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刘春雄新营销 https://www.cmmo.cn/?8705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关于“中国创造”的考察

热度 40已有 905359 次阅读2012-4-25 22:55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中国品牌、中国创造,喊了这么多年,连影子都没有;中国制造,那么多人质疑,却已悄然形成。

      我们难道不应该反思一下:我们想得到的,为什么总得不到?我们没有刻意追求的,竟然不期而至——但我们并不珍惜。

      没有方法、手段和路径的梦想,不过是妄想。

     那些仅仅站在“政治正确”、“道德正确”角度坐而论道的呼吁和讨论,那些愤青式话语,该歇歇了。我们需要理性、务实,有起点、有路径、有目标的分析和讨论。

      公知们的概念呼吁——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政府的口号式政策——只有说法没有办法,已经成为中国之公害。

      我们不应该以否定别人为能事——特别是对成功的挑剔。什么时候有了“建设性心态”,中国不仅经济上强大了,心理上也强大了。

 

      讨论中国创造,有必要环视一下世界上是否有类似的“美国创造”和“日本创造”?如果没有,中国是否能够创造?如果有,中国怎样才能创造?

      “美国货”、“东洋造”、“韩货”,这样的词汇是存在的,这是制造业的概念,“中国制造”存在也不足为奇。按照通例,“Made in”在商品标签上不可或缺。“中国制造”借跨国品牌上位很正常。

      “美国货”、“中国制造”实际上是集体品牌,这样的集体品牌是存在——集体品牌是形成国家品牌的条件。

      世界上有“美国创造”、“日本创造”、“英国创造”这样的词汇吗?它们是一种被认同的集体品牌吗?不是,世界上不存在这样的集体品牌。“中国创造”不过是国人的臆症罢了。

 

      尽管没有“日本创造”这样的词汇,但有“日本电器”、“日本汽车”这样的说法。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优势产业与国家或地区名称结合起来,这是一种惯例。

      硅谷、好莱坞电影、底特律汽车、瑞士钟表、华尔街金融、日本电器、巴黎时装、法国香水、意大利皮具等,这样的说法能列出一大堆。

      尽管相当多的IT企业不在硅谷,但硅谷已经有了象征性,凡是IT业的创新,我们都容易想像它出在硅谷。一个从美国硅谷回国的留学生,我们可能会另眼相看。

      我们所讲的“中国创造”,大约就是能够取得取得行业代名词的地区和产业,但“中国创造”这样的说法是不存在的。

 

      我们曾经提出品牌链的概念,包括国家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个人品牌。四者的主体不同。

      “中国制造”的主体是国家,是形成国家品牌的条件。

      如果真有“中国创造”的说法,那么主体仍然是国家。但从人们的认知习惯上看,产业与国家或地区的结合才是主体,如瑞士军刀、巴黎时装。

      企业品牌的主体无疑是企业。

      因为主体不同,那么“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或“中国品牌”升级或转型就存在问题。所以,升级或转型的思维方式本身就存在问题。

 

      为什么“XX制造”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地区或产业?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制造业是隐身的,以国家为主体认知是最好的概念方式。

      “XX创造”则不同,“XX创造”是一种价值观认同,价值观认同是选择性认同。“中国创造”这样一个内涵和外延无限的价值观,极难得到世界认同。

      要打造“XX创造”,行业、地区和企业必须高调现身,并且,一个国家不可能所有行业同时优秀。有一两个产业得到世界认同,国家就能够得到世界认同,如瑞士;有五个左右的优势产业得到世界认同,就已经是强国;超过五个优势产业得到认同,就已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国家。

      瑞士是个小国,但“瑞士钟表”、“瑞士银行”、“瑞士军刀”三个行业同时闻名于世,其创造性已经让人吃惊了。

      即使强大如美国,消费者也不认同其所有行业表现优秀,更不会认为美国无所不能,所以“美国创造”这样的词汇远不如华尔街、好莱坞这些行业代名词耳熟能详。

 

      国家的创造性是通过优势产业和优秀企业表现的。当一个国家的某个产业成为象征性产业时,因为拥有了影响世界的力量,所以,人们自然认为它有创造性。

      以产业为创造性的载体,而不是企业,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企业有起伏兴衰,但优势产业却能够延续非常长的时间。某个企业衰弱了,产业仍然能够前仆后继。当然,每个时期都会有代言企业,如美国NBA是世界认同的优势产业,每个时期有不同的代言球队,如公牛、湖人、热火等,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代言球星,如乔丹、詹姆斯等。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制造”发展到一定阶段,并不会自然跳上“中国创造”的台阶。但“中国制造”确实为优势产业的突破奠定了条件,毕竟,国家品牌是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重要的基础。


路过

鸡蛋

鲜花
19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9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35 个评论)

回复 史贤龙 2012-4-26 00:49
真实的逻辑是优秀企业托起产地品牌、国家品牌,而不是相反。
将创造与制造变成一种替代性升级关系,而不是互渗扩展关系,是当前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纠结的核心。
中国制造哪怕就是走上美国式全球产业链整合的道路,留在中国资本旗下的制造业,要是都像中国食品一样,谈什么创造都是浮云。
“中国食品”,如今已经成了劣质的代名词,从三聚氰胺开始到今天,带给国人的是无尽的失望,这样的产业,还怎么谈品牌?
回复 程庆芳 2012-4-26 10:42
很好的文章!
回复 市场拓展孙强 2012-4-26 14:01
好!刘老师的文章总是“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中国非著名女装市场拓展——孙强。
回复 山峰_高端商品 2012-4-26 16:48
印度的产业思路就是重点进攻,它的医疗、软件行业在全球高端市场有竞争能力。
我们国家,的确是口号——各层级的人士,精神力消失,可能不仅中国创造目前难以大规模实现,连中国制造都会减弱。
从社会角度看,需要社会的一次大的危机,只有经过冬天,才能重新唤醒全体公民的精神力。
回复 山峰_高端商品 2012-4-26 16:59
大家都熟知养鸡场的鸡与土鸡的区别,现代鸡场的鸡,显著的优点是肉料比高,生长周期短。但是,其它的方面都下降。
我们这几代人就是在“现代养殖”的模式下成长的,“赚钱”效率高,单项知识强,综合能力低——丧失了独立思辨能力,丧失了道德感,不知历史和真正的谋略为何物。总之,喜欢各类的快餐文化,天天忙着赚钱,缺乏思维力和男人的担当。只有点效率,没有结构效率。
微观上,全民如此时,宏观上,如何实现宏大的目标?“原器件”都不行,哪有高质量的“产品”?
回复 骑行转山 2012-4-26 17:11
我的老师经常推荐我读您的文章,的确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谢谢!
回复 山峰_高端商品 2012-4-26 17:11
香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回复 李兴敏 2012-4-26 18:18
陷入生于忧患而导致终日忧患,未免太紧张。刘老师在动态的节点中指出了方向,肯定了做的价值。再说了,当是时环境决策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及时修正即可。而对史老师的中肯看法,我倒是有点题外的话,有些事情,如果不去体会极端的坏处,便不会觉得好处有多重要,在社会生态系统尤其复杂的今天更是如此。
回复 刘庆 2012-4-26 19:19
“我们需要理性、务实,有起点、有路径、有目标的分析和讨论。”非常支持老师的观点!
回复 曾金沧海 2012-4-26 22:08
史贤龙: 真实的逻辑是优秀企业托起产地品牌、国家品牌,而不是相反。
将创造与制造变成一种替代性升级关系,而不是互渗扩展关系,是当前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纠结的核心。
...
在这一点上赞同史网友。首先是个体成就了集体,然后集体的力量再反哺个体。刘老师既然认同“首先是个体声誉产品,然后是整体产品声誉,然后是企业品牌”,但在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国家品牌这里却持截然相反的观念,令人费解。也很难自圆其说。
回复 刘春雄 2012-4-26 22:09
李兴敏: 陷入生于忧患而导致终日忧患,未免太紧张。刘老师在动态的节点中指出了方向,肯定了做的价值。再说了,当是时环境决策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及时修正即可。而对史 ...
难得思考如此辩证。
回复 刘春雄 2012-4-26 22:13
山峰_高端商品: 印度的产业思路就是重点进攻,它的医疗、软件行业在全球高端市场有竞争能力。
我们国家,的确是口号——各层级的人士,精神力消失,可能不仅中国创造目前难以大规 ...
印度确实在某些产业取得了世界级的领先,但印度的这些产业好像是印度的世外桃源,与普通老百姓无关。
回复 刘春雄 2012-4-26 22:32
曾金沧海: 在这一点上赞同史网友。首先是个体成就了集体,然后集体的力量再反哺个体。刘老师既然认同“首先是个体声誉产品,然后是整体产品声誉,然后是企业品牌”,但在企 ...
我的一贯观点是:众多产业的积累,形成国家品牌。这是中国制造的阶段。在中国制造阶段,产业的隐身的。众多产业共同托起足够大的经济总量,形成国家品牌。
在中国制造已经托起一定的国家品牌时,优势产业的突破,形成产业品牌。同时,企业品牌在产业品牌崛起时相伴而成。当然,当产业品牌、企业品牌崛起时,国家品牌形象会发生改变。
史贤龙老师说:“真实的逻辑是优秀企业托起产地品牌、国家品牌,而不是相反。”我不同意上述说法。
我一直有个说法:没有国家和国民的认同,不可能有品牌的认同。
对于发达国家,上述较真的说法似乎没有意义。但对于什么都不被认同的国家,上述说法特别有意义:最先被认同的到底是国家品牌、产业品牌还是企业品牌?
回复 史贤龙 2012-4-26 22:57
刘春雄: 我的一贯观点是:众多产业的积累,形成国家品牌。这是中国制造的阶段。在中国制造阶段,产业的隐身的。众多产业共同托起足够大的经济总量,形成国家品牌。
在中国 ...
在企业品牌与国家品牌的关系上,刘老师与本人的观点都表述得很清楚,即截然相反。
倒是希望听听网友们的看法----有兴趣者,请直舒见解,建议取正论而不驳论的方式,共同思考,各自琢磨。
反者,道之动-----对于这类“道”层面的观点,宜优先存异,可不必急于求同。
回复 史贤龙 2012-4-26 23:02
山峰_高端商品: 印度的产业思路就是重点进攻,它的医疗、软件行业在全球高端市场有竞争能力。
我们国家,的确是口号——各层级的人士,精神力消失,可能不仅中国创造目前难以大规 ...
与印度社会的知识阶层与产业结合的结构有关。是以,印度至今还没有如中国这样解决基层人群的温饱甚至贫穷问题。
综合比较,我认为中国的模式(或产业结构),比印度产业结构更健康、更有生命力。
龙象模式之辩,也是个大话题。
回复 金焕民 2012-4-27 01:37
史贤龙: 真实的逻辑是优秀企业托起产地品牌、国家品牌,而不是相反。
将创造与制造变成一种替代性升级关系,而不是互渗扩展关系,是当前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纠结的核心。
...
有些东西,可能只是对现实的总结,一时还上升不到理论层面,比如所谓的品牌理论。可能怎么总结都有一定道理,但要看是否经得起反复推敲。
为什么西部,西藏、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几乎没有什么品牌?即使是贵州、云南、四川,出现的知名品牌也多与传统优势产业有关。可能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产业集群。
没有产业集群,优秀的企业从什么土壤里脱颖而出?以前几乎每个省都有电视机厂,上海、南京、北京的电视机牌子曾经还非常之硬,今天都瞎了。四个巨头,广东占了两个。闽南是什么时候开始会做服装和鞋子的?今天无论是总量或者是品牌全国领先。
特例永远都有,关键是一般:一般的情形是如何的?
良好的产业基础,是产生知名或强大品牌的一般条件。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品牌才能持久。而强大品牌的出现,会进一步夯实这个基础,并如此循环往复。
国家品牌首先需要产业品牌的支撑。比如落后的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我们刚刚在这个群体中显露出来---我们并不知道它们有什么品牌,也不知道它们有什么产业,所以,它们就没有什么经济意义上的国家品牌。
然后,国家品牌给企业品牌和行业品牌建设背书。如此又形成更大领域内的循环往复。
原点在哪?终点在哪?这是讨论这个问题必须首先确认的东西。
还举同一个例子。在上个世纪八十代,电视机的知名品牌,广东并不占优。相反,另外一些曾经十分知名的品牌却没有带动产业品牌的形成呢?
回复 山峰_高端商品 2012-4-27 07:47
我只是举印度的例子,说明他的路线能成功,而且印度(比我们条件差)都能成功突围呢。没有拿中印进行整体比较的意思。
印度是宗教盛行的国度(真宗教,非泰国的变异形式),国民安于现状不容易像中国人一样为财吃苦(越南像中国),所以,它只有集中突破一条路。
至于刘老师说到的民众收益否,中印一样,社会结构性分配失衡。
回复 史贤龙 2012-4-27 10:01
金焕民: 有些东西,可能只是对现实的总结,一时还上升不到理论层面,比如所谓的品牌理论。可能怎么总结都有一定道理,但要看是否经得起反复推敲。
为什么西部,西藏、新疆 ...
我的观点如下:
1、产业品牌、国家品牌,这些是“真实的共相”,由所有企业组成,但整体又并不完全等同于全体的简单总和。因此,这种品牌的认知,实际上是没有主体的某种概念(哲学地说是“语词的陷阱”)评价。
2、后发经济体的产业品牌、国家品牌必然受到歧视,美国货、日本货,甚至今天质量最高的德国货,回到当初的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都受到先进或富裕经济体的认知歧视。改变这种整体歧视的,是优秀企业的不断出现。这是个体优秀企业不仅托起自身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而且托起产业品牌、国家品牌的基本逻辑。
3、产业集群可分为两大类:资源依赖型(如草原牛奶、赤水河酱香酒)与非依赖型。非依赖型产业集群与商贸条件、经济政策等相关,与资源条件并无紧密关联,如广东的家电、浙江的小商品。
4、无论哪种类型产业集群,最初的兴起与最终的形成都与优秀企业有关,如家电的广东军团与山东(青岛)军团,与当地的龙头企业甚至行业冠军企业是相关的,而河南的新飞已成孤子,无法形成产业集群;合肥在美菱、荣事达、三洋、飞歌企业等失去市场优势后,只能变成粤系与鲁系的加工基地。这些都说明产业集群需要优秀企业,才能带动次级品牌、上下游配套产品与服务形成产业集群。
5、产业集群对优秀企业的行业地位是一个保护,但不是这种产业集群形成的驱动力。产业集群形成、稳定的核心驱动力是优秀企业,尤其是行业冠军企业。
6、产业品牌、国家品牌先崛起,才能托起强大个体企业,包括产业集群托起优秀企业,这个逻辑路径是倒果为因的。产品品牌、国家品牌的形成与稳定路径是相反的,不可能先于优秀个体企业(包括行业整体水平提升)的崛起而存在。今天的中国食品,真正优秀的企业,也要陷入“风多响易沉”的尴尬境地----实际上,国人对中国食品的信念已近于无奈。这种局面不正是行业领先企业屡次践踏“品质底线”(安全)造成的吗?
7、产业品牌、国家品牌可能由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等进行管理维护,但如果不是新奇士的产业链整合模式,进行做品牌形象的宣传,只能收效一时,如去年商务部在纽约时代广场投放的“中国形象”系列广告片。没有优秀企业,产品品牌、国家品牌都是浮云。
8、刘老师文中提到产业、国家要作为主体现身而不是隐身-----我不同意产业、国家主体论的观点,同意产业或国家要现身不要隐身这个提法,即有关部门(但愿行业协会、冠军企业能够起到这个作用)应制定“行规”,包括高于法律的道德与专业自律规范,而不是如现在中国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还要在法律规范之下找逃避责任的空间----这也是世界性规律。只有在中国才出现行规比法规标准更低,甚至冠军企业、行业协会利用监管部门专业度不足,降低标准改变法规的怪事。
回复 金焕民 2012-4-27 12:17
史贤龙: 我的观点如下:
1、产业品牌、国家品牌,这些是“真实的共相”,由所有企业组成,但整体又并不完全等同于全体的简单总和。因此,这种品牌的认知,实际上是没有主 ...
您的建议是个好建议,我们不妨借着上文和这块空间,从尽量多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很显然,这又是一个鸡和蛋的关系。
既然是循环往复,那么,截取哪个都可以自圆其说。
比如,先有一家企业异军突起,然后其它跟进,成龙配套。如此相互促进,循环往复。如果先行的企业不够争气,挑战者后来居上。
比如,众多企业扎堆做,在竞争中相互促进整体提高,其中的优秀者脱颖而出,落后者被淘汰出局。如此成龙配套,循环往复。
我们的观点是只有“扎堆”才能创造产生真正优秀企业的土壤---一个死了,更多的会跟上来。孤零零一个企业,死了也就死了。即使勉强活下来,也是孤雁。
我曾经问创维的杨东文总经理,“家电产业是否会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或者印度?”,他说,很难。产业链及其配套已经不具备再造空间。
强大、完善的电子产业基础,这大概是并不十分优秀的中国知名家电企业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
闽南的服装、鞋业,温州的商品,也能提供佐证。
史先生讲的逻辑,我并不反对。但对于逻辑起点,有不同看法。我特别强调“一般”,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存在产业基础未必就一定能出现强大品牌。这就要看优秀企业会优秀到什么程度了。如果长期平庸,那么,余下的就是由纯粹的“生产车间”组成的加工基地了。
回复 史贤龙 2012-4-27 13:28
金焕民: 您的建议是个好建议,我们不妨借着上文和这块空间,从尽量多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很显然,这又是一个鸡和蛋的关系。
既然是循环往复,那么,截取哪个都可以自圆 ...
就借刘老师宝地,把这个话题的论点梳理一下。
扎堆中产生优秀企业与单兵突进带动产业集群,这两个过程实际上是一样的,即:
1、先扎堆后产生强大领头羊,如家电粤系等;
2、先出现几个先锋,然后规模扩大,配套产业链被整合,如家电的鲁系等;
3、孤子即无产业链配套而形成强大企业,基本没有,如新飞现在只能在行业二线品牌上奋斗。
从上述扎堆与拔尖的历史与一般逻辑层面考察,是优秀拔尖企业最终托起产业集群,而不是相反。
与中国相比,东南亚乃至全球各国,在制造上都缺乏整体上对中国的优势,中国制造卖全球,不是偶然现象,恰恰是必然结果----中国的资源、勤劳、人口红利、国内市场纵深等,举世无匹,怎么可能仅仅因为人口红利的逐步减少,发生大规模的产业链转移呢?
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制造崛起,是中国与世界的一次必然遭遇。如果中国不文革、早开放,这个进程早就会发生。
从现在看未来,发生产能转移到东南亚的,必然首先是劳动力成本(即早期的三来一补式简单制造)比重较大的产业,如服装、鞋帽等。
耐克转移中国制造的订单到越南生产,反映的是这个规律,并不代表大部分产业,尤其是产业链配套较复杂的产业会发生显著的转移----部分转移是必然的。这个转移是为了获得本地化的成本优势,而不会发生全球产能向中国制造大规模转移的大趋势。
上面这个状况,是“一般”现实,不是特例,是已经发生过的情况。
再长远点看,日本在全球化时,将小家电的制造转移到东南亚与中国,中国在未来(比如5-10年里),也未尝不会发生将全球化订单转移到东南亚或中东、南美等地。
创维只是一只内鸟,如果外雁翅膀够硬,杨东文自然会有不同看法。
12下一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4 03:04 , Processed in 0.03380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