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刘春雄新营销 https://www.cmmo.cn/?8705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经济作物为什么不经济?

热度 22已有 350465 次阅读2011-5-15 21:23 |系统分类:市场评论

 

      菜殇仍在继续。59,在广州市白云区种菜的江西抚州菜农阿珠,经抢救无效去世。一个星期前,她因生菜卖不出去喝农药自杀。媒体用的标题是“江西菜农广州喝药自杀 核灾打击和政府补贴导致菜贱。”

      这几年,菜农自杀屡成新闻,但鲜有种植粮食作物和果树的农民自杀的新闻。我有点吃惊,蔬菜一向被视作经济作物,为什么经济作物不经济,并且成为自杀的诱因?

 

      在“农民为什么穷?”这篇博文中,我提出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向:农作物的种植周期过短,农民的跟风种植导致农产品在过剩与短缺之间循环,农产品价格在过高与过低之间循环。

      如果说这就是“农民为什么穷”的全部理由,我自己也不承认,所以,我提出只是一个“思考方向”,并且主要是针对当时蔬菜的价格波动提出来的。

      史贤龙先生认为我提出的是一个伪命题,我认为理由不充分,并且带有情绪化,所以没有辩护。

      金焕民老师在一篇博文中也不认同我这篇文章,但没有给出理由。

      金老师是经济学专业毕业,我是工科毕业转行学管理。金老师送给我不少经济学方面的书,比如马克思的《资本论》、《经济学300年》。我也看过一些经济学方面的书,说实话,每个字都认识,每句话都明白,每个理论都能懂,但整本书看下来却不懂——没有融会贯通,是搞不懂的。

      今天,我就用经济学的一些原理为我的观点做注解。或许不是所有的博友都理解,但希望讨教于金老师。

 

      蔬菜市场基本上属于经济学上的充分竞争,政府干预较少,所以,蔬菜价格和产量的决定机制遵循均衡价格理论。

      但是,蔬菜作为农作物的一种,又不同于其它商品,它有两个特点:一是有一定的生产周期;二是一旦开始生产,过程不可逆转,不可变更。

     上述两个特点决定了蔬菜市场的价格决定机制适用蛛网理论。这个理论是1930年由美国舒尔茨荷兰J.丁伯根和意大利里奇各自独立提出。由于价格和产量的连续变动用图形表示犹如蛛网,1934英国的卡尔多将这种理论命名为蛛网理论。

      蛛网理论的原理其实很简单:本周期价格由本周期产量决定,本周期产量由上周期的价格决定。用数学符号表达就是:Pt=f(Qt)Qt=f(Pt-1)

      如果绘出蛛网理论的供给曲线图,可以看出价格和产量是周期性波动的。

      从蛛网理论可以看出,农作物的周期性波动是产业性质和价格机理决定的。

 

      价格和产量周期性波动的幅度有大有小,取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蔬菜的需求弹性非常大,可以高达3-5,因为对消费者来说,某类蔬菜的替代性非常强,也就是说,一旦某类蔬菜的价格太高,消费者会转而消费其它蔬菜。

      蔬菜的供给弹性也非常大。大田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的转换有难度,但经济作物之间的转换却比较容易(当然,有些蔬菜各类例外)。

      因为蔬菜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都非常大,所以,蛛网的波动幅度就很大。也就是说,蔬菜的价格和产量会经常在两个极端波动。

      我现在没有严格的数据证明蔬菜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到底哪个大,所以,无法判断蛛网是收敛型、封装型还是发散型的。

      从弹性角度分析,在农作物中,蔬菜(特别是叶菜)的波动幅度非常大。

 

      蔬菜作物(特别是绿叶蔬菜)在农产品中的生产周期较短,其价格和产量波动幅度应该较小,我为什么要提出“农作物生产周期过短是造成快速跟风的原因呢?其实,我们要搞清楚生产周期与价格反馈周期的差异。

      如果蔬菜完全由本地消费,那么价格反馈机制是很顺畅的;但现在蔬菜全国范围内的销售,使得价格反馈速度会减慢。

     蔬菜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且销售环节较多,降低了信息的反馈速度,农民的决策也会慢半拍。

      也就是说,正常蛛网理论的产量决定机理是Qt=fpt-1)),但如果信息不透明或信息滞后,产量决定机理可能变成Qt=fpt-2))或Qt=fpt-3))等。

      农民得到的价格信息是不及时的,并且基本得不到产量信息,所以,根据过时的价格信息进行种植,有些农民就会总是“走背运”——只要开始种植,价格就下跌;只要不种,价格就上涨。

       生产周期较短,并且蔬菜作物之间的转换并不困难,导致菜家根据远期价格进行快速跟风种植,结果使得价格波动幅度更大。

 

      根据经济学原理,农民的退出机制不同于进入机制。

      农民开始种植某类蔬菜,是因为价格上涨,并且有人获得高利。然而,一旦农民开始种植,即使价格下降,甚至亏损,农民可能仍然在种植。

      经济学上有一个停业点的概念,经济学的停业原则是:在收入刚好抵补它的可变成本时或者损失刚好等于固定成本时,停业点就会出现。当价格低于该水平,致命收入无法抵补它的可变成本时,就会停业以使其利润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

      损失最小化,这是停业的原则。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有时蔬菜的价格低得难以置信。比如,有时蔬菜价格甚至低到连采摘成本都不够,农民有时宁愿气愤得铲掉蔬菜。

 

      我们把非粮食类作物定义为经济作物,想必有其理由,那么,现在经济作物为什么不经济呢?特别是伤害农民最深的蔬菜作物。

      虽然同为农作物,但粮食、蔬菜、水果还是有差别的。

      粮食作物的价格虽然也遵循蛛网理论,也存在周期性波动现象,但还是有差别的。国家为了确保粮食作为战略物质的战略安全,或者某种程度上为了确保农民利益,实行粮食保护价。于是,决定粮食价格有四个机制,一是国家保护价;二是国际市场价格,尽管中国的粮价并没有完全与国际市场接轨,但国际市场价格无疑具有参照意义;三是国内供需平衡所形成的价格机制;四是期货机制能够平抑价格波动。这样的价格机制并不一定保证种植粮食作物能够赚钱致富,但确实能够确保不至于赔钱自杀。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粮食作物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都比较小,价格波动也就小。

      水果的生产周期较长,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符合蛛网稳定条件,按照蛛网理论,是收敛型蛛网。

      蔬菜类经济作物在价格高涨时,收益确实非常高,否则也不会称之为经济作物。但只要价格下跌,亏损也会非常严重,所以,农民认为种植这类作物赚两年赔一年就能够赚钱。如果有的农民没有赶上高涨时期,却在高涨时不计代价地进入,就可能血本无归。特别是那些租地贷款种植的农民。

      化解农作物蛛网理论所解释的周期性波动,专家提出两种办法:一是政府干预;二是建立期货机制。其实,政府干预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这是自由派经济学家们坚决反对的。比如,2010年对政府的“菜蓝子”工程确实对今年菜价下跌有影响,因为政府干预扰乱了市场信号。

 

      下面我们试着分析菜农阿珠自杀的那篇报道,看看菜价的波动以及菜农的行为模式。

      竹英原本在老家江西工厂打工,丈夫是木匠,两人月收入三千多,随着两个孩子上中学,生活压力日增。后来,在广州增城种菜的堂妹夫告诉他们,来广东种菜,除了抚养孩子及日常生活开支,每年能存下两三万元。

      经不住种菜脱贫的诱惑,去年9月,竹英辞了工,在老乡的介绍下,来到广州地铁二号线南浦站附近的一片菜地,竹英租下3亩地,时间一年,每亩租金2500元。

      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通胀预期加剧,国内食品特别是蔬菜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据广州江南果菜市场(华南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市场快报显示,去年生菜批发价格从未低于1/斤,9月、10月更是涨到每斤2.3元。

      竹英算了算账,若一亩产量4000斤,三亩地每年毛收入有8万元左右。这比在老家打工强得多。竹英觉得浑身是劲,每天晚上一点多就起床割草。

      不少菜农都像竹英一样,由于菜价高企,种菜积极性颇高。来自江西抚州乐安县的菜农袁新平也是如此。他告诉记者,去年南浦地铁站边上这片土地,有一半是抛荒的。而今年,全都开荒种菜。

      开荒、育苗、移植,辛苦忙了几个月,春节前,竹英的生菜终于上市了。那时价格还不错,每斤能卖一块多钱,眼看成本一点点回收,竹英心里很踏实。

    (注释:根据过去价格,决定现在的产量,不仅竹英在这样做,更多的竹英们也在这样做,并且土地种植种类的转换没有什么障碍,这已经为下一轮降价积累了条件,但菜农们浑然无知。)

      好景不长。春节过后,大批蔬菜密集上市,生菜批发价每斤跌破1元,不过销量还行。但更大的打击随即袭来。

      311,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厂核泄漏。4月初,本地媒体陆续报道,广东生菜、油麦菜等绿叶菜检测出碘-131。尽管专家一再强调,只要多清洗几遍,就可放心食用,但恐慌在蔬菜流通领域疯狂滋长。

      菜贩说生菜、油麦菜有辐射,不能吃,怎么也不肯买,2毛钱都不要。竹英满脸苦楚。整天在地里劳作的她,只听说日本地震了,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核辐射。让她困惑的是,这些菜她自己天天吃,没有问题,为什么广州人就吃不得了?

      而恰好近期广州天气闷热,蔬菜蓬勃生长,卖不出就只能烂在地里。5月初,记者到竹英附近的菜地探访时,来自江西丰城的曾国根正在把自家菜地种的十几畦苦麦菜一棵棵铲掉。说有辐射,没人要,有什么办法?曾国根说。

      注释:即使没有日本核辐射,生菜价格就不下降了吗?核辐射只不过是更加合理的借口,并且起到了落井下石的效果。)

      进入4月,几乎全国的菜农都一样艰难。416,山东济南唐王镇的菜农韩进在自家的卧室上吊自杀。

      竹英没看电视,也不读报纸,对外面的事一无所知。当记者告知韩进的死,她甚是同情:现在的行情确实让人心寒。去年的菜价明明那么好,实在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竹英不知道的是,由于去年下半年菜价飞涨,11月,国务院出台稳定物价的国十六条,在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方面,提出落实省长米袋子和市长菜篮子负责制。随后,一些地方开始对蔬菜种植进行补贴。广东省政府当月就决定安排5000万元价格调节基金,重点扶持规模化蔬菜种植基地大棚建设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冷库等储备设施建设。

      在政府调控刺激下,各地蔬菜种植面积增加,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周期,刚好在今年三四月份集中上市,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

      尽管不了解菜价下跌的深层次原因,但曾国根朴素地认为:就是菜太多了。

      (注释:竹英们在根据过去的信息做决策,这就是个体理性形成的集体不理性。从菜价高涨,中央出台稳定政策,到菜农无奈自杀,价格和产量波动多么快啊!当初媒体呼吁政府稳定菜价,谁又能说政府的扶持政策不是造成菜价暴跌并导致阿珠自杀的诱因呢?)


路过

鸡蛋
3

鲜花
10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3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金焕民 2011-5-16 00:24
如果刘老师也写一本《生活中的经济学》肯定会比茅于轼先生那本更引人入胜。如果能更通俗地写上一本《乡村经济学》并到我老家免费发放,那就更好了。
事实上,刘老师上一篇博文“农民问题,一个诞生伟人的国家级命题?”解答了“农民为什么穷”一文存在的问题----农民“穷”(收入相对较低)的原因,必须扩展到农业、农村、农民以外才能找到。或者说,它是一个社会综合问题,离开政府力量,仅靠农民自身的努力,是不足以解决群体问题的。
总结一下刘老师在本文中的表述,农产品价格与产量的关系,可更明确地概括为:上期价格决定本期产量,本期产量决定下期价格。
另外,读那篇关于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逻辑关系的文章,受益匪浅。
回复 杨长建 2011-5-16 09:25
可惜了农民啊!辛辛苦苦在田里耕耘,撒满了希冀,却收获的是浮云。
回复 富美源和 2011-5-16 11:19
农民在什么时候都是弱势群体,信息滞后,各种保障基本没有,最后吃亏倒霉的都是农民。
回复 营销咨询 2011-5-16 14:07
强悍的文章!
回复 原创品牌营销李晨 2011-5-16 15:34
中国农民问题是一个“非经济”问题,如果政府没有站在农民一边,农民就是市场经济的“牺牲品”。
回复 麦总 2011-5-17 09:43
关键还是走进市场,关注市场动态与信息!
回复 刘华东 2011-6-1 17:29
原创品牌营销李晨: 中国农民问题是一个“非经济”问题,如果政府没有站在农民一边,农民就是市场经济的“牺牲品”。
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把农民放在眼里,目前如此,今后还是会如此。所以到城里打工出人头地是农民唯一的出路!尽管竞争激烈但还是要积极面对。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5 15:54 , Processed in 0.03023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