些漏洞,所以,我总会找机会“修理”他一下。

      我的观点,总有些另类,或者说有点偏执,所以,他也总能找机会“修理”我。

      当金老师的“一线高手的终极出路”传到网上后,我和了一篇。

第一营销网的孙曙光主编看到我们的PK文章,就做了一个专题,我们又在网上开始掐架。

      说实话,网上掐架不过瘾,不敢掐得太厉害,周期太长,有点太极手交手的味道。

 

      我有一个习惯,只要研究问题,一定要基本研究透,研究透了,以后就不再想。所以,系列研究是我的特点。

      本来,我开始是在网上写“CEO日记”系列,谁知“高手”系列干扰了“CEO日记”系列的正常进行。

      既然开头了,就要做完。

 

      “高手”系列的讨论有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讨论一线二线企业不同的组织方式。一线企业凭什么成为一线企业?不是规模比二线企业大,而是企业组织方式不一样。也就是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组织方式不一样。二线企业的员工基本上是分散的个体,一线企业的员工是有组织的整体。曾经用团队和团伙两个概念来形容两种组织方式;另一条线索是不同类型企业员工的生存状态,这一点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密切相关。员工从一线到二线,也是职业生涯的一种生存状态的转换,能否成功,就要对一线和二线企业有相关的了解。

 

      正如金焕民老师所言,什么时候我与金老师达成了共识,专题也就该结束了。

      实际上,对这个问题很难有结论。其实,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只要参与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结论。

 

      从629在网上发“一线高手可能是个伪命题”,现在已经一个月整,该是向“高手”系列说再见的时候了。

      等我们沉淀一段时间,可能会把“高手”系列再整理一下。那时,可能更系统。

 

      感谢在一个月PK期间关注“高手”系列的所有网友们,正是你们的参与、评论,丰富了本系列专题的内容。

      告别“高手”系列,我们还会在其它系列内容再见!

1

路过

鸡蛋
1

鲜花
17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9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回复 肖伟亚 2010-7-29 18:26
good
回复 孙雨 2010-7-29 19:45
“说实话,这一个月的PK,并不过瘾,”
我们很过瘾!呵呵。。。
回复 金焕民 2010-7-29 23:56
刘老师无愧于生产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生产”能力太强。
我们合作写书也是如此,我才写一点,他就写了大半。没有办法,能者多劳。
有心的网友可以从两个角度审视这个专题:
第一个是时间角度:把我们的文章排个序。这样就能够看出讨论是如何深入的。
第二个是观察角度:即各自的视角。我们的观点不可能冲突,但谈问题的角度绝对不可能一致,最终又肯定是殊途同归。就是这个小小的结束语,我们的反差就足够大---我是一句话:高手应低就。算是个忠告。他则弄了两篇,谈了这么多。
请大家注意,讨论问题的时候,如果理念不一致,认识不一致,统一起来很难,相对容易发生冲突。但如果仅仅是角度不同,统一起来很容易,而且一旦统一,得到的是更完善、更系统的结论。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班子,一个团队拥有共同的理念、认识有多么重要。
回复 张仕刚 2010-7-30 08:31
刘老师的嗓门确实领教过
回复 刘庆 2010-8-4 10:06
呵呵,有你俩,确是我们的福气!希望你们“多掐”“死掐”不要客气,我们可是受益匪浅哦,谢谢你们!
回复 任小东 2010-8-5 17:30
我这段时间很过瘾,我刚跳槽离开原来的企业,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和思考两位老师的文章,对我以后的人生抉择,我一下子清晰了很多!谢谢刘老师,金老师!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21 22:52 , Processed in 0.0299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