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刘春雄新营销 https://www.cmmo.cn/?8705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中国式营销呼唤国家战略

热度 1已有 84864 次阅读2008-10-14 09:31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崛起型国家在承担改变全球消费者群体认知压力的前提下,还面临着不利的市场规则。改变消费者认知需要一个递进的过程,颠覆规则又可能受到强烈反弹。因此,尽管营销通常是企业行为,与国家战略无关,但当营销与国家崛起紧密相关时,营销就需要国家战略。尤其是中国式营销走向国际市场时,就更加需要国家营销战略的指导。
政府必须致力于发展高关注度产业
一个完整的品牌体系包括国家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个人品牌,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品牌链,离开品牌链谈企业品牌建设只能是空谈。
中国消费者认同了本土家电行业,所以才全面消费国产家电,而由于没有认同本土汽车行业,才更想拥有一辆外国品牌汽车。这反映了行业品牌的重要性。
“Made In American”(美国货)、“Made In Japan”(日本货)、“Made In China”(中国货)就构成了营销中的国家品牌,如果一个国家居某个产业的前列,就会出现“中国纺织品”、“瑞士军刀”、“日本电器”、“美国高科技”、“德国汽车”这样的国家品牌。
在国家品牌形象之下,企业品牌就会脱颖而出。“德国汽车”的国家品牌就包容了宝马、奔马、大众等知名企业品牌。
中国现在确实缺少知名企业品牌,但是,脱离企业品牌生存的环境,一味强调打造企业品牌是很困难的。中国的品牌之路,应该从打造产业品牌入手。
打造产业品牌不再是简单的企业行为,而是国家行为。
中国虽然有众多产业居世界前列,但主要以公众低关注度产业为主。比如电器,在中国属于高关注度行业,在发达国家属于低关注度行业。“中国服装”、“中国鞋”、“中国玩具”虽然销量极大,但这些产业都属于低关注度产业。这些行业产生的影响力不足于改变公众对一个国家的认知。因此,中国应大力推进高关注度产业的发展,通过高关注度产业改变国家品牌形象,进而带动企业品牌的提升。
政府应致力文化产品的传播
品牌消费说到底是一种精神消费,在品牌认知过程中,流行文化扮演着对消费者“洗脑”的功能。经过流行文化的精神“洗脑”,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认知过程就失去了“抵抗力”。
日本品牌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伴随着日本文化产品在中国的大行其道。日本电视连续剧和日本动画片整整影响了中国两代消费者。伴随着日本文化产品在中国的流行,是日本电器、日本汽车在中国的流行。尽管中国家电产业已经快速崛起,但日本电器已经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抹之不去的印记。
韩剧和韩国流行服装构成的“韩流”正在影响中国的消费者,如果没有“韩流”,人们会接受三星“时尚电子”的概念吗?或许人们仍然把韩国产品当成与中国产品差不多的廉价品吧。
好莱坞被称为美国的精神象征,美国产品征服世界的过程往往也是好莱坞大片征服世界观众的过程。
用文化产品改造消费者的认知比用实体产品要快速有效得多。可惜,中国电影作为率先走出去的文化产业,并没有在改变世界对现代中国人的认知起到正面作用。相反,把世界对中国的认知拉回到几十年前。
对明星的认知可以转移到对国民的认知。姚明虽然只是NBA一个超级球星,但姚明已经成为中国的形象代言人。如果有更多的姚明以健康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过程就会加快。
加强组织与规划实现品牌群体崛起
中国品牌只有集体走向世界,才能被消费者集体认同,并实现品牌集体崛起。
日本品牌和韩国品牌崛起都是品牌群体崛起的过程,这似乎是经济追赶型国家品牌崛起的规律。
让中国消费者接受美国品牌比让美国消费者接受中国品牌困难得多,差异在于消费者的心态。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以俯视心态看待中国品牌,而中国消费者以仰视看待美国品牌。品牌仰视与品牌俯视的差异在于:品牌仰视者总是先接受品牌认知,才接受品牌事实。品牌俯视者先接受品牌事实,再接受品牌认知。
以俯视心态看待中国的发达国家的消费者,要改变既定的对中国品牌的思维定势,需要中国企业强烈持续的品牌冲击。这不是单一企业能够完成的任务,需要中国企业集体努力。
当联想兼并IBM的PC走向世界时,当然会对消费者产生冲击,但这种冲击还不足于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当海尔走向世界时,美国消费者当然会感受到它的存在,但美国人还只是把它当作一个经营得不错的“小企业”。只有当“海尔们”集体走出去的时候,才足于改变消费者的集体认知。
我们看到,每当世界各地举办博览会时,就是跨国公司展示形象的好时机。中国企业因为实力的原因,往往不能成为会议的主角,展位和展台面积都影响品牌形象。如果中国企业能够集体参展,以一个整体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成为主角就不再困难。
必须关注营销量变与质变的拐点
“东洋造”曾经也是低价劣质的代名词,在日本品牌的凤凰涅槃过程中,1964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是个重要的拐点。当时,日本经济已经实现整体腾飞,成为发达国家的一员。日本企业已经集体走向世界,在一些重要的产业(汽车、电子等消费品领域)已经崭露头角。东京奥运会的举办,使日本的国民形象大大提升。东京奥运会是日本品牌崛起的一个重要的拐点。
韩国品牌的崛起过程与日本极其相似,韩国产品走向世界时也是以廉价取胜,三星、现代、大宇、金星都算不上高档品牌。1988年奥运会是韩国品牌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韩国经济已经实现腾飞,正在极力谋求加入富国俱乐部——经合组织。韩国已经崛起一批大企业,他们在建筑、汽车、电子等领域集体走向世界。汉城奥运会不仅让全世界的消费者了解了韩国,更改变了对韩国人的思维定势。汉城是韩国品牌崛起的拐点。
2008年的中国也处于品牌崛起的拐点。
2007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二,GDP居世界第三。这说明中国已经具备了品牌崛起的经济基础。
2007年,中国出现了第一个销售额超万亿的企业——中石化。在石油化工、银行、通讯等领域已经崛起一批世界级规模的企业。在电子消费领域,联想、海尔、TCL等一批世界排名靠前的企业已经产生。这说明中国已经具备了品牌崛起的企业基础。
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如何战略性发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作用?曾经发生在日本和韩国的品牌奇迹难道会与中国擦肩而过?
必须与发达国家展开国际分工
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最大的差距,在于缺乏品牌优势与核心技术。
品牌与核心技术来自于企业能力,它是一种长期投资和积累的结果。我们可以买到核心技术和品牌,比如奇瑞购买发动机技术、联想购买IBM,但我们买不到能力。如果我们从核心技术与品牌上同跨国公司竞争,在财力和时间上都承受不起。
如果让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既垄断品牌、技术,又垄断终端产品,那么发展中国家将永无出头之日。而打破这种局面惟一可以选择的突破口,就是率先打破它们对终端产品的垄断。中国式营销,给中国企业提供了在许多领域迫使跨国公司放弃终端产品,专注于核心技术的可能。因此,首先成为优秀的产品营销者,占领终端产品市场,是中国企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战略选择。
在日韩的竞争压力下,欧美企业放弃了许多领域的终端产品,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IBM放弃了电脑业务。可以预测,越来越多的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会让更多的跨国公司放弃那些失去竞争优势的终端产品市场。
日韩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能够向全球销售产品,产品优势与技术优势之间没有突破不了的障碍。

路过

鸡蛋

鲜花
1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2 15:41 , Processed in 0.0280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