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刘春雄新营销 https://www.cmmo.cn/?8705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诊断年度规划

热度 1已有 288149 次阅读2005-12-1 10:00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警惕“老总拍脑袋,
部下拍胸脯”

案例:一家膨化食品企业在给某省级经理下达年度销售任务时,营销总监刚念一半,省级经理就站起来说:“保证提前两个月完成任务!”营销总监说:“我还没下指标呢,你怎么提前完成?”与会者哄堂大笑。
诊断:一家企业的营销老总曾经疑惑地问笔者:“现在的业务员怎么什么样的指标都敢接?而完不成指标时他们总能找出一堆理由,好像不是自己错了,而是老总错了。”我回答说:“其实错误的根源就在老总那里。去年,你们公司下达翻两番的年度任务时,你也觉得完不成,但还是咬着牙接下来了。因为老总说了,谁能接下指标就让谁干。对你来说,已经不是接不接的问题,而是还干不干的问题。当你层层加码分解指标时,你的部下也是这种心态。”
当老总们以拍脑袋的方式制订年度规划时,部下必然“上行下效”。部下是否接受老总的任务,已经不是目标是否可行、是否合理的问题,而是变成了是否“有决心”、“有忠心”的问题。接受任务越干脆,胸脯拍得越响,老总越高兴。至于能否完成,连老总心中都无数,何况部下!
要使年度规划真正有效,必须以年度规划为基础,立下“军令状”。以年度规划作为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的依据,才能让所有人真正重视年度规划,从而避免“老总拍脑袋,部下拍胸脯”的现象发生。
要解决部下“拍胸脯”的问题,就要解决对待年度规划的价值取向问题:是看部下拍胸脯表决心,还是看他们找思路想办法拿方案?没有方法和措施的决心没有任何意义。
只有解决老总“拍脑袋”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部下“拍胸脯”的问题。老总们对计划重视不重视?大多数本土企业的真实状态是:说起来重视,做起来不重视。笔者曾经在一家企业的销售会议上问所有老总和业务员:“你们还记得自己的计划吗?”回答惊人地一致:“已经交上去了。”看来,做计划不是为了安排工作,而是为了敷衍上司。其实,上司也只是例行公事。一家年销售额不足2亿元的企业下年度的计划是6亿元,可是,老总并没有按6亿元的销售额扩建厂房、筹集流资、开发新品。可见,连老总都没有把计划当真,何况下属。

警惕“销量增长后遗症”

案例1:某奶粉企业去年的预定目标是4.5亿元,开始大家都觉得高,可是,年底一看,完成了6.5亿元。所以,今年的计划很简单,比照去年,销售额要增长50%。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年底压货就有1.5亿元,仅消化经销商库存就需要几个月,今年目标怎么实现?
案例2:2002年,创维的销售额增长率超过40%,2003年是否会制订一个增长率更高的营销规划?当笔者就此事采访当时的营销老总杨东文时,他说:“首先,要正确分析2002年的高速增长。其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创维正从低谷向高峰转变,前几年积蓄的能量得到了释放;二是随着竞争的加剧,杂牌军退出市场,创维算是捡了个‘便宜’;三是管理良性循环的结果。总的来看,创维的增长是良性的。其次,创维对高速增长后出现的‘增长滞后症’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做好了工作布置。我们已经预计2003年不可能出现2002年那样的高增长,这恰好给我们一个夯实基础的机会。”
诊断:制订年度指标时,上年度的销量是基础。但对销量只做“定量”分析还不够,还应做“定性”分析。上述案例中,全年销售6.5亿元,年底压货1.5亿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毛销量:6.5亿元
存销量:1.5亿元
净销量=毛销量-存销量=6.5亿元-1.5亿元=5亿元
年底压货,形成的是存放于经销商仓库的“存销量”,那只是产品在“厂家仓库和经销商仓库之间的转移”,不是真正的销售。1.5亿元的存销量必然转移到下年度初销售,占用下年度的销量指标。可以预计,下年度前3个月是“人为淡季”。如果以6.5亿元为基数,按50%增长定指标,在不考虑年底压货的情况下(即存销量为0),下年度的指标如下:
毛销量=6.5×(1+50%)=9.75亿元
净销量=9.75+1.5=11.25亿元
净销量增长率=11.25/5-1=125%
净销量才是市场真正的消化量,表面上只有50%的销量增长,实际上要求市场消化量增长125%,这是因为没有对销量做“定性”分析,只做简单定量分析。在对年度销量做“定性”分析时,一定要剔除影响销量的“非正常因素”,比如,年度过度促销所形成的压货。再比如,创维由于杂牌军退出所捡的“便宜”。为了搞好年度计划,我们建议企业年底一定要对经销商库存进行盘点,摸清“存销量”和“净销量”,然后以“净销量”为基础定年度指标。
一般而言,当上年度取得超过30%以上的高速增长后,下年度上半年的主要精力通常用于消化战果,而不是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否则,就会产生创维所说的“销量增长后遗症”,即虽然销量上去了,但市场基础并不稳固,对市场的管理和控制力并没有得到强化。这样,销量很容易上来,也容易下去。创维理性对待销量增长的做法,值得企业借鉴。他们不把偶然的机遇当作必然的成功,创维主动提出销量增长有“捡便宜”的成分,这种心态很好。销量快速增长后犯狂热症,提出更高的不切实际的目标,是很多企业的通病,创维能提出“增长滞后症”,表明创维在理性对待市场。

警惕“愿景式规划”

案例:一家饲料企业每年的销量指标都是比上年度翻两番,每年都没有完成,但却都翻了一番。另一家企业的年度销量增长目标是150%,当有人问老板为什么定这么高的目标时,老板说:“蒙牛自创业以来平均年增长450%,我们的增长率只有150%,为什么不能实现?”还有一家食品企业某年的增长目标是翻三番,老板的道理很简单:“现在正是产业集中阶段,要不尽快做大,就得死掉。”
诊断:上述这些企业,其目标不是来源于科学的市场分析和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而是源于老板单相思式的“愿景”,并没什么依据,也不知道如何实现。这么高的目标,当然没人敢立“军令状”,任务只有强压。当然,如果遇到“旺年”,偶尔也能完成指标,但可惜并非年年都是“旺年”。
当然,并非所有高指标都是“愿景”。统一润滑油2003年的销售额只有12.7亿元,但2004年的销量目标远远高于上年,为此,统一在公司推行了“潜量分析法”,要每个区域经理围绕经销商挖潜量,然后告诉经销商,让他没法拒绝。
并非只有高目标是“愿景”,没有增量来源的低目标也只是“愿景”而已。制订年度规划,只有找到“销量增长点”,并且让业务员“做对销量持续增长有贡献的事”,这样的年度规划才不是“镜中花、水中月”。
更离谱的是“规划黑马”现象。除了规模很小的企业由于基数小,可以实现高速增长外,一般企业实现50%以上的销量增长,就可以被视为具有黑马相。问题是规划黑马的指标容易,但要成为黑马却很困难。
普通企业做规划,是线性规划,增长有规律;规划黑马,却是非线性规划,增长没规律。因此,普通企业做规划,一般是先定目标,再拿方案;黑马企业做规模,通常是先拿一个别具一格的方案,再定目标。
我们不主张企业做年度黑马规划。因为黑马产生的前提是“发现重大机会”,并找到利用这些机会的“营销模式”。黑马的规划通常是“什么时候发现机会,就什么时候规划黑马”。比如,非典的突然出现,使得维生素食品、保健品市场产生爆发式需求,雅客抓住机会规划出黑马产品“雅客V9”。伊拉克战争突然打响,机会面前,统一润滑油老总在一分钟内快速决策,决定上央视广告,并且启用广告词“少一些摩擦,多一些润滑”。正是这些机会的出现,才使一些企业成为黑马。当然,这些并非年度规划的结果。

讨价还价,说的才是真心话

案例:某食品企业上年度的销售额是3亿元左右,但老板新年度的销售目标却高达10亿元。由于老板亲自抓销售,区域主管和业务员不关心总量,只关注下达给自己的指标。当第一位区域经理听到销售指标时,一下子就站起来了——接近翻两番的任务,没人敢接。但当老板把所有人的销售指标念完后,所有人心里都踏实了。因为大家知道:这么高的指标,所有人都完不成,结果肯定是“法不责众”,心里当然坦然了。而老板却把所有人的沉默视同默认。
诊断:一些弱势老总,害怕部下讨价还价,因为在讨价还价中他们不一定能占便宜;一些强势老总,不愿意跟部下讨价还价,因为在他们眼里,部下就是执行者,没有资格讨价还价。
讨价还价,并不是部下对领导的不尊敬,恰恰表明对指标的重视。讨价还价,总得讲道理、说理由,这个过程也是上级了解市场真实状况、了解部下真实想法的绝佳机会。讨价还价,部下说的才是真心话,才敢把平时最不愿暴露的问题讲出来。
部下没有讨价还价,一般有五种情况:第一,任务太简单,没有必要讨价还价;第二,管理者太强势,不敢讨价还价,抱着“说了白说”的心理;第三,心中无数,不知道如何讨价还价;第四,任务太难,大家都完不成;第五,指标确实公平合理。上述几种状态,除最后一种外,其他都是不正常状态。
下达指标,从契约角度讲,相当于签订“合同”、“协议”,并不是单纯地下“指令”。部下集体沉默,并不等于心底里认同。如果部下能够讲出道理,并让管理者无法拒绝,说明部下对市场状况比较熟,这未尝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年度规划流程

一般人认为,决策是先做调研,再拿方案。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现实的决策恰恰相反,是先有想法,再找证据。
年度规划,也应该先从想法开始,要先“定性”,再“定量”。因此,先不要急于层层统计汇总,也不要急于“拍脑袋”定盘子。所谓“定性”,就是要确定下年度是“常规增长”还是“非常规增长”。如果延续过去的传统营销模式,通常只能实现“常规增长”,常规增长速度通常在30%以下。如果要实现“非常规增长”,就必须颠覆传统营销模式,实现营销模式创新,非常规增长速度通常超过30%。一旦为年度规划“定性”,就可以进入下列年度规划流程:

第一步:盘点市场,寻找销量增长点
按教科书的流程,第一步应该是市场调研。但是,这样的说法会让人一头雾水:到底调研什么?对年度营销规划而言,市场调研应该聚焦到“寻找销量增长点”,即先发现营销机会,发现销量增长空间。
销量固然是业务员们辛苦做出来的,但销量增长点却有赖于高层富有洞察力的眼睛去发现。
非常规增长,有赖于营销模式创新。比如,一家企业的市场覆盖五六个省,销售总量虽然很大,但每个局部市场的销量都不大。市场开发总是“狗熊掰棒子”,开发容易,丢失也容易,销量只能实现常规增长。现在,该企业发明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该模式能够使企业在3~6个月时间内,迅速成为目标市场的销量第一名,并且是第二名的一倍以上。该模式的创立,迅速改变了以往的增长模式,使得目标市场的销量增长不再按百分比计算,只能按翻多少番计算。
白酒企业的年度规划非常难做,因为二、三类白酒存在“一年喝倒一个牌子”的现象,市场开发难,市场巩固更难。按传统营销模式,只能按常规增长做年度规划。在为某低档白酒企业做年度规划时,我们发现了破解“一年喝倒一个牌子”现象的良方。以往,企业把“一年喝倒一个牌子”当做自己的一个问题,现在却把它看成“别人的问题,自己的机会”。这种白酒营销模式的突破,可以实现销量非常规增长。
对于常规销量增长,增长点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空白市场的开发;第二,传统市场的巩固并形成战略性区域市场;第三,薄弱市场的有效提升;第四,新产品的推广;第五,通路管理的强化;第五,利基市场开发。如果上述说法不够生动的话,请看下列鲜活的例子:
在一家白酒企业走访市场时,笔者发现竞品的销量虽然很大,但已经大面积出现“二批和终端不愿卖,消费者不愿买”的现象,于是提出:“此时是推出新品替代竞品的最佳时机,否则,可能要再等两年才有如此好的机会。”——新产品的增量空间就是这样发现的。
去年,一家自称市场已经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型企业,正为寻找销量增长空间发愁,好像增量空间已经不大了。笔者在走访一线时发现一家小型企业的某个单品虽然做得不怎么样,但势头很好,该大型企业对该产品稍加改进,在市场全面推进,一个单品的销量就达到好几个亿——利基市场的增量空间就是这样被发现的。
在为一家食品企业咨询时,笔者发现该行业基本都是“以地市为基本营销单元”,于是提出:“如果企业市场重心下沉到县级,就可以保证销量连续三年增长20%。”——通过通路结构调整,销量增长空间就被发现了。

第二步:盘点自己,确认可以实现的目标
销量增长空间大得很,哪些是下年度可以实现的?哪些是未来能够实现的?企业要根据现实能力规划未来,而不能根据理想、愿景规划未来。
比如,在考察一家食品企业的市场时,笔者发现业务员“要么忙而无效,要么与老板玩‘老鼠戏猫’的游戏”,就提出“只要加强对业务员的控制,让业务员做‘对销量持续增长有贡献的工作’,在没有资源投入的情况下,销量就能大幅度增长”。但是,公司老板对自己的管理能力没有信心,无法“管到每个人每天的每件事”,那么,通过强化管理确保销量增长的模式就被放弃了。
再比如,在为一家饲料企业调研时,笔者发现业务员总是“围着一批转,围绕一批做促销压库”,于是提出:“如果我们的业务员管理到二批,甚至做好‘销售的最后一公里’,不是围着一批做促销压库,而是‘把促销变促通’,不花多大的代价,就可以使销量大幅度增长。”老总认为这是稍加努力就能够做到的事,因此,通过有效的通路管理提升销量的模式就得到了确认。
某企业的年度营销规划中写到:开发600个重点县级市场。这是一个企业资源无法做到的年度规划,企业既没有确保600个县的产业基地布局,也没有这么大的产能,更无法确保有足够合格的人员去开发和维护这么多的重点市场。这样的规划只可能是不准备实现的想法,不可能据此作为考核依据。

第三步:指标层层分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若想使分解指标被部下接受,一定要根据不同市场的销售增长空间分解指标,千万不可一刀切,更不能鞭打快牛。只有向部下指明销量增长空间在哪里,才能让部下无话可说。这样的销量分解,不仅下达了指标,也指明了出路。销量增长空间在哪里,出路就在哪里。
销量分解,应该允许讨价还价,更应该允许“招标”式的分解,从而避免部下“先占位置,再讨价还价”的现象发现。
指标分解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是为了把总体指标分解为更详细的、可以落实和考核的具体指标,并通过各项分指标的完成,确保总体目标的完成。

第四步:以可执行的营销策略和方案确保目标实现
有了可行方案,销量增长500%也是可行的;没有可行方案,销量增长1%也可能只是一个愿景而已。
年度营销规划不能只有指标,没有措施;不能只有口号和套话,没有可供实施的方案。
笔者的观点是:业务员没有方案,就不应该下市场。否则,下市场只产生费用,不产生成果。

忘记“执行力”,发挥“控制力”

现在流行的观点是,完成规划需要执行力。而且对执行力的理解就是“自动自发”、“没有任何借口”。可惜,并非人人都是雷锋或“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渴求执行力,得到的总是失望、再失望。
其实,没有执行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控制力。规划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如果管理者只有无奈地仰天长叹“部下没有执行力,我有什么办法”那一定是管理者无能。
按照“经营管理之父”法约尔对管理的定义,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即管理始于计划,终于执行。或者说“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而控制是管理的终极职能”。本土企业往往只有计划,没有控制,这样的管理过程是不完整的。
在很多人心目中,“控制”似乎是一个不那么道德的管理词汇,一点也不如信任、激励那样崇高。其实,控制是确保管理目标实现的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像发射一枚导弹,并非在发射时计算好弹道就万事大吉了,还要时刻控制导弹的运行轨迹,当轨迹偏离预定轨道时,要采取措施调整。
当企业制订一个年增长50%的营销规划时,我们一定要确保业务员每天做的工作是为了50%的增长目标的实现。即业务员一定要做“对销量增长有贡献的工作”。
很多没有完成预定目标的企业,总是听到业务员为自己找借口,如产品质量有问题、价格太高、促销力度太小、广告太少,经理们往往无言以对。因为经理们不知道业务员们在干什么,没有对业务员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
管理者靠什么控制业务员的行为?靠信息。可是,现在经理们经常对业务员在市场做什么一无所知:业务员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是否在做“对销量增长有贡献的工作”?
销售经理们之所以只会埋怨业务员没有执行力,只会在销售会议时为完不成任务找理由,就是因为销售经理们没有足够的信息来控制和指挥业务员。
笔者一直坚持销售经理一定要“管到每个人每天的每件事”,就是要通过看业务员所做的每件事,确认其是否在做“对销量增长有贡献的工作”,从而确认营销规划是否能够完成。控制力就是这样产生的。
(文章编号:11204)
(编辑:孙曙光ssgcmmo@163.com


路过

鸡蛋

鲜花
1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匡大宝 2010-7-13 15:51
精彩!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 11:42 , Processed in 0.0294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