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刘春雄新营销 https://www.cmmo.cn/?8705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拒绝平庸,拒绝土豪,升级版排浪消费,将再造一个巨量市场

已有 26121 次阅读2017-12-16 06:57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一个升级版的排浪消费正在来临,其特点用农夫山泉钟老板的话说就是:拒绝平庸,拒绝土豪。
据阿里研究,现在有两类新消费群体:
一类是上层中产及富余阶层消费者,未来几年的消费能力将占城市消费增量的81%;
另一类新消费群体是新时代消费群体,包括80后、90后和即将进入消费市场的00后,他们将带来整体消费65%的增量。
据复星研究: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的GDP增长只有6%-7%,但消费市场增长是10%-11%,健康产业的增长高达16%-17%。
新消费群体的消费升级,将是中国消费品市场未来几年最大的机遇。
中国的产业升级,创造的市场容量将震撼世界。
好消息,坏消息?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会先关注哪个?
我发现,上面的问题根本就是虚设的,根本就没有“好消息和坏消息”,只有“好消息或坏消息”。在一些人眼里,所有消息都是好消息;而在另外一些人眼里,所有消息都是坏消息。
这取决于当时所处的状态。
现在的马云眼里,所有消息都是好消息,没有坏消息。即使坏消息,也会从另一个角度看成好消息。比如,他说“不是零售业不好了,而是你家的零售业不好了”。
在赚钱的股民眼里,股价下跌是好消息,因为可以建仓啊;股价上涨也是好消息,因为可以卖出变现啊。
对好消息与坏消息的不同解读,可以看出一个人是问题思维还是机会思维。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成功不是因为解决了问题,而是抓住了机会。
解决问题,还是抓住机会?
今天从传统企业讲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电商12年开始爆发,侵蚀传统领地。这对马云是好消息,对传统企业是坏消息。因为传统企业被存量绑架了,所以是坏消息。
好消息是产业升级开始了,不过是静悄悄开展的。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哪个消息当道呢?对个人也许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一个社会整体,一定是坏消息当道。欧美媒体业很发达,坏消息比好消息多,这是因为坏消息比好消息“有市场”。所以媒体业乐于出售“坏消息”。
产业升级,到底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有人认为是坏消息,因为老产品不动了。这还是被老产品这个存量绑架。旁观者一般认为是好消息,因为可以卖更赚钱的产品了啊。
如果说产业升级太空洞的话,我把这个话题讲具体一点:就是升级版的排浪消费。
过去消费品行业,得益于中国爆发的模仿型排浪消费,这次是升级版的排浪消费,你说是不是好消息啊?并且我要告诉大家,升级版排浪消费的增量,五六年内将再造一个与现在容量相当的消费市场。
先说说排浪消费
15年中央将中国过去30多年的消费浪潮称为模仿式排浪消费,并且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之一。
初听此词,我大惊:太传神了!这是我一直以来想表达的概念,但始终没这么传神。
模仿式排浪消费,表达了几层意思:
一是消费是模仿性,国外有消费标杆,所以目标很清晰;
二是浓缩的消费历史,在30多年里完成了工业化国家数百年的消费历史,所以增长率很高;
三是一波接一波,即一个行业接一个行业形成高潮,所以是持续不断的。比如家电行业就是第一波排浪,成熟也最早;
四是无差别消费,即消费者的差别不大,同时达到某类别产品的消费能力。以前都无消费能力,突然都具备消费能力,消费者几乎同步消费,所以是爆发性的;
五是第一轮排浪消费期间,由于长期饥渴,出现过度消费。所以,第一轮排浪消费结束,有些行业会出现数量下滑。
看看我总结的这几个特点:目标清晰、增长率高、持续不断、爆发力强。看来,具备排浪特点的消费,真是好啊!
现在看来,第一轮排浪消费结束了。标志就是进入了行业集中状态,中小企业大量死亡,并购频繁发生,最终形成寡头格局。当然,有民族特性的产业例外。
失去的五年
中国消费品企业的不作为大致有5年时间了。5年前,营销专家金焕民老师就重点批评过某方便面龙头企业,批评这家企业“不是产品升级往上走”,而是“价格往下走把竞争对手赶尽杀绝”,因为往上走“才能创造更大的行业空间”。金老师的观点是龙头企业应该承担振兴行业的责任。
金老师批评的不是个别企业,而是中国消费品行业的整体现象。可以说,2010年之后,中国营销进入了“失去的五年”。
升级版排浪消费
每个行业的排浪消费期间,单个行业的增长率高达20%甚至更高,新一轮排浪消费虽然单个行业达不到这么高的增长率,但行业的排浪期重叠,总体增长率还是非常高的。
为什么第一轮排浪消费结束后,多数行业没有立即进入第二轮排浪消费呢?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排浪消费是行业接力,这个行业刚结束,马上就进入另一个行业,从而形成一波接一波的排浪。
为什么我预测会出现新一轮排浪呢?新一轮的消费难道一定是排浪消费吗?其实,排浪消费有一个前提,就是模仿式。如果中国的消费还没有模仿完毕,只要是还有模仿标的,只要消费还具有极大的同步性,就一定会是排浪消费。
为什么会出现新一轮排浪消费?主要是因为出现了新的消费主体、消费和消费能力。
经典的营销理论已经告诉我们,市场=消费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现在,决定市场容量和质量的这三个要素都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我认为是新消费主体、新消费意识及消费能力的变化。
新消费主体
先说新消费主体。据阿里研究,现在出现了两类新消费群体:
一类是上层中产及富余阶层消费者,未来几年的消费能力将占城市消费增量的81%。也就是说,未来城镇消费增量将主要是升级版的消费;
另一类新消费群体是新时代消费群体,包括80后、90后和即将进入消费市场的00后,他们将带来整体消费65%的增量。
消费市场增量如此集中在这两类消费群体,说明他们是未来消费的主流、主体,未来的产品研发将主要针对这两类消费者。
未来增量如此高的份额集中于这两类消费群体,所以要密切关注这两类群体的消费行为。
新消费意识
再说消费意识。过去的消费市场,有人称之为两极消费。
一个是低端消费,主要是低品质、低价格的“双低消费”,这个是主流,解决的是长期以来“消费饥渴与消费能力不足的矛盾”,这就像一个饿极了的人,免不了饥不择食;
另一个就是炫耀性的奢侈消费,包括一部分土豪的奢侈消费,就是没有品位的奢侈消费,也包括一部分收入并不高的人偶尔奢侈一下。在象征性消费领域,比如苹果手机,这类消费比较明显。
两极消费,有人称之为“中间塌陷”,就是没有中产消费,这是中国市场与发达国家市场极大的不同。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多数跨国公司失意中国,主要因为跨国公司的主体对象是中产阶级,而中国恰恰缺乏这类消费。
中产阶级不仅是个收入概念,也是一个自我识别的标签。具体表现就是美国多数人,包括富人和穷人,都自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中国原来不管收入高低,只有穷人和土豪。
中产不仅是收入概念,更是自我识别意识概念。80后进入消费市场后,这个现象表现尤其明显。
80后是中国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尽管中国有批判“一代不如一代”的传统,但当80后还没有进入消费市场时,就被社会视为高度叛逆甚至垮掉的一代(尽管进入社会后远非如此),他们是“月光族”、“啃老族”,他们是进口食品的主流消费群体。总而言之,他们没有中产收入,已经落实了中产消费。他们并非靠自己的收入消费,而是掌控了三个家庭(两家父母和自己)的消费。
80后的出现,才标志着中国中产意识的觉醒。中国按时代划分人群,始自80后,60年代、70后都是80后出现后追认的。
新消费能力
最后说消费能力。中国是一个高储蓄国家,高储蓄意味着有潜在消费能力,不过因为消费意识的原因,消费能力没有得到完全释放。相比之下,美国经过金融危机后,储蓄率仍然只有可怜的1%。
中国的净储蓄率高达42%,这部分消费潜力与消费意识结合,就是消费能力。我最近到三亚度假,发现度假的人群中(不是旅游,是度假),80后特别多,很多还是贷款度假。
话到如此,还得回头再说说消费意识。很多人说中国的高储蓄率是因为收入没有安全感,但现在就业市场一直人才紧缺,员工敢于频繁跳槽,80后的社会安全感已经与上一代有很大不同。这也会影响消费意识。
新的消费主体、新消费意识与消费能力的结合,就会创造出一个中产消费的巨大新市场。根据复星的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的GDP增长只有6%-7%,但消费市场增长是10%-11%,健康产业的增长高达16%-17%。
所以,中国的经济下行表现为上游基础产业的产能过剩,在下流消费产业表现为产业升级。
大家注意,消费市场10%-11%的增长有一个前提,就是数量封顶甚至下降,将主要表现为质量增长、价值增长,是“双中”替代“双低”。
消费外溢
如果有人对升级版排浪消费有怀疑的话,看看到日本旅游的国人购物的场景吧,占游客1/4的中国游客,完成占游客比例40%的消费。只不过消费外溢到国外而已。
我不知道消费外溢这个词是不是我创造的,但我发现很管用,能够说明很多问题。因为理论也好,预测也好,很多人是不信的。
15年有个非常引起关注的现象就是说的同一个问题,比如到日本买个马桶盖,以至15年日本的关键词与中国有关,就是“爆买”,我觉得是个歧视性的词汇,说明不正常。
还有一个概念是跨境消费,15年也很火爆。现在每年有1亿多人次到国外,每人平均消费超过1万元,游客购买力居世界之首。
上述这些现象,就是典型的消费外溢。就是中国的购买力没有在国内消费,而是跑到国外去了。这一轮消费外溢,还不是土豪的奢侈消费,而是普通百姓的正常消费。
为什么会消费外溢呢?主要还是国内满足不了。这几年,电商的低价吸引了社会注意力,实际上是被所谓的“屌丝”绑架,而真正有购买力的却缺乏关注。所以,几年前,我与金焕民老师就批评马云,对中国产业升级制造了障碍。
拒绝平庸,拒绝土豪
过去的消费是两极消费:一个是基于温饱的“双低消费”,一个是基于炫耀的土豪消费。
升级版的消费主流是什么?用农夫山泉钟老板的话说就是:拒绝平庸,拒绝土豪。
产业升级的标志是什么?每个行业在特定时代都有一个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大单品,其它产品是围绕这个大单品的丰富。所以,在14年我与史贤龙老师就提出了“主流换档”的概念。
主流换档,就是围绕阿里提出的两类新兴消费力量而提出,实际上就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和中产意识的消费品,于传统的“双低产品”截然不同。
主流换档,意味着中国的主流消费将与世界发达国家基本持平。从价位上讲,大约是目前主流产品价格的一倍以上。所以,即使消费数量封顶,由于价格的上涨,消费市场容量也会扩大一倍。
供需错配,再造营销体系
有人说中国制造能力差,所以产品质量不高。我认为在高端制造业确实如此,在消费品领域绝对错误。
全世界的消费品,多数是在中国生产的,包括相当多的奢侈品,所以根本不是制造能力问题。在国外买回来的产品,很多也是中国生产的,所以不存在消费品制造能力问题。
一方面消费品制造能力没问题,另一方面购买力也没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认为是供需错配。
供需错配的关键是营销能力问题。我见过不少企业,确实能生产好产品,就是不会卖。
中国的营销体系,是建立在“双低产品”基础上的营销能力,现在要转型为中产阶级的产品,营销体系有问题。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记得1998年之后也出现过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营销系统再建一支独立的队伍,先把换档产品培育起来,然后再合并。我称之为“先分再合”。
当然,转型成功最大的因素是老板。我建议老板来亲自抓转型,转型需要很多资源,只有老板才能调动,特别原来的体系已经固化下来了,不仅是销售体系有问题,整个企业都有问题。
内外销一体化
中国消费品制造业一直有一个怪像:外销是一个体系,基本不做内销。没有品牌,品质做得不错,否则,也不会有中国制造横行世界;内销又是一个体系,国内的消费品品牌,出口份额很低。
外销是价格价值双导向,至少在品质上要符合西方的底线。内销是典型的价格导向,只要价格低,是可以击穿品质的。
内外销隔离,造成中国消费品没有品牌,只是产品走向世界,品牌没有走向世界。
新一轮排浪消费,意味着中国的主流产品与西方发达国家基本接轨,内销产品可以直接外销。这是有利于中国消费品品牌走向世界的。
机会之窗与饱和攻击
我特别认同华为任正非的一句话:“现在出现了战略机会,这是我们重大的机会之窗,我们要敢于在战略机会点上,聚集力量,密集投资,实施饱和攻击。”
中国消费品领域的机会之窗已经出现,你敢不敢在战略机会点出现的时候,一举压上?这决定了未来的世界,到底有没有你的位置。(转载来源|微信公众号:“刘老师论坛”,发表于2016-1-26)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3 14:33 , Processed in 0.03110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