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刘春雄新营销 https://www.cmmo.cn/?8705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歪批“三顾茅庐”

热度 43已有 484557 次阅读2010-7-7 19:24 |系统分类:企业管理|

 

      看了金焕民老师的“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我立即想到1998年写的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当时在双汇集团任职,写完这篇这文章后,给同时在双汇任职的朋友蒋晔“欣赏”。看完后,他问了我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你是想兴趣所至写篇这文章呢,还是想从管理和营销的角度研究三国。我问两者有何差别,他告诉我,要想产生影响力,就要围绕一个问题做系统研究。只写一篇文章,不是专家,不断地写下去,迟早会成为专家。

      蒋晔本人就是这样做的。他在市委任秘书长的同时,开始采访河南历史文化名人,后来又开始采访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等到60岁以上的中国历史文化名人采访得差不多时,他又开始采访中华历史文化名人。可以说,他是采访名人最多的学者,他也因此创造过3年出300本书的速度。

      蒋晔点醒了我,从此,我的研究开始形成系列。要么不写,要么写透。

      金老师的文章,唤醒了我的这段记忆。

 

      “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后人刻意模仿者不计其数,但得其神韵并成功者凤毛鳞角。关键原因在于只学“三顾茅庐”之形,而没有领悟其真谛。本人琢磨三国多年,发挥无限想象力,得出一个惊世骇俗的结论:“三顾茅庐”是刘备和诸葛亮二人心有灵犀,共同导演并主演的一出精彩的戏。这场戏不仅蒙住了二位配角兼陪衬“关张”,而且蒙住世人至今。一般人谈到这出戏时,立意点都在刘备“爱才”、“礼贤下仕”等方面,这更是连门都没摸着。刘备正的爱才吗?想一想庞统后来的遭遇就知道了。

      三顾茅庐这出戏不是一个巧合,而是刘备和诸葛亮巧妙策划的必然结果。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可以从当时的局面讲起。

      对刘备阵营来说,请诸葛亮相助是当时几乎唯一的选择。在三顾茅庐之前,刘备的武将已基本齐备,而文臣很缺。而当时中国的仁人志士,长江以北基本被曹操收编,江南的基本上被孙权网络,剩下的只有荆襄(荆州和襄樊)一带的文人。当时荆襄一带,有一大批逃难到此的文人,如庞统、司马德超、徐庶等。当时中原大乱,荆襄一带是相对安全的区域,诸葛一族也是流亡到那里的。这些文人在交往中形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群体。刘备要成就霸业,不请这邦文人则无人可请。这邦文人的领袖是谁?是诸葛亮。请到了诸葛亮就等于请到了荆襄一带的众多文人与之为谋。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蜀国的管理班底基本上是以荆襄文人为主组建的。

      刘备非诸葛亮不请另一个原因,主要是诸葛亮不是一般的文人,诸葛亮在隆中躬耕之时,常自比为“管仲”。刘备需要的正是“管仲”这种角色的人物,也就是同时具备“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的角色,而不是一般的文臣。当时曹操阵营中,曹操本人既是战略家,又是智谋家,还是军事指挥家;孙权阵营中,周瑜也具备这种能力。刘备阵营最缺乏的恰恰就是诸葛亮这式的人物。

      对荆襄文人们来说,他们除了加盟刘备以外,很难与其它军事集团融合。他们既难以加入曹操体系,也难以加入孙权体系。原因有二:第一,荆襄处于中原附近的边缘,在心态上与当时以首都洛阳为代表的北方文人不同,很难与他们合流(如徐庶进入曹操的智囊班子后,终身不设一谋);第二,荆襄的文人,学风比较开放,这批人不去管儒家经典,有自由追求学问的特点,也与东吴的文人有所区别。如诸葛亮舌战群儒,对方问他修何典时,他就说诸子百家无所不修。因此,荆襄一带的文人要想有所作为,只有选择刘备。从三国演义中可以看到,在诸葛亮出山前,这批人已多次对刘备进行试探。三顾茅庐这出戏是在司马徽、徐庶等人多次传递信息、试探后的必然结果。诸葛亮也只是被推到前台的一名主角。

      对诸葛亮本人来说,他要出山并有所作为,也只有选择刘备。理论上说,他可以选择曹操和孙权,但在曹操和孙权的体系中,他能有取得象刘备体系中这样独一无二的地位吗?曹操的谋士成群,而曹操本人就是一个杰出智谋家和杰出的军事指挥家,他不可能取得军事上的指挥权,充其量只是多了一个更能干的谋士而已;加盟孙权体系的结局只可能象他的哥哥诸葛谨一样。诸葛亮应该非常清楚,加盟曹操和孙权,充其量也就是“锦上添花”而已,无之亦可;加盟刘备则是“雪中送炭”,缺之不可。诸葛亮在刘备阵营混到了“托孤”的地位,在曹操、孙权阵营中可能吗?

      由于徐庶和司马徽的试探和牵结搭桥,刘备和诸葛亮可以说是双方均“心仪已久”。一个早就想请,一个早就想出山。为什么不一拍即合,两个系统立即开展合作,反而要设计出三顾茅庐这场戏呢?这也是迫于当时的局势需要。当时刘备急于让诸葛亮进入自己的体系,以应付当时危在旦夕的局面;但又害怕新加盟的文人体系与原来的军事体系不相融,特别是张非、关羽、赵云等不听诸葛亮的调遣,造成内乱。

      因此,在这场精心导演的戏中,刘备三顾茅庐,除了将诸葛亮请出山外,还必须同时达到以下目的。第一,向世人昭示刘备求贤若渴的决心,以便让更多的贤者加盟;第二,诸葛亮一出山,就必须从心理上征服刘备集团原有的将领,以便迅速接管军事指挥权,应付日益严重的不利局面。

      这出戏最精彩之处,就在于恰好设计出“三顾”,而不是一顾或二顾。现在想想,也只有“三顾”才能达成刘备和诸葛亮所要达成的全部目标。

      对诸葛亮来说,以一布衣之人,又无战功,要想出山后立即获得刘备阵营的全面军事指挥权,肯定会受到文臣武将们的抵制。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出山前就镇住刘备的将领们。显然,一顾或二顾不能达到该目的。如果轻易就请出来了,关张之流就该想:这么急切地想出山,也就是平常之辈了;如果一次请不出来,二次请不出来,关张之流就该想了:大哥这么敬重的人,可能有点真本事。因此,“三顾”之举一出,诸将们起码应该口服了,否则就是不给刘备面子。如何让诸将们心服呢?要靠《隆中对》。三顾之时,诸葛亮拿出《隆中对》,以关羽之智商,起码应该心服了。但如果三顾还请不出来,就不合适了,诸葛亮必须考虑到刘备是否还会请第四次,因为双方第一交往,显然都会有试探的意识。

      从对备来说,如果只有一顾二顾,不足于向世人昭示刘备求贤若渴的决心。其实,刘备三顾茅庐,就等于向全中国的有识之士发出加盟的邀请书。如果超过了三顾,就显得刘备很没面子,人们会说:刘备完了,连诸葛亮都请不出来。

      可见,“三顾茅庐”之“三”,是双方共同把握的一个度。这个度的巧妙之处在于:过则溢之,缺则不足。

      一场好戏,仅有主角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配角。关张是主要的配角,他们俩的共同作用,是向世人(包括诸葛亮)显示桃园三结义后三人的共同力量。但他们的具体作用还有区别,张非主要起反衬作用。戏要出彩,必须有反衬。配角通常反衬得主角更高大。以刘备之智商,不可能不知道张非脾气粗暴,耐不得性子,一般的文人受不到他那火爆脾所。为什么三次都带着他去呢?关键就是为了起反衬作用。张非的无礼和粗俗更显刘备的礼贤下仕,以及爱才的决心。关羽的作用则在于诸葛亮展示《隆中对》时,让诸葛亮从心理上征服他,以便关羽接受诸葛亮军事上的指挥。

      既然是演戏,还必须有观众。关张既是配角也是观众,其他的观众还有书童、村夫、四贤人等。观众的作用就是负责使这出戏传为“美谈”,通过观众的口碑效应,通过观众讲故事把“三顾”之举逐步放大,以便诸葛亮一出山即得到很好的广告效应。我们今天之所以津津乐道地谈论这件事,不正是这些“观众”的作用发效果的证明吗?

      本人之所以斗胆敢说“三顾茅庐”是刘备和诸葛亮二人共同导演戏,主要“证据”是《隆中对》。仔细琢磨《隆中对》,并结合当时的形势进行联想,可以发现《隆中对》透露出很多信息。第一个信息,表明诸葛亮是“入世”的态度,而不是“出世”的态度,表明诸葛亮不满足于做一个文人墨客,而是要选择时机加入某一政治或军事集团,并有所作为。所以,“三顾”之举绝不是刘备的一厢情愿,诸葛亮出山也不是被刘备“三顾”的诚意所感动;第二个信息,表明诸葛亮已把自己当作刘备体系的一员,一直站在诸葛亮的立场考虑问题。甚至可以说,《隆中对》中的三足鼎立之说,是诸葛亮在考虑自己加盟刘备之后的结局。因为在诸葛亮出山之时,刘备的力量之小,根本不足于与曹操、孙权相提并论,当时的局面根本谈不上三足鼎立;第三个信息,表明诸葛亮早已考虑出山。《隆中对》这篇恢宏巨作不可能是一篇急就章,应该在刘备三顾之前早已拟就。人们甚至有理由猜测,《隆中对》是荆襄一带众多文人们多年集体讨论的结晶。因此,《隆中对》告诉我们:诸葛亮早已是“身在隆中,心在汉”,“三顾”之举纯属演给旁人看的戏。

 

    三顾茅庐,一出好戏。好就好在至今人们不觉得它是一场戏。


路过
1

鸡蛋
4

鲜花
26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31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21 个评论)

回复 姚尧 2010-7-7 21:44
刘老师的“歪批三国”系列我看过一些,非常睿智!
诸葛亮其实导演了一场“三顾茅庐”的好戏,包括农夫和水镜先生都是演员。事实上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同时期的谋士里面有一些人不在诸葛之下,但是导演水平就不如诸葛亮了。
回复 老郭 2010-7-7 22:14
回复 很随意 2010-7-7 22:29
我觉得都是想象`当年他们是怎么想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不要随便揣测别人``尤其是古人`` 完全没有意义..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
回复 魏氏国际总部 2010-7-8 11:00
分析得是,现在很多公司用“才”的时候也有些类似的经历!
回复 金焕民 2010-7-8 12:56
怪不得我们能合作这么多年,连对这种问题的看法都如此一致,我那篇简直就象是抄你的。
回复 rosegun 2010-7-8 15:42
猪哥亮能掐会算,借东风等可以看出来了。他就一神仙~~所以他早就知道会是刘备阵营之人,就一手炮制了《隆中对》、出山方式等等,所以是他主导了一切,刘玄德也是被蒙了,应该没有合谋。
回复 张光明998 2010-7-8 16:39
呵呵...刘老师,我原来也是在双汇任职过,不过我是在一线.从这篇文章上就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对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觉得重要归重要,要看怎么样 用.用好了就是诸葛亮,没有用好什么都不是.这里面也说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人需要从多方面去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
回复 陈讲运 2010-7-8 17:59
从刘老师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人才不行给自己准确定位,否则,向诸葛先生到了曹操和孙权哪儿,也许就……
回复 刘平 2010-7-9 10:08
世事一场戏,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回复 谢锡宙 2010-7-9 13:31
不太赞成这种假设,刘备命都顾不上了,还有什么心机与诸葛亮设计出山。刘备的智商也不具备这样的能耐。应该说是病急乱投医,歪打正着。
回复 陈惠民 2010-7-9 14:35
我觉得都是后人揣测,事实不是这样,当年也没有三顾茅庐这回事。小说家言而己。跟讲一个励志故事一样。
回复 欧阳320 2010-7-9 14:53
不同的视觉解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回复 魏长永 2010-7-9 14:54
智谋自古有之,本人丝毫不怀疑古人的市侩和伎俩。能够用营销的思维去考量,恐怕只能是近几十年的才有可能做的事。戏说《三顾茅庐》的台词还有一句该加上:诸葛亮玩得不是欲擒故纵,而是寂寞。
回复 董鹤语 2010-7-10 10:52
悟道《战国策》,谋略本身无所谓善恶,是使用谋略的动机和目的显示出谋略在道义上的卑贱崇高来。阴谋诡计应用在日常生活,那是卑鄙小人的伎俩,而如果用在国家大事上,那是枭雄谋士的雄才大略。苏秦与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一样,认为谋略权术是政治科学,与日常道德断然无涉。谋略并非教人奸诈和邪恶,相反,它正是为了战胜邪恶和侵害、为了保证道义的实现而必须运用的智慧和手段。它可使人避免愚蠢和短视,踏上科学、高效率的正道。
回复 何承云 2010-7-11 21:53
哎,说句不中听的,世道如此,不摆点谱。谁在乎你呢!容易得到的东西大家都不珍惜。
回复 西风问道 2010-7-12 23:46
文章写的很好,毛主席可以解放中国不是靠的马克思主义,而是中国历史,要想在一个领域做到强大,中国的历史一定要拿来用~!
回复 李永群 2010-7-13 15:27
不敢苟同!
回复 范贵海 2010-7-13 15:47
孔明志高存远,早已深谋远虑。想必在战略规划,市场调研,信息收集,竞争分析,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客情关系、谈判技巧、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回复 猎人和农夫 2010-7-14 16:41
不过在三国志里面,诸葛亮不算什么人物哦
回复 高招 2010-7-29 15:06
写的非常好,的确需要专一,专心做研究才能成就
12下一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21 22:05 , Processed in 0.0442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