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刘春雄新营销 https://www.cmmo.cn/?8705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营销

热度 36已有 606482 次阅读2011-7-7 11:25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中国的多数行业仍然没有实现产业集中,中小企业占据绝对多数。即使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海尔,在美国人眼里也不过是一个“规模稍大的小企业”。

      小,这是中国企业的基本现实,差别是很小和比较小的问题。

      承认弱势,正视弱势,是中国营销的基本营销环境——环境导向比消费者导向更能体现营销的本质。

      再大的中国企业,到了发达国家也是弱势的,因为发达国家消费者心理上的强势。再小的美国企业,到了中国这样的国家,也可以表现得很强势,因为中国消费者心理上很弱势。美国名牌就是当然的世界名牌,中国顶级名牌抢夺世界品牌榜最后一名也很难。这其中当然有企业因素,更有国别因素。

      品牌可以跨越国界,但品牌的背书是国家。能否成为品牌,除了企业的努力外,还有消费者是否具备先天的优越感。因为发达国家消费者先天的优越感,中国企业一直是弱势的;因为中国消费者面对发达国家缺乏先天的优越感,所以,即使在中国一败涂地的跨国公司,仍然表现得有优越感。

      关键的问题不是你是什么,而是别人认为你是什么。

      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企业也是如此。至少截至目前,中国企业还没有强势的资格,这不是由企业决定,而是由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对中国和中国国民的集体认知决定的。别人认为你是什么,不完全由你的现在决定,还由你的历史决定。

      当然,承认弱势,不代表心理上的弱势。弱势而不承认弱势,是弱者的心虚。弱者的卧薪尝胆和韬光养晦才是真正的强者心态。

      在理论上,西方主流营销专家都认同营销必须面对现实,但一旦面对现实,专家们也会表现出因为居于强势国家所带来的强势心态。定位论专家里斯接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专访,在点评李宁品牌时说:“先打造一个强势的全球品牌,然后在中国市场上提高这个品牌。”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无法想象的逻辑。美国人对世界的心理优势决定了他们很容易这样思考——这与专业与否基本没有什么关系。即使是顶级专家,面对多数问题,通常也是本能思考。或许,20年后,多数中国企业都会产生如同里斯一样的思维。

      既然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不承认中国企业的强势,那么,我们就一定要正视弱势的现实,并建立与这种现实相对应的营销逻辑。

      媒体和专家经常谈到中国企业不断登临《福布斯》“世界500强排行榜”,而却在世界顶级品牌排行榜上难觅踪迹。有人批评问题出在中国企业,因为中国企业不会做品牌。我们的观点是:这说明主观评价(品牌)与客观现实(规模)有巨大落差,问题不在客观,而在主观。没有中国企业的成就和中国营销的成就,何来中国经济的成就?

      或许中国企业在品牌建设上有缺陷,但把消费者的主观认知落差的责任扣到中国企业身上,有点不近情理。中国的大企业突然出现在世界面前,他们怀疑、质疑、拒绝,这是正常现象。只要有更多的企业,在更长的时间内出现在世界面前,客观存在最终会改变主观认知。

      对中国营销的批评,不能证明中国企业做得不对,只能证明中国企业的营销不符合西方主流营销的“规矩”。正因为与主流不同,所以中国营销可能是颠覆性的。

      弱者与强者遵循相同的思维,营销格局不可能被颠覆。

      围棋手每下一盘棋,通常要“复盘”。中国营销进步到现在,也需要“复盘”。“复盘”已经无法改变结果,但有可能改变下一次比赛的结果。中国营销整体上的成功,现在的主流是批评,却缺少“复盘”。

      现在是到“复盘”的时候了。中国营销的成就,既需要正视,需要认同,也需要总结。作为没有经过战争而快速崛起的国家,中国经济的成就就是中国企业的成就,也是中国营销的成就。既然拿着跨国公司那套标杆,中国企业的成功不符合逻辑,那么,中国营销一定建立了另外一套逻辑。

      弱者营销,对等营销,强者营销,这可能是中国营销的三部曲。强者的营销,有着丰富的营销资源,怎么做可能都有道理。弱者的营销,缺少资源,甚至是“空手套白狼”,需要更多的智慧。

      也许随着中国企业实力和国家品牌影响力的强大,中国很快会从弱势营销进入强势营销,但中国弱势营销留下的遗产可能惠及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

      这个世界稀缺的不是为强者服务的营销逻辑和营销理论,而是让弱者成为强者的营销逻辑和营销理论。克劳什维茨的《战争论》,很容易教会强者打败弱者,或者让强者打败强者;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则让人看到弱者打败强者也遵循一定的逻辑,并不一定要等待奇迹出现。

      正视弱势,成就强势,这是中国营销的起点和目标。对不被看好的成功进行总结,比对看好的成功进行总结更有意义。

      现在是对质疑进行反质疑的时候了。

1

路过
2

鸡蛋
2

鲜花
25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30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21 个评论)

回复 马亮亮 2011-7-7 11:52
对不被看好的成功进行总结,比对看好的成功进行总结更有意义。
有道理。期待刘老师的新作!
回复 刘政 2011-7-7 12:11
:))除了专家、大师、媒体等,中国企业是没有时间复盘,复盘也没有太大价值的。

弱势,强势,都是浮云。或禅精竭虑,或步履悠然的赢定当下,不负未来是正道。
回复 肖忠权 2011-7-7 13:42
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营销,好的营销推动了市场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整个中国而言,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决定了营销的不同策略。
回复 姚尧 2011-7-7 15:35
很深刻!我觉得营销除了基本规律和达成路径之外真正的魅力来源还有艺术的一面。营销的路径和规律如同基本技艺,就像雕刻,很多人都会,但是罗丹雕刻出来的思想者别人雕刻不出来,罗丹能够把难看的巴尔扎克雕刻出巨匠的神韵,这是照相机永远达不到的。营销是科学也是艺术,有基本规律路径也有动人的魅力!
回复 秦国伟 2011-7-8 07:55
好!非常好.
回复 刘华东 2011-7-8 08:41
这或许需要时间,就如同人和成长都要经历烦恼和痛苦一样,这就是成功的规律与法则。目前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将目前的营销做得更好,有了坚实的基础然后再谈如何超越。
回复 曹红元 2011-7-8 11:46
黑天鹅带来的认知是颠覆性的!很赞同文中观点
回复 申隆 2011-7-8 12:12
分析的很有道理。中国要求改变求更多发展!
回复 血蓝石头 2011-7-9 10:36
用速度来冲击规模,用渠道来对抗品牌,用性价比来打掉强势品牌的附加值,用消费者洞察来代替消费者调查,用边缘市场来对抗强势品牌的中心市场。以小搏大,以弱胜强。
回复 记忆人生 2011-7-9 10:41
写的很好,谢谢,让我学的很多,弱不是缺陷,而是奋进的动力,我们更能够将其运作的好,反之,强会让我们不以为是,还会伤之其身,引用老子【道德经】“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柔弱胜刚强”,小企业要认识自己的不足,就能将其变大,而大企业认识到不足,就能变强
回复 刘平 2011-7-12 16:29
从整体的视角对比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是如此,在中国本土企业内部也是如此分层的。
回复 上会 2011-7-13 17:06
营销已死!不知道有没有人理解
回复 爱因斯坦电器 2011-7-14 00:34
我看了博主很多文章和书籍,集中阐述了 ‘弱势企业弱势品牌如何做营销’ 这个命题。我有一个建议,博主要向全球传播这样的弱势营销思想,特别是在第3世界国家传播,把相关的文章和书籍翻译成各国文字,重点传播 ‘弱势企业弱势品牌如何做营销’ 这个思想。完全可以把自己定位成 ‘全球弱势营销之父’ 这样的地位,同时也传播了中国5000年智慧。
回复 爱因斯坦电器 2011-7-14 00:40
博主完全有这个实力,夺取 ‘全球弱势营销之父’ 这样的桂冠。中国这样的大国,肯定能产生一批世界级的营销大师。
回复 爱因斯坦电器 2011-7-14 00:41
在第3世界国家,一定有大作为。
回复 宋新平 2011-7-16 17:01
和《论持久战》有异曲同工之妙!
期待中国企业早日实现强势营销!
回复 刘春雄 2011-7-17 09:46
爱因斯坦电器: 我看了博主很多文章和书籍,集中阐述了 ‘弱势企业弱势品牌如何做营销’ 这个命题。我有一个建议,博主要向全球传播这样的弱势营销思想,特别是在第3世界国家传播 ...
在与金老师共同写作《中国式营销》时,我们就有过讨论,中国企业的一些营销作为确实有普世价值,甚至可以为欠发达国家(特别是新兴调场国家)的营销树立一个标杆。
关键不在于中国营销的做法和特色,而在于这种做法和特色背后的营销逻辑。
弱者被强者承认,与强者被弱者承认,遵循不同的逻辑。因此,欠发达国家的营销要建立新的营销逻辑——至少是不同于发达国家的营销逻辑。
博友提出的“全球弱势营销之父”的建议有意思。这让我想起被中国人称为“营销之父”或营销大师的科特勒,他一直不解为什么就在中国那么有名。其实,这里面有必然——总有一个美国人要被中国人称为“营销之父”,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当然,这里面也有偶然,谁叫汪道涵当时拿回来让教授们翻译的那本教材是科特勒写的呢?
“全球弱势营销之父”一定来自于一个强势的国家,而不是一个弱势的国家。
回复 上会 2011-7-18 14:18
文章平平,观点偏颇,却有人起哄!看来我OUT了
回复 原创品牌营销李晨 2011-7-25 12:43
毛泽东能够建立新中国,中国的复兴,也需要毛泽东思想指导。任何西方的理论,对均不是针对中国国情设计的,因此只有参考意义。而毛泽东思想具有操作意义,对中国的营销也是如此。
回复 原创品牌营销李晨 2011-7-25 13:10
从中国目前比较成功的企业营销来看,海尔、蒙牛、阿里巴巴、格力、苏宁、如家、小肥羊等等,还是符合毛泽东的战略战术的,也许他们并不是有意识地用,但用毛泽东思想“捋”一下,就比较清楚了。
12下一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2 13:48 , Processed in 0.0340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