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刘春雄新营销 https://www.cmmo.cn/?8705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诊断中国经销商

已有 273021 次阅读2006-3-1 10:00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在市场大舞台上,厂家是众人瞩目的主角,身边围绕的经销商则是“群众演员”,在厂家的光环下亦步亦趋;在消费者利益和渠道利益的博弈中,经销商被厂家斥之以“贪图蝇头小利”;面对经销商,厂家嘴上的尊重与心中的鄙夷形成巨大的反差。然而,失语的经销商难道就不可能获得与厂家对等的话语权吗?埋头赶路的经销商果真就找不到自己的康庄大道吗?
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经销商,兴盛于短缺经济时代,进入过剩经济时代后,正面临着边缘化、小型化的威胁,面对着强大终端和强大厂家的双重挤压,生存愈加困难。每次渠道革命,其对象也都是经销商。当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的老板们被称为企业家时,销量超亿元的经销商们还只是不受社会关注的“生意人”。经销商没有自己的“代言人”,没有自己的“组织”,没有自己的“研究人员”,没有自己的“声音”。作为一个散落的群体,经销商只有通过打拼来证明自己。经销商“底气不足”、“底子不厚”的现实决定了经销商要想在不断变幻的环境中生存,必须学得更快,付出更多。

经销商为什么总做不大

典型现象:经销商不敢“招兵买马”,扩大队伍。
案例:一家饲料经销商,生意做得很好,开发客户、送货、收款、技术服务都是自己带着一个侄子亲自干。因为人手有限,大多数时间忙于给客户送货,没有精力开发新客户。厂家一直建议经销商招聘业务员,扩大队伍。初期,经销商说“养不活”业务员。但厂家给经销商算了一笔账,根本不存在“养不活”业务员的问题。后来,经销商又以“害怕业务员成为对手”来搪塞。厂家依靠该经销商扩大市场的打算只好作罢,不得不采取“多家分销”的策略。
诊断:大多数经销商仍然是“个体户”,没有实现向“公司化经营”转型。个体户的状态,就是自己身兼数职,所有工作一人扛,最多找几个亲戚当助手。这样的经销商,即使再能干,市场又能做多大?因此,能否扩充队伍并管住队伍,成为经销商能否做大的关键。
很多经销商是基于“珍惜钱”而不敢招人。在一些经销商的意识里,对那些作助手的晚辈亲戚只用管几顿饭,再象征性地给点钱就可以了。而招聘了业务员,还没有业绩就得发工资,而且不贴心。因此,“抠门儿”成了经销商做不大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一家企业采取的措施是:先由厂家招聘几个当地业务员,由厂家发工资,由厂家指导着做市场,等市场做起来,销量能够养住业务员后,再把厂家业务员转换成经销商业务员。其实,只要销量能够明显增加,经销商还是愿意招业务员的。只不过经销商短期账算得精,长期账不敢算,才不敢招业务员。
有些经销商则是由于过去招人的教训而害怕招人——能力差的人不顶用,能力强的人容易跳槽或单干。这实际上是缺乏对业务员的管理能力。
大多数经销商的特点就是只会自己干,不会带着人干。而市场要做大,不仅需要会做生意,更要会管理。因为,管理就是通过别人使工作得以完成。规模做得大的经销商,不仅要自己能干,更要带领一批能干的业务员,而且能干的业务员还不会对自己造成伤害。真正做大的经销商,是企业家型的经销商。企业家型的经销商是既能创业,又会管理的经销商。企业家型经销商通常是这样做大的:
做经销商初期,一定要亲自做,不亲自做就不可能真正熟悉市场,也就不可能管控业务员。
规模扩大后,一定要带出几个得力助手。通过言传身教,带出第一批队伍。这些助手可以是自己的家人,也可以是亲戚朋友,还可能是招聘的业务员。为了防止跳槽,不妨把核心业务员抓在自己手里,或者对客户实现“双线管理”,保证不会因为业务员跳槽或离职而流失客户。
规模扩大到一定时候,靠助手已经不行了。此时要设立相应的机构,招聘专业人员,实行分工负责,建立公司化管理的雏形。如果让得力助手“跑单帮”,助手离职很容易带走客户。一旦实现专业分工,每个人只干销售工作的一部分,任何人离职对市场影响都不大。
最后,实行公司化管理,有专业管理人员和监督机构,制订相应的制度,按计划工作。小经销商的所有工作都装在自己脑子里,上班10分钟就把工作交待完毕。规模扩大后,就要实行计划管理、制度管理。
已经做大的经销商都有这样的体会:做个小经销商很容易,因为一切都在自己脑子里,都在自己掌控之中;真正做大后管理也很容易,因为已经能够聘请专业人士,按照专业分工管理;最难做的是在“从小做大”的过程中,哪种管理方式好像都不行,不仅管理模式没有定型,而且销量增长受到影响,费用还不低。如果回到小经销商模式,将永远是个小个体户。只有突破成长的瓶颈,才能真正“化蛹成蝶”。

厂家为什么淘汰“功臣经销商”

典型现象:“辛辛苦苦二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企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淘汰“功臣经销商”的历史。
案例:笔者受邀为一家农药企业培训经销商。在培训结束的晚宴上,笔者被安排与优秀经销商同桌交流。有一位经销商说,我们这些优秀经销商都是最近几年才“下海”,五年前的经销商,现在大多数已经消失了。他总结经销商有“五年一轮回”的规律。
诊断:“功臣经销商”被淘汰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是,当厂家不淘汰“功臣经销商”,就可能被市场淘汰时,厂家可能就不得不痛下重手。
一个时期的功臣,可能就是另一个时期的罪臣。那些为企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经理”、“功臣业务员”不也是不断被淘汰吗?这似乎不近人情,却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我曾经密切关注的一家食品企业,10年时间内已经更换了3批经销商,几乎每隔三四年就淘汰一批经销商。实际上,这也是其他行业淘汰“功臣经销商”的周期。
1997年之前,快速消费品行业基本上都是省级经销商代理为主。2000年后,如果厂家不搞市场重心下沉,厂家就会消失。厂家为了不消失,就一定会淘汰“省代”、“市代”。现在,基本上是“县代”为主。
营销环境变了,经销商赖于生存的“本钱”也在变。以前自夸的经销商,以前的“功臣经销商”都可能被淘汰。

经销商要学会“利用”厂家

典型现象:经销商是被厂家“养”大的。
典型现象:与优秀厂家打交道最难。
诊断:在现实中,确实有一部分经销商做市场要比厂家杰出,甚至厂家已经快垮了,还靠个别经销商硬撑着。但那毕竟是少数。在厂商关系中,优秀厂家不仅输出产品,还输出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优秀厂家的进步通常总是快于经销商。在渠道革命中,总是厂家革商家的命,而不是相反。这是不争的现实。
经销商找厂家,应该找什么类型的厂家?强势的厂家,店大欺客,经销商讨不到什么便宜;弱势的厂家则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因此,最合适的厂家应该是规模不大,但成长潜力很大的企业。找到这样的厂家,厂家做大了,经销商自然也就做大了。
经销商如何寻找优秀厂家?我认为主要看三点:一看产品是否有潜力,二看管理是否完善,三看老板是否优秀。所以,经销商不要被动地等厂家上门,而要亲自到厂家,下车间了解管理情况,到实验室了解新产品开发情况,会见老板了解老板——“有多大的老板,就有多大的企业”。
只看销售政策,不了解厂家情况的经销商,迟早要吃亏。因为与优秀厂家打交道最困难。普通厂家,什么都敢承诺,先把钱弄到手再说,而优秀企业不一定给很多承诺,但言而有信;普通厂家,什么政策都敢给,根本不害怕市场混乱,而优秀企业一定有很多条条框框,给政策要有流程;普通厂家,毛利看起来很高,但可能不能持久,优秀厂家,着眼于长远,毛利低但很稳定;普通厂家,卖不动就赊销,好产品也被卖贱了,而优秀企业轻易不做赊销;普通厂家为了短期利益而损害消费者利益(如降质降价),而优秀厂家明白坑人的事也许能挣一笔小钱,但不可能做大。因此优秀企业有自己的道德底线,不仅对自己负责,也对经销商负责。
除了向厂家要政策,经销商还要学会向厂家要点别的。优秀厂家是经销商最重要的资源,经销商一定要用足用透:当经销商遇到问题时,可以要求厂家派营销专家现场会诊;优秀厂家有培训师,经销商可以请来培育自己的业务员;优秀厂家有技术人员,经销商可以请来做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优秀厂家有良好的管理系统,经销商可以请厂家帮助设计管理系统;优秀厂家有能力较强的业务员,经销商可以请来帮助开发市场。

经销商需要新型赢利模式

典型现象:经销商的销量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薄。
诊断:“好卖的产品不赚钱,赚钱的产品不好卖”。不仅厂家面临这样的困境,经销商也面临这样的困境。面对这种现象,经销商以前的策略是:先只管销量,只要销量上去了,年底厂家一定不会让自己赔钱。前几年,很多厂家年底增加“返利”力度,就是为了满足经销商的这种愿望。
传统赢利模式被称为“规模经济”的赢利模式,即销量越大,利润越高。做营销就只做销量。现在已经进入了“规模不经济”时代,销量越大的产品赚钱的可能性越小。因此,厂商都必须寻找新的赢利模式。对经销商而言,可以采取下列三种赢利模式:
1.小批量产品群赢利模式。主导产品价格透明度高,是对手的靶子,每个竞品都在围绕主导产品出政策。主导产品是经销商的带货产品,通过“透支”主导产品带动其他产品销售。主导产品承担着这么多功能,想赚钱就难了。而非主导产品的赢利环境就比较宽松。比如,麦当劳汉堡包的价格非常透明,想让汉堡包赚钱就很难。但奶昔、苹果派、海鲜汤之类产品的价格,普通消费者不那么关注,赢利空间反而很大。因此,当你在麦当劳点完汉堡包后,服务员向你推荐的小产品,通常是赢利最丰厚的产品。
尽管小批量产品赢利能力很强,但销量太小,总体利润不高。但是,如果有一大群小批量产品,积沙成塔,利润就可以实现了。因此,小批量产品是利润的主要源泉。
在小批量产品群赢利模式之下,我们应该建立一些新理念。比如,对于某些产品,销量扩大会把赢利产品变成不赚钱产品,就意味着营销失败。以前遇到产品销量不大就会通过降价扩大销量,现在可能要反其道而行之。
2.产品结构赢利模式。新的营销理念是:规模分摊费用,结构产生利益。经销商要想赢利,可能必须低端、中端、高端产品“通吃”才行。低端产品是价格敏感型产品,销量大,利润低,价格不能太高,要敢于打价格战。低端产品的主要作用是“带货”、“配货”,通过低端产品扩大规模,打开通路,分摊费用,养住人员。中端产品既能产生销量,也能产生利润,是利润的主要来源。当低端产品分摊费用后,中端产品的“毛利”就是“净利”。高端产品是形象产品,销量小,毛利高。因此,对不同的产品,在价格策略上千万不能一刀切。
3.新产品赢利模式。当销量下滑或遇到强有力的竞品时,经销商本能的做法通常是拿老产品做促销。如果竞争成功,赢得了市场但失去了利润;如果不参与竞争,利润和市场都会失掉。正确的做法是:拿新产品参与竞争。新产品参与竞争,失败也是成功。
新品上市,价格便宜一点还是贵一点?一般人认为,便宜点好卖。这其实错了。消费者并非想买“便宜”产品,而是想买“占便宜”的产品。什么叫“占便宜”?原先比较贵的产品,现在用较低的价格买得到了,就叫“占便宜”。因此,新品价格,不是用来销售的,而是用于定位。通过高定位,给人以“好产品”的感觉。在市场推广过程中,新品价格“高开低走”,就给人以“占便宜”的感觉。这样推广新品,不仅成功率高,而且利润高。

经销商如何获得厂家支持

典型现象:经销商大多数申请政策支持的报告会被“枪毙”或“拦腰砍一半”。
案例:一家经销商为了在春节前压货,给厂家写了一份促销报告,申请低档产品“五送一”的促销政策。厂家的财务人员经过核算,认为低档产品的毛利本来就低,这么大的促销力度,厂家会严重亏损,建议不予批准。经销商觉得很委屈,这么做也是为了培育市场,经销商为铺市场,已经赔钱了,厂家似乎也应该表示表示吧。
诊断:除了极少数“要市场不要命”的厂家,大多数厂家在出台销售政策时都有底线,这个底线就是成本。厂家可以不赚钱,但要厂家出台赔钱的政策,厂家一定会犹豫再三。因此,经销商在申请厂家支持时,一定要了解厂家的心态。
厂家的心态是:不怕花钱,就怕花钱没效果,或者害怕投入是个无底洞。有家经销商向厂家申请100万元的广告费,原因是“别的厂家做了,你们也得做”。这样的政策,厂家一般不会给。后来把厂家逼急了,老总说:“如果你觉得有效,我们可以签订一个协议,你先垫支100万元,如果真有效,我愿意给你200万元。如果无效,100万元由你自己出。”经销商当然不愿意。经销商没信心,厂家又怎么敢花钱?
我见过一些促销报告,根本就没有被批准的希望。比如,“别人这样做了,我们也必须这样做”,“别人的力度比我们大得多”,“不这样做市场就不行了”。这样的政策属于“救急”政策,“救急”是为了保证市场不下滑。厂家做市场的目的是为了“做成”。所以,申请政策有“正向政策”和“负向政策”两种。“负向政策”是为了“救急”,“正向政策”是为了“做成”,两种政策给厂家的感觉不一样。
我把厂家的政策比喻为“见苗浇水”,看到种子发芽了,有希望了,才舍得把有限的水浇下去。比如,经销商向厂家申请做广告铺货,中小企业通常不会同意。因为连铺货都困难,销货就更难了。如果已经把货铺下去了,有人“卖”了,只要做广告,就有人“买”,买卖就做成了,厂家可能比较快地投广告。
除了要了解厂家的心态外,我还向经销商提供下列建议:第一,要树立“良民”形象。厂家不会向滥用资源的经销商提供支持。尽管有些“耍赖”的方法也能获取厂家暂时的政策支持,但只有获得厂家尊敬,才能获得长期支持。第二,要求厂家派最优秀的业务员。因为越是优秀业务员,向老总申请政策的成功率越高。第三,掌握各级经理的政策权限。不同的厂家,政策分配权限不一样。不同力度的政策,要向不同级别的经理申请。第四,不要轻易“通天”。因为这样会“得罪”各级经理,经销商不可能大事小事都“通天”。最后,给经销商介绍一个申请政策成功率高的小技巧。“政策申请”和“政策使用”可以分开,经销商把申请到手的政策经过“二次组合”后使用。比如,经销商同时申请5种产品的政策,如果每种产品的政策力度都不足够大,属于“挤牙膏”式的政策。那么,在使用政策时就要集中使用,即把所有政策集中到一二个品种上,通过少数品种带动大多数品种。这种策略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做法,既保证了申请政策的成功率,又保证了使用政策的有效率。

配送能力是经销商生存之本

典型现象:厂家的重心在逐步下沉,厂家在做终端。经销商是否会最终消失?经销商最终靠什么生存?这是很多经销商非常担忧的问题。
诊断:厂家为什么要借助经销商而不是亲自做终端?可口可乐和宝洁的品牌拉力够强大了吧,他们为什么还要发展经销商?只有把厂家对经销商的真正需求弄明白了,经销商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市场的独特性在于消费者分散,9亿农民分散在广阔的大地上。同时,现代商业不够发达,中小终端仍然是二、三级城市的主流商业形态。这种市场格局决定了在营销中,通路比品牌更重要。可口可乐的营销策略,以前叫3A策略(买得到、买得起、乐得买),现在已提升为3P策略(无处不在、物有所值、心中首选)。无论是3A策略还是3P策略,首先提到的还是通路,“买得到”和“无处不在”讲的都是通路问题。尽管如此,可口可乐的通路仍然做得不够好,在很多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可口可乐仍然“买不到”。
经销商不要以为自己的下线客户是多么重要的资本,其实客户很容易“反水”,再好的客情也难抵利益诱惑。经销商生存最重要的能力是配货和分销能力。失去了这个能力,经销商总是要被厂家无情抛弃的。目前,厂家发展经销商最重视两个要素:一是要有资金,拿现金进货。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经销商很多。二是要有配货和分销能力,把货送到中小终端。第二条才是厂家对经销商核心的要求。
其实,厂家也想做终端。2000年厂家不是刮起一股“决胜终端”的旋风吗?其结果是KA店由厂家直接做了。然而厂家不愿做中小终端,因为费用太高做不起。但经销商来做配送,成本就比较低。首先,经销商可以“配货”,即方便面、火腿肠、饮料等货品一齐送。配送成本自然降低。其次,经销商的人力、车辆成本都很低。经销商可以用“奔马”家用车送货,厂家可以吗?因此,经销商的生存之本,或者说最值得炫耀的能力就是低成本的配送能力,经销商只要把“账”算给厂家听,再表明自己具备这样的能力,厂家很难不动心。
(文章编号:10312)
(编辑:袁 航market@vip.sina.com
河南曾有一家很知名的彩电经销商,当一家彩电企业找他商量代理时,他自夸:在河南,除了XXX,我是第二。他本以为以他这么大的销量,会“镇住”厂家,哪知反而失去了做代理的机会。因为该企业寻找代理商,不看销量,只看模式。该经销商销量虽大,但模式落后,销量正在逐步下滑。后来,该经销商被迫放弃做经销商,改行做其他行业去了。
其实,类似该经销商不合时宜“自夸”的现象还很多。比如:
“我的地盘大,市场覆盖面大。”厂家疑问:地盘虽大但铺货率大不大?市场占有率大不大?销量大不大?是跑马占地还是精耕细作?
“我的下线客户多。”厂家疑问:客户数量多,质量高不高?是终端客户多还是二批多?
“我的车辆多。”厂家疑问:是用于窜货的车辆多还是用于服务的车辆多?是用于客户服务的车辆多还是小轿车多?
“我做的品牌多。”厂家疑问:品牌多能否都做得起来?是否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品牌。
“我的产业多。”厂家疑问:产业多是否会分散精力?是否已经涉足风险性产业?是否对我们不够重视?
“我的销量大。”厂家疑问:销量是否在本地消化?是否有窜货之嫌?
一家快速消费品的县级经销商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配送能力,要先看看他应该向多少个终端或二批分销。一般来说,人口100万、有20个乡镇的县级市场有下列终端:乡镇二批(按每个乡镇5个二批计算,共有20×5=100个),高中小卖铺(按每个县3所高中,每所高中3个小卖铺计算,共有3×3=9个),初中小卖铺(按每个乡镇1所初中,每所初中3个小卖铺计算,共有20×3=60个),交通主干道上三叉路口或十字路口的二批(按每个乡镇5个路口,每个路口2个二批计算,共有20×5×2=200个),交通主干道附近的大村庄(这些终端送货比较方便,按每个乡镇给5个村庄送货,每个村庄2个“代销店”计算,共有20×5×2=200个),县城小商店(按200家计算)。
这意味着县级经销商要把市场做透,必须向700~800家终端送货。如果按一辆送货车5天一个循环,每天给30个终端或二批送货,经销商需要5辆以上的送货车。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21 21:44 , Processed in 0.0291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